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538994发布日期:2021-09-07 20:57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一般地,作为基坑支护结构的地下室包括多层混凝土结构,最底层的混凝土结构称之为底板,底板的混凝土总量可接近20000立方,厚度一般可达1.9米,由5层钢筋(直径28mm),拆除难度大。
3.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采用机械破碎的方式来拆除基坑支护结构中的底板,其一般类似于混凝土路面的拆除方案,需要操作人员操作挖掘机并配合炮头来对整个底板进行全面的破碎拆除。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的不足:
4.1.由于基坑支护结构的底板位于地下室,不便于将大型的挖掘机运输到地下室,同时由于挖掘机体型较大,地下室空间有限,只能够允许少量挖掘机同时进行拆除作业,挖掘进度缓慢;
5.2.由于底板厚度大、钢筋层数多,导致底板整体结构坚固,现有的挖掘机配合炮头破碎混凝土难度加大并且多层钢筋的阻碍容易磨损炮头并导致拆除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先将底板分割为多个孤立的区域,并使用破碎镐敲碎混凝土、切割机割断钢筋相配合的方式,逐层拆除底板,能够实现在底板上的多个区域同时作业,加快拆除进度;同时由于将底板分割为多个孤立的区域,降低了破碎镐破碎混凝土的难度,再配合切割机逐层切割钢筋层,进一步提高了拆除效率。
7.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所述底板从上至下包括交替设置的混凝土层和钢筋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利用钻孔设备将底板切割为多块待拆除区域;
10.对所述多块待拆除区域中的每块待拆除区域,利用破碎设备和切割设备逐层交替拆除作业以拆除对应层;其中,破碎设备用于破碎混凝土层,切割设备用于切割钢筋层。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利用钻孔设备将底板切割为多块待拆除区域的过程,具体包括:
12.利用钻孔设备沿着在底板表面预先画好的分区线在底板上钻出分区孔,使分区孔沿着分区线排布,以切割得到多块待拆除区域;其中,所述分区孔的深度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
13.作为进一步改进,利用破碎设备破碎混凝土层时对应的拆除作业过程,具体包括:
14.利用破碎镐或炮机破碎对应混凝土层的混凝土;
15.将破碎后的混凝土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
16.作为进一步改进,利用切割设备切割钢筋层时对应的拆除作业过程,具体包括:
17.利用火焰切割机或等离子切割机切割对应钢筋层的钢筋;
18.将切割后的钢筋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
1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钻孔设备为电锤、冲击钻或电钻。
2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21.利用搬运设备将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的破碎后的混凝土运输到底板上的临时堆放点;
22.在临时堆放点上积累的破碎后的混凝土达到设定的量时,利用吊运设备将破碎后的混凝土从底板上运输出去。
2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
24.利用搬运设备将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的切割后的钢筋运输到底板上的临时堆放点;
25.在临时堆放点上积累的切割后的钢筋达到设定的量时,利用吊运设备将切割后的钢筋从底板上运输出去。
2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搬运设备为挖机,所述吊运设备为长臂挖机或吊塔。
27.作为进一步改进,在利用钻孔设备将底板切割为多块待拆除区域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8.利用弹线或石灰在底板表面画出待拆除区域的分区线。
2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先将底板分割为多个孤立的区域,并使用破碎镐敲碎混凝土、切割机割断钢筋相配合的方式,逐层拆除底板,能够实现在底板上的多个区域同时作业,加快拆除进度。
31.2.同时由于将底板分割为多个孤立的区域,降低了破碎镐破碎混凝土的难度,再配合切割机逐层切割钢筋层,进一步提高了拆除效率。
32.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说明;
34.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底板上分割出多个待拆除区域时底板的平面图。
35.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切割底板上的待拆除区域中的钢筋层时的底板剖面图。
36.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38.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有必要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技术术语作必要说明。
39.破碎镐,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工具,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道路修建中的破碎工程,电力,电信,电缆,开沟预埋中的破碎工作等诸多种开掘铲凿摧毁坚固领域,其冲击频率可高达1300次/分钟。在本实施例中,破碎镐可以采用hrb

90液压破碎镐,其重量为28公斤,便于单人操作作业。
40.电锤是附有气动锤击机构的一种带安全离合器的电动式旋转锤钻。电锤是利用活塞运动的原理,压缩气体冲击钻头,不需要手使多大的力气,可以在混凝土、砖、石头等硬性材料上开6
‑‑
100mm的孔,电锤在上述材料上开孔效率较高,但它不能在金属上开孔。
41.冲击电钻(electric impact drill),以旋转切削为主,兼有依靠操作者推力生产冲击力的冲击机构,用于砖、砌块及轻质墙等材料上钻孔的电动工具。
42.吊塔通常指建筑工程用的调运塔架的总称,一般底座也不可移动,也有按轨道移动的吊塔。
43.火焰切割机,是利用燃气配氧气或者汽油配氧气进行金属材料切割的一种切割设备,主要用于重工业。氧气乙炔切割机属于火焰切割机的一种。
44.等离子弧切割机是借助等离子切割技术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机械。等离子切割是利用高温等离子电弧的热量使工件切口处的金属部分或局部熔化(和蒸发),并借高速等离子的动量排除熔融金属以形成切口的一种加工方法。
45.为了便于理解,以下对本发明的应用场景做简要的说明:
46.本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为:拟拆除地下室底板混凝土约16000立方,底板厚约1.9米,5层钢筋(直径28mm),拆除难度大。而直接采用机械破碎的方式对底板整体拆除会导致进度缓慢,本发明拟采用开排孔(即钻孔)的方式将底板分片(即多块待拆除区域),然后逐片破除。
47.底板破除工艺流程:分片划线分区

沿分区线开排孔

炮机炮除面层

切除面层钢筋

炮机破除中间层

切除底板

破除底层。
48.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提供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来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49.如图3所示,在一个示例中,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中底板的拆除方法,所述底板从上至下包括交替设置的混凝土层和钢筋层,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步骤s102:利用弹线或石灰在底板表面画出待拆除区域的分区线。
51.本步骤中,首先将地下室底板表面杂物渣土清理干净,按10米*10米大小分块弹线标识或用石灰画出待拆除区域的分区线。
52.步骤s104:利用钻孔设备将底板切割为多块待拆除区域。
53.具体的,如图1所示,每一块待拆除区域的形状均为1000mm*1000mm(即10米*10米)大小的正方形,弹线或石灰作为各待拆除区域的分区线。
54.在一个示例中,钻孔设备为冲击钻,利用冲击钻将底板切割为多块待拆除区域的过程,具体为利用冲击钻沿着在底板表面预先画好的分区线在底板上钻出分区孔,使分区孔沿着分区线排布(即沿着分区线开排孔),以切割得到多块待拆除区域;其中,所述分区孔的深度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即本示例中,利用冲击钻沿着片区界线整排开孔并穿透底板,将整个底板切割成为多块10米*10米的方形板。即经过本步骤,整个底板被切割为多块在空
间上彼此分离的待拆除区域。
55.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示例中,钻孔设备还可以是电锤或电钻,本发明不作限定。
56.步骤s106:对所述多块待拆除区域中的每块待拆除区域,利用破碎设备和切割设备逐层交替拆除作业以拆除对应层;其中,破碎设备用于破碎混凝土层,切割设备用于切割钢筋层。
57.具体的,如图2所示,底板从上至下分为三层: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中面层包括一层混凝土层和其下方的两层钢筋层,中间层为混凝土层,底层包括紧密相邻的三层钢筋层和最下方的混凝土层。
58.本发明提供一个示例,本示例对利用破碎设备破碎混凝土层时对应的拆除作业过程,进行说明:
59.首先,利用破碎镐或炮机破碎对应混凝土层的混凝土;
60.其次,将破碎后的混凝土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
61.对于每一层的拆除作业而言,及时将破碎后的混凝土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可以便于下一层的拆除。
62.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个示例,用于对利用切割设备切割钢筋层时对应的拆除作业过程,进行说明:
63.首先,利用火焰切割机或等离子切割机切割对应钢筋层的钢筋;
64.其次,将切割后的钢筋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
65.对于每一层的拆除作业而言,及时将切割后的钢筋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可以便于下一层的拆除。
66.可以理解的是,本步骤中,在利用破碎设备和切割设备逐层交替拆除作业以拆除对应层时,由于破碎设备只需要对单块待拆除区域进行破碎,而该单块待拆除区域的边缘与底板整体不再连接,因此可以利用破碎设备从单块待拆除区域的边缘开始破碎对应的混凝土层,由于单块待拆除区域的边缘没有得到其他待拆除区域的支持,因此跟容易被破碎,降低了单块待拆除区域的难度;同时,由于多块待拆除区域是独立的,可以多人采用破碎设备同时作业,极大提高了拆除效率。
67.更进一步的由于对于混凝土层和钢筋层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拆除,避免了利用破碎设备来拆除钢筋层,不仅可以提高钢筋的拆除效率,而且可以减少破碎设备的损耗。
68.步骤s108:利用搬运设备将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的破碎后的混凝土以及切割后的钢筋运输到底板上的临时堆放点。
69.具体的,利用挖机将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的破碎后的混凝土运输到底板上的临时堆放点;在临时堆放点上积累的破碎后的混凝土达到设定的量时,利用吊运设备将破碎后的混凝土从底板上运输出去。利用挖机将从对应的待拆除区域中清理出去的切割后的钢筋运输到底板上的临时堆放点;在临时堆放点上积累的切割后的钢筋达到设定的量时,利用吊运设备将切割后的钢筋从底板上运输出去。
70.步骤s110:在临时堆放点上积累的破碎后的混凝土以及切割后的钢筋达到设定的量时,利用长臂挖机或吊塔将破碎后的混凝土以及切割后的钢筋从底板上运输出去。
71.需要说明的是,底板位于基坑的最底层,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板上设置临时堆放
点的方式,来避免频繁在基坑内外搬运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拆除的效率。
72.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