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29245发布日期:2021-08-27 11:0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利用的护坡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和控制土粒流失等作用;同时,也具有改善环境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和保障行车安全等功能,水利护坡一般是通过在护坡上铺设大量的沙石或草坪,从而实现防止水土流失,其中水利护坡上一般是通过护坡网来包裹住这些沙石或草坪,来对护坡上的沙石或草坪进行保护。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10065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包括水利护坡网和斜坡,所述水利护坡网铺设于所述斜坡上,所述斜坡上预埋有预埋桩,所述预埋桩上连接有压紧件,所述水利护坡网位于所述预埋桩和所述压紧件之间;所述预埋桩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卡板,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圆柱,所述圆柱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圆柱贯穿所述水利护坡网,且所述水利护坡网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压紧件包括压板,所述压板上开设有圆形豁口。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将预埋桩设置在斜坡上,由于斜坡具有一定的角度,工作人员站立在斜坡上施工时效率较低,使得预埋桩的安装效率较低,从而导致护网的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水利坡护网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边坡体坡顶上对护网进行锁定的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插接在边坡体坡顶内部的安装杆、安装在安装杆顶部且位于坡顶上部的底板,所述护网盖设在底板的上部,所述底板的上部盖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穿设有螺纹连接在底板内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边坡体的坡面进行覆盖护网时,先将安装杆插接在边坡体的坡顶上,此时底板位于边坡体的坡顶上,将护网的顶部放置在底板的上部,然后将顶板盖设在护网以及底板的上部,最后将螺栓穿过顶板螺纹连接在底板内部即可;通过在边坡体坡顶上部设置第一锁定件,方便工作人员站立在边坡体的坡顶对第一锁定件进行安装,从而提高了第一锁定件的安装效率,最终提高了护网的安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边坡体坡顶的上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安装有螺纹套,所述螺栓的底端螺纹穿设在底板和螺纹套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螺纹连接在螺纹套内部,由于螺栓的底部延伸至边坡体的内部,进一步提高了螺栓相对底板之间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尖端,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尖端,所述第二尖端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尖端之间,且与第一尖端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护网被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进行夹持,使得护网相对底板和顶板的稳定性较好,减小护网相对底板和顶板发生分离的情况,使得护网的稳定性较好。

优选的,所述顶板背离坡面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铰接座,所述顶板的一侧安装有位于第一铰接座上部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之间连接有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护网进行夹持时,将护网放置在底板的上部,然后将顶板盖设在底板的上部由于顶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杆进行铰接连接,即可使得顶板相对底板上的位置较为稳定,方便将螺栓螺纹连接在底板内,从而提高了顶板以及螺栓的安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坡面上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位于防护网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护网的顶部盖设在边坡体的上部,边坡体顶部的边角可能会对护网造成不良影响,故而设置有导向板,使得护网的稳定性较好,减小护网发生损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侧壁上设置有延伸至导向板上部的按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板与导向板配合使用,进一步增加了按压板对护网的压制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护网与导向板之间的紧密度。

优选的,所述边坡体的坡脚处设置有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安装在边坡体坡脚处的第一板、安装在第一板背离坡面一侧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上安装有穿设在第二板内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螺纹连接有位于第二板背离第一板一侧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锁定件的设置,提高了护网底部与边坡体之间的稳定性,使用时,向第一板安装在边坡体的坡脚处,然后将护网盖设在第一板的限位杆上,最后将第二板放置在第一板的外侧,此时限位杆插接在第二板上,最后将螺母螺纹连接在限位杆上即可。

优选的,所述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上均涂覆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层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尖端、第二尖端与护网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护网安装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锁定件设置在边坡体坡顶上部,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锁定件进行安装,从而提高了护网的安装效率;

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的设置,增加了护网放置在底板和顶板座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护网相对底板和顶板之间的稳定性,从而减小了护网从底板和顶板滑出的情况;

顶板相对底板可进行转动,方便将顶板与底板进行对准,方便后续将螺栓穿过顶板螺纹连接在底板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表示第一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锁定件;11、底板;111、第一尖端;112、第二铰接座;113、导向板;12、安装杆;121、安装槽;13、螺纹套;131、放置槽;14、顶板;141、第二尖端;142、第一铰接座;143、连杆;144、按压板;15、螺栓;2、边坡体;3、护网;4、第二锁定件;41、第一板;42、第二板;43、限位杆;4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参照图1,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在边坡体2坡顶上的第一锁定件1,第一锁定件1设置多个且沿边坡体2的延伸方向等距间隔设置。边坡体2的坡脚处设置有第二锁定件4,第二锁定件4设置多个且沿边坡体2延伸方向等距间隔设置;边坡体2的坡面上盖设有护网3,护网3的上端部延伸至边坡体2的坡面上且被第一锁定件1夹持,护网3的底部被第二锁定件4夹持。

参照图2,第一锁定件1包括底板11、安装杆12、螺纹套13、顶板14、螺栓15;底板11设置在边坡体2坡顶的上部,底板11的侧壁与边坡体2的坡面间隔设置;边坡体2坡顶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安装槽121,安装杆12放置在安装槽121内部,安装杆12与安装槽121之间的缝隙处通过混凝土进行填充;边坡体2坡顶上开设有放置槽131,螺纹套13竖直穿设在放置槽131的内部,螺纹套13的顶部呈开口状;底板11固定连接在两个安装杆12的上端面,底板11的底部放置在边坡体2坡顶上,护网3的顶部水平放置在底板11的上部;顶板14与底板11一一对应,顶板14盖设在配合使用的底板11上部且盖设在护网3的上部;螺栓15竖直穿设在顶板14、护网3内且螺纹连接在底板11以及螺纹套13内部。

参照图2,为了提高护网3与底板11和顶板1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减小护网3相对顶板14和底板11发生错位的情况,故而在底板11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多个第一尖端111,第一尖端111的延伸方向与边坡体2的延伸方向相同;顶板14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第二尖端141,第二尖端14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尖端11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尖端141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尖端111之间。由于护网3被第一尖端111和第二尖端141进行夹紧,使得护网3相对底板11和顶板14之间的稳定性较好,减小护网3发生位移的情况。参照图1,为了增加护网3关于第一尖端111和第二尖端141连接的稳定性,故而在第一尖端111和第二尖端141的外表面涂覆有橡胶层。

参照图2,为了提高顶板14安装在底板11上部的安装效率,故而在顶板14背离边坡体2坡面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42,在底板11背离边坡体2的一侧的外侧壁砂辊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12,第一铰接座142和第二铰接座112之间连接有连杆143。顶板14相对底板11的位置较为稳定,方便将螺栓15穿设在顶板14内部且精准的螺纹连接在螺纹套13内部。

参照图2,由于护网3沿边坡体2的坡面延伸至底板11的上部,边坡体2顶部的边角可能会对护网3造成不良影响,故而在底板11的侧壁上安装有盖设在边坡体2顶部边角上的导向板113,导向板113位于护网3的底部,减小边坡体2对护网3造成的不良影响。

参照图2,为了提高顶板14对护网3的限制,故而在顶板14的外侧壁上安装有延伸至导向板113上部的按压板144,按压板144的底部对导向板113上部的护网3进行按压。

参照图3,第二锁定件4包括第一板41、第二板42、限位杆43、螺母44。第一板41安装在边坡体2的坡面上,第一板41朝向边坡体2的一侧也安装有插接在边坡体2内部的安装杆12;限位杆43固定连接在第一板41背离边坡体2的一侧,限位杆43与第一板41垂直;第二板42放置在第一板41背离边坡体2的一侧,限位杆43穿设在第二板42内部;螺母44对限位杆43一一对应,螺母44螺纹连接在限位杆43上,且位于第二板42背离第一板41的一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水利护坡网固定装置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底板11安装在边坡体2的坡顶上,此时安装杆12以及螺纹套13放置在边坡体2坡顶的内部,将底板11沿边坡体2延伸方向安装完毕后,将护网3盖设在边坡体2的坡面上,然后将护网3放置在底板11的上部,对顶板14进行转动,使得顶板14盖设在底板11的上部,最后将螺栓15穿过顶板14螺纹连接在底板11内部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