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3620发布日期:2021-09-18 03:1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由于软土地基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在道路建设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软土的这些物理特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和市政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在申请号为cn201921585493.4公开的一种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加固促渗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地基土层的渗水能力。但是这样的结构当渗水速度小于集水速度时,会在地基土层表面形成大量积水。同时该结构主要靠排水管进行排水,排水管渗水接触面有限,使得渗水速率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软土地基表层容易积水以及渗水速度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
4.一种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地基土层上的促渗基坑,所述地基土层以及所述促渗基坑上铺设有绿化土层。所述促渗基坑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包含集水腔、碎石层、矿渣层和砂石层。
5.所述集水腔靠近所述绿化土层一侧设有渗水孔。
6.所述集水腔远离所述绿化土层一侧设置有主排水管,所述主排水管依次穿过所述碎石层、所述矿渣层至所述砂石层内,所述主排水管的侧面由上到下间隔布设有向下倾斜的侧排水管。
7.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腔横截面为倒立设置的等腰梯形。
8.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腔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水腔上底面和下底面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集水腔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侧壁设有透水孔。
10.进一步的,所述集水腔和所述主排水管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
11.进一步的,所述渗水孔内设置有过滤棉。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集水腔在渗水速度小于集水速度时,能提升整体的集水性能、避免所述绿化土层产生积水。通过所述集水腔内部设置的所述支撑杆能有效避免所述集水腔结构变形、塌陷的问题。
13.通过相邻的所述集水腔之间设置的所述连通管以及其侧壁设有的所述透水孔,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集水效率,避免所述绿化土层积水。
14.通过所述主排水管和所述侧排水管的设置能使积水在竖直方向上快速下渗到所述碎石层、所述矿渣层和所述砂石层。通过所述碎石层、所述矿渣层和所述砂石层向四周辐
射式渗水,极大提升了与所述软土地基的渗水面积、提升了渗水速度。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以及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的俯视图。
19.一种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包括呈矩阵间隔排列在地基土层11上正方形的促渗基坑2,所述促渗基坑2内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集水腔3、碎石层4、矿渣层5和砂石层6。所述地基土层11以及所述集水腔3上铺设有绿化土层1。
20.所述集水腔3为倒立设置的正四棱台。所述集水腔3上下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四条支撑杆32,四条所述支撑杆32均垂直于所述集水腔3下底面,设置于下底面的四个顶点位置。
21.所述集水腔3上底面设有矩阵分布的渗水孔33。每个所述渗水孔33内部填充有过滤棉。
22.相邻的所述集水腔3之间设有连通管34,所述连通管34与所述集水腔3的侧壁相连通,所述连通管34的侧壁设有透水孔(图中未画出)。
23.所述集水腔3下底面中心位置竖直向下设置有主排水管7,所述主排水管7依次穿过所述碎石层4、所述矿渣层5至所述砂石层6内。所述主排水管7在与所述集水腔3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所述主排水管7的侧面设有七个向下倾斜的侧排水管8,所述侧排水管分别等间距错位设置在所述主排水管7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排水管8与所述主排水管7之间呈30
°
夹角,所述侧排水管8与所述主排水管7相连通。
24.所述碎石层4由规格在5

10mm的碎石铺设而成,所述矿渣层5由规格在2

5mm的矿渣铺设而成,所述砂石层6由规格小于2mm的砂石铺设而成。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好所述碎石层4、所述矿渣层5和所述砂石层6后进行压实操作,使整个促渗基坑2内部密实,形成良好的支撑性能,避免所述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以及路面变形、凹陷、下沉。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地基土层上的促渗基坑,所述地基土层以及所述促渗基坑上铺设有绿化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渗基坑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包含集水腔、碎石层、矿渣层和砂石层;所述集水腔靠近所述绿化土层一侧设有渗水孔,所述集水腔远离所述绿化土层一侧设置有主排水管,所述主排水管依次穿过所述碎石层、所述矿渣层至所述砂石层内,所述主排水管的侧面由上到下间隔布设有向下倾斜的侧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横截面为倒立设置的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集水腔上底面和下底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集水腔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侧壁设有透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和所述主排水管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孔内设置有过滤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所述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地基土层上的促渗基坑和绿化土层,所述促渗基坑从上之下依次包含集水腔、碎石层、矿渣层和砂石层。所述集水腔顶部设置有渗水孔,内部设置有支撑杆。相邻的所述集水腔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集水腔底部连通有主排水管,所述主排水管依次穿过所述碎石层、所述矿渣层至所述砂石层,所述主排水管的侧面包含侧排水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软土地基加固促渗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排水速度不佳,以及当渗水速度小于集水速度时所述绿化土层容易积水的问题。于集水速度时所述绿化土层容易积水的问题。于集水速度时所述绿化土层容易积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邹喜云 王顺 肖冠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市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