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提升法水下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03145发布日期:2022-02-23 19:0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空气提升法水下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空气提升法水下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及应用,水工建筑物作为水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其安全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水工建筑物的投入使用,不免涉水混凝土结构会出现一定的耐久性问题,尤其是水电站经过长期的发电和泄洪,机组尾水渠及泄水闸后消力坎易出现淘坑和破损等缺陷,对水电站的稳定非常不利。为保证水电站发电和防洪的正常运行,很难进行停机干地施工,目前针对水工建筑物的缺陷处理多是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进行基面清理,以便于裸露出新鲜基岩,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粘结性。
3.目前常采用的水下清淤方式为抓斗型清淤和高压水枪冲洗方式,抓斗型清淤对于块状杂物及大范围的淤积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石子、淤泥等细小杂物的清理不彻底,并且因其机械设备较大,安装和操作较为繁杂,在水下浇筑混凝土的基面清理上使用量较少。高压水枪冲洗方式是在水下利用高压水射流推移淤泥或杂物移动,但由于其受到水压的限制,水深越深,水射流压力越小,水射流推移的距离降低,需要多次重复清洗,造成潜水员水下作业时间较长,水下基面清理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空气提升法水下清淤装置。本实用新型既能满足混凝土水下浇筑基面清理洁净的需求,又能减少潜水员的水下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空气提升法水下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筛、排污管和通气管,排污管的底部设置进污口和第一进气孔,排污管的顶部设置排污管出口管,排污管出口管的出口正对过滤筛的上部,而使从排污管出口管排出的淤泥能够向下穿过过滤筛,通气管的底部设置第二进气孔,通气管的侧壁上设置排气孔,排气孔正对过滤筛所处位置的下方,所述第一进气孔与和第二进气孔均与空压机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分别通过管道与空压机上的第一进气阀门和第二进气阀门相连接,所述进污口与进污管道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空压机位于水上平台上方,所述排污管的上端包裹第一浮漂,所述过滤筛内嵌于第二浮漂内,所述水上平台、第一浮漂和第二浮漂均漂浮在水面上。
9.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位于排污管的一侧,通气管的侧壁上具有沿通气管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均正对过滤筛所处位置的下方。
10.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和通气管向水下设置,排污管可根据所要清理基面的水深
进行伸长或缩短。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浮漂和第二浮漂通过连接绳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排污管出口管与排污管之间设置转接头。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无需潜水员长时间水下作业,采用过滤筛将体积较大的杂物过滤分离,减小重度较大杂物的含量,增大淤积物的推移速度。并通过浮漂将装置始终浮于水面,可在水上移动装置,转换清理区域范围,既能满足混凝土水下浇筑基面清理洁净的需求,有效提高水下清淤效率,又能减少潜水员水下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过滤筛;2-排污管;3-通气管;4-进污口;5-第一进气孔;6-第二进气孔;7-第一排气孔;8-空压机;9-第一进气阀门;10-第二进气阀门;11-水上平台;12-第一浮漂;13-第二浮漂;14-第二排气孔;15-转接头;16-排污管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9.如图1所示,空气提升法水下清淤装置,包括过滤筛1、排污管2和通气管3,排污管2的底部设置进污口4和第一进气孔5,排污管2的顶部设置排污管出口管16,排污管出口管16的出口正对过滤筛1的上部,而使从排污管出口管16排出的淤泥能够向下穿过过滤筛1,空压机8通过第一进气孔5对排污管2内压入气体,高压气体流速形成局部负压的方式将底部淤积通过进污口4吸入,并快速提升至排污管出口管16排出,通气管3的底部设置第二进气孔6,通气管3的侧壁上设置排气孔,排气孔正对过滤筛1所处位置的下方,通过排气孔进一步推动过滤筛1过滤后的污浊水体进行移动,增大排污的距离,减少水下重复清淤,所述第一进气孔5与和第二进气孔6均与空压机8连接。所述过滤筛1由1cm
×
1cm的网格组成,对较大颗粒和杂物进行筛分,当过滤筛1内杂物积累一定量后可运输至岸边集中清理。
20.所述第一进气孔5和第二进气孔6分别通过管道与空压机8上的第一进气阀门9和第二进气阀门10相连接,所述进污口4与进污管道连接。
21.所述空压机8位于水上平台11上方,所述排污管2的上端包裹第一浮漂12,所述过滤筛1内嵌于第二浮漂13内,所述水上平台11、第一浮漂12和第二浮漂13均漂浮在水面上。
22.所述通气管3位于排污管2的一侧,通气管3的侧壁上具有沿通气管3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4,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4均正对过滤筛1所处位置的下方。
23.所述排污管2和通气管3向水下设置,排污管2可根据所要清理基面的水深进行伸长或缩短,排污管2可以为波纹管。
24.所述第一浮漂12和第二浮漂13通过连接绳相连接。
25.所述排污管出口管16与排污管2之间设置转接头15。排污管出口管16的管径大于进污管道的管径。
26.首先将空压机8放置于水上平台11上,将第一进气孔5、第二进气孔6与空压机8相连接;根据水深,调节排污管2的长度,确保进污口4距离所要清理的基面不超过30cm;打开空压机8、第一进气阀门9和第二进气阀门10,淤泥由进污口4吸入并通过排污管2提升至排污管出口管16进行喷出;喷出的淤泥穿过过滤筛1进行初步筛分后,淤泥中石子等细小杂物穿过过滤筛1被排气孔喷出的气体吹至所要清理的基面的外侧,并通过水流流至下游;当排污管出口管16喷出水体无明显较大颗粒杂质后,通过移动水上平台11、第一浮漂12和第二浮漂13,将清淤装置转换至下一处需清淤的区域,并重复上述的清理步骤。
27.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及附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制造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提升法水下清淤装置,并且能够产生本实用新型所记载的积极效果。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