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地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0060发布日期:2021-12-15 10:3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地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地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2.雨水收集系统是指收集、利用建筑物屋顶及道路、广场等地表汇集的降雨径流,经收集、输水、净水、储存等渠道积蓄雨水,能够对绿化、景观水体、洗涤及地下水源提供雨水补给,以达到综合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目的,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
3.目前对于绿地区域、特别是起到城市绿化作用的小微绿地区域的雨水并无针对性的收集系统,均是通过土壤自身对雨水进行存储而无法排出,但是土壤自身的存储能力有限,当降雨量较大而土壤中的水体无法排出时,会导致土壤中的水含量过高,造成土壤中的植物根系或微生物腐烂,从而导致绿地被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绿地区域通过土壤自身对雨水进行存储而无法排出,当土壤中的水含量过高时绿地会产生破坏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绿地雨水收集系统。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
7.排水沟,设置在土壤层内,且所述排水沟设有与土壤层相连通的透水结构;
8.集水坑,与所述排水沟相连。
9.可选地,所述透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上的微孔。
10.可选地,所述透水结构包括:围成所述排水沟的透水外壳。
11.可选地,还包括:
12.第一排水管,其入水口位于所述排水沟内,其出水口位于所述集水坑内,且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方。
13.可选地,还包括:
14.疏水层,与所述土壤层对应设置以将所述土壤层围成一个隔水腔。
15.可选地,所述隔水腔内还设有透气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集水坑。
16.可选地,所述疏水层设置在所述土壤层下方;所述疏水层与所述土壤层之间还设有过滤层。
17.可选地,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入水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方。
18.可选地,所述疏水层与所述土壤层形成的整体结构嵌入硬化地面内,所述集水坑嵌入硬化地面内。
19.可选地,所述排水沟连通建筑雨水管。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沟,设置在土壤层内,且所述排水沟设有与土壤层相连通的透水结构;集水坑,与所述排水沟相连。
22.本实用新型在土壤层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设有与土壤层相连通的透水结构,当土壤层中的水含量过高时,土壤层和排水沟之间产生压力差。通过上述压力差进而产生的虹吸效应会使水通过透水结构进入到排水沟中,然后被收集至集水坑内,从而降低土壤层中的水含量,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土壤自身对雨水进行存储而无法排出,导致土壤中的水含量过高,造成土壤中的植物根系或微生物腐烂,从而导致绿地被破坏,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水结构的排水沟将水体排入到集水坑内,有效降低土壤中的水含量,避免因土壤中的腐烂现象导致绿地被破坏。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透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沟上的微孔。
2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水沟上设置微孔,将土壤中的水体通入到排水沟中,同时微孔还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土壤进入到排水沟中,从而降低后续水体净化处理的难度。
2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透水结构包括围成所述排水沟的透水外壳。
26.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水沟的透水外壳,将土壤中的水体渗入到排水沟中,同时透水外壳还起到阻挡作用,避免土壤进入到排水沟中,从而降低后续水体净化处理的难度。
27.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第一排水管,其入水口位于所述排水沟内,其出水口位于所述集水坑内,且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方。
28.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排水管连通排水沟和集水坑,由于第一排水管的入水口位于第一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方,因此在排水过程中,第一排水管会形成虹吸效应,从而将排水沟中的水体吸入到集水坑内,相较于水体通过自身的重力进行流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排水管能够提升排水效率。
29.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疏水层,与所述土壤层对应设置以将所述土壤层围成一个隔水腔。
30.本实用新型设置疏水层将土壤层围成一个隔水腔,土壤中的水体会脱离土壤进入到隔水腔内,从而降低土壤的水含量,避免因土壤中的腐烂现象导致绿地被破坏。
3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隔水腔内还设有透气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集水坑。
32.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二排水管将隔水腔内的水体通入到集水坑内,避免隔水腔存内的水体无法外排,当隔水腔充满水体后,土壤中的水含量重新升高,设置透气管将隔水腔与外界连通,避免隔水腔排水过程中由于气压作用使得水体无法外排。
3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疏水层设置在所述土壤层下方;所述疏水层与所述土壤层之间还设有过滤层。
34.本实用新型将疏水层设置土壤层下方,使水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然的流入隔水腔内,设置过滤层起到拦截作用,防止土壤中的杂质进入隔水腔内,从而降低后续水体净化处理的难度。
3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入水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方。
3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排水管的入水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方,因此在排水过程中,第二排水管会形成虹吸效应,从而将隔水腔内的水体吸入到集水坑内,相较于水体通过自身的重力进行流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排水管能够提升排水效率。
37.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疏水层与所述土壤层形成的整体结构嵌入硬化地面内,所述集水坑嵌入硬化地面内。
38.本实用新型将疏水层与土壤层形成的整体结构嵌入硬化地面内,使疏水层与土壤层形成的整体结构形成模块化,便于疏水层与土壤层的安装,此外疏水层与土壤层形成的整体结构嵌入硬化地面,对硬化地面起到绿化的作用。
39.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绿地雨水收集系统,所述排水沟连通建筑的水落管。
40.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沟连通建筑的水落管,将水落管收集到的建筑屋面的雨雪水直接导入排水沟内,进而通入集水坑中,避免现有技术中水落管的出口位于硬化地面上,导致硬化地面积水的现象,同时相较于水落管的出口位于土壤层上,能够降低透水结构和疏水层的排水压力。
附图说明
4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1.土壤层;2.排水沟;3.第一排水管;4.集水坑;5.疏水层;6.水落管。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8.实施例1
4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50.排水沟2,设置在土壤层1内,且所述排水沟2设有与土壤层1相连通的透水结构。
51.本实施例对排水沟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其可以是明沟,也可以在开口处设有拦网,当降水量过大导致土壤层1上有积水时,积水与地表径流通过排水沟2的开口流入排水
沟2内。
52.本实施例对透水结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透水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水沟2上的微孔,当土壤层1中的水含量过高时,水体由于压力产生的虹吸效应会通过微孔进入到排水沟2中;作为透水结构的一种变形实施方式,透水结构包括围成所述排水沟2的透水外壳,透水外壳采用透水材料制成,当土壤层1中的水含量过高时,水体由于压力产生的虹吸效应会渗过透水外壳进入到排水沟2中,且微孔及透水外壳均具有阻挡作用,避免土壤进入排水沟2中。
53.集水坑4,与所述排水沟2相连。
54.优选的,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排水管3连通集水坑4与排水沟2,第一排水管3的水口位于所述排水沟2内,其出水口位于所述集水坑4内,且所述第一排水管3的入水口位于所述第一排水管3的出水口上方,在排水过程中,第一排水管3会形成虹吸效应,从而将排水沟2中的水体吸入到集水坑4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集水坑4与排水沟2可以通过水平管路相连。
55.为进一步降低土壤层1的水含量,将水体排出,本实施例设置疏水层5,与所述土壤层1对应设置以将所述土壤层1围成一个隔水腔,优选的,本实施例的疏水层5由疏水板形成。
56.本实施例对疏水层5的位置不做限制,优选的,疏水层5设置在所述土壤层1下方,土壤中的水体会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土壤进入到隔水腔内,从而将土壤层1中的水体排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疏水层5可以设置在土壤层1内,将土壤层1分隔为上下两层。
57.隔水腔内还设有透气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所述集水坑4,将隔水腔内的水体通入到集水坑4内,透气管将隔水腔与外界连通,避免隔水腔排水过程中由于气压作用使得水体无法外排;优选的,第二排水管的入水口位于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上方,在排水过程中,第二排水管会形成虹吸效应,从而将隔水腔内的水体吸入到集水坑4内,提升排水效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排水管可以为水平管路。
58.为避免土壤层1中的杂质进入隔水腔内,导致水体净化处理的难度提升,本实施例进一步在疏水层5与所述土壤层1之间设置过滤层,此时疏水板的凸起结构朝向地表设置,与过滤层之间形成隔水腔,优选的,过滤层采用无纺布。
59.为便于本实施例的安装,特别是本实施例设置在小微绿地区域时,本实施例的疏水层5与所述土壤层1形成的整体结构作为模块嵌入硬化地面内,集水坑4也作为模块嵌入硬化地面内,使本实施例的结构模块化,便于安装施工。
60.当本实施例位于建筑附近的绿地区域时,所述排水沟2连通建筑的水落管6,将水落管6收集到的建筑屋面的雨雪水直接导入排水沟2内,进而通入集水坑4中,以进行二次利用。
61.由于本实施例的透水结构与过滤层均具有过滤的作用,而本实施例收集的水体多以雨雪水为主,相较于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污染程度更小,因此,本实施例无需设置净化池对收集的水体进行处理,仅需将水体在集水坑4中进行静置沉淀即可进行利用,降低了施工的复杂程度及占用面积。
62.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
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