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查井不停水维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167612发布日期:2021-12-24 22:5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查井不停水维护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检查井管道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检查井不停水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2.检查井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是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通过检查井来监测管道的运行情况、增加新的管道、减少老旧的管道等施工操作,现有技术对管道组件进行上述施工时,需要停止主管道的运行,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停水,若停水时间过长则会对附近居民、企业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且停水管径越大,恢复通水的操作也越困难,停水范围内的管道得不到有效冲洗,还将带来一定的水质安全隐患。
3.经检索现有申请公布日为2020.12.22、申请公布号为cn112112249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建污水管道与主管道(1)不停水碰接的快速施工方法,利用预制沉井作为新管道与已运行大管道碰接处的检查井,在沉井封底和孔洞封堵后,在管道上设置吊装点,利用绳锯切割管道,吊出切割管道后,即完成碰接作业,此方法不用管道停水,也无需人水下作业,该方法安全有保障、经济效果好、造成影响小的优点。
4.上述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虽然加快了断水复供的效率,但是新建管道与原管道碰接时、以及切割原管道时仍需要进行停水,才能进行碰接和切割施工。因此,现有技术在检查井中建设新管道、拆除管道、旧管道改线等施工时,仍需要对上下游进行临时停水。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检查井不停水维护方法,解决了现有检查井管道无法实现不停水施工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查井不停水维护方法,在检查井中设置用于连接上游的主管道和下游的主管道的密封箱体,各个主管道位于检查井的端部均密封设置有封堵单元,封堵单元和密封箱体上均设置若干个转接口,封堵单元和密封箱体之间通过转接口连接有若干个转接管道,每个转接管道包括至少两节软管和一节硬管,硬管上设置控制通断的阀门,密封箱体上连接硬转接管,硬转接管上设置控制通断的阀门,应转接管的端口与转接管道适配;在建设新管道时,原上下游的主管道通过密封箱体和转接管道持续连通,在新管道位于检查井的端部设置封堵单元,然后在硬转接管的端口和封堵单元的转接口之间加设新的转接管道,然后打开硬转接管和新的转接管道中的阀门即可实现新管道的贯通;在拆除原有主管道时,其他主管道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持续连通,将要拆除的主管道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上的阀门关闭,然后将转接管道中的多余软管一同拆除,转接管道拆除软管后剩余的硬管保留不变,或者用于连接新的管道;在原有主管道改线时,其他主管道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持续连通,将要改线的主管道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上的阀门关闭,然后将改线管道与软管拆开,将软
管与新的管道相连。
7.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箱体为检查箱,所述封堵单元为设置在主管道的端口处的封堵盘,所述转接管道设置在封堵盘与检查箱之间,所述软管包括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所述硬管包括连接在第一波纹管与第二波纹管之间的刚性管,第一波纹管的外端与封堵盘相连,第二波纹管的外端与检查箱相连,刚性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波纹管、第二波纹管之间通过连接单元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阀门为设置在刚性管内的截止阀。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密封卡接在第一波纹管或第二波纹管端部的外螺纹筒,外螺纹筒的外径与刚性管的外径相同,刚性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密封扣接,刚性管的外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筒相反的螺纹,刚性管和外螺纹筒之间通过内螺纹套筒相连。
9.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的两端部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与第一波纹管或第二波纹管外壁的凸起密封配合,所述外螺纹筒的内壁卡接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与第一波纹管或第二波纹管外壁的凸起密封配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刚性管的每一端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圈,每个外螺纹筒的内壁至少卡接有两个第二密封圈。
11.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筒与刚性管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有相互压接的楔形面。
12.进一步地,所述检查箱和封堵盘上均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上卡接有密封筒,所述第一波纹管通过密封筒与封堵盘密封连接,第二波纹管通过密封筒与检查箱密封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转接管道包括两节软管和两节硬管,两节硬管上均设置控制通断的阀门,在更换密封箱体时,先将两个分别与上、下游的主管道连接的两个转接管道中的阀门全部关闭,然后将关闭阀门之间的部分管道从密封箱体上拆除,将拆除的管道相互对接,对接后打开阀门,使上、下游的主管道同时通过密封箱体和新对接的管道实现连通,然后将其他转接管道中的阀门全部关闭后拆除与密封箱体的连接,然后将密封箱体从检查井中移除,新的密封箱体吊运至检查井后将转接管道逐个与新的密封箱体连接,新的密封箱体上所有的转接口连接转接管道完成后打开对应的阀门。
14.本发明通检查箱和多个转接管道连接上下游的主管道,在保证不停水的前提下施工,不仅能够单独控制每个转接管道的通断,进行相应地维护施工,而且当需要拆除旧管道时,可以通过截止阀直接关闭对应的转接管道,将对应的管道进行封堵或拆除;在改变主管道时,可以利用波纹管的特定进行角度转换和位置变换;在建设新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扩展支管在检查箱和对应的主管道之间增加新的转接管道;在检查箱需要更换时,可以通过转接管道逐个替换实现局部更换和整体替换。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封堵盘的正视图;
图4为第一波纹管与主管道密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一种检查井不停水维护方法,在检查井中设置用于连接上游的主管道和下游的主管道的密封箱体,各个主管道1位于检查井的端部均密封设置有封堵单元,封堵单元和密封箱体上均设置若干个转接口,封堵单元和密封箱体之间通过转接口连接有若干个转接管道,每个转接管道包括至少两节软管和一节硬管,硬管上设置控制通断的阀门,密封箱体上连接硬转接管,硬转接管上设置控制通断的阀门,应转接管的端口与转接管道适配。
19.在建设新管道时,原上下游的主管道1通过密封箱体和转接管道持续连通,在新管道位于检查井的端部设置封堵单元,然后在硬转接管的端口和封堵单元的转接口之间加设新的转接管道,然后打开硬转接管和新的转接管道中的阀门即可实现新管道的贯通。
20.在拆除原有主管道1时,其他主管道1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持续连通,将要拆除的主管道1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上的阀门关闭,然后将转接管道中的多余软管一同拆除,转接管道拆除软管后剩余的硬管保留不变,或者用于连接新的管道。
21.在原有主管道1改线时,其他主管道1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持续连通,将要改线的主管道1与密封箱体之间的转接管道上的阀门关闭,然后将改线管道与软管拆开,将软管与新的管道相连。
22.具体地,如图1

图4所示,所述密封箱体为检查箱3,所述封堵单元为设置在主管道1的端口处的封堵盘2,所述转接管道4设置在封堵盘2与检查箱3之间,所述软管包括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所述硬管包括连接在第一波纹管41与第二波纹管42之间的刚性管43,第一波纹管41的外端与封堵盘2相连,第二波纹管42的外端与检查箱3相连,刚性管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波纹管41、第二波纹管42之间通过连接单元可拆卸密封连接,所述阀门为设置在刚性管43内的截止阀44。在保证不停水的前提下施工,不仅能够单独控制每个转接管道的通断,进行相应地维护施工,而且当需要拆除旧管道时,可以通过截止阀直接关闭对应的转接管道,将对应的管道进行封堵或拆除;在改变主管道1时,可以利用波纹管的特定进行角度转换和位置变换;在建设新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扩展支管在检查箱和对应的主管道1之间增加新的转接管道;在检查箱需要更换时,可以通过转接管道逐个替换实现局部更换和整体替换。
23.具体地,所述转接管道4包括与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结构相同。第一波纹管41与第二波纹管42的对接端之间设置有刚性管43,所述截止阀44设置在刚性管43上,通过钢性管43上截止阀44的设置,可以控制第一波纹管41与第二波纹管42之间的通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检查箱3和封堵盘2上均开设有安装口7,安装口7上卡接有密封筒8,密封筒8为橡胶材料,密封筒8的外周设置有与安装口7卡接的环槽。所述第一波纹管41通过密封筒8与封堵盘2密封连接,第二波纹管42通过密封筒8与检查箱3密封连接。
24.所述第一波纹管41的外端与封堵盘2相连,第二波纹管42的外端与检查箱3相连,刚性管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波纹管41、第二波纹管42之间通过连接单元可拆卸密封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密封卡接在第一波纹管41或第二波纹管42端部的外螺纹筒5,外螺纹筒5的外径与刚性管43的外径相同,刚性管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密封扣接,刚性管43的外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筒5相反的螺纹,刚性管43和外螺纹筒5之间通过内螺纹套筒10相连。通过旋拧内螺纹套筒10,可以驱动外螺纹筒5和刚性管43相互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第一波纹管41和第二波纹管42的密封连接和拆卸。
25.具体地,所述刚性管43的两端部的内壁卡接有第一密封圈5,第一密封圈5通过环槽固定在刚性管43内壁,第一密封圈5与第一波纹管41或第二波纹管42外壁的凸起密封配合,既第一密封圈5卡接在波纹管的波峰之间。所述外螺纹筒5的内壁卡接有第二密封圈6,同样地,外螺纹筒5的内壁设置有环槽,第二密封圈6固定在环槽内,第二密封圈6与第一波纹管41或第二波纹管42外壁的凸起密封配合。所述刚性管43的每一端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圈5,每个外螺纹筒5的内壁至少卡接有两个第二密封圈6。
26.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筒5与刚性管43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有相互压接的楔形面9,使外螺纹筒5与刚性管43实现压接,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和连接可靠性。
27.进一步地,所述检查箱3上设置有可连接转接管道4的扩展支管,扩展支管上设置有截止阀,在建设新管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扩展支管在检查箱3和对应的主管道1之间增加新的转接管道。
28.实施例2,一种检查井不停水维护方法,所述转接管道包括两节软管和两节硬管,两节硬管上均设置控制通断的阀门,在更换密封箱体时,先将两个分别与上、下游的主管道1连接的两个转接管道中的阀门全部关闭,然后将关闭阀门之间的部分管道从密封箱体上拆除,将拆除的管道相互对接,对接后打开阀门,使上、下游的主管道1同时通过密封箱体和新对接的管道实现连通,然后将其他转接管道中的阀门全部关闭后拆除与密封箱体的连接,然后将密封箱体从检查井中移除,新的密封箱体吊运至检查井后将转接管道逐个与新的密封箱体连接,新的密封箱体上所有的转接口连接转接管道完成后打开对应的阀门。
29.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30.本发明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