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渠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8209发布日期:2021-10-09 11:0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港渠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港渠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民众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岸坡防护设计重点倡导生态、环保、水清、岸绿的生态型护坡结构。生态型护坡结构首先应考虑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其次还应考虑施工方便、快捷等因素,结合生态效果充分发挥河道在防洪、排涝、生态环保及改善周边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3.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678431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河道护岸,包括坡顶、坡面和坡脚,所述坡面呈阶梯状设置,所述坡面包括与坡顶连接的第一倾斜面以及与坡脚连接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之间设置有与坡顶平行设置的坡面平行层,所述坡面上设置有土工布层,所述土工布层的上方均匀分布有呈格栅网状的预制钢筋砼格埂,所述预制钢筋砼格埂的网状空隙内间隔填充有护坡砖或生态毯,所述生态毯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降解纤维层、草种肥料层以及过滤层。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认为虽然上述生态河道护岸的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成本较低、较适合于生态旅游,但是由于上述生态河道护岸的边坡上没有设置用于挡住预制钢筋砼格埂的结构,因此,上述生态河道护岸的结构稳定性较低,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港渠生态护坡,具有人力成本较低、施工成本较低、结构稳定性较高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港渠生态护坡,包括边坡,所述边坡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夯实土层、过滤层、无纺土工布层和生态垫层,所述边坡底部设有插入至土层内的筐体支撑组件;
8.所述生态垫层包括多层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生态框组,每组生态框组均由多个呈相邻布置的预制生态框构成;
9.所述筐体支撑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混凝土桩,相邻混凝土桩之前的间隙不大于5cm,所述混凝土桩下端插入至边坡底部的土层内,混凝土桩上端与位于边坡底部的预制生态框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筐体支撑组件能防止边坡上的土层发生塌方,故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较高;同时,由于本技术在铺设生态垫层时,只需要在边坡上放置预制生态框即可完成生态垫层的铺装,因此,本技术人力成本较低,施工周期较短;最后,人们可以在对斜坡上形成夯实土层后,再在夯实土层上依次铺设过滤层、无纺土工布层和生态垫层,预制生态框能用于养鱼和植草,从而让边坡的环境更加优美、更加生态环保,这样,本技术会非常适合于生态旅游项目。
11.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桩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弧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半圆形的混凝土桩不仅能让人们更好的将混凝土桩插入至边坡底部的土层内,而且还能节省本技术一半的材料(只需要使用半个桩基作为支撑柱),故本技术的施工成本进一步降低。
13.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桩的开口方向与生态框组的布置方向垂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边坡上掉落下来的砂石、土壤等颗粒物会被混凝土桩挡住,从而防止本技术出现大范围塌方,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无纺土工布层和生态垫层之间还设有砂石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石层能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过滤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无纺土工布层为可降解天然环保型土工布。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然的环保型土工布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自动降解,从而让本技术更加节能环保,更加适合于生态旅游。
19.优选的,所述过滤层为碎石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碎石层能作为反滤层,从而增加了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
21.优选的,所述护坡的边坡坡顶处水平设置有混凝土道路,所述混凝土道路与生态垫层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道路能让人们在上面行走,从而方便人们在边坡上进行旅游观光。
23.优选的,所述相邻的两个预制生态框之间设有排水通道。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通道起到一定的排水作用,从而防止边坡土层因过多的雨水堆积而变软,从而防止边坡出现大范围塌方,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本技术结构稳定性较高,施工成本较低,施工周期较短,人力成本较低,非常适合于生态旅游项目;
27.2.本技术既能在边坡上植草,还能在边坡上养鱼,这样,本技术的边坡环境会更加优美,非常适合生态旅游。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港渠生态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图1沿右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1、边坡;2、夯实土层;3、过滤层;4、无纺土工布层;5、生态垫层;6、筐体支撑组件;7、生态框组;8、排水通道;9、混凝土桩;10、砂石层;11、混凝土道路;12、混凝土层;13、预制生态框。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港渠生态护坡,包括边坡1,边坡1上自下而上依次设有夯实土层2、过滤层3、无纺土工布层4和生态垫层5,边坡1底部设有插入至土层内的筐体支撑组件6。
33.实际工作时,本技术主要针对改变前的护岸要么结构稳定性较差、抗冲刷能力较差,要么施工成本较高、施工周期较长、人力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不仅稳定性较高,而且施工成本及人力成本较低,且适合于生态旅游的生态挡墙护岸。
34.生态垫层5包括多层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生态框组7,每组生态框组7均由多个呈相邻布置的预制生态框13构成。实际工作时,生态垫层5包括位于边坡1上端的植草式生态框和位于边坡1下端的鱼巢式生态框,鱼巢式生态框的顶板上设有与鱼巢式生态框内部连通的过鱼孔,以让本技术能植草、养鱼,这样,本技术会更加适合生态旅游。实际工作时,边坡1上宜布置2

4层植草式生态框(优选为3个),并布置1

2层鱼巢式生态框(优选为1个),同时,鱼巢式生态框上也可以植草。
35.筐体支撑组件6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混凝土桩9,相邻混凝土桩9之前的间隙不大于5cm,混凝土桩9下端插入至边坡1底部的土层内,混凝土桩9上端与位于边坡1底部的预制生态框13抵接,以对预制生态框13进行支撑,防止预制生态框从边坡1上掉落下来。优选的,混凝土桩9沿水平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半圆弧形,进一步的,混凝土桩9的开口方向与生态框组7的布置方向垂直,这样,本技术施工更加方便、施工成本更低。
36.无纺土工布层4和生态垫层5之间还设有砂石层10,以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过滤能力。优选的,无纺土工布层4为可降解天然环保型土工布,从而让本技术更加节能环保,更加适合于生态旅游。进一步的,过滤层3为碎石层,以增加本技术的反过滤能力。优选的,生态垫层5和砂石层10之间还可以铺设混凝土层12,以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结构强度,排水通道8可以设置在铺设混凝土层12上。
37.护坡的边坡1坡顶处水平设置有混凝土道路11,以让人们在坡顶上行走,混凝土道路11与生态垫层5连接,从而方便人们在边坡1上进行旅游观光。
38.相邻的两个预制生态框13之间设有排水通道8。防止边坡1土层因过多的雨水堆积而变软,从而防止边坡1出现大范围塌方,从而提高了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
39.实际工作时,本技术在布置护坡时不需要铺设混凝土和砂壤土等结构,施工周期较短,且具体施工时,人们只需要现在边坡1上放置预制生态框即可完成快速地完成生态垫层5的铺设,人力成本较低;由于筐体支撑组件6能防止边坡1上的土层发生塌方,因此,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较高。
4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