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42741发布日期:2021-08-03 14:27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道路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路面是指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造物。质量良好的路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其表面应达到平整、密实和抗滑的要求。

在传统的路面建设施工时需要使用混凝土、沙子、碎石等一些材料,在施工时需要进行氧化,道路路面表面往往都是铺设有沥青层,并在道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井,在下雨时雨水流入至排水井进行排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下雨天时,传统的道路直接使雨水流入至排水井进行排流,而无法对雨水进行收集,进而存在有水资源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对雨水进行合理的收集,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铺设路面的路线,并沿着路线开凿基坑,在基坑的两侧间隔设置有多个沉降水井,沉降水井与基坑的内部相连通,在沉降水井背离基坑的一侧设置有储存水井,储存水井与沉降水井相连通;

s2、在基坑内沿着基坑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支柱组以及多根支撑梁,支撑梁与支柱组相对应,每组支柱组均包括多根支撑柱,将支撑柱固定在基坑内,再将支撑梁的底部与支撑柱的顶部固定;

s3、在基坑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框架和再生面板,支撑框架为网格状,且支撑框架开设有若干个单元格,将支撑框架与基坑顶部的侧壁固定,再将再生面板放置在单元格内;

s4、再生面板和支撑梁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再生面板和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使再生面板和支撑梁固定,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使再生面板和支撑框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和支撑梁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为再生面板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支撑框架和再生面板构成路面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固定,当下雨时,雨水先透过再生面板流入至基坑内,然后再从基坑内流入至沉降水井内,在沉降水井内使雨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当水位到达沉降水井和储存水井的连通位置时,雨水流入至储存水井内进行储备,从而通过以上结构,对雨水起到了良好的收集效果,进而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在s1中,基坑的内底壁沿着基坑的长度方向固设有导流体,导流体沿着基坑的中部向基坑的两侧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体为流入至基坑内的雨水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加快的雨水流至基坑的两侧,并使雨水从基坑两侧再流入至沉淀水井内,使雨水不易在基坑内发生溢水现象。

可选的,在s4中,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第一插接杆和插接套,连接杆的顶部与再生面板相对固定,插接套的底部与支撑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插接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插接杆分别与连接杆靠近底部的两侧铰接,插接套开设有与第一插接杆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再生面板放置在单元格内,并使连接杆插入至插接套内,同时第一插接杆向两侧打开,使第一插接杆插入至第一插接孔内,从而使连接杆和插接套之间固定,又因连接杆和再生面板之间相对固定,插接套与支撑梁相对固定,从而使支撑梁为再生面板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插接套内设有两个用于使第一插接杆向远离连接杆方向转动的触发杆,触发杆位于连接杆的两侧,且触发杆的底部与插接套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接杆插入至插接套内时,触发杆与第一插接杆抵接,并使第一插接杆向着远离连接杆的方向打开,使第一插接杆插入至第一插接孔内,此时第一插接杆的上表面与插接套在第一插接孔处的内顶壁抵接,第一插接杆的下表面与触发杆的顶部抵接,进而实现了连接杆和插接套之间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固设有抵接块,第一插接杆与抵接块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杆未插入至插接套之前时,第一插接杆与抵接块抵接,使第一插接杆和连接杆之间保持一定角度,从而使连接杆在插入插接套内时方便触发杆将第一插接杆打开。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堵块、围绕成圆环型的弧形板、固设在相邻弧形板之间的张紧弹簧以及与弧形板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二插接杆,再生面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从上表面贯通至内部的空腔,堵块位于空腔内并与再生面板固定连接,再生面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从下表面贯通至内部的通孔,通孔与空腔相连通,弧形板和张紧弹簧均设置有四个且位于空腔内,堵块为倒圆台形,且弧形板的内壁与堵块的侧壁抵接,第二插接杆沿着朝向再生面板的边线方向与再生面板滑动连接,支撑框架在单元格处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插接杆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堵块安装在空腔内,堵块在与弧形板的内壁抵接后,使弧形板向外涨开,并使张紧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弧形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着第二插接杆插入至第二插接孔内,从而提高了再生面板和支撑梁架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从通孔内穿过位于空腔内,且连接杆的顶部固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开口尺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连接杆向下移动的最大距离起到了限制作用,避免连接杆和再生面板之间发生脱离。

可选的,所述插接套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插接套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底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再生面板进行拆卸时,将堵块从空腔的顶部取出,张紧弹簧可自动带动弧形板复位,并使第二插接杆从第二插接孔内拔出,复位弹簧释放弹力使连接杆向上移动,并使第一插接杆从第一插接孔内拔出,从而工作人员便可将再生面板取下,为工作人员对再生面板的拆卸工作提供了方便。

可选的,所述再生面板在空腔顶部的位置预制有螺纹套,堵块的顶部固设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周向侧壁加工有外螺纹,连接块和螺纹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堵块放置在空腔处,并转动堵块,使连接块和螺纹套螺纹连接,便可实现堵块和再生面板之间的连接固定,从而为工作人员安装和拆卸堵块提供了方便。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在每个单元格处的内壁固定有凸台,再生面板的底部与凸台的顶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再生面板放置在单元格内,通过凸台进一步为再生面板在单元格内提供了良好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基坑的两侧增设沉淀水井和储存水井,从而起到对雨水的收集作用,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

2.在基坑内增设导流体,加快了雨水从基坑流入至沉淀水井的速度,降低基坑内水位发生漫溢的现象;

3.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提高了再生面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基坑、沉降水井和储存水井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第一连接组件固定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第一连接组件解开状态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为体现再生面板内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坑;11、沉降水井;12、储存水井;13、导流体;2、支撑柱;21、支撑梁;3、支撑框架;31、凸台;32、单元格;33、第二插接孔;4、再生面板;41、透水孔;42、通孔;43、空腔;44、螺纹套;5、第一连接组件;51、连接杆;511、抵接块;512、限位板;52、第一插接杆;53、插接套;531、第一插接孔;532、触发杆;533、复位弹簧;6、第二连接组件;61、堵块;611、连接块;62、弧形板;63、张紧弹簧;64、第二插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包括s1、确定铺设路面的路线,并沿着路线开凿基坑1,在基坑1的两侧均匀间隔建设有多个沉降水井11,沉降水井11靠近顶部位置的侧壁与基坑1的内部相连通,在沉降水井11背离基坑1的一侧建设有储存水井12,沉降水井11靠近顶部位置的侧壁与储存水井12靠近顶部位置的侧壁相连通,且沉降水井11和储存水井12的连通位置位于储存水井12和基坑1连通位置的下方。

在基坑1的内顶部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固设有导流体13,导流体13沿着基坑1的中间位置向两侧倾斜向下设置。当下雨天时,雨水落入至基坑1内,并顺着导流体13流至基坑1的两侧,再从基坑1内流入至沉降水井11内,使雨水中的杂质进行沉降,当水位达到沉降水井11与储存水井12连通的高度位置时,雨水从沉降水井11内流入至储存水井12内,从而起到了对雨水进行收集的作用效果,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参照图2,s2、在基坑1内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支柱组以及多根支撑梁21,支撑梁21与支柱组相对应,每组支柱组均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柱2,将支撑柱2固定在基坑1内,再将支撑梁21的底部与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

每组支撑柱2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支撑柱2的底部与导流体13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支撑梁21沿着基坑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支撑梁21的下表面与相对应的支柱组中每根支撑柱2的顶部焊接固定。

参照图1和图2,s3、在基坑1的顶部铺设有支撑框架3和再生面板4,支撑框架3为网格状,且支撑框架3开设有若干个单元格32,将支撑框架3与基坑1顶部的侧壁固定,再将再生面板4放置在单元格32内。

参照图2和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再生面板4为再生混凝土制成,且再生面板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贯穿自身的透水孔41,支撑框架3沿着水平的方向铺设在基坑1的顶部,支撑框架3在每个单元格32处的内壁均焊接固设有凸台31,并在每个单元格32均放入再生面板4,使再生面板4的下表面与凸台31的上表面抵接。

参照图2和图3,s4、再生面板4和支撑梁2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5,再生面板4和支撑框架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组件6,通过第一连接组件5使再生面板4和支撑梁21固定,通过第二连接组件6使再生面板4和支撑框架3固定。

参照图4和图5,再生面板4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通至自身内部的通孔42,再生面板4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贯通至自身内部的空腔43,通孔42与空腔43相贯通。第一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杆51、第一插接杆52和插接套53。第一插接杆5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插接杆52的顶端均与连接杆51的靠近底部的侧壁铰接,第一插接杆52的顶部从通孔42内穿过再生面板4的底部并在空腔43内固设有限位板512,限位板512的尺寸大于通孔42的开口尺寸。插接套53的底部与支撑梁2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且插接套53的两侧开设有与第一插接杆52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孔531,连接杆51的两侧固设有抵接块511,抵接块511位于第一插接杆52的下方。插接套53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根触发杆532,触发杆532的设置在连接杆51的两侧并与插接套53的内底壁焊接固定。工作人员在将再生面板4放置在单元格32内后,再将连接杆51向下移动并使底部插入至插接套53内,连接杆51未插入至插接套53内时,第一插接杆52处于合拢状态并与抵接块511抵接,使第一插接杆52与连接杆51之间张开一定夹角,当连接杆51插入至插接套53内时,触发杆532与第一插接杆52的下表面抵接,并将第一插接杆52打开,使第一插接杆52插入至第一插接孔531内,此时第一插接杆52的上表面与插接套53位于第一插接孔531处的内顶壁抵接,第一插接杆52的下表面与触发杆532的顶部抵接。从而使连接杆51和插接套53之间固定。

参照图6和图7,第二连接组件6包括堵块61、弧形板62、张紧弹簧63和第二插接杆64,弧形板62和张紧弹簧63均位于空腔43内,弧形板62和张紧弹簧63均设置有四个,四个弧形板62围绕呈环形结构,张紧弹簧63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弧形板62之间,堵块61为倒圆台型,且堵块61位于弧形板62围绕成圆环型结构的正上方,堵块61的顶部固设有连接块611,连接块611的周向侧壁加工有外螺纹,再生面板4在空腔43的顶部位置预制有与连接块611螺纹连接的螺纹套44,第二插接杆64设置有四个,弧形板62在围绕成圆环型结构的外壁与第二插接杆64的端部固定连接,四个第二插接杆64分别沿着朝向再生面板4的四条边线方向与再生面板4滑动连接,支撑框架3在单元格32处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插接杆64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孔33。

参照图5,插接套53内设置有复位弹簧533,复位弹簧533的一端与插接套5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复位弹簧533的另一端与连接杆51的底部抵接。

将堵块61从空腔43处安装至再生面板4的内部,并将连接块611的螺纹套44螺纹连接,随着堵块61向下移动,使堵块61将弧形板62向外涨开,并带动着第二插接杆64插入至第二插接孔33内,从而加强了再生面板4和支撑框架3之间的固定效果。堵块61的底部与限位板512的顶部抵接,并带动着连接杆51和限位板512向下移动,使限位板512的下表面与再生面板4在空腔43处的内底壁抵接,从而使连接杆51和再生面板4固定,同时也使连接杆51插入至插接套53内使两者固定。当需要对再生面板4进行更换时,转动连接块611,将堵块61从空腔43内取出,此时弧形板62在张紧弹簧63的作用下向内收拢,并带动着第二插接杆64从第二插接孔33内拔出,复位弹簧533将连接杆51向上弹起,使第一插接杆52从第一插接孔531内拔出,从而便可将再生面板4取下并更换。通过以上结构,提高了再生面板4的稳定性,同时也为工作人员对再生面板4的更换工作提供了方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再生性路面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当下雨时,雨水从透水孔41内穿过再生面板4流入至基坑1内,再顺着导流体13流至基坑1的两侧,然后再从基坑1内流入至沉降水井11,雨水中的杂质沉降在沉降水井11的底部,当水位到达储存水井12与沉降水井11连通的高度时,雨水流入至储存水井12内进行收集。从而通过以上结构,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作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