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7608发布日期:2021-11-03 17:2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强夯置换过程中,由于现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往往需高能级、超深进行夯点施工,柱型锤在自由下落时,由于锤体高度较高,其重心较高,柱型锤在自由下落夯击地面时,很容易造成歪锤现象,容易造成夯坑歪斜,单击能量损失较大施工效率降低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通过将夯锤锤体划分多个重量仓室,使整个锤体重心下移,减少柱型锤夯击歪锤现象,提高夯坑垂直度和施工效率。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包括空心锤体,所述空心锤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空心锤体包括钢板卷制而成的钢筒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钢筒体上下表面的锤体顶板和锤体底板;内装锤体,所述内装锤体设置于所述空心锤体内部,且所述内装锤体与所述钢筒体之间留有空间。
6.优选地,所述内装锤体包括:上锤体,所述上锤体的形状为圆台,所述上锤体的顶部与所述锤体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上锤体的底部与所述钢筒体的内壁接触并固定;下锤体,所述下锤体是所述上锤体底部、所述锤体底板与所述钢筒体内壁所围成的空间。
7.优选地,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之间通过分区钢板进行分隔,所述分区钢板边缘与所述钢筒体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上锤体的高度与所述锤体顶板的厚度之和占所述空心锤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下锤体高度与所述锤体底板的厚度之和占所述空心锤体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9.优选地,所述上锤体与所述下锤体内均通过填充材料进行填充;所述上锤体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15%;所述下锤体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85%。
10.优选地,所述锤体顶板的上表面中央设置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钢板吊耳和固定连接两侧所述钢板吊耳的钢吊轴销。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通过将夯锤锤体划分多个重量仓室,下锤体为主要能级区,上锤体辅助,使整个锤体重心下移,锤体重心约在整个锤体高度的1/4处(从锤底起算),减少柱型锤夯击歪锤现象,提高夯坑垂直度和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外部整体结构
示意图的主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17.图中:
18.1、钢吊轴销;2、钢板吊耳3、空心锤体;4上锤体;5、钢筒体;6、下锤体7、分区钢板;8、锤体底板;9、锤体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0.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包括空心锤体3,空心锤体3的形状为圆柱形,空心锤体3包括钢板卷制而成的钢筒体5以及固定于钢筒体5上下表面的锤体顶板9和锤体底板8;内装锤体,内装锤体设置于空心锤体3内部,且内装锤体与钢筒体5之间留有空间,原有的柱形夯锤为实心夯锤,此时柱形夯锤的重心的高度位于柱形夯锤的高度中央的位置,而若将夯锤改变为本申请所提出的结构,由于内装锤体与柱形夯锤之间的空间的存在,本申请提出的柱形夯锤的重心一定位于原有的实心柱形夯锤重心的下方,从而实现降低柱形夯锤重心的目的。
21.为了实现对内装锤体的分级调节,进一步的,内装锤体包括:上锤体4,上锤体4的形状为圆台,上锤体4的顶部与锤体顶板9固定连接,上锤体4的底部与钢筒体5的内壁接触并固定;下锤体6,下锤体6是上锤体4底部、锤体底板8与钢筒体5内壁所围成的空间,通过将内装锤体分为上锤体4和下锤体6,通过对上锤体4与下锤体6重量比重的调整,实现对整体柱形夯锤的重心的调节,本申请中将内装锤体分为两个锤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内装锤体分为多个锤体。
22.为了实现对各个锤体之间进行分隔,进一步的,上锤体4与下锤体6之间通过分区钢板7进行分隔,分区钢板7边缘与钢筒体5内壁固定连接。
23.为了控制内装锤体内的多个锤体之间的体积占比对于重心的影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是上锤体4的高度与锤体顶板9的厚度之和占空心锤体3的高度的三分之二;下锤体6高度与锤体底板8的厚度之和占空心锤体3的高度的三分之一。
24.为了控制内装锤体内多个锤体之间的重量占比对于重心的影响,进一步的,上锤体4与下锤体6内均通过填充材料进行填充;上锤体4内填充有高质混凝土或铸铁,下锤体6内填充有金属铅或铁铅混合料,使得上锤体4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15%;下锤体6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85%,保证下锤体6的密度大于上锤体4的密度,保证整个柱形夯锤的重心位于位于原有的实心柱形夯锤重心的下方,甚至接近柱形夯锤的底部。
25.为了吊起柱形夯锤,进一步的,锤体顶板9的上表面中央设置起吊装置;起吊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钢板吊耳2和固定连接两侧钢板吊耳2的钢吊轴销1。
2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锤体(3),所述空心锤体(3)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空心锤体(3)包括钢板卷制而成的钢筒体(5)以及固定于所述钢筒体(5)上下表面的锤体顶板(9)和锤体底板(8);内装锤体,所述内装锤体设置于所述空心锤体(3)内部,且所述内装锤体与所述钢筒体(5)之间留有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装锤体包括:上锤体(4),所述上锤体(4)的形状为圆台,所述上锤体(4)的顶部与所述锤体顶板(9)固定连接,所述上锤体(4)的底部与所述钢筒体(5)的内壁接触并固定;下锤体(6),所述下锤体(6)是所述上锤体(4)底部、所述锤体底板(8)与所述钢筒体(5)内壁所围成的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锤体(4)与所述下锤体(6)之间通过分区钢板(7)进行分隔,所述分区钢板(7)边缘与所述钢筒体(5)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锤体(4)的高度与所述锤体顶板(9)的厚度之和占所述空心锤体(3)的高度的三分之二;所述下锤体(6)高度与所述锤体底板(8)的厚度之和占所述空心锤体(3)的高度的三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锤体(4)与所述下锤体(6)内均通过填充材料进行填充;所述上锤体(4)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15%;所述下锤体(6)的质量占夯锤总锤体质量的8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顶板(9)的上表面中央设置起吊装置;所述起吊装置包括位于两侧的钢板吊耳(2)和固定连接两侧所述钢板吊耳(2)的钢吊轴销(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强夯置换柱形夯锤包括空心锤体,所述空心锤体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空心锤体包括钢板卷制而成的钢筒体以及固定于所述钢筒体上下表面的锤体顶板和锤体底板;内装锤体,所述内装锤体设置于所述空心锤体内部,且所述内装锤体与所述钢筒体之间留有空间。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强夯置换柱形夯锤,通过将夯锤锤体划分多个重量仓室,使整个锤体重心下移,减少柱型锤夯击歪锤现象,提高夯坑垂直度和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优腾 尧在雨 廖述芳 鞠文奇 袁金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6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