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洪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15982发布日期:2021-06-04 16:2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泄洪排水井盖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市政排水装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泄洪排水井盖。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城市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市政道路排水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降雨量较大时,城市排水存在巨大的压力,市政道路排水系统需进一步改善和解决。
3.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433403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五防排水井盖,属市政排水装备技术领域,其结构中包括支座,支座内壁设置止口,止口上表面支撑闭合的井盖,井盖与支座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与井盖之间通过铰链铰接,铰链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孔,分别为铰接孔一和铰接孔二,铰接孔一内穿设铰轴一铰接井盖、铰接孔二穿设铰轴二铰接支座,井盖下方设置弹性卡爪,弹性卡爪与支座的止口下表面咬合;支座侧壁开设铰链槽,可有效防盗,弹性卡爪及配合节点的设置可起到防跳动作用,弹性圈的设置可起到防异响作用,双铰轴的铰链可实现井盖与支座开启大于180度角,保证作业时可将井盖展平,可防作业事故,防滑纹的设置可有效防滑,防止交通车辆产生滑动危险。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井盖需人为打开进行排水泄洪,排水不及时造成雨水淤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排水泄洪更加及时迅速,本申请提供一种泄洪排水井盖。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泄洪排水井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泄洪排水井盖,包括盖板架、固定板、上盖板、下盖板和控制组件,盖板架嵌设于道路排水口,上盖板与盖板架可拆卸连接,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盖板架底部下表面,下盖板与固定板铰接相连,下盖板远离固定板一端与控制组件卡接,下盖板上表面与盖板架紧密贴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盖板上表面与盖板架紧密贴合呈密封设置,减小排水道臭味外泄;当降水量较大时,雨水流经上盖板,雨水淤积于下盖板上方对下盖板施加压力,下盖板远离固定板一端与控制组件卡接并支撑下盖板使下盖板保持水平设置,当雨水对下盖板压力较大时,且压力大于控制组件的支撑力时,下盖板向下旋转打开,雨水进入排水道,使排水泄洪更加及时迅速。
9.优选的,控制组件包括支座、抵接板、连接绳和配重块,支座垂直于盖板架设置并与盖板架的下表面固定相连;抵接板置于下盖板的下表面并与下盖板卡接设置,且抵接板的中部位置处与支座的底部铰接相连;连接绳置于抵接板远离下盖板的一端并与下盖板的下表面固定相连;配重块固接于连接绳远离下盖板的一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与支座铰接相连,配重块的重力对连接板产生向下的拉力,因而抵接板远离配重块一端与下盖板开合处卡接并对下盖板产生向上的支撑
力,支撑下盖板保持水平设置,使下盖板上表面与盖板架紧密贴合呈密封设置,减少排水道臭味的外泄;当下盖板上方雨水较多对下盖板施加向下的压力大于抵接板对下盖板的支撑力时,下盖板向下旋转打开,不用人为打开,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11.优选的,下盖板远离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牵引绳远离下盖板一端设置有收线组件,收线组件包括定滑轮和绕线件,定滑轮固定连接于盖板架的下表面且靠近下盖板开合处,地面正对定滑轮处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与排水道间隔设置且与地面连通设置,绕线件固定于放置槽内壁,牵引绳远离下盖板一端穿过排水道壁进入放置槽内并固定于绕线件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盖板旋转打开后,下盖板悬吊于排水道内,牵引绳固定于下盖板远离固定板一端并绕设于定滑轮,穿过排水道壁与放置槽内的绕线件固定连接,绕线件收卷牵引绳,牵引绳被拉紧,定滑轮改变牵引绳拉力方向拉动下盖板,使下盖板靠近开合处一端向着靠近盖板架的方向转动并恢复原位,提升了下盖板复位的便捷性。
13.优选的,绕线件包括支撑板、绕线筒和摇柄,支撑板平行设置有两个且固定于放置槽内壁,绕线筒两端穿过两个支撑板且与支撑板转动连接并竖直设置,摇柄固定连接于绕线筒靠近地面一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牵引绳进行收卷时,手握摇柄绕轴心转动,绕线筒绕轴心旋转,使牵引绳不断缠绕收卷,绕线件的设置使牵引绳收卷更加省力且易操作,提高了操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15.优选的,盖板架远离支座一端与上盖板铰接相连,上盖板与盖板架正对铰接处设置有锁扣件,锁扣件包括插口和活动插舌,插口固定于上盖开合处,活动插舌可拆卸连接于盖板架与插口对应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板与盖板架铰接相连,提高了上盖板与盖板架连接的稳固性,避免了洪涝灾害发生时,上盖板存在被冲走的风险,对交通安全和社会造成危害,提高了使用的稳固性和安全性;锁扣件的设置,便于加强上盖板与盖板架连接的稳固性,提高了使用的稳定性;当下盖板打开时,上盖板的设置也防止人掉入排水道,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17.优选的,上盖板开设有滤水槽,滤水槽绕中心呈螺旋状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路面有积水时,下盖板向下旋转打开,积水通过滤水槽进入排水道,减少路面积水,滤水槽呈螺旋状设置,在排水时对积水形成导流作用,使水流呈螺旋状流动趋势,提高排水速度,加快水流进入排水道,提高了积水处理的效率。
19.优选的,绕线筒靠近支撑板内侧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绳缠绕于绕线筒上,限位板固定连接于绕线筒靠近支撑板内侧处,从竖直方向上对牵引线进行限位,阻挡牵引线缠绕时上下移动脱离绕线筒,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21.优选的,放置槽与地面连通处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置于放置槽上,对放置槽进行密封,减少了灰尘、垃圾等杂物进入放置槽内,提升了对位于放置槽内的绕线件的保护性,延长了绕线件的使用寿命;密封盖将放置槽密封也防止了人踩入放置槽,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下盖板和控制组件,产生了防止臭味外泄和及时排水泄洪的效果;
25.2.通过设置收线组件,产生了提高牵引绳收卷便捷性的效果;
26.3.通过设置上盖板,产生了提升使用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泄洪排水井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突出显示上盖板的局部图;
29.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泄洪排水井盖的爆炸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盖板架;2、固定板;3、上盖板;31、滤水槽;4、下盖板;5、控制组件;51、支座;52、抵接板;53、连接绳;54、配重块;6、牵引绳;7、收线组件;71、定滑轮;72、绕线件;721、支撑板;722、绕线筒;7221、限位板;723、摇柄;8、放置槽;81、密封盖;9、锁扣件;91、插口;92、活动插舌。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泄洪排水井盖。结合图1和图2,泄洪排水井盖包括盖板架1、固定板2、上盖板3、下盖板4和控制组件5,盖板架1嵌设于道路排水口,上盖板3与盖板架1可拆卸连接,固定板2固定连接于盖板架1底部下表面,下盖板4与固定板2铰接相连,下盖板4远离固定板2一端与控制组件5卡接,下盖板4上表面与盖板架1紧密贴合。下盖板4上表面与盖板架1紧密贴合呈密封设置,减小排水道臭味外泄;当降水量较大时,雨水对下盖板4压力较大且压力大于控制组件5的支撑力时,下盖板4向下旋转打开,使排水泄洪更加及时迅速。
34.参考图1,控制组件5包括支座51、抵接板52、连接绳53和配重块54,支座51垂直于盖板架1设置并与盖板架1的下表面固定相连;抵接板52置于下盖板4的下表面并与下盖板4卡接设置,且抵接板52的中部位置处与支座51的底部铰接相连;连接绳53置于抵接板52远离下盖板4的一端并与下盖板4的下表面固定相连;配重块54固接于连接绳53远离下盖板4的一端。抵接板52与支座51铰接相连,配重块54的重力对连接板产生向下的拉力,抵接板52远离配重块54一端与下盖板4开合处卡接并对下盖板4产生向上的支撑力,支撑下盖板4保持水平设置,使下盖板4与盖板架1密封设置,减少排水道臭味的外泄;当下盖板4上方雨水较多对下盖板4施加向下的压力大于抵接板52对下盖板4的支撑力时,下盖板4向下旋转打开,无需人为打开,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排水泄洪的及时性。
35.结合图1和图3, 下盖板4远离固定板2一端固定连接有牵引绳6,牵引绳6远离下盖板4一端设置有收线组件7,收线组件7包括定滑轮71和绕线件72,定滑轮71固定连接于盖板架1底部的下表面且靠近下盖板4开合处,见图4,地面正对定滑轮71处开设有放置槽8,放置槽8与排水道间隔设置且与地面连通设置,绕线件72固定于放置槽8内壁,牵引绳6远离下盖板4一端穿过排水道壁进入放置槽8内并固定于绕线件72上。下盖板4旋转打开后,下盖板4悬吊于排水道内,牵引绳6固定于下盖板4远离固定板2一端并绕设于定滑轮71,穿过排水道臂与放置槽8内的绕线件72固定连接,绕线件72收卷牵引绳6,牵引绳6被拉紧,定滑轮71改
变牵引绳6拉力方向拉动下盖板4,使下盖板4靠近开合处一端向着靠近盖板架1的方向转动并恢复原位,提升了下盖板4复位的便捷性。
36.参考图3,绕线件72包括支撑板721、绕线筒722和摇柄723,支撑板721平行设置有两个且固定于放置槽8内壁,绕线筒722两端穿过两个支撑板721且与支撑板721转动连接并竖直设置,摇柄723固定连接于绕线筒722靠近地面一端。将牵引绳6进行收卷时,手握摇柄723绕轴心转动,绕线筒722绕轴心旋转,使牵引绳6缠绕于绕线筒722上,提高了操作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绕线筒722靠近支撑板721内侧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221;从竖直方向上对牵引线进行限位,阻挡牵引线缠绕时上下移动脱离绕线筒722。放置槽8与地面连通处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81;密封盖81置于放置槽8上,减少了灰尘、垃圾等杂物进入放置槽8内,提升了对位于放置槽8内的绕线件72的保护性,密封盖81将放置槽8密封也防止了人踩入放置槽8,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37.回见图1和图2,上盖板3上开设有滤水槽31,滤水槽31绕中心呈螺旋状设置,盖板架1远离支座51一端与上盖板3铰接相连,上盖板3与盖板架1正对铰接处设置有锁扣件9,锁扣件9包括插口91和活动插舌92,插口91固定于上盖开合处,活动插舌92可拆卸连接于盖板架1与插口91对应处。滤水槽31呈螺旋状设置,在排水时对积水形成导流作用,使水流呈螺旋状流动趋势,提高排水速度;水平移动活动插舌92能打开或关闭上盖板3,提升使用的便捷性;上盖板3与盖板架1铰接相连和锁扣件9的设置,提高了上盖板3与盖板架1固定的稳定性;当下盖板4打开时,上盖板3的设置也防止人掉入排水道,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38.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泄洪排水井盖的实施原理为:盖板架1嵌设于道路排水口,上盖板3与盖板架1铰接相连并处于闭合状态,当降雨量较大时,雨水淤积于下盖板4上,对下盖板4产生压力,且压力大于控制组件5对于下盖板4的支撑力时,下盖板4向下旋转打开,雨水流经上盖板3进入排水道,下盖板4远离固定板2一端固定相连有牵引绳6,收线组件7对牵引绳6进行收卷,随之牵引绳6对下盖板4产生向上的拉力,下盖板4向上旋转盖合。
39.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