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3539发布日期:2021-12-04 11:53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农业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


背景技术:

2.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从经济角度出发,作为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趋势是高度的知识化、国际化、商业化、资本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等积极因素交织融合在一起。
3.在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水利工程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需水要求及排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角色。农业灌溉方式一般可分为为传统的地面灌溉、普通喷灌以及微灌。农田灌溉常利用江河之水,通过地面上开挖水渠,水渠不断延伸,水渠将水体引入农田,有干渠、支渠之分。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现有的水渠在施工过程中,一般用石砌或水泥筑成,在进行水渠砌筑前,在农田的地面上开挖基坑,之后将石材等沿基坑的内底面及两侧的内壁进行铺设;随着时间的推延,农田在进行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时,当农业机械行驶至水渠位置时,此时大型机械对地面进行碾压,此时水渠两侧的地质失稳,水渠两侧的地质向水渠的位置滑移,造成对水渠两侧壁的挤压,故水渠两侧壁易破裂,进而使水渠的结构破损,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水渠的结构强度,降低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时对水渠造成的破坏,本技术提供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包括若干组均为预制的内槽板及侧板,地面上开挖有不断延伸的基坑,所述基坑的内底面水平设置;各组所述内槽板铺设在所述基坑的内底面上并沿所述基坑的方向不断延伸,所述内槽板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均凹设有插孔,各组所述侧板的下端部插接入所述内槽板两侧的所述插孔内部;两侧的各组所述侧板之间铺设有水平设置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两侧边沿均贯穿钢钎,各组所述钢钎的下端部插接入所述侧板内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水渠的施工时,将各组预制的内槽板向基坑内部吊装,各组内槽板沿基坑的内底面不断延伸,之后将各组侧板进行安装,侧板的下端部插接入各组插孔内部,内槽板形成对各组侧板的支撑,各组插孔也构成对侧板的限位,各组侧板插接入插孔后不易发生移动;盖板铺设在正对设置的两组侧板之间,各组钢钎贯穿盖板并与侧板插接固定,上述设置实现了盖板在两组侧板之间的连接,故当农田中进行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时,此时各组侧板插接在内槽板上的插孔内部,各组盖板对两侧的侧板上端部
进行支撑,故此时水渠对两侧的土质的滑移压力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此时水渠不易发生破损,提升了水渠的使用寿命,保障了正常的给排水作业。
9.优选的,各组所述侧板背离所述基坑侧壁的一侧端面与所述定位板背离所述所述基坑内壁的一侧端面共面,所述侧板的下端部一体成型有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的插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的该侧端面与定位板的该侧端面共面设置,故此时水渠的内壁较为光滑,水渠内部进行给排水作业时不易张挂水体中的杂物,降低了因杂物堆积造成的水流量降低;插板与插孔插接配合,提升了侧板在定位板上的稳定型安装。
11.优选的,各组所述侧板与所述基坑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部灌注成型有砂浆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隙位于侧板与基坑内壁之间,砂浆层对间隙进行填充,砂浆层的设置起到对将基坑内壁与侧板之间的支撑作用,使侧板的侧壁与基坑内壁之间实现连接,提升了侧板在基坑内部的稳定性,侧板不易在基坑内部发生滑移。
13.优选的,各组所述定位板上均贯穿有若干组水平设置的排水孔,各组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插孔的下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排水孔贯穿定位板设置,排水孔的设置实现了将内槽板内部与两侧基坑土质之间的连通,故水渠中的水体能够经各组排水孔向基坑外侧的农田进行渗透;同时当降雨较多时,此时土质中含水量较高,农田中的水体能够经各组排水孔向水渠内部渗透,各组排水孔的设置提升了水渠的给排水效果。
15.优选的,各组所述内槽板的垂直于所述基坑延伸方向的一侧端面上均凸设有连接板,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端面上凹设有连接孔,相邻两组所述内槽板之间的所述连接板及所述连接孔插接配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各组内槽板在基坑内部的安装时,此时相邻两组内槽板沿着基坑不断延伸,相邻两组内槽板上的连接板起到将各组内槽板的连接作用,相邻两组内槽板的连接处不易错位,各组内槽板的直线性较高,提升了水渠的施工质量。
17.优选的,各组所述盖板的长度与所述侧板的长度相同,各组所述盖板与下方的所述侧板错位分布,相邻两组所述侧板对一组所述盖板进行支撑。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与各组侧板错位分布,盖板对相邻两组侧板进行覆盖,在各组钢钎的配合下,此时一组盖板起到对相邻两组侧板的连接,进而盖板的设置起到对相邻两组侧板之间的对拉连接,使相邻两组侧板之间不易分离,提升了水渠整体的结构稳定性。
19.优选的,各组所述盖板上均贯穿开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通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通孔贯穿盖板,当降雨的雨势较大时,农田的地面上水位较高,各组通孔的设置实现了雨水向水渠内部的流动效率,促进了农田雨水的排水。
21.优选的,各组所述侧板的上端部边沿均一体成型有挡土板,各组所述挡土板的长度小于所述侧板的长度,所述挡土板的两端均凹设有雨水口。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挡土板位于侧板的竖直上端部,挡土板的设置对农田中的土质进行阻挡,降低了土质落入水渠内部的概率;挡土板两侧的雨水口便于农田地面的雨水向水渠内部汇流。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各组内槽板沿基坑的内底面不断延伸,之后将各组侧板进行安装,侧板的下端部插接入各组插孔内部,内槽板形成对各组侧板的支撑,各组插孔也构成对侧板的限位,各组侧板插接入插孔后不易发生移动;盖板铺设在正对设置的两组侧板之间,各组钢钎贯穿盖板并与侧板插接固定,上述设置实现了盖板在两组侧板之间的连接,故当农田中进行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时,此时各组侧板插接在内槽板上的插孔内部,各组盖板对两侧的侧板上端部进行支撑,故此时水渠对两侧的土质的滑移压力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此时水渠不易发生破损,提升了水渠的使用寿命,保障了正常的给排水作业;
25.2.间隙位于侧板与基坑内壁之间,砂浆层对间隙进行填充,砂浆层的设置起到对将基坑内壁与侧板之间的支撑作用,使侧板的侧壁与基坑内壁之间实现连接,提升了侧板在基坑内部的稳定性,侧板不易在基坑内部发生滑移;各组排水孔贯穿定位板设置,排水孔的设置实现了将内槽板内部与两侧基坑土质之间的连通,故水渠中的水体能够经各组排水孔向基坑外侧的农田进行渗透;同时当降雨较多时,此时土质中含水量较高,农田中的水体能够经各组排水孔向水渠内部渗透,各组排水孔的设置提升了水渠的给排水效果;
26.3.盖板与各组侧板错位分布,盖板对相邻两组侧板进行覆盖,在各组钢钎的配合下,此时一组盖板起到对相邻两组侧板的连接,进而盖板的设置起到对相邻两组侧板之间的对拉连接,使相邻两组侧板之间不易分离,提升了水渠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各组通孔贯穿盖板,当降雨的雨势较大时,农田的地面上水位较高,各组通孔的设置实现了雨水向水渠内部的流动效率,促进了农田雨水的排水。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9.图3是本技术中内槽板与两组侧板的爆炸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内槽板;11、定位板;111、插孔;112、排水孔;12、连接板;13、连接孔;2、侧板;21、插板;22、挡土板;221、雨水口;3、地面;31、基坑;32、砂浆层;33、间隙;4、盖板;41、通孔;42、沉槽;5、钢钎。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参照图1,地面3上开挖有不断延伸的基坑31,基坑31的内底面水平设置,基坑31内部进行该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的施工。
33.参照图1及图2,该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包括若干组均为预制的内槽板1及侧板2,内槽板1及侧板2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组内槽板1铺设在基坑31的内底面并沿基坑31不断延伸,内槽板1的下端面与基坑31的内地满贴合,内槽板1的下端面宽度尺寸与基坑31内底面的宽度相配合。内槽板1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定位板11,各组定位板11倾斜向上设置,各组定位板11与内槽板1之间的角度优选120度。
34.参照图2及图3,定位板11的上端面均凹设有插孔111,插孔111贯穿定位板11的两端,各组插孔111平行于定位板11的所在平面。各组侧板2背离基坑31侧壁的一侧端面与定
位板11背离基坑31内壁的一侧端面共面,侧板2的下端部一体成型有与插孔111插接配合的插板21,插板21连接侧板2长度方向的两侧端面。各组侧板2与基坑31内壁之间均具有间隙33,间隙33的内底部延伸至定位板11的上端面;间隙33内部灌注成型有砂浆层32。各组定位板11上均贯穿有若干组水平设置的排水孔112,排水孔112的孔径优选3

5cm,各组排水孔112位于插孔111的下方。
35.各组内槽板1的垂直于基坑31延伸方向的一侧端面上凸设有连接板12,背离连接板12的一侧端面上凹设有连接孔13,连接板12及连接孔13均位于该侧端面的中间位置,相邻两组内槽板1之间的连接板12及连接孔13插接配合。两侧的各组侧板2之间铺设有水平设置的盖板4,各组盖板4上均贯穿开设有若干组均匀分布的通孔41,侧板2的上端面凹设有阶梯结构的沉槽42,盖板4的厚度与沉槽42的深度相同。
36.盖板4的两侧边沿均贯穿有钢钎5,钢钎5的下端部插接入侧板2内部,一侧边沿上插接有两组钢钎5。各组盖板4的长度与内槽板1的长度相同,各组盖板4与下方的内槽板1错位分布,相邻两组内槽板1对一组盖板4进行支撑。各组侧板2的上端部边沿均一体成型有挡土板22,挡土板22的上端面高于盖板4的上端面;各组挡土板22的长度小于侧板2的长度,挡土板22的两端均凹设有雨水口221。
37.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的实施原理为:
38.该种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渠在进行施工前,先对农田的地面3进行划线,确定水渠的位置及走向。借助挖掘机对基坑31进行开挖,此时基坑31的内底面水平设置。再将各组预制的内槽板1、侧板2及盖板4向施工现场进行运输。
39.进行各组内槽板1向基坑31内部的铺设,施工人员借助人力或吊装设备将内槽板1向基坑31内部搬运,第一组内槽板1铺设完成后,第二组内槽板1继续进行,此时第一组内槽板1上的连接板12与第二组内槽板1上的插孔111插接配合,逐次完成一段长度的内槽板1铺设作业。
40.进行各组侧板2的安装,将侧板2依次插接入各组插孔111内部,插板21与插孔111插接固定。各组侧板2完成初步的固定,此时施工人员对两侧的间隙33进行灌浆,混凝土砂浆对两侧的间隙33进行填充,混凝土砂浆不断失水硬化,使各组间隙33内部形成砂浆层32。
41.进行各组盖板4的安装,盖板4铺设在两组正对设置的侧板2之间,盖板4的两侧与各组沉槽42卡接配合,将各组钢钎5进行安装,钢钎5贯穿各组盖板4并插接入侧板2内部。逐次进行施工,完成对该种水渠的施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各组内槽板1沿基坑31的内底面不断延伸,之后将各组侧板2进行安装,侧板2的下端部插接入各组插孔111内部,内槽板1形成对各组侧板2的支撑,各组插孔111也构成对侧板2的限位,各组侧板2插接入插孔111后不易发生移动;盖板4铺设在正对设置的两组侧板2之间,各组钢钎5贯穿盖板4并与侧板2插接固定,上述设置实现了盖板4在两组侧板2之间的连接,故当农田中进行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时,此时各组侧板2插接在内槽板1上的插孔111内部,各组盖板4对两侧的侧板2上端部进行支撑,故此时水渠对两侧的土质的滑移压力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此时水渠不易发生破损,提升了水渠的使用寿命,保障了正常的给排水作业。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