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车站内的立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2450发布日期:2021-11-25 13:5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包括结构柱(1)和装饰面层,所述装饰面层设于所述结构柱(1)的外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层的上部包括外扩结构(222),所述外扩结构(222)内侧通过若干吊杆(3)连接顶板(12)和/或梁(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结构(222)的内侧具有若干第一挂接部(6),所述第一挂接部(6)为横折型结构,所述横折型结构包括横部(62)和竖部(61),所述竖部(61)连接所述外扩结构(222),所述吊杆(3)下端连接有挂接角钢(33),所述横部(62)设于所述挂接角钢(33)的横板上方并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折型结构与所述外扩结构(222)为一体成型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3)包括第一吊杆(31)和第二吊杆(32),所述第一吊杆(31)和所述第二吊杆(32)之间设有龙骨转换层(4),所述第二吊杆(32)的上端连接所述顶板(12)和/或梁(11)、下端连接所述龙骨转换层(4),所述第一吊杆(31)的上端连接所述龙骨转换层(4)、下端连接有所述挂接角钢(33),所述挂接角钢(33)连接所述外扩结构(222)的所述第一挂接部(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转换层(4)包括两根第一转换龙骨(41)和两根第二转换龙骨(42),两根所述第一转换龙骨(41)和两根所述第二转换龙骨(42)均位于同一高度上,两根所述第一转换龙骨(41)平行设置,两根所述第二转换龙骨(42)平行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转换龙骨(41)均垂直两根所述第二转换龙骨(42),两个所述第一转换龙骨(41)关于所述结构柱(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转换龙骨(42)关于所述结构柱(1)对称设置;一共设有四个所述第二吊杆(32),其中两个所述第二吊杆(32)的下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换龙骨(41)的中部、上端均连接所述梁(11),另外两个所述第二吊杆(32)的下端分别两个所述第二转换龙骨(42)的中部、上端均连接所述顶板(12)。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层沿所述结构柱(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装饰面层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面(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面(22),所述第二面(22)包含所述外扩结构(2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面层的外侧设有若干挂片(5),所述挂片(5)为条状结构,所述挂片(5)沿所述结构柱(1)的高度方向布设,所有所述挂片(5)间隔分布,所述挂片(5)沿纵向设置有灯槽(81),所述灯槽(81)内设有灯带(84),所述灯槽(81)的槽口设有灯片(8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扩结构(222)为曲面板,所有所述挂片(5)设于所述第一面(21)的外侧,所述第一面(21)的外侧的所有所述挂片(5)包括中间挂片(51)和若干两侧挂片(52),所述中间挂片(51)为竖直挂片,若干两侧挂片(52)为弧形挂片;靠近所述中间挂片(51)的所述弧形挂片的曲率小于远离所述中间挂片(51)的所述弧形挂片,最外侧的所述弧形挂片的走向适配于所述第一面(21)的对应侧。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灯槽(81)分别设置于对应所述挂片(5)的相同侧,所述挂片(5)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过线孔(83),两个所述过
线孔(83)分别连通所述灯槽(81)的两个端部,所述过线孔(83)位于所述挂片(5)连接所述装饰面层的一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包括结构柱和装饰面层,所述装饰面层设于所述结构柱的外表面,所述装饰面层的上部包括外扩结构,所述外扩结构内侧通过若干吊杆连接顶板和/或梁。所述地铁车站内的立柱,其装饰面层的上部包括外扩结构,采用吊杆垂直的将装饰面层的外扩结构部分吊装至顶板和/或梁的下方,利用钢结构受拉不受弯的特性,使得外扩结构能够稳定的吊装于结构柱的外侧。相比于现有的采用悬挑龙骨来连接外扩结构,其稳定性更高,且无需增加很多斜撑,能够节省材料、减轻自重、便于安装,能够减少生产周期和施工时间。产周期和施工时间。产周期和施工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郑苏伟玉 何亮 唐勇 王鹏鹏 杨英 吴蒙蒙 张艺 魏滢 钱科 刘芳 何倩 卢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局集团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4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