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5594发布日期:2021-07-16 19:1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地的土质性能不一,施工质量各异,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必须进行桩基静载试验,以测试桩基承载力以及与承载力有关的各项设计计算参数,为设计、施工提供数据。
3.锚桩法作为静载试验的方法之一,锚桩提供强大的反力作用,不要大量的堆载,减少运输和吊装成本,特别是对于大吨位试桩,节约成本明显,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现有锚桩设备连接锚桩与反力梁之间多采用锚筋焊接的方式连接,存在以下问题:
4.(1)焊接点由于焊接程度不统一导致试验时开裂或部分锚筋由于受力过大断裂,引起最终试验失败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5.(2)焊点多进度慢,影响试验进度;
6.(3)试验结束后需要切割锚筋,不利于重复使用,增加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固定件焊接点多效率低、易出现断裂且不利用设备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9.一种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桩上方设置的反力梁,所述反力梁与所述试验桩之间通过千斤顶连接,所诉反力梁两端下方均设置有埋至于地面的锚桩,所述锚桩内均植入多跟顶端露出所述锚桩上表面的拉杆,所述反力梁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反力梁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穿孔,所述穿孔的位置分布与所述拉杆的位置分布一一对应,所述拉杆均穿过所述穿孔,且每跟所述拉杆与所述反力梁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机构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覆盖在所述穿孔上方的第一承压板,所述第一承压板设有穿过所述第一承压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穿孔的孔径一致,所述固定孔用于通过所述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一承压板上表面固定的螺母,所述螺母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咬合的内螺纹。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承压板的侧面均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内部延伸至所述固定孔,且所述螺纹槽内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拉杆侧面的螺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验桩和所述千斤顶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试验桩桩头水平方向均匀受力的第二承压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力梁与所述千斤顶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反力梁下表面水平方向均匀受力的第三承压板。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机构连接锚桩和反力梁,固定机构受力点的连接方式相同且受力均匀,避免出现连接件出现开裂,有助于试验的顺利进行,且固定结构安装方式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加速试验进程,另外固定结构试验结束时可灵活差些,有助于试验设备后期的重复利用,有效节约试验成本。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机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20]1‑
试验桩;2

反力梁;3

千斤顶;4

锚桩;5

拉杆;6

穿孔;7

固定机构;8

第一承压板;9

固定孔;10

螺母;11

螺栓;12

第二承压板;13

第三承压板;14

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静载试验在建筑施工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现有采用锚桩法完成静载试验的装置通常存在锚桩与反力梁之间的固定装置在试验前焊接点多焊接慢,而且无法满足焊点程度一致导致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或断裂,影响检测和人员安全,试验结束后装置无法再次使用,造成试验成本增加,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桩1上方设置的反力梁2,所述反力梁2与所述试验桩1之间通过千斤顶3连接,所诉反力梁2两端下方均设置有埋至于地面的锚桩4,上述设计是试验中需要的一些基础装置。
[0023]
为了使反力梁2提供试验时所需的反力,需要将反力梁2的两端与锚桩4之间固定,因此所述锚桩4内均植入多跟顶端露出所述锚桩4上表面的拉杆5,所述反力梁2两端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反力梁2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穿孔6,所述穿孔6的位置分布与所述拉杆5的位置分布一一对应,所述拉杆5均穿过所述穿孔6,且每跟所述拉杆5与所述反力梁2上表面均通过固定机构7连接。
[0024]
以上设计不同于现有设计通过锚筋焊接方式实现对反力梁2和锚桩4之间的固定,植入锚桩4内部的拉杆5穿入反力梁2上具有限位作用的穿孔6内,其固定方式更加稳定。
[0025]
进一步解释固定机构7的组成和固定原理,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覆盖在所述穿孔6上方的第一承压板8,所述第一承压板8设有穿过所述第一承压板8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固定孔9,所述固定孔9与所述穿孔6的孔径一致,所述固定孔9用于通过所述拉杆5,所述拉杆5的
上端设置有外螺纹,且连接有用于将所述拉杆5与所述第一承压板8上表面固定的螺母10,所述螺母10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咬合的内螺纹。
[0026]
上述设计通过螺母10将穿入固定孔9内的拉杆5固定,来实现锚桩4与反力梁2之间的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的安装和拆卸十分简单,有利于试验装备在后续的试验当中还能重复使用,但是仅仅通过对拉杆5上部分固定,由于受力点单一,很容易出现断裂,因此接下通过增加拉杆5的受力点来分散拉杆5的单点受力作用,避免断裂情况的出现。
[0027]
在所述第一承压板8的侧面均设置有螺纹槽14,所述螺纹槽14内部延伸至所述固定孔9,且所述螺纹槽14内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拉杆5侧面的螺栓11,在拉杆5的测面增加多个受力点分散拉杆5单点受力作用。
[0028]
最后,由于千斤顶3上下表面接触面积有限,为了保证与千斤顶3接触的试验桩1上表面和反力梁2下表面受力均匀,一方面提高测试结果的精准性,另一方面保证与反力梁2连接的拉杆5各点的受力均匀而不出现断裂,因此在所述试验桩1和所述千斤顶3之间设置有用于使试验桩1桩头水平方向均匀受力的第二承压板12,所述反力梁2与所述千斤顶3之间设置有用于使反力梁2下表面水平方向均匀受力的第三承压板13。
[0029]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机构连接锚桩和反力梁,固定机构受力点的连接方式相同且受力均匀,避免出现连接件出现开裂,有助于试验的顺利进行,且固定结构安装方式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加速试验进程,另外固定结构试验结束时可灵活拆卸,有助于试验设备后期的重复利用,有效节约试验成本。
[0030]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