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沟渠混凝土铺设装置

文档序号:26617080发布日期:2021-09-11 00:3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沟渠混凝土铺设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沟渠混凝土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修建水利工程时,一般会先使用挖土机在地面上挖出沟渠,然后通过混凝土铺设设备在沟渠的底部进行混凝土的铺设,但是现在的沟渠在挖土机挖后会产生不平整的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铺设设备在铺设混凝土时,混凝土铺设的不平整,此外在混凝土铺设设备的混凝土中往往会混入大量的空气,从而导致混凝土在铺设后强度不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沟渠混凝土铺设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4.一种沟渠混凝土铺设装置,包括车架、平整机构、夯实机构、浇灌机构,所述车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一和转轴二,所述转轴一和转轴二两端分别固定有车轮,所述平整机构设于设于车架的前侧并用于对沟渠进行平整,所述夯实机构包括夯实板、电机三、连接柱、导向柱、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车架的固定板四上,所述电机三固定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连接柱滑动插接于固定板四上的通孔中,所述固定板四在通孔的下方设有导向筒,所述连接柱上设有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导向筒中,所述夯实板固定于连接柱的底部,所述夯实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分别滑动插接于固定板四上的导向孔中,所述连接柱的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有所述的连接板一,所述的连接板二通过销轴与连接板一的顶部铰接,所述连接板二与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所述浇灌机构设于车架的后侧并用于对夯实后的沟渠进行浇灌混凝土。
5.优选的,所述平整机构包括电机一、平整盘、滚筒一、电机二、滚筒二、传送带、储泥箱、液压缸及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车架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聚拢板,所述车架在聚拢板的上方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均固定有所述的电机一,所述平整盘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电机一的下方,所述平整盘的顶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联轴器分别与对应电机一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一,所述滚筒一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板一之间,所述滚筒一上设有皮带轮一,所述电机二固定于车架顶部的固定板二上,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一与皮带轮一连接,所述滚筒二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车架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传送带设于滚筒一和滚筒二上,所述传送带上均布有若干运泥板,所述储泥箱设于传送带的后侧且其左右两侧分别与车架固定,所述储泥箱后侧的下方设有出泥孔,所述储泥箱在出泥孔的外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通过
合页与储泥箱连接,所述液压缸设有两个并对称设于储泥箱的后侧,所述液压缸的缸体固定有固定板三,所述固定板三通过销轴与储泥箱铰接,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箱门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设于储泥箱的底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浇灌机构包括储料桶、外气管、弹性橡胶囊、内气管、下料斗、刮板、转筒及电机四,所述储料桶的底部设有出料孔一,所述储料桶的左侧设有排气孔,所述储料桶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固定有桶盖,所述桶盖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桶盖的中心处固定有与储料桶内侧连通的空心的固定轴一,所述固定轴一与车架的内侧固定,所述储料桶的左侧固定有与储料桶内侧连通的空心的固定轴二,所述固定轴二与车架的内侧固定,所述外气管固定于储料桶内侧的中心处,所述外气管上设有出气孔一,所述弹性橡胶囊套设于外气管上,所述弹性橡胶囊的两端通过卡箍与外气管固定,所述内气管插接于固定轴一、固定轴二和外气管中,所述内气管与出气孔一对应处设有出气孔二,所述内气管的左端为封闭的,所述内气管的左端通过固定座与车架固定,所述内气管的右侧通过连接管与导向筒的下部连接,所述转筒套设于储料桶上,所述转筒上均布有若干所述的下料斗,所述下料斗的底部设有出料孔二,所述转筒在两个下料斗之间固定有所述的刮板,所述固定轴一和固定轴二上均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与转筒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连接,位于储料桶右侧的套筒上设有皮带轮三,所述电机四固定于车架中,所述电机四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皮带轮四,所述皮带轮四通过皮带二与转轴三上的皮带轮五连接,所述转轴三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三上还设有皮带轮六,所述皮带轮六与皮带轮三通过皮带三连接,所述皮带轮六通过皮带四与转轴二上的皮带轮七连接。
7.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8.1、通过平整机构将沟渠中凸起的土块削下并集中至储泥箱中,在储泥箱的底部设置红外测距传感器,红外测距传感器将其与地面的距离实时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控制器中处理,当测量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说明地面上有凹坑,控制器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运动使储泥箱的箱门打开,土块从储泥箱落至地面上的凹坑中,将凹坑填平。
9.2、夯实机构对地面夯实的同时,通过连接柱上的活塞在导向筒中运动,当活塞在导向筒中向下运动时会将压缩的气体经连接管进入内气管,再经内气管上的出气孔二从外气管上的出气孔一进入弹性橡胶囊中使弹性橡胶囊被充气鼓起,充气后的弹性橡胶囊对混凝土进行挤压,将空气从混凝土中的挤出,当活塞在导向筒中向上运动时弹性橡胶囊中的气体被抽出,从而使弹性橡胶囊恢复原状。
10.3、车轮在前进的同时,储料桶上的转筒会进行旋转,当转筒上的下料斗中的出料孔二与储料桶底部的出料孔一对齐时,混凝土从储料桶中落至地面,转筒上的刮板则对混凝土进行刮平。
附图说明
11.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转筒和储料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本实用新型储料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柱和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车架,2、转轴一,3、转轴二,31、皮带轮七,4、平整机构,41、聚拢板,42、支撑板,421、电机一,43、平整盘,431、连接杆,44、固定板一, 441、滚筒一,452、皮带轮一,46、固定板二,461、电机二,462、皮带轮二, 463、皮带一,47、滚筒二,471、传送带,472、运泥板,48、储泥箱,481、箱门,482、液压缸,483、固定板三,49、红外测距传感器,5、夯实机构,51、支撑架,52、固定板四,53、电机三,54、连接柱,541、活塞,55、导向筒, 56、夯实板,57、导向柱,58、连接板一,581、连接板二,6、浇灌机构,61、储料桶,611、出料孔一,612、桶盖,6121、进料口,613、排气孔,62、固定轴一,63、固定轴二,64、外气管,65、弹性橡胶囊,651、卡箍,66、内气管, 661,固定座,662、连接管,67、转筒,671、下料斗,6711、出料孔二,672、刮板,68、套筒,681、连接条,682、皮带轮三,69、电机四,691、皮带轮四, 692、皮带二,693、转轴三,6931、皮带轮五,6932、皮带轮六,6933、皮带三, 6934、皮带四。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20.如图1

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沟渠混凝土铺设装置,包括车架1、平整机构4、夯实机构5、浇灌机构6,所述车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一2和转轴二3,所述转轴一2和转轴二3两端分别固定有车轮,所述平整机构4设于设于车架1的前侧并用于对沟渠进行平整,所述夯实机构5包括夯实板56、电机三53、连接柱54、导向柱57、连接板一58、连接板二581及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固定于车架1的固定板四52上,所述电机三53固定于支撑架51的顶部,所述连接柱54滑动插接于固定板四52上的通孔中,所述固定板四52在通孔的下方设有导向筒55,所述连接柱54上设有活塞541,所述活塞 541滑动连接于导向筒55中,所述夯实板56固定于连接柱54的底部,所述夯实板5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的导向柱57,所述导向柱57分别滑动插接于固定板四52上的导向孔中,所述连接柱54的顶部通过销轴铰接有所述的连接板一58,所述的连接板二581通过销轴与连接板一58的顶部铰接,所述连接板二 581与电机三53的输出轴固定,所述浇灌机构6设于车架1的后侧并用于对夯实后的沟渠进行浇灌混凝土。
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整机构4包括电机一421、平整盘43、滚筒一441、电机二461、滚筒二47、传送带471、储泥箱48、液压缸482及红外测距传感器 49,所述车架1前端的左右两侧设有聚拢板41,所述车架1在聚拢板41的上方均设有支撑板42,所述支撑板42上均固定有所述的电机一421,所述平整盘43 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电机一421的下方,所述平整盘43的顶部设有连接杆431,所述连接杆431通过联轴器分别与对应电机一4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车架1 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一44,所述滚筒一441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板一44 之间,所述滚筒一441上设有皮带轮一452,所述电机二461固定于车架1顶部的固定板二46上,所述电机二461的输出轴固定有皮带轮二462,所述皮带轮二462通过皮带一463与皮带轮一452连接,所述滚筒二47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车架1底部的左右两端,所述传送带471设于
滚筒一441和滚筒二47上,所述传送带471上均布有若干运泥板472,所述储泥箱48设于传送带471的后侧且其左右两侧分别与车架1固定,所述储泥箱48后侧的下方设有出泥孔,所述储泥箱48在出泥孔的外侧设有箱门481,所述箱门481通过合页与储泥箱48 连接,所述液压缸482设有两个并对称设于储泥箱48的后侧,所述液压缸482 的缸体固定有固定板三483,所述固定板三483通过销轴与储泥箱48铰接,所述液压缸482的活塞杆端部与箱门481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49 设于储泥箱48的底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49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浇灌机构6包括储料桶61、外气管64、弹性橡胶囊65、内气管66、下料斗671、刮板672、转筒67及电机四69,所述储料桶61的底部设有出料孔一611,所述储料桶61的左侧设有排气孔613,所述储料桶61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固定有桶盖612,所述桶盖612上设有进料口6121,所述桶盖612的中心处固定有与储料桶61内侧连通的空心的固定轴一62,所述固定轴一62与车架1的内侧固定,所述储料桶61的左侧固定有与储料桶61内侧连通的空心的固定轴二63,所述固定轴二63与车架1的内侧固定,所述外气管 64固定于储料桶61内侧的中心处,所述外气管64上设有出气孔一,所述弹性橡胶囊65套设于外气管64上,所述弹性橡胶囊65的两端通过卡箍651与外气管64固定,所述内气管66插接于固定轴一62、固定轴二63和外气管64中,所述内气管66与出气孔一对应处设有出气孔二,所述内气管66的左端为封闭的,所述内气管66的左端通过固定座661与车架1固定,所述内气管66的右侧通过连接管662与导向筒55的下部连接,所述转筒67套设于储料桶61上,所述转筒67上均布有若干所述的下料斗671,所述下料斗671的底部设有出料孔二 6711,所述转筒67在两个下料斗671之间固定有所述的刮板672,所述固定轴一62和固定轴二63上均套设有套筒68,所述套筒68与转筒67之间通过若干连接条681连接,位于储料桶61右侧的套筒68上设有皮带轮三682,所述电机四69固定于车架1中,所述电机四69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皮带轮四691,所述皮带轮四691通过皮带二692与转轴三693上的皮带轮五6931连接,所述转轴三 693与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三693上还设有皮带轮六6932,所述皮带轮六 6932与皮带轮三682通过皮带三6933连接,所述皮带轮六6932通过皮带四6934 与转轴二3上的皮带轮七31连接。
23.具体实施方式及原理:
24.s1:将本设备放置在待铺设混凝土的沟渠中,通过桶盖612上的进料口6121 将混凝土通入至储料桶61中。
25.s2:启动本设备,电机一421的输出轴带动平整盘43旋转,平整盘43上的削刀将沟渠内凸起的土块削下,电机二461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使滚筒一441 转动,滚筒一441使传送带471转动,传送带471上的运泥板472将土块运送至储泥箱48中,储泥箱48底部的红外测距传感器49将其与地面的距离实时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传输至控制器中处理,当测量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说明地面上有凹坑,控制器控制液压缸482的活塞杆收缩使储泥箱48的箱门481打开,土块从储泥箱48落至地面上的凹坑中,然后控制器控制液压缸482的活塞杆伸长使储泥箱48的箱门481关闭。
26.s3:电机三53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板二581运动,连接板二581通过连接板一58带动连接柱54上下移动,连接柱54上的活塞541在导向筒中运动,夯实板56对地面的土壤进行夯实。
27.s4:电机四69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同时带动转轴二3和套筒68转动,转轴二3带动车轮运动使本设备向前移动,套筒68转动时带动转筒67旋转,当转筒 67上的下料斗671中的出料孔二6711与储料桶61底部的出料孔一611对齐时,混凝土从储料桶61中落至地面,转筒67上的刮板672则对混凝土进行刮平,当活塞541在导向筒55中向下运动时会将压缩的气体经连接管662进入内气管66,再经内气管66上的出气孔二,从外气管64上的出气孔一进入弹性橡胶囊65中使弹性橡胶囊65被充气鼓起,充气后的弹性橡胶囊65对混凝土进行挤压,将空气从混凝土中的挤出,当活塞541在导向筒55中向上运动时弹性橡胶囊65中的气体被抽出,从而使弹性橡胶囊65恢复原状。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实用新型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