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90860发布日期:2021-12-04 10:58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机械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


背景技术:

2.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地基进行打平和夯实,通过对地面的打平和夯实,可使地基在后续施工过程中更加的牢固,并且后期不易出现地基沉降等现象,进而使得建筑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在对地基的打平和夯实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打夯机,打夯机主要是利用冲击力自上向下对建筑地基进行打平和夯实,可将松动或不平的地基进行打平和夯实。
3.目前,在相关技术中,打夯机主要包括夯机本体、连杆以及握把,连杆的一端与夯机本体固定相连,连杆的另一端与握把相固定连接,握把与连杆位于背离夯机本体前进方向的一侧上,在施工过程中,夯机本体不断向前推进,夯机自身上下抖动,以实现对对地基进行打平和夯实,人工握持握把,以确保夯机本体在施工路线不随意偏。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人工通过握持握把控制夯机本体在施工路线上单向前进,到达施工路线尽头后,需人工下压握把,并将夯机本体进行转动,进而改变夯机本体的前进方向,由于夯机本体较为笨重,夯机本体转动过程较为费力,损耗操作人员体力的同时,也使得施工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打夯机的转向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包括夯机本体、连杆以及握把,还包括连接装置以及站立座,所述连接装置的一端与所述站立座相固定连接,所述站立座可移动设置于地面上,所述连杆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夯机本体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延伸并靠近至所述站立座,所述握把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靠近所述站立座的一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夯机本体与站立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同时,连杆的一端与握把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夯机本体固定相连,在夯实地基的过程中,站立座上具有动力源,使站立座能在地面上移动,操作人员站立在站立座上,操作人员握持握把,控制夯机本体的前进方向,当需要对夯机本体前进方向进行改变时,通过扭动握把,带动连杆,在连接装置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夯机本体的轻便转向,其结构设计实用且合理。
9.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轴承以及转向座,所述转向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站立座的一侧,所述转向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位于通孔内,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向座上,所述连杆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轴承,所述连杆与所述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站立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向座,并将连杆贯穿转向
座上的通孔,转动座为轴承提供安装位置,此时将轴承外圈能与转向座相固定连接,并将轴承内圈与连杆固定连接,在轴承的转动作用下,实现对夯机本体的转向,轴承能有效的降低连杆的转动摩擦系数,使得夯机本体转向的过程简单轻便,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同时,提升了对夯机本体的转向效率。
11.优选的,所述连杆周面处固定连接有止转凸台,所述轴承的内圈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止转凸台插接配合的止转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止转凸台与止转槽相插接配合的作用下,连杆与轴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得到提升,连杆与轴承之间不易打滑,连杆可更好地转动带动轴承转动,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
13.优选的,所述连杆包括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第三杆段,所述第二杆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段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一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把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杆段远离所述第一杆段的一端与所述三连杆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三杆段的另一端与所述夯机本体相连,所述第二杆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杆段以及所述第三杆段相垂直,所述第一杆段延伸并靠近至所述站立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杆段、第二杆段以及第三杆段三者固定相连,同时,在第一杆段上设置有握把,并且第三杆段与夯机本体固定相连,操作人员可通过握持握把并转动第一杆段,第一杆段联动第二杆段在连接装置的作用下进行转动,最后,第二杆段联动第三杆段,进而实现对夯机本体的转向,其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
15.优选的,所述夯机本体还包括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减震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夯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固定相连,所述减震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减震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减震部用于对所述第一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减震。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打夯机进行减震处理,在工作的过程中,是利用冲击力来对地基进行夯实的,因此,打夯机会产生巨大的震动,易对操作人员的手臂造成劳损,在打夯机工作过程中,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晃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减震部可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轮连接部相连,进而使得连杆与夯机本体相连,另一方面,减震部对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进行减震,进而使得连杆得到缓冲,操作人员在握持握把时所收到的振动减小,打夯机使用时操作人员手臂劳损的可能性得到减缓。
17.优选的,所述减震部包括减震弹簧、导向轴以及限位块,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相连,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相连,所述导向轴贯穿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导向轴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导向轴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抵接限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夯机的本体产生的振动力传递到第一连接部上,再传递到减震弹簧上,在减震弹簧的吸能下,第二连接部可在导向轴上滑移,振动力得到缓和,经过缓和的振动力最后传递到连杆上,有效的减小传递到连杆上的振动力,进而提升操作人员的施工便捷性。
19.优选的,所述减震部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所述缓冲垫固定于所述限位块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连接部与限位块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在打夯机工作的过程中,打夯机产生振动力,振动力由夯机本体传递到减震弹簧上,再由减震弹簧传递到第二连接部上,使得第二连接部在导向轴上滑移,第二连接部滑移至限位块一侧时,第二连接部与限位块上的缓冲垫相抵接,进而使得振动力得到缓冲。
21.优选的,所述站立座上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若干个所述减重孔在站立座上呈阵列状排布。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站立座上开设若干个减重孔,使得整体结构减轻,其结构设计合理且实用,在打夯机的过程,可有效的减小动力的
23.损耗。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在连接座上贯穿开设有通孔,将轴承固定安装于通孔内,使得轴承外圈能与转向座相固定连接,同时连杆的与轴承的内圈相固定连接,使得连杆可相对轴承转动,轴承可减小连杆的转动摩擦系数,通过转动连杆即可轻松便捷的对夯机本体进行转向,节省操作人员的体力,同时,提升了对夯机本体的转向效率;
26.2、在连杆的周面固定连接有止转凸台,在轴承的内圈上开设有止转槽,使得止转凸台插接至止转槽内,转动连杆,带动轴承内圈的转动,通过止转凸台与止转槽的插接配合,使得连杆在转动的过程中,连杆不易与轴承内圈相对打滑,连杆可更好地对夯机本体进行转动;
27.3、在夯机本体与连杆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减震部,在打夯机工作时,由于夯机本体是靠冲击力来对地基进行夯实的,在此过程,打夯机会产生巨大的震动,打夯机产生的振动力传递至第一连接部上,经由第一连接部将振动力传递至减震部上,最后,经过减震部的缓冲的振动力传递至第二连接部上,通过减震部对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的减震,使得传递到连杆上的振动力减小,可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手臂劳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打夯机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连杆与连接装置的剖视图。
30.图3是本技术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站立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夯机本体;2、连杆;21、第一杆段;22、第二杆段;23、第三杆段;3、握把;4、连接装置;401、轴承;402、转向座;403、通孔;5、减震组件;501、第一连接部;502、第二连接部;503、减震部;5031、减震弹簧;5032、导向轴;5033、限位块;5034、缓冲垫;6、站立座;7、管接头;8、止转槽;9、止转凸台;10、过孔;11、减重孔;12、电机;1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参照图1,该打夯机包括夯机本体1、连杆2、握把3、连接装置4、减震组件5以及站立座6,站立座6用于供操作人员站立,站立座6
位于背离夯机本体1前进方向的一侧上;连接装置4位于站立座6与夯机本体1之间,连接装置4设置于站立座6上,连接装置4用于与连杆2相连,其中,连杆2的中部贯穿连接装置4,并且连杆2与连接装置4转动相连,同时,连杆2的一端与握把3固定相连,握把3可供操作人员握持,握把3位于靠近站立座6的一侧上;同时,连杆2的另一端与减震组件5的一侧相连,减震组件5的另一侧与夯机本体1相连,减震组件5位于连杆2与夯机本体1之间,减震组件5可减小传递至连杆2上的振动力。
35.参照图2,为提升打夯机的转向效率,具体的,连接装置4包括轴承401以及转向座402,转向座402供轴承401安装,连杆2固定安装于轴承401上,以便于对夯机本体1进行转向。其中,转向座402可呈圆柱状,转向座402位于站立座6与夯机本体1之间,转向座402沿竖直方向设置,转向座402焊接固定于站立座6的一侧,同时,在转向座402的轴线中心上开设有贯穿上下两端的通孔403,该通孔403为圆孔;另外,轴承401的形状尺寸应与通孔403的形状尺寸相适配,轴承401具有内圈和外圈,轴承401的外圈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通孔403相配合,并且轴承401位于通孔403的中段处,另外,轴承401的外圈还可以与转向座402的内壁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轴承401与连杆2相连。
36.请继续参照图2,连杆2用于对夯机本体1进行转向控制,为便于连杆2整体进行装配,具体的,连杆2包括第一杆段21、第二杆段22以及第三杆段23,其中,第一杆段21、第二杆段22、第三杆段23以及握把3均呈圆杆状,并且第一杆段21、第二杆段22以及第三杆段23的尺寸形状相一致,第二杆段22的一端通过管接头7与第一杆段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杆段22的另一端也通过管接头7与第三杆段23的一端固定连接,此时,第二杆段22分别与第一杆段21以及第三杆段23相垂直,并且第一杆段21以及第三杆段23相互平行。在对连杆2进行安装时,可首先将连杆2的第二杆段22安装至轴承401中,随后依次对第一杆段21以及第三杆段23进行安装。
37.其中,连杆2通过盈配合的方式沿竖直方向安装固定于轴承401的内圈上,同时,为提升连杆2与轴承401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在轴承401的内圈的内壁处由外向内凹陷设置有止转槽8,止转槽8的长度方向沿轴承401的轴向开设;同时,在第二杆段21的外壁上一体连接有止转凸台9,止转凸台9尺寸形状与止转槽8相适配,止转凸台9并与止转槽8的位置相对,在将第二杆段22的安装于轴承401的过程中,使得将止转凸台9与轴承401内圈上的止转槽8位置相对,并将止转凸台9插入至止转槽8内,止转凸台9的表面与止转槽8的内壁相抵紧;在第二杆段2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杆段22带动轴承401的内圈进行转动,此时,轴承401的外圈相对静止,因止转凸台9与止转槽8的相插接配合,第二杆段22与轴承401之间不易打滑,以提高连杆2整体转向的稳定性以及操作的稳定性。
38.另外,第一杆段21远离第二杆段22的一端延伸并靠近站立座6,握把3焊接固定于第一杆段21上,握把3的具体形状可以为t字形或者圆盘型,在此不作限制。同时,第三杆段23远离第二杆段22的一端与减震组件5相连。
39.参照图3,为有效减小打夯机产生的振动力传递到连杆2上,具体的,减震组件5包括第一连接部501、第二连接部502以及减震部503,其中,减震部503包括减震弹簧5031、导向轴5032、限位块5033以及缓冲垫5034。
40.其中,第一连接部501以及第二连接部502可为铁板或不锈钢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01以及第二连接部502为不锈钢板,且呈长方体状;第一连接部501的一侧焊接固
定于背离夯机本体1前进方向的一侧上,第二连接部502的一侧与第三杆段23焊接固定,第二连接部502位于第一连接部501的正上方,第一连接部501与第二连接部502相互平行且相对。
41.另外,减震弹簧5031位于第一连接部501与第二连接部502之间,第一连接部501的背对夯机本体1的一侧与减震弹簧5031的一端焊接固定,同时,减震弹簧50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502的底部焊接固定,减震弹簧5031在此可对第一连接部501与第二连接部50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缓冲,另外,减震弹簧5031可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减震弹簧5031为两个,两个减震弹簧5031平行,两个减震弹簧5031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部501以及第二连接部502的两侧,减震弹簧5031用于对打夯机产生的振动力进行缓和减震,减震弹簧5031的具体设置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42.此外,导向轴5032沿竖直方向设置,导向轴5032的底端固定安装于第一连接部501背离夯机本体1的一侧,导向轴5032套接于减震弹簧5031内。其中,导向轴5032可为多根,导向轴5032在本实施中为两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导向轴5032的数量,导向轴5032应与减震弹簧5031数量相一致,多根导向轴5032对应套设于多个减震弹簧5031内,在本实施例中,两根导向轴5032相对且平行。
43.同时,在第二连接部502上可贯穿开设若干个过孔10,过孔10数量应与导向轴5032的数量相一致,若干根导向轴5032对应插接于若干个过孔10内,同时,过孔10的直径应小于减震弹簧5031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部502上贯穿开设有两个过孔10,过孔10的形状可与导向轴5032的形状相一致,过孔10的尺寸大小应对应导向轴5032的尺寸大小,过孔10的孔壁与导向轴5032的表面相滑移抵接,进而使得导向轴5032可活动于过孔10内,在夯机本体1振动的过程中,在导向轴5032的导向作用下第一连接部501与第二连接部502之间不易水平偏移,减震部503的结构稳定性得到提升,此外,导向轴5032通过该过孔10延伸至第二连接部502背离减震弹簧5031一侧。
44.进一步地,限位块5033数量应与导向轴5032的数量相一致,在本实施中限位块5033两个,两块限位块5033分别焊接固定于两根导向轴5032背离第二连接部502的一端周面上,该限位块5033可为长方体或正方体,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块5033为正方体,限位块5033可与第二连接部502相抵接,在限位块5033的作用下,使得第二连接部502不会脱离导向轴5032;另外,缓冲垫5034胶粘固定于限位块5033朝向于第二连接部502的一侧上,缓冲垫5034位于限位块5033与第二连接部502之间,在打夯机工作的过程中,第二连接部502来回地与缓冲垫5034进行碰撞,缓冲垫5034可对夯机本体1产生的振动力进行缓和。
45.在此,减震组件5可更加有效的对夯机本体1产生的振动力进行缓和,减小传递到连杆2上的振动力,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夯机本体1的过程中,手臂劳损的可能性得到减缓,提升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6.参照图4,为减轻整体结构的重量,同时为实现操作人员站立,具体的,在站立座6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减重孔11,若干个减重孔11在站立座6上呈间隔阵列排布,另外,站立座6的底部可设置滚轮13,站立座6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动力源,动力源可以为电机12,动力源可通过链轮链条结构与滚轮13相连,驱动电机12,可时滚轮13在地面上滚动,进而对站立座6向前推进,满足夯机本体1的移动需求。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高效打夯机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可站立在站立座
6上,连杆2的一端与握把3固定连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夯机本体1固定连接,在需要对夯机本体1进行转向时,操作人员手臂握持握把3,操作人员扭动握把3可控制夯机本体1的前进方向,由于连杆2在轴承401的辅助下进行转动,轴承401可降低连杆2转动的摩擦系数,因此操作人员可轻便的对夯机本体1进行转向。同时,连杆2远离握把3的一端与减震组件5相固定连接,在夯机本体1打夯的过程中,夯机本体1产生的震动可通过减震组件5得到有效的缓冲,再由减震组件5传递到连杆2上,使得连杆2接收到的振动力减小,在操作夯机本体1在的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手臂劳损的可能性得到减缓。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