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2556发布日期:2021-12-12 21:0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收集模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压雨水收集模块。


背景技术:

2.雨水收集模块是一种可埋于低下,用于收集雨水的pp塑料材质制作的装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精确、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断加剧,雨水最为一种干净、经济、方便的绿色水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雨水收集模块正常使用时,一般是多个纵横相连接并叠摞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储水装置埋没在地表下。一般情况下,在整体储水装置上面还覆盖有土壤层,能够种植花草,甚至在整体储水装置上面可以铺路,正常行驶汽车。所以雨水收集模块一个抗压的、镂空的单元 ,能够左右相连,相当于一个整体储水装置中的骨架。
4.但是现如今的雨水收集模块抗压能力低,承重范围小,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断裂、弯曲和变形的现象,降低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雨水收集模块,它抗压能力强,拆装方便,拆卸后能够叠合方便运输,同时在使用时方便与相邻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左右相连,侧向承载能力强,不易变形。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是由均镂空的上抗压板1、下抗压板2、四个侧板5围成的长方体形状,上支撑筒3位于上抗压板1下部并与上抗压板1一体相连,下支撑筒4位于下抗压板2上部并与下抗压板2一体相连,上支撑筒3下端与下支撑筒4上端相接触;上抗压板1上具有在常态时伸出上抗压板1下表面的弹性上卡钩11,下抗压板2上具有在常态时伸出下抗压板上表面的弹性下卡钩21;与上抗压板下表面接触的侧板5上端面上具有上凹槽51,与侧板相连并向上延伸的上卡板53位于上凹槽51内,与下抗压板上表面接触的侧板5下端面上具有下凹槽52,与侧板相连并向上延伸的下卡板54位于下凹槽52内;在上抗压板1下表面的内侧具有向下延伸的、与侧板5的内侧面上部接触的上侧缘12,在下抗压板2上表面的内侧具有向上延伸的、与侧板5的内侧面下部接触的下侧缘22;当侧板5的内侧面上部、下部分别与上侧缘12、下侧缘22接触时,上卡钩11和下卡钩21分别伸入到上凹槽51和下凹槽52内并钩住上卡板53和下卡板54。
8.上述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上卡钩11通过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弹板15与上抗压板1弹性相连,下卡钩21通过水平方向延伸的下弹板25与下抗压板2弹性相连。
9.上述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侧板5的内侧面上具有向内侧延伸、并分别与上支撑筒3外壁和下支撑筒4外壁接触的上横撑61和下横撑62。
10.上述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上支撑筒3呈上大下小的锥形;下支撑筒4呈上小下大的锥形。
11.上述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上支撑筒3下端与下支撑筒4上端相接触的结构为插拔结构:上支撑筒3下端与下支撑筒4上端,一个具有插头81、另一个具有插口82,插头与插口相插接。优选,插头81上具有卡扣811,插口82的内壁上开有卡槽821,插头与插口相插接时,卡扣811钩住卡槽821。
12.上述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在上侧缘12上具有向外延伸到上抗压板外侧面的上加强缘13,在下侧缘22上具有向外延伸到下抗压板外侧面的下加强缘23;当侧板上下端面分别与上抗压板1下表面、下抗压板2上表面分别接触时,上加强缘13、下加强缘23分别伸入上凹槽51、下凹槽52。优选, 上卡钩11通过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弹板15与上抗压板1弹性相连,下卡钩21通过水平方向延伸的下弹板25与下抗压板2弹性相连;上卡钩11、上弹板15位于上加强缘13内,下卡钩21、下弹板25位于下加强缘23内。
13.上述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上抗压板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上卡榫1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上卡榫16相配合的上嵌槽17;下抗压板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下卡榫2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下卡榫26相配合的下嵌槽27。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上支撑筒3与上抗压板1一体相连,下支撑筒4与下抗压板2一体相连,相对于分体结构,抗压、承载能力强;上抗压板1、下抗压板2、四个侧板5围成长方体形状,上抗压板下表面与侧板5上端面接触,下抗压板上表面与侧板5下端面接触,同时侧板5的内侧面上部、下部分别与从上抗压板1下表面向下延伸的上侧缘12、从下抗压板2上表面向上延伸的下侧缘22接触,组成了相互支撑的长方体形状,不易变形,稳定性高,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均可承受较大载荷。
16.2、在运输时,上抗压板1、下抗压板2、四个侧板5等可以不组装在一起,侧板5单独叠摞在一起,同时上支撑筒3与下支撑筒4都是锥体,一体相连的上支撑筒3与上抗压板1和一体相连的下支撑筒4与下抗压板2可以嵌套叠合,即上支撑筒3伸入相应的下支撑筒4,减小了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17.3、侧板5通过上横撑61和下横撑62分别与上支撑筒3外壁和下支撑筒4外壁接触,增大了形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承受较大的水平载荷。
18.4、上支撑筒3下端与下支撑筒4上端通过插头与插口相插接的结构相连,更容易对接相连,方便组装。
19.5、在上侧缘12上具有向外延伸的上加强缘13,在下侧缘22上具有向外延伸的下加强缘23,使得上抗压板1、下抗压板2在侧向方向不易变形,在水平方向能够承载较大载荷而不会变形。
20.6、上抗压板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上卡榫1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上卡榫16相配合的上嵌槽17;下抗压板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下卡榫2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下卡榫26相配合的下嵌槽27。相邻两个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相连时,一个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的上卡榫16与另一个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的上嵌槽17相配合,一个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的下卡榫26与另一个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的下嵌槽27相配合,方便迅速连接,且连接可靠。
21.7、抗压雨水收集模块,支撑筒对整体进行有效支撑,且支撑筒均匀分布,确保了整体受力均匀,外形是多段弧形的翁式支撑筒能够增强整体的抗压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大大
减少出现断裂、变形和弯曲的现象。
附图说明
22.图1为抗压雨水收集模块立体示意图(去掉一个侧板);
23.图2为侧板、下抗压板等连接的立体图;
24.图3为侧板、下抗压板等连接的侧面图;
25.图4为侧板立体图;
26.图5为侧板另一立体图;
27.图6为上支撑筒与下支撑筒等连接立体图;
28.图7为上支撑筒与下支撑筒等连接侧面示意图;
29.图8为两个上(下)子抗压板连接的立体图;
30.图9为两个上(下)子抗压板连接的另一立体图;
31.图10为一个上(下)子抗压板连接的立体图;
32.图11为一个上(下)子抗压板连接的局部图。
33.图中:上抗压板1、上卡钩11、上侧缘12、上加强缘13、上弹板15、上卡榫16、上嵌槽17、上子抗压板19;
34.下抗压板2、下卡钩21、下侧缘22、下加强缘23、下弹板25、下卡榫26、下嵌槽27、下子抗压板29;
35.上支撑筒3、下支撑筒4;
36.侧板5、上凹槽51、下凹槽52、上卡板53、下卡板54;
37.上横撑61、下横撑62、插头81、卡扣811、插口82、卡槽821。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请参阅图1所示的抗压雨水收集模块,是由均镂空的上抗压板1、下抗压板2、四个侧板5围成的长方体形状。上抗压板1由两块基本相同的上子抗压板19拼接而成,下抗压板2由两块下子抗压板29拼接而成。上子抗压板19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上卡榫1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上卡榫16相配合的上嵌槽17;下子抗压板29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下卡榫2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下卡榫26相配合的下嵌槽27。一个上子抗压板19侧面上的上卡榫16卡入另一个上子抗压板19上嵌槽17,一个下子抗压板29侧面上的上卡榫16卡入另一个上子抗压板19上嵌槽17,这样,两块上子抗压板19拼接形成一个上抗压板1,两块下子抗压板29拼接形成一个下抗压板2。
40.上大下小的锥形上支撑筒3共16个分两部分,每部分8个上支撑筒3分别位于两个上子抗压板19下部并与其上部的上子抗压板19一体相连;上小下大的锥形下支撑筒4包括两部分,每部分8个下支撑筒4分别位于下子抗压板29上部并与其下部的下子抗压板29一体相连。
41.上支撑筒3下端与下支撑筒4上端,一个具有插头81、另一个具有插口82,插头81上具有卡扣811,插口82的内壁上开有卡槽821,插头与插口相插接时,卡扣811钩住卡槽821。
42.与上抗压板下表面接触的侧板5上端面上具有上凹槽51,与侧板相连并向上延伸的上卡板53位于上凹槽51内,与下抗压板上表面接触的侧板5下端面上具有下凹槽52,与侧板相连并向上延伸的下卡板54位于下凹槽52内;在上抗压板1下表面的内侧具有向下延伸的、与侧板5的内侧面上部接触的上侧缘12,在下抗压板2上表面的内侧具有向上延伸的、与侧板5的内侧面下部接触的下侧缘22。
43.在上侧缘12上具有向外延伸到上抗压板外侧面的上加强缘13,在下侧缘22上具有向外延伸到下抗压板外侧面的下加强缘23;上卡钩11通过水平方向延伸的上弹板15与上抗压板1弹性相连,下卡钩21通过水平方向延伸的下弹板25与下抗压板2弹性相连;上卡钩11、上弹板15位于上加强缘13内,下卡钩21、下弹板25位于下加强缘23内。
44.侧板5的内侧面上具有向内侧延伸、并分别与上支撑筒3外壁和下支撑筒4外壁接触的上横撑61和下横撑62。
45.当侧板上下端面分别与上抗压板1下表面、下抗压板2上表面分别接触、侧板5的内侧面上部、下部分别与上侧缘12、下侧缘22接触时,上加强缘13、下加强缘23分别伸入上凹槽51、下凹槽52,伸出上抗压板1下表面的上卡钩11和伸出下抗压板上表面的下卡钩21分别伸入到上凹槽51和下凹槽52内并钩住上卡板53和下卡板54,同时,上横撑61和下横撑62分别与上支撑筒3外壁和下支撑筒4外壁接触。
46.抗压板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上卡榫1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上卡榫16相配合的上嵌槽17;下抗压板2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一个侧面上具有突出的下卡榫26,另一个侧面具有与下卡榫26相配合的下嵌槽27。
47.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