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式溢油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5342发布日期:2022-03-09 10:3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嵌式溢油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油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溢油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发,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污染,且溢油事故突发性强、涉及面广、进行事故作业的风险高、难度大,历来被公认为世界难题。
3.在石油勘探、开发、炼制及运输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操作失误,造成原油或油品从作业现场或储器里外泄,溢油流向地面、水面、海滩或海面,同时由于油质成分的不同,形成薄厚不等的一片油膜,这一现象称为溢油,随着海上溢油事故的发生,国家对海上溢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越来越重视,对海上溢油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如何考虑对溢油进行回收,成为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式溢油回收系统,解决了如何高效回收海上浮油的技术问题,通过形成快速水流,使得海水加速向传送带机构流动,通过垃圾回收系统,避免了垃圾与浮油的混合,避免了堵塞问题,提高了收油效率和收油质量。
5.一种内嵌式溢油回收系统,包括浮油回收模块、与所述浮油回收模块连接的扫油臂系统、垃圾回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浮油回收模块安装在工作船两舷内侧,所述浮油回收模块中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扫油臂系统设置在所述工作船的外侧部,所述垃圾回收系统设置在所述工作船的前端,所述浮油回收模块、所述扫油臂系统、所述垃圾回收系统、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和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均与驾驶台中的主控制设备连接。
6.所述浮油回收模块包括集油井、设置在所述集油井前端的传送带机构,所述集油井底端通过吸油器与所述传送带机构底端连接,所述集油井上还设置有抽油泵。
7.所述扫油臂系统包括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臂杆和液压缸、两端分别与所述臂杆和所述液压缸连接的扫油臂,所述臂杆和所述液压缸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液压缸伸向海面,所述扫油臂设置在所述海面上。
8.所述液压动力系统包括电机泵和液压阀组。
9.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柜、驾驶室远程操控台以及就地无线遥控单元。
10.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液位传感器、浮球开关和流速仪,所述液位传感器和所述浮球开关安装在所述集油井的上方,所述流速仪安装在所述传送带机构下部,所述液位传感器、所述浮球开关和所述流速仪连接在plc控制系统上。
11.所述垃圾回收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垃圾传送带、与所述垃圾传送带连接的支架、设置在所述垃圾传送带前端的前导流门、设置在所述垃圾传送带顶端下方的垃圾筐,所述前导流门上设置有浮筒,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工作船上;
1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传送带机构下方的后导流门,所述后导流门底端设置有用于生
成水流的螺旋桨。
13.围油栏的扫海宽度为船宽+11x2米。
14.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5.(1)本专利中将浮油回收模块设置在船侧内部,有助于增加浮油回收的稳定性,使得船体承受集油井的重力作用,增加了溢油回收系统使用的寿命;
16.(2)能够在行进中回收溢油,最高速度可达 5 节,收油进度快,回收效率高,可达到 99%,彻底性效率高,可达到 80%-99%,适用溢油粘度范围宽,可回收各种粘度的溢油;对海浪、潮流不敏感,在大浪、强水流以及围油栏失效时,可正常工作,适用于不同厚度的油层,可以回收油膜,受漂浮垃圾的影响小,可同时回收垃圾,适用区域广,可靠性高,操作维修简单;
17.(3)设置有垃圾回收系统,能够预先回收海面上的垃圾,避免在收油过程中,垃圾与油水混合,造成堵塞;
18.(4)设置有前后导流门以及水流生成器,有助于海面形成流向传送带机构的海水流,加快回收的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回收系统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浮油回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油臂系统在船体上的安装结构图。
22.其中,附图标记为:1、螺旋桨;2、后导流门;3、支撑杆;4、垃圾筐;5.垃圾传送带;6、前导流门;7、浮筒;8、三角架;9、支腿;9-1、流速仪;10、集油井;10-1、抽油泵;10-2、传送带机构;11、扫油臂;12、液压缸;13、臂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24.参见图1,一种内嵌式溢油回收系统,包括浮油回收模块、与浮油回收模块连接的扫油臂系统、垃圾回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浮油回收模块安装在工作船两舷内侧,浮油回收模块中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扫油臂系统设置在工作船的外侧部,垃圾回收系统设置在工作船的前端,浮油回收模块、扫油臂系统、垃圾回收系统、液压动力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均与驾驶台中的主控制设备连接。
25.本方案采用dip动态斜面溢油回收技术的浮油回收模块,安装在新造或改装的溢油回收工作船两舷内侧,通过安装在浮油回收模块的各种传感器和驾驶台中的主控制设备,组成的全自动控制溢油回收系统,可以根据船舶航速、进油的速度自动调节传送带机构10-2的转速,使船舶能够在行进回收过程中自动、高效地将漂浮在水面黏度不同、厚度不同的污油进行集中和回收,并进一步自动地将浮油从水面抽送到回收舱中。
26.参见图2,浮油回收模块包括集油井10、设置在集油井10前端的传送带机构10-2,集油井10底端通过吸油器与传送带机构10-2底端连接,集油井10上还设置有抽油泵10-1和油水分离器。
27.集油井的底端为开口状,传送带将海面上油水带到集油井底端,油的比重轻,直接上浮到集油井内。
28.吸油器具有吸口向上的吸油盘和有浮力的浮箱。浮油吸入时带入空气量少,缩短收油时间,使收油效率提高。分离后的排水含油量不大于10ppm,污油含水量接近于零。本装置适用于各水域、港口消除水面油污染,保障航道安全,回收流失水面上的石油资源,保护水域环境。
29.参见图3,扫油臂系统包括底座、与底座连接的臂杆13和液压缸12、两端分别与臂杆13和液压缸12连接的扫油臂11,臂杆13和液压缸12相互垂直设置,液压缸12伸向海面,扫油臂11设置在海面上。
30.底座、臂杆13、液压缸12和扫油臂11形成围油栏,围油栏为一封闭区域。
31.更优地,扫油臂为弧形杆结构,有助于防止油污越过扫油臂。
32.液压动力系统包括电机泵和液压阀组。
33.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柜、驾驶室远程操控台以及就地无线遥控单元。
34.传感器组件包括液位传感器、浮球开关和流速仪9-1,液位传感器和浮球开关安装在集油井10的上方,流速仪9-1安装在传送带机构10-2下部,液位传感器、浮球开关和流速仪9-1连接在plc控制系统上。
35.流速仪底端设置有支腿9,所述支腿设置在船体上。
36.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看到集油井10内集油厚度,浮球开关控制集油井10内上液位和下液位,流速仪9-1检测传送带机构10-2位置的水流流速。
37.参见图1,垃圾回收系统包括倾斜设置的垃圾传送带5、与垃圾传送带连接的支架、设置在垃圾传送带5前端的前导流门6、设置在垃圾传送带5顶端下方的垃圾筐4,前导流门6上设置有浮筒7,支架设置在工作船上;
38.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机构10-2下方的后导流门2,后导流门2底端设置有用于生成水流的螺旋桨1。
39.为了实现导流的目的,后导流门和前倒流门分别沿着船体移动的方向,偏离一定的角度,方便引导浮油与垃圾穿传送带充分接触。
40.支架包括三脚架8和支撑杆3。
41.溢油回收作业时,前后导流门2同时打开,船本体在行进过程中,从前导流门6进入油水混合物,后导流门2排出水。
42.液压马达驱动垃圾回收带旋转,通过回收带将海面垃圾带入到垃圾筐4内。
43.围油栏11的扫海宽度为船宽+11x2米。
44.注:dip动态斜面式收油原理是利用倾斜向下转动的皮带产生的水动力,引导漂浮溢油随着带子转动方向向下移动,溢油通过皮带的牵引在后部上浮集聚到集油井10内并被泵抽到储油装置,这种收油机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安装在船上组合使用。
45.本发明专利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专利的限制,本发明专利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