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底座及防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15825发布日期:2021-12-01 10:26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松底座及防松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防松底座及防松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松底座及防松装置。


背景技术:

2.水龙头是厨房、卫生间等场合必须安装的出水部件。水龙头通常都安装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台面上,在具体安装时,需要通过防松装置将水龙头的下端固定在台面的底部。由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旋转水龙头,导致台面底部的防松装置容易发生松动,无法达到有效的防松效果。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案实用新型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松底座及防松装置,解决现有防松装置容易发生松动,无法达到有效防松效果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一种防松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具有用于套接机件的套接通孔;所述底座本体的上部形成有用于与防松螺母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所述底座本体的下部沿着所述套接通孔的外侧环设有叉脚,所述叉脚的内壁形成有用于与机件螺纹咬合的第一内螺纹段;所述叉脚的外壁形成有第一倒锥面。
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的下部沿着所述套接通孔的外侧环设有6个所述叉脚,相邻两所述叉脚之间留有间距。
7.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叉脚之间的间距相等。
8.进一步的,所述叉脚底部的外壁形成有用于阻挡防松螺母下端的阻挡凸部。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倒锥面的下端与所述阻挡凸部之间形成让位槽部。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的外壁在所述第一外螺纹段与叉脚之间形成有第二倒锥面。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倒锥面的下端与第一倒锥面的上端之间具有竖直壁面。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螺纹段位于所述叉脚的下部。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本体的上端设有顶板。
14.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防松螺母的夹持块。
1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的内侧形成有由上至下向外倾斜的夹持斜面。
1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的数量为2个,且两所述夹持块对称设置在底座本体的两侧。
17.第二方面,一种防松装置,防松底座和套设于所述防松底座外部的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的内壁具有与所述防松底座的第一外螺纹段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段;所述防松螺母下端的内壁设有用于挤压所述第一倒锥面使叉脚向内变形的顶紧凸部。
18.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防松底座的套接通孔内的机件;所述机件的外壁具
有在叉脚向内变形时与第一内螺纹段咬合的第二外螺纹段。
19.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机件且位于所述防松底座上方的垫片。
2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1.1、通过设计底座本体的上部具有第一外螺纹段,防松螺母的内壁具有与第一外螺纹段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段;底座本体的下部设有叉脚,叉脚的内壁具有第一内螺纹段,叉脚的外壁形成有第一倒锥面,防松螺母下端的内壁具有挤压第一倒锥面使叉脚向内变形的顶紧凸部;使得在具体使用时,只需将防松螺母往上旋转,即可带动顶紧凸部上升并挤压第一倒锥面使叉脚向内变形,进而使第一内螺纹段与机件(即水龙头)下端的外螺纹相互咬合抱紧。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松效果。
22.2、通过设计底座本体上端具有顶板,在顶板的底部设有夹持防松螺母的夹持块,且夹持块的内侧形成有由上至下向外倾斜的夹持斜面;使得在具体使用时,当将防松螺母往上旋转时,夹持块在防松螺母向上推力的作用下向外变形,进而带动顶板压紧垫片。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双重防松的效果,确保不会因产生松动而影响到机件(即水龙头)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3.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松底座的俯视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松底座的正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松底座和防松螺母在安装状态时的剖视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防松底座的立体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松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29.100

防松底座,200

防松装置,1

底座本体,2

套接通孔,3

第一外螺纹段,4

防松螺母,41

第二内螺纹段,42

顶紧凸部,5

叉脚,51第一内螺纹段,52

第一倒锥面,53

让位槽部,54

竖直壁面,55

阻挡凸部,56

第二倒锥面,6

顶板,7

夹持块,71

夹持斜面,8

机件,9

垫片,200

防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一
32.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松底座100,包括底座本体1;所述底座本
体1具有用于套接机件8的套接通孔2;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部形成有用于与防松螺母4螺纹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3;所述底座本体1的下部沿着所述套接通孔2的外侧环设有叉脚5,所述叉脚5的内壁形成有用于与机件8螺纹咬合的第一内螺纹段51;所述叉脚5的外壁形成有第一倒锥面52。
33.通过设计底座本体1的上部具有第一外螺纹段3,底座本体1的下部设有叉脚5,叉脚5的内壁具有第一内螺纹段51,叉脚5的外壁形成有第一倒锥面52,使得当处于安装状态时,通过将防松螺母4往上旋转,防松螺母4上升并挤压第一倒锥面52使叉脚5向内变形,进而使第一内螺纹段51与机件8(即水龙头)上的螺纹相互咬合抱紧。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松效果。
3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本体1的下部沿着所述套接通孔2的外侧环设有6个所述叉脚5,相邻两所述叉脚5之间留有间距。通过在底座本体1的下部沿着所述套接通孔2的外侧环设有6个所述叉脚5,可便于转动防松螺母4时,防松螺母4施加压力于叉脚5上使叉脚5向内变形,6个叉脚5的内壁同时与机件8咬合,达到更好的防松效果;当防松螺母4施加于叉脚5上的压力消失时6个叉脚5同时向外回位;通过将相邻两个叉脚5之间留有间距,能够保证各叉脚5在咬合和回位时互不影响,也便于叉脚5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
35.在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所述叉脚5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设置相邻两所述叉脚5之间的间距相等,使得6个叉脚5与机件8咬合时,机件8的6个受力点等距分布,保证咬合时机件8受力均匀。
3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叉脚5底部的外壁形成有用于阻挡防松螺母4下端的阻挡凸部55。当防松螺母4与底座本体1处于非安装状态时,阻挡凸部55用于阻止防松螺母4下滑掉落,即该阻挡凸部55对防松螺母4起到限位的作用。
3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倒锥面52的下端与所述阻挡凸部55之间形成让位槽部53。由于在具体实施时,与该防松底座100配合使用的防松螺母4下端需要设置顶紧凸部42,因此通过在第一倒锥面52的下端与阻挡凸部55之间形成让位槽部53,能够对顶紧凸部42进行让位,保证在非安装状态下顶紧凸部42不会挤压叉脚5使叉脚5向内变形。
3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本体1的外壁在所述第一外螺纹段3与叉脚5之间形成有第二倒锥面56。为了实现螺纹连接的目的,第一外螺纹段3的外径需要大于底座本体1下部的外径,通过第二倒锥面56能够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
3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倒锥面56的下端与第一倒锥面52的上端之间具有竖直壁面54,以对第二倒锥面56和第一倒锥面52之间起到过渡的作用。
4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内螺纹段51位于所述叉脚5的下部。通过将第一内螺纹段51设置于所述叉脚5的下部,当旋转防松螺母4时,叉脚5能够通过第一内螺纹段51更好地与机件8咬合抱紧。
4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座本体1的上端设有顶板6。在安装状态时,底座本体1上端的顶板6与安装台的下表面紧密贴合,从而防止机件8(即水龙头)松动。
4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板6的底部设有用于夹持防松螺母4的夹持块7,以便于在防松螺母4的顶升力的作用下使夹持块7向外受力变形。
4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持块7的内侧形成有由上至下向外倾斜的夹持斜面71。通过在夹持块7的内侧设置由上至下向外倾斜的夹持斜面71,使得防松螺母4向上旋转时,方
便夹持块7在防松螺母4向上推力的作用下能够向外变形,同时带动顶板6与安装台的底部紧密贴合,达到双重防松的效果。
4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持块7的数量为2个,且两所述夹持块7对称设置在底座本体1的两侧。通过在底座本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夹持块7,使得防松螺母4能够在两侧同时对顶板6施加作用力,增加顶板6与安装台的贴合效果,达到更好的防松效果。
45.实施例二
46.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松装置200,包括防松底座100和套设于所述防松底座100外部的防松螺母4,所述防松底座10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此就不再重复叙述了;所述防松螺母4的内壁具有与所述防松底座100的第一外螺纹段3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段41;所述防松螺母4下端的内壁设有用于挤压所述第一倒锥面52使叉脚5向内变形的顶紧凸部42。
47.本实用新型的防松装置200在具体使用时,在非安装状态时,防松螺母4的顶紧凸部42处于让位槽部53的位置,顶紧凸部42不对叉脚5产生向内的挤压力,防松底座100的叉脚5与机件8的外螺纹不咬合。在安装状态时,将防松底座100和防松螺母4套接在机件8上快速到达安装位置,往上旋转防松螺母4使得防松底座100的叉脚5与机件8的外螺纹咬合,具体是在往上旋转防松螺母4时防松螺母4会带动顶紧凸部42上升并挤压第一倒锥面52使叉脚5向内变形,进而使第一内螺纹段51与机件8(即水龙头)下端的第二外螺纹段(图中未示出)相互咬合抱紧;接着,需要旋转防松底座100,防松底座100在第一内螺纹段51和机件8的第二外螺纹段的配合下上升,使防松底座100顶部的顶板6贴于安装台的下表面,从而达到防松的目的;最后,继续向上旋转防松螺母4,使防松底座100的夹持块7在防松螺母4向上推力的作用下向外变形,进而带动顶板6与安装台的下表面更好地贴合在一起,达到双重防松的效果。
4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松装置20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防松底座100的套接通孔2内的机件8;所述机件8的外壁具有在叉脚5向内变形时与第一内螺纹段51咬合的第二外螺纹段(未图示),所述机件8可以是水龙头。
49.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加强防松底座100与安装台底部之间的防松效果,所述防松装置200还包括套设于所述机件8且位于所述防松底座100上方的垫片9;所述垫片9可以是橡胶垫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