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洄游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2239发布日期:2022-07-05 22:25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类洄游通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洄游通道。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坝、堰等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但也阻断了鱼类的天然洄游通道,对洄游性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危及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3.鱼道是供鱼类溯游通过闸坝等建筑物或天然障碍物的一种人工通道。鱼道作为洄游鱼类等水生动物通过人工闸坝的重要设施,对协调大坝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在挡水建筑物上设置鱼道,以满足洄游性鱼类的上溯或降河要求,对于保障生物的连续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鱼道(槽式鱼道、丹尼尔式鱼道等)结构对水流消能效果较好,但结构型式难以改变,水位变化的适应性差;新型鱼道如鱼闸、升鱼机虽占地面积较小,但难以诱鱼、操作和运行费用高,仿自然鱼道占用面积大,且仅适用于低水头的水利工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一种鱼类洄游通道,结构型式易改变,可根据水位变化调整高程差,占地面积小,操作和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适用水头条件范围广。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鱼类洄游通道,主要包括上游鱼道口、过鱼管道、下游鱼道口,其特征是过鱼管道由一个以上的三通管和两个以上的管道相间拼接而成,所述上游鱼道口的管道一端设有管口保护件,另一端与三通管连接,所述管口保护件两边设有牵引绳、固定锚、定滑轮、配重,管口保护件旁边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由浮球固定绳固定在过鱼管道外圈,所述三通管一端进口,一端出口,上端设置透明盖,进口与出口分别与管道连接,所述三通管、管道内通过固定件固定有梯级结构,所述梯级结构包括助流槽、台阶、助鱼结构,所述台阶包括台阶面a、台阶面b,所述台阶面a与上一级台阶面b连接,台阶面a与上一级台阶面b垂直,所述台阶一边为助流槽,另一边为助鱼结构,所述助鱼结构包括挡水板、凹槽,所述挡水板位于台阶面a的前端,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凹槽位于挡水板后方,所述下游鱼道口铺设岩石堆坡,下游鱼道口的管道设有连接件。
7.进一步的,所述梯级结构可以是水泥一体浇筑而成,也可以是pvc材质与水泥浇筑组合而成。
8.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固定位置位于管道横切面的中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助流槽的直径占过鱼管道直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所述助鱼结构的直径占过鱼管道直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三通管为t形结构。
11.进一步的,所述岩石堆坡可以是鹅卵石或砾石块堆叠而成。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鱼道适合于任何高度的水利枢纽工程,结构型式易改变,可根据地形地貌灵活布置,建设中通过调整连接件、浮球及过鱼管道拼接长度来改变鱼道坡度,避免水流过快或过慢,影响鱼类洄游,减少鱼类洄游的动能损失;连接件、浮球可根据水位的变化,灵活的调整上游鱼道口位置,以适应不同水位变化;凹槽的设计为洄游鱼类提供休息场所;
14.2、本实用新型鱼道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成本低,操作和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应用前景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类洄游通道的整体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类洄游通道的局部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类洄游通道的局部剖面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鱼类洄游通道的局部梯级结构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浮球,2、浮球固定绳,3、管口保护件,4、上游鱼道口,5、牵引绳,6、固定锚,7、透明盖,8、三通管,9、固定件,10、台阶,11、凹槽,12、挡水板,13、过鱼管道,14、梯级结构,15、连接件,16、岩石堆坡,17、助流槽,18、定滑轮,19、配重,20、下游鱼道口,21、管道,22、台阶面a,23、台阶面b,24、助鱼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一种鱼类洄游通道,主要包括上游鱼道口4、过鱼管道13、下游鱼道口20,其特征是过鱼管道13由一个以上的三通管8和两个以上的管道21相间拼接而成,所述上游鱼道口4的管道21一端设有管口保护件3,另一端与三通管8连接,所述管口保护件3两边设有牵引绳5、固定锚6、定滑轮18、配重19,管口保护件3旁边设有浮球1,所述浮球1由浮球固定绳2固定在过鱼管道13外圈,所述三通管8一端进口,一端出口,上端设置透明盖7,进口与出口分别与管道21连接,所述三通管8、管道21内通过固定件9固定有梯级结构14,所述梯级结构14包括助流槽17、台阶10、助鱼结构24,所述台阶10包括台阶面a22、台阶面b23,所述台阶面a22与上一级台阶面b23连接,台阶面a22与上一级台阶面b23垂直,所述台阶10一边为助流槽17,另一边为助鱼结构24,所述助鱼结构24包括挡水板12、凹槽11,所述挡水板12位于台阶面a22的前端,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凹槽11位于挡水板12后方,所述下游鱼道口20铺设岩石堆坡16,下游鱼道口20的管道21设有连接件15;所述梯级结构14可以是水泥一体浇筑而成,也可以是pvc材质与水泥浇筑组合而成;所述浮球1固定位置位于管道21横切面的中上方;所述助流槽17的直径占过鱼管道13直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所述助鱼结构24的直径占过鱼管道13直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所述三通管8为t形结构;所述岩石堆坡16可以是鹅卵石或砾石块堆叠而成。
22.实施例1
23.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鱼类洄游通道,主要包括上游鱼道口4、过鱼管道
13、下游鱼道口20,所述上游鱼道口4的管道21一端设有管口保护件3,另一端与三通管8连接,所述管口保护件3旁边固定有浮球1,利用浮球1的浮力控制上游鱼道口4的水流大小,浮球1的固定位置位于管道21横切面的中上方,以保证上游鱼道口4始终有水流入,利用定滑轮18、配重19、牵引绳5、固定锚6将上游鱼道口4固定在所需位置,所述过鱼管道13由一个以上的三通管8和两个以上的管道21相间拼接而成,管道21材质为不锈钢波纹管,三通管8为t形结构,一端进口,一端出口,上端设置透明盖7,设置透明盖7方便维修,观察过鱼情况,同时日常太阳光照射进去增加诱鱼效果,三通管8、管道21内通过固定件9固定有梯级结构14,固定件9为卡槽,进入过鱼管道13的水大部分通过助流槽17顺流而下,小部分水由于挡水板12作用在凹槽11内形成逆时针或顺时针漩涡,凹槽11可供洄游鱼类休息,所述下游鱼道口20的管道21设有连接件15,连接件15具有伸缩性,便于根据水位高低调整过鱼管道13坡度。
24.优选的,梯级结构14是pvc材质与水泥浇筑组合而成。
25.优选的,助流槽17的直径占过鱼管道13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助鱼结构24的直径占过鱼管道13直径的三分之二。
26.优选的,岩石堆坡16是由鹅卵石堆叠而成,加糙处理,增加下游鱼道口20诱鱼效果。
27.实施例2
28.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鱼类洄游通道,主要包括上游鱼道口4、过鱼管道13、下游鱼道口20,所述上游鱼道口4的管道21一端设有管口保护件3,另一端与三通管8连接,所述管口保护件3旁边固定有浮球1,利用浮球1的浮力控制上游鱼道口4的水流大小,浮球1的固定位置位于管道21横切面的中上方,以保证上游鱼道口4始终有水流入,利用定滑轮18、配重19、牵引绳5、固定锚6将上游鱼道口4固定在所需位置,所述过鱼管道13由一个以上的三通管8和两个以上的管道21相间拼接而成,管道21材质为不锈钢波纹管,三通管8为t形结构,一端进口,一端出口,上端设置透明盖7,设置透明盖7方便维修,观察过鱼情况,同时日常太阳光照射进去增加诱鱼效果,三通管8、管道21内通过固定件9固定有梯级结构14,固定件9为卡扣,进入过鱼管道13的水大部分通过助流槽17顺流而下,小部分水由于挡水板12作用在凹槽11内形成逆时针或顺时针漩涡,凹槽11可供洄游鱼类休息,所述下游鱼道口20的管道21设有连接件15,连接件15具有伸缩性,便于根据水位高低调整过鱼管道13坡度。
29.优选的,梯级结构14是水泥一体浇筑组合而成。
30.优选的,助流槽17的直径占过鱼管道13直径的二分之一,所述助鱼结构24的直径占过鱼管道13直径的二分之一。
31.优选的,岩石堆坡16是由鹅卵石堆叠而成,加糙处理,增加下游鱼道口20诱鱼效果。
32.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