一种防淹管及排水防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6272发布日期:2021-01-12 07:4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淹管及排水防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防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防淹管及排水防淹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排水系统中,通常是多个楼层共用一根排水立管,而与高层排水共用排水立管的最底层区域常因为排水管堵塞造成污水溢进房间。不但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而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淹管,具有预防污水溢进房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淹管,包括管体,用于安装于排水立管上;以及安全阀,安全阀设置于管体内,排水立管内的水位达到警示水位时,安全阀打开;所述管体上设置有报警系统,还包括用于测定排水立管内水压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报警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管体与建筑的排水立管连通,若发生堵塞,排水立管内将开始积水,并且水位逐渐上升,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逐渐升高,待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报警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人员进行检修。而待水位上升到警示水位后,安全阀打开,使得排水立管内的水从管体排出,防止检修人员检修不及时而导致污水溢进底层用户的房间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探头能够伸入到排水立管的底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压力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排水立管的底端,一旦发生堵塞,排水立管内的水位上升,便于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及时达到设定值,以便于报警系统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所述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达到阈值时间t后,报警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及堵塞报警信号,且将堵塞报警信号传递至值班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排水立管内的水位上升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的水位之上一段时间后,报警系统才开始工作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避免因为排水立管内排水流量突增而导致水位短时间内升高而引起误判,提高报警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远离排水立管的一端连通有排水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管体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在管体上安装排水软管,排水软管的另一端可放置在室外草坪上或排水沟,避免污水直接从管体排出而导致污水飞溅,影响市容和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防淹结构,具有预防污水溢进房间的优点。

一种排水防淹结构,包括排水立管和排水横管,所述排水立管的底端与排水横管连通,所述排水立管上连通有底层用户排水支管;所述排水立管上设置有一种防淹管,防淹管的管体与排水立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淹管安装在排水立管上,若排水横管发生堵塞,排水横管排水断面减小,排水开始不畅,遇到大流量排水时,排水横管会出现短时间充水现象,并且排水立管内将开始积水,并且水位逐渐上升。使得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逐渐升高,待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报警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人员进行检修。而待水位上升到警示水位后,安全阀打开,使得排水立管内的水从管体排出,防止检修人员检修不及时而导致污水溢进底层用户的房间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水立管上设置有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位于低层用于排水支管与排水横管之间,所述管体设置于检修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防淹管安装在检修口处,无需另外对排水立管进行开孔等操作,对于已经运营的排水立管改造方便,安装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管体与检修口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只需要旋开检修口处的密封旋盖,将管体与检修口螺纹连接,拧紧管体即可,安装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本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一、使用时,将管体与建筑的排水立管连通,若发生堵塞,排水立管内将开始积水,并且水位逐渐上升,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逐渐升高,待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报警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人员进行检修;而待水位上升到警示水位后,安全阀打开,使得排水立管内的水从管体排出,防止检修人员检修不及时而导致污水溢进底层用户的房间内;

二、安装时,压力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排水立管的底端,一旦发生堵塞,排水立管内的水位上升,便于压力传感器测定的压力值及时达到设定值,以便于报警系统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三、使得排水立管内的水位上升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的水位之上一段时间后,报警系统才开始工作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避免因为排水立管内排水流量突增而导致水位短时间内升高而引起误判,提高报警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体;2、排水立管;21、排水横管;22、底层用户排水支管;23、检修口;3、安全阀;4、报警系统;5、压力传感器;6、排水软管;7、污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淹管,包括管体1,用于安装于排水立管2上;以及安全阀3,安全阀3设置于管体1内,排水立管2内的水位达到警示水位时,安全阀3打开。本实施例中管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矩形或其他形状。

如图1所示,管体1上设置有报警系统4,报警系统4包括声光报警器。还设置有用于测定排水立管2内水压的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为带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5包括导线和用于测定压力值的探头,导线的长度不小于管体1到排水立管2底端的距离。

安装时,导线顺着检修口23处沿排水立管2下落,并使得压力传感器5的探头能够伸入到排水立管2的底端。一旦发生堵塞,排水立管2内的水位上升,便于压力传感器5测定的压力值及时达到设定值,以便于报警系统4及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给检修人员留下足够的反应时间。

如图1所示,压力传感器5测定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报警系统4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压力传感器5测定的压力值等于设定值时,此时排水立管2的水位高度为h1,h1的高度低于检修口23。

其中,如图1所示,压力传感器5测定的压力值大于设定值并且达到阈值时间t后,报警系统4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以及堵塞报警信号,且将堵塞报警信号传递至值班室或物业控制室。阈值时间t为报警系统4预先设定的时间,t大于零。使得排水立管2内的水位上升到压力传感器5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的水位之上一段时间后,报警系统4才开始工作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避免因为排水立管2内排水流量突增而导致水位短时间内升高而引起误判,提高报警的准确性。

另外,如图1所示,管体1远离排水立管2的一端连通有排水软管6,安全阀3设置在检修口23与排水软管6之间的管体1内;排水软管6可以与室外的排水沟或污水井7连通。因管体1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在管体1上安装排水软管6,排水软管6的另一端可放置在室外草坪上或排水沟,避免污水直接从管体1排出而导致污水飞溅,影响市容和环境。

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防淹结构,包括排水立管2和排水横管21,排水立管2的底端与排水横管21连通,排水横管21连通有污水井7。排水横管21水平设置,埋设在地面以下。排水立管2上连通有底层用户排水支管22。底层用户为二楼或三楼用户,因一楼用户通常为单独设定排水管,唯有二楼或三楼以上的用户共用一根排水立管2;因此,此处的底层用户排水支管22是指共用排水立管2的最下层用户的排水支管。

其中,驱使安全阀3打开的警示水位h2的高度低于管体1到底层用户排水支管22之间的距离。使得发生堵塞后,在水位未到达底层用户房间之前,安全阀3就能够应急打开排水。

排水立管2上设置有一种防淹管,防淹管的管体1与排水立管2连通。排水立管2上设置有检修口23,在排水立管2安装的同时,即会设置检修口23,且检修口23的高度通常距离地面1-2m。

检修口23位于低层用于排水支管与排水横管21之间,管体1设置于检修口23处;管体1与检修口23螺纹连接。

安装时,只需要旋开检修口23处的密封旋盖,将管体1与检修口23螺纹连接,拧紧管体1即可;无需另外对排水立管2进行开孔等操作,对于已经运营的排水立管2改造方便,安装成本低。

具体工作过程:将防淹管安装在排水立管2上,若排水横管21发生堵塞,排水横管21排水断面减小,排水开始不畅。遇到大流量排水时,排水横管21会出现短时间充水现象,并且排水立管2内将开始积水,使得压力传感器5测定的压力值逐渐升高;并且水位逐渐上升至h1以上后,待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且一段时间t后,报警系统4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与此排水立管2连通的排水横管21具有堵塞的风险,堵塞排除后,声光报警信号解除,报警系统4复原。

若堵塞没有排除,甚至管道发生完全堵塞,排水立管2水位继续上升,而待水位上升到警示水位h2后,安全阀3打开,使得排水立管2内的污水应急排入室外草坪或室外散水沟等应急排水点,防止检修人员检修不及时而导致污水溢进底层用户的房间内。此时报警系统4持续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将堵塞报警信号发送至值班室,直至管道清通完成,报警系统4复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