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6894发布日期:2021-11-06 03:1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


背景技术:

2.地下室是建筑物中处于室外地面以下的房间。在房屋底层以下建造地下室,可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
3.授权公告号为cn20880349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包括地下室以及覆盖在地下室外壁的素混凝土层,地下室的外壁还覆盖有防水层,素混凝土层与防水层之间留有间隙,防水层与素混凝土层之间连接有支撑柱,地下室底面的防水层与素混凝土层之间安设有集水箱。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素混凝土层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潮性能,素混凝土层本身未损坏且地面下的土层非常潮湿的时候,水渗进素混凝土层与防水层之间的间隙的量非常少,水将附于素混凝土层与防水层的表面,不易聚集或流入集水箱,而水聚集在间隙内部会使得空隙的内部潮湿,若空隙内部长时间保持潮湿,水会逐渐渗入地下室内部使地下室内部潮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包括底板、顶板和墙体,所述底板、顶板和墙体合围成地下室空间,所述墙体包括内墙及位于内墙外侧的外墙,所述内墙和外墙之间间隔设置且与顶板和底板围合形成空腔,所述顶板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一端与空腔连通,另一端穿出地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外部的水需要从外墙渗透进空腔后才能从内墙渗透进地下室内部,这有利于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9.在一般情况下渗入空腔的水的速度缓慢时,空腔通过通风管与地面上的外界连通,空腔的内部与地面上的外界存在温度差,从而使空腔内部的空气与地面上的外界之间会形成一股自然的风进出空腔;这样空腔内部的空气流速加快,从而加快渗进空腔内部的水挥发的速度,水挥发后随空腔内部的空气流动从通风管排出。这样渗进空腔内部的水不容易聚集,这有利于降低水渗进空腔后继续渗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10.可选的,所述通风管包括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均设置于顶板的边缘,所述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的一端均与空腔连通,两者另一端穿出地面,所述第一通风管远离空腔的一端安装有吹风机。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般情况下渗入空腔的水的速度较为缓慢时,启动吹风机从第一通风管吹气,空腔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快,从而加快空腔内部的水挥发,水挥
发后随空气流动从第二通风管排出,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快空腔内部的水挥发后排出,从而有利于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12.可选的,所述底板位于空腔内部的部分开设有凹槽,空腔的底面以凹槽所在的位置为最低点向远离凹槽的方向逐渐抬升,所述空腔设有水管,所述水管沿第二通风管延伸至地表的一端设置有水泵,另一端插入凹槽,所述水管插入凹槽部分与凹槽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墙长时间受到地面下的土层挤压可能出现较大的裂痕,这样在下大雨时,雨水进入土层后从外墙进入空腔,这时水渗进空腔内部的水速度快且水量大,水在底板倾斜表面的引导下汇入凹槽内;这时启动水泵,水泵通过水管将凹槽内的水排出时,空腔内的水不断从凹槽内壁与水管之间的间隙流进凹槽,从而排除空腔内部的水。这有利于降低水聚集在空腔内部后进一步从内墙体渗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14.可选的,所述外墙和内墙沿远离空腔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混凝土层、防水卷材层、聚苯板层和第二混凝土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卷材层有利于降低地下室外部的水从墙体渗进地下室内部;聚苯板层用来保护防水卷材层,这有利于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对第二混凝土层振捣时破坏防水卷材层的情况出现,同时聚苯板层具有保温的作用。
16.可选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朝向空腔内部的一面为粗糙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在渗进空腔后沿第一混凝土层靠近空腔的一面向底板流动后聚集,粗糙面有利于降低水沿第一混凝土层靠近空腔的一面向底板流动的速度,这样渗进空腔的水依附于粗糙面,这有利于增大渗进空腔的水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加快水挥发,水挥发后从通风管排出。这样渗进空腔内部的水不容易聚集,这有利于降低水渗进空腔后继续渗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18.可选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靠近空腔一面涂覆有防潮液,所述第二混凝土层远离空腔的一面涂覆有防潮液。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潮液涂覆在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表面时,防潮液可以沿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肉眼难以看见的缝隙进入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的内部,防潮液在空气的作用下膨胀生成弹性的凝胶颗粒,从而堵塞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肉眼难以看见的缝隙。这有利于提高第一混凝土层和第二混凝土层的防潮性能。
20.可选的,所述空腔内部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部分别抵接于内墙和外墙。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柱加固内墙和外墙,从而降低外墙受到地下室外部挤压向内墙倾斜而导致外墙受损后破坏防水卷材层,影响到外墙的防潮性能。
22.可选的,所述地下室防潮结构还包括测量空腔内部水位的水位测量机构。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测量机构方便查看空腔内部水聚集的量,从而方便及时启动排水机构排出空腔内部的水,这有利于降低水渗进空腔后大量聚集后,继续渗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通风管使空腔与地面上的外界连通,这样空腔内部的水挥发后可以随空气
流动从通风管排出,这有利于降低水渗进空腔后继续渗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26.2.通过吹风机加快空腔内部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渗进空腔内部的水挥发成水汽后从通风管排出,这有利于降低水渗进空腔后继续渗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27.3.通过支撑柱加固内墙和外墙,从而降低外墙受到地下室外部挤压向内墙倾斜而导致外墙受损后破坏防水卷材层,影响到外墙的防水性能。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体现墙体的结构;
30.图3是图2在a处的放大图,主要体现内墙和外墙的结构。
31.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顶板;3、墙体;4、内墙;5、空腔;6、外墙;7、通风管;71、第一通风管;72、第二通风管;8、水位测量机构;81、重块;82、绳子;83、浮块;9、支撑柱;10、吹风机;11、粗糙面;12、水泵;13、水管;14、凹槽;15、防潮液;16、第一混凝土层;17、第二混凝土层;18、防水卷材层;19、聚苯板层。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
34.参照图1、图2,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包括底板1、顶板2和墙体3,底板1、顶板2和墙体3合围成地下室空间。
35.墙体3由地下室的内部朝向外部依次包括内墙4和外墙6,内墙4和外墙6之间间隔设置且与顶板2和底板1围合形成空腔5,空腔5内部安装有用来加固内墙4和外墙6有支撑柱9,支撑柱9的两端部分别抵接于内墙4和外墙6,从而降低外墙6受挤压向内墙4倾斜的情况发生。
36.顶板2的边缘设有向上延伸的通风管7,通风管7一端与空腔5连通,另一端穿出地面。这样方便渗进空腔5内部的水挥发后从通风管7排出。通风管7穿出地面的一端向地面弯曲,这样在下雨时,雨水不容易从通风管7进入空腔5内部。
37.通风管7包括第一通风管71和第二通风管72,第一通风管71和第二通风管72设置于顶板2的边缘,第一通风管71和第二通风管72的一端均与空腔5连通,另一端穿出地面,第一通风管71和第二通风管72均至少有一个,本实施例第一通风管71和第二通风管72均为一个,第一通风管71和第二通风管72分别设置于顶板2两侧靠近边缘的位置。第一通风管71远离空腔5的一端安装有吹风机10,通过吹风机10向空腔5内部吹气,加快空腔5内部的加快空气流速。
38.参照图1、图3,底板1位于空腔5内部的部分开设有凹槽14,空腔5的底面高度以凹槽14所在的位置为最低点向远离凹槽14的方向逐渐升高,使空腔5内的水可以沿倾斜的底面汇聚至凹槽14,空腔5内部设有水管13,水管13一端沿第二通风管72穿出且安装有水泵12,另一端插入凹槽14,水管13插入凹槽14部分与凹槽14的内壁之间留有缝隙。这样空腔5
内部的水受倾斜导向汇聚至凹槽14,而水泵12通过水管13从凹槽14抽水,这有利于排出空腔5内部的水。
39.空腔5内部安装有穿出第二通风管72的水位测量机构8,在本实施例中,水位测量机构8包括绳子82、浮块83和重块81,绳子8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浮块83和重块81,浮块83位于空腔5内部,重块81从第二通风管72位于地面部分的一端穿出,浮块83重量大于重块81。
40.在空腔5内水未聚集时,浮块83抵贴底板1带动重块81悬空,这时绳子82位于第二通风管72远离底板1的一端的位置做标记;这样在空腔5内水聚集时,浮块83随着水位浮起,重块81带动绳子82移动,然后从绳子82上的标记与第二通风管72远离底板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了解空腔5内部的水位。
41.参照图3,外墙6和内墙4均由空腔5内部向外部依次包括第一混凝土层16、防水卷材层18、聚苯板层19和第二混凝土层17。第一混凝土层16朝向空腔5内部的一面为粗糙面11,这有利于降低流进空腔5内部的水聚集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大流进空腔5内部的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水的挥发速度。第一混凝土层16靠近空腔5一面涂覆有防潮液15,第二混凝土层17远离空腔5的一面涂覆有防潮液15。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室防潮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常在外墙6未损坏且地下的土层富含的水分较少时,水从外墙6渗入空腔5内部微量的水,通过通风管7保持空腔5内部与地面上的外界连通,水自身挥发后随空气流动后从通风管7排出。这有利于保持空腔5内部干燥,从而降低渗入空腔5内部的水进一步通过内墙4进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43.而在外墙6未损坏且地下的土层富含的水分较多时,水从外墙6渗入空腔5内部的量略微增加,这时启动吹风机10从第一通风管71向空腔5内部吹气加快空腔5内部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渗进空腔5内部的水的挥发速度后从第二通风管72排出。这有利于保持空腔5内部干燥,降低渗入空腔5内部的水进一步通过内墙4进入地下室内部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地下室的防潮性能。
44.在外墙6损坏出现裂缝时,水容易从外墙6的裂缝进入空腔5后聚集,浮块83受到水的浮力浮起,重块81带动绳子82移动,然后从绳子82上的标记与第二通风管72远离底板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了解空腔5内部的水位。之后水泵12通过水管13从凹槽14抽水后排出,在抽水过程中空腔5内部的水沿凹槽14与水管13之间的间隙进入凹槽14,在抽完空腔5内部的水后,通过吹风机10对空腔5内部吹气,将依附在空腔5内壁的水挥发后从通风管7排出。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