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56702发布日期:2021-06-29 22:1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与流程

1.本申请涉及生态修复治理方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水泥厂附近的山体中,山体历经水泥厂数年的开采,已形成较为严重的裸露岩石山体,对水土保持、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了重大损失。山体生态破坏不仅会直接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崩塌滑坡而摧毁建设工程本身,而且也会通过环境与安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和威胁。
3.目前,喷播绿化技术(客土喷播、团粒喷播、液力喷播)在山体治理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所制备的土壤基质具有一定的抗冲刷能力,通过植物生态修复的方法对破损山体进行修复。其中,客土喷播主要是将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移植填充到山体上,并通过植物生根牢牢的对土壤进行加固。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对山体进行修复时,由于喷播使用的土壤是从其他区域移植到修复区域的,且土壤与山体裸露岩石之间的附着效果并不是很好,导致移植来的土壤无法抵抗暴雨冲刷和阳光的暴晒,很容易从山体脱落,造成种植的植物枯死现象。
5.发明新型内容为了减少山体修复时土壤的流失,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山体划分;将待修复山体上露出岩层或者是在山体上露出由碎石覆盖的山体,按照高度以及平缓度不同的表现形式,待修复山体分为顶部平台、斜坡板岩、渣坡、垂直坡面以及坡沿;顶部平台、斜坡板岩、渣坡、垂直坡面以及坡沿按照从高到低的布置方式布置在待修复山体上;s2、顶部平台修复;在顶部平台的台面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进行挡边,然后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用锚杆穿设在顶部平台的台面上固定,并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移植种植土层,种植土层上撒播植物种子;s3、斜坡板岩修复;斜坡板岩的岩面上铺设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上穿设有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条钉在斜坡板岩岩面上的锚杆;然后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横向铺在岩面上,使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进行阻挡,并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喷播肥料以及植物种子混合制成的喷洒液;
s4、渣坡修复;在渣坡上在进行渣坡的修复时,铺设菱形钩花网,然后在菱形钩花网上铺设一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穿设有锚杆,锚杆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以及菱形钩花网固定在渣坡的岩层上;然后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的表面上喷播种子;s5、垂直坡面修复;在垂直坡面上整形处垂直面,并在垂直面的坡脚处开设有安装沟槽,并且在安装沟槽中布置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并穿设锚杆,使用锚杆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固定连接在垂直坡面上;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开设有种植槽,种植槽中填充有种植土形成种植土层;s6、坡沿修复;在进行坡沿处的修复时,先清除坡面上的大块石,然后再将坡面修平,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覆盖种植土,形成种植土层,在种植土层上挖出树坑且树坑中铺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种植植株,再在种植土层上覆盖一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生态多孔纤维棉毯错开树坑,并进行浇水养护。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山体按照高度以及坡度不同的方式进行修复,且修复时使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代替种植土层或者是使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对种植土层的土壤进行阻挡,能够有效的限制土壤的流失。
8.可选的,在进行顶部平台修复时,包括以下步骤:1)机械、人工整理坡面;对顶部平台进行修整,清理大块碎石;2)回填种植土填平;移植种植土覆盖在顶部平台的台面上,作为保水土层,填充碎石之间的缝隙,使得顶部平台的台面平整;3)安装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保水土层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以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并将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布置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的边缘处;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横向布置且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的边缘进行阻挡;4)锚杆固定;使用锚杆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进行固定,锚杆穿设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或者是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且锚杆穿入顶部平面的台面内;5)回填种植土;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上覆盖种植土;6)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种植土层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7)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种植土层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更条理性的对顶部平台进行修复,且在修复时使用保水土层,方便水分存储,以及使用保温层,促进种子生长。
10.可选的,在进行斜坡板岩修复时,包括以下步骤:1)清除坡面表面浮石;
将坡面上的活动石块移走;2)铺挂菱形钩花网;将菱形钩花网铺设在斜坡板岩的岩面上;3)安装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在菱形钩花网上安装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横向布置;4)锚杆固定;使用锚杆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条进行固定,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固定在锚杆上,且锚杆穿入斜坡板岩的岩面内;5)喷播;在安装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的坡面上喷播由种子、肥料、水、土壤混合而成的泥浆,形成种植土层;6)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种植土层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更条理性的对斜坡板岩进行修复,且在修复时使用菱形钩花网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条进行钩挂,提高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布置的稳定性,而且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对种植土的土壤进行阻挡,减少斜坡板岩处的土壤流失。
12.可选的,在进行斜坡板岩修复时,包括以下步骤:1)清除坡面表面浮石;将坡面上的活动石块移走;2)铺挂菱形钩花网;将菱形钩花网铺设在斜坡板岩的岩面上;3)安装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在菱形钩花网上安装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横向布置;4)锚杆固定;使用锚杆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条进行固定,锚杆穿设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上,且锚杆穿入斜坡板岩的岩面内;5)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之间填充生态多孔纤维棉毯;6)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7)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代替种植土,进一步的防止了土壤的流失。
14.可选的,在进行渣坡修复时,包括以下步骤:1)机械整形、人工清除坡面表面浮石;
对渣坡的坡面进行修整,清除渣坡坡面上的大块碎石,以及大块的活动浮石,将坡面修平;2)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修整后的渣坡坡面上铺设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3)铺挂菱形钩花网;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铺设菱形钩花网,菱形钩花网覆盖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4)锚杆固定;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穿设锚杆,锚杆将菱形钩花网以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固定在渣坡的岩层上;5)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6)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更条理性的对渣坡进行修复,且在修复时使用菱形钩花网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进行覆盖,提高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布置的稳定性,以及减少土壤的流失。
16.可选的,在进行渣坡修复时,包括以下步骤:1)机械整形、人工清除坡面表面浮石;对渣坡的坡面进行修整,清除渣坡坡面上的大块碎石,以及大块的活动浮石,将坡面修平;2)铺挂菱形钩花网;在坡面上铺设菱形钩花网,菱形钩花网覆盖坡面上;3)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菱形钩花网上铺设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与菱形钩花网挂接在一起;4)锚杆固定;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穿设锚杆,锚杆将菱形钩花网以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固定在渣坡的岩层上;5)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6)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更条理性的对渣坡进行修复,且在修复时使用菱形钩花网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进行钩挂,提高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布置的稳定性,以及减少土壤的流失。
18.可选的,在进行垂直坡面的修复时,包括以下步骤:1)垂直面坡脚整形出沟槽;在垂直坡面上的垂直面坡脚处整形出安装沟槽;
2)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安装沟槽中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3)锚杆固定;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穿设锚杆,锚杆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固定在垂直坡面上;4)喷播;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喷播由种子、肥料、水、土壤等混合而成的泥浆,形成种植土层;5)植株移栽;在种植槽中移栽爬藤类植物、灌木、乔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对垂直坡面进行生态修复,且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的阻挡作用下,减少土壤的流失。
20.可选的,在进行坡沿处的修复时,包括以下步骤:1)清除大块石;将坡沿处的大块石清理掉,留出较为平缓的坡面;2)修整地形;对坡沿的地面进行修整;3)回填种植土;在坡面上回填种植土,形成种植土层,以及对坡面上的坑洞进行填充;4)开挖树坑;在种植土层上挖出树坑,用于种植乔木等作物;5)种植植株;在树坑中种植植株;6)铺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在种植土层上覆盖一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也布置在树坑中;7)掩埋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及树坑整形;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上铺设种植土,掩埋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然后对树坑进行整形,修整树坑的边缘;8)浇水养护;在树坑中浇水,对植物进行养护。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对坡沿进行修复,进一步提尕修复效果,而且坡沿处种植乔木植物,能够更好的体现生态修复效果。
22.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直接使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生态修复,或者是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之间填充种植土层,使得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对种植土层的土壤进行阻挡限制,能够有效的降低水土流失;2.通过对待修复山体进行分层修复,并使用不同的修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态修复效果,且提高保土性;3.生态多孔纤维棉可作为植物的生长基质和保温层,方便植物生长。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施例中待修复山体进行修复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生态多孔纤维棉条以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布置在待修复山体上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顶部平台修复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顶部平台修复时的步骤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斜坡板岩修复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中斜坡板岩修复时的步骤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中渣坡修复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渣坡修复时的步骤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垂直坡面修复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中垂直坡面修复时的步骤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中坡沿修复时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中坡沿修复时的步骤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中待修复山体生态修复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待修复山体;11、顶部平台;12、斜坡板岩;13、渣坡;14、垂直坡面;15、坡沿;2、生态多孔纤维棉毯;3、生态多孔纤维棉条;4、锚杆;5、保水土层;6、种植土层;7、菱形钩花网;8、安装沟槽;9、种植槽;10、树坑。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

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参照图1、图2,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结构包括铺设在待修复山体1上的生态植毯以及用于将生态植毯固定在待修复山体1上的锚杆4,锚杆4穿设在待修复山体1上,且穿入待修复山体1的硬质层(岩面)中。生态植毯分为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
27.待修复山体1为山坡上直接露出岩层的山体或者是在山体上露出由碎石覆盖的岩层,因此按照不同的形式表现形式,待修复山体1可分为顶部平台11、斜坡板岩12、渣坡13、垂直坡面14以及坡沿15,将顶部平台11、斜坡板岩12、渣坡13、垂直坡面14以及坡沿15按照从高到低的布置方式布置出待修复山体1的等比例模型。在待修复山体1上的生态植毯或者种植土层6上铺设一层草毯,作为保温层,保障植物生长所需的温度,以及减少阳光直射对于植物的影响,而且还可以铺设遮阳网。
28.参照图3,顶部平台11为待修复山体1的最高处,靠近山顶,地势相对平坦。在顶部平台11上,顶部平台11的台面上铺设有保水土层5,保水土层5为移植来的种植土。保水土层5上覆盖有一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有多个,相邻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之间布置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呈环形围绕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周围。其中,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上表面的高度高于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的布置高度,使得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与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形成一个槽型的结构。将移植的土壤铺设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上,形成种植土层6,种植土层6填充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与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组合形成的槽中,受到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的承托以及多
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的阻挡,对种植土层6进行限制。
29.在进行顶部平台11的修复时,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机械、人工整理坡面;对顶部平台11进行修整,清理大块碎石;2)回填种植土填平;移植种植土覆盖在顶部平台11的台面上,作为保水土层5,填充碎石之间的缝隙,使得顶部平台11的台面平整;3)安装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保水土层5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以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并将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围绕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的边缘处,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进行阻挡;4)锚杆4固定;使用锚杆4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进行固定,锚杆4穿设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或者是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且锚杆4穿入顶部平台11的台面内;5)回填种植土;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上覆盖种植土;6)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种植土层6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7)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种植土层6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30.参照图5,斜坡板岩12布置在顶部平台11的下侧,地势较为陡峭。在斜坡板岩12的岩面上铺设有菱形钩花网7,在菱形钩花网7上安装有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横向布置,并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之间填充有种植土层6,使得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对种植土层6进行阻挡。其中,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上穿设有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以及菱形钩花网7固定在斜坡板岩12岩面上的锚杆4。
31.在进行斜坡板岩12的修复时,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清除坡面表面浮石;将坡面上的活动石块移走;2)铺挂菱形钩花网7;将菱形钩花网7铺设在斜坡板岩12的岩面上;3)安装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在菱形钩花网7上安装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横向布置;4)锚杆4固定;使用锚杆4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进行固定,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固定在锚杆4上,且锚杆4穿入斜坡板岩12的岩面内;5)喷播;在安装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的坡面上喷播由种子、肥料、水、土壤等混合而成的泥浆,形成种植土层6;6)覆盖草毯或遮阳网;
在种植土层6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32.其中,在修复斜坡板岩12时,还可以在相邻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之间填充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使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代替种植土层6。
33.参照图7,渣坡13布置在斜坡板岩12的下侧,岩面上存在多个碎石,地势较为陡峭。在渣坡13上铺设有一层菱形钩花网7,菱形钩花网7上覆盖有一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设置有多个,并且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穿设有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与菱形钩花网7固定在渣坡13的岩层上的锚杆4。
34.在进行渣坡13的修复时,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机械整形、人工清除坡面表面浮石;对渣坡13的坡面进行修整,清除渣坡13坡面上的大块碎石,以及大块的活动浮石,将坡面修平;2)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修整后的渣坡13坡面上铺设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3)铺挂菱形钩花网7;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铺设菱形钩花网7,菱形钩花网7覆盖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4)锚杆4固定;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穿设锚杆4,锚杆4将菱形钩花网7以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固定在渣坡13的岩层上;5)喷播;在安装完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的坡面上喷播由种子、肥料、水、土壤等混合而成的泥浆,形成种植土层6;6)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35.其中,还可以先在渣坡13上铺设菱形钩花网7,后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再使用锚杆4将菱形钩花网7以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固定在渣坡13的岩层上。
36.参照图9,垂直坡面14布置在渣坡13的下侧,地势更为陡峭,主要包括若干个垂直面。
37.在垂直面的坡脚处开设有安装沟槽8,并且在安装沟槽8中布置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并穿设锚杆4,使用锚杆4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固定连接在垂直坡面14上。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开设有种植槽9,种植槽9中填充有种植土层6,种植土层6上栽植有爬山虎。
38.在进行垂直坡面14的修复时,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垂直面坡脚整形出沟槽;在垂直坡面14上的垂直面坡脚处整形出安装沟槽8;2)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安装沟槽8中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3)锚杆4固定;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穿设锚杆4,锚杆4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固定在垂直坡面14上;
4)喷播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喷播由种子、肥料、水、土壤等混合而成的泥浆,形成种植土层6;5)植株移栽在种植槽9中移栽爬藤类植物、灌木、乔木。
39.参照图11,坡沿15布置在山体的最下侧,地势较为平缓。坡沿15上覆盖有种植土层6,种植土层6上开设有树坑10,而且在种植土层6上覆盖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也布置在树坑10中。
40.在进行坡沿15处的修复时,如图1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1)清除大块石;将坡沿15处的大块石清理掉,留出较为平缓的坡面;2)修整地形;对坡沿15的地面进行修整;3)回填种植土;在坡面上回填来种植土,形成种植土层6,以及对坡面上的坑洞进行填充;4)开挖树坑10;在种植土层6上挖出树坑10,用于种植乔木等作物;5)种植金叶榆、爬山虎;在树坑10中种植金叶榆,并且再种植爬山虎;6)铺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种植土层6上覆盖一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也铺入树坑10中;7)掩埋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及树坑10整形;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铺设种植土,掩埋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然后对树坑10进行整形,修整树坑10的边缘;8)浇水养护;在树坑10中浇水,对植物进行养护。
41.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如图1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山体划分;将待修复山体1上直接露出岩层或者是在山体上露出由碎石覆盖的岩层,按照高度以及平缓度不同的表现形式,待修复山体1可分为顶部平台11、斜坡板岩12、渣坡13、垂直坡面14以及坡沿15。顶部平台11、斜坡板岩12、渣坡13、垂直坡面14以及坡沿15按照从高到低的布置方式布置在待修复山体1上。
42.s2、顶部平台11修复;1)机械、人工整理坡面;对顶部平台11进行修整,清理大块碎石;2)回填20cm种植土填平;移植种植土覆盖在顶部平台11的台面上,作为保水土层5,使得顶部平台11的台面平整;
3)安装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保水土层5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以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并将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围绕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的边缘处;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进行阻挡;4)锚杆4固定;使用锚杆4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和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进行固定,锚杆4穿设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或者是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且锚杆4穿入顶部平面的台面内;5)回填种植土;在每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移植种植土,种植土布置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之间,受到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的阻挡;6)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种植土层6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7)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种植土层6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43.s3、斜坡板岩12修复;1)清除坡面表面浮石;将坡面上的活动石块移走;2)铺挂菱形钩花网7;将菱形钩花网7铺设在斜坡板岩12的岩面上;3)安装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在菱形钩花网7上安装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横向布置;4)锚杆4固定;使用锚杆4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进行固定,锚杆4穿设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上,且锚杆4穿入斜坡板岩12的岩面内;5)移植种植土;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之间填充种植土,作为种植土层6;6)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种植土层6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7)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种植土层6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44.s4、渣坡13修复;1)机械整形、人工清除坡面表面浮石;对渣坡13的坡面进行修整,清除渣坡13坡面上的大块碎石,以及大块的活动浮石,将坡面修平;2)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修整后的渣坡13坡面上铺设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3)铺挂菱形钩花网7;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铺设菱形钩花网7,菱形钩花网7覆盖在生态多孔纤
维棉毯2上;4)锚杆4固定;在多个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穿设锚杆4,锚杆4将菱形钩花网7以及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固定在渣坡13的岩层上;5)撒播草、花、灌、乔木;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撒播草、花、灌、乔木的种子以及肥料;6)覆盖草毯或遮阳网;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覆盖草毯或者遮阳网,对种子进行遮阳以及保温。
45.s5、垂直坡面14修复;1)垂直面坡脚整形出沟槽;在垂直坡面14上的垂直面坡脚处整形出安装沟槽8,通过挖掘打磨的方式做出安装沟槽8;2)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安装沟槽8中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3)锚杆4固定;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穿设锚杆4,锚杆4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固定在垂直坡面14上;4)整形种植槽9;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挖掘出种植槽9;5)移植种植土;在种植槽9中填充种植土,作为种植土层6;6)栽植爬山虎。
46.s6、坡沿15修复;1)清除大块石;将坡沿15处的大块石清理掉,留出较为平缓的坡面;2)修整地形;对坡沿15的地面进行修整;3)铺设底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坡面上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4)回填种植土;在坡面上移植来种植土,形成种植土层6,以及对坡面上的坑洞进行填充;5)开挖树坑10;在种植土层6上挖出树坑10,用于种植乔木等作物;6)种植金叶榆、爬山虎;在树坑10中种植金叶榆,并且再种植爬山虎;7)铺放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在种植土层6上覆盖一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错开树坑10;8)掩埋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及树坑10整形;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铺设种植土,掩埋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然后对树坑10进
行整形,修整树坑10的边缘;9)浇水养护;在树坑10中浇水,对植物进行养护。
47.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用于山体生态修复治理的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山体的修复时,先对山体进行整形,然后在平坦处移植来土壤作为保水土层5,并在保水土层5上覆盖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以及用锚杆4固定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使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条3挡住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的边缘,再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上移植来土壤作为种植土层6,在种植土层6上喷播种子和肥料,并覆盖草毯或者覆盖遮阳网,对种子进行保温以及遮阳。在陡峭处进行修复时,使用菱形钩花网7以及锚杆4对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进行加固,使得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布置在坡面上,然后再进行喷播以及覆盖草毯或者覆盖遮阳网。通过使用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进行种植植物,以及将生态多孔纤维棉毯2固定,能够有效的对山体进行修复,减少移植来的水土流失。
48.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