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及采用该块体的护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5790发布日期:2022-01-22 11:5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及采用该块体的护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滩结构,特别是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及采用该块体的护滩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背景下,生态航道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未来内河航道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对于航道整治工程来说,传统的护滩结构主要侧重于结构方面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所采用的也多为硬质结构。这些结构虽然能够较好地满足功能性上的要求,但会将河流与岸边的生态系统分隔开来,改变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鱼类的食物来源及产卵场所,降低河床的透水性,并对水生植物生长造成影响,最终破坏局部生态系统的平衡。此外,传统护滩所使用的硬质结构也会导致其与外界景观不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现代所提倡的绿色生态理念。为此,需要开发研究既能发挥工程效果,又能体现生态和环保价值的新型护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及采用该块体的护滩结构,采用该护滩块体形成的河道护滩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护滩工程效果,还能充分体现生态和环保价值。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包括平放的半圆柱形主体,所述主体的左端立面设有纵向凸榫,右端立面设有与所述纵向凸榫适配的纵向榫槽,前侧弧面设有横向凸榫,后侧弧面设有与所述横向凸榫适配的横向榫槽,在所述主体的中部和角部均设有孔洞,中部孔洞比角部孔洞大。
5.所述纵向凸榫和所述纵向榫槽长度为所述主体长度的0.15~0.2倍,宽度为所述主体宽度的0.4~0.6倍,高度为所述主体高度的0.4~0.6倍。
6.所述横向凸榫和所述横向榫槽长度为所述主体长度的0.4~0.6倍,宽度为所述主体宽度的0.1~0.15倍,高度为所述主体高度的0.2~0.3倍。
7.所述中部孔洞的直径为所述主体直径的0.4~0.6倍,所述角部孔洞的直径为所述主体直径的0.1~0.15倍。
8.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护滩块体的护滩结构,该护滩结构是采用所述护滩块体拼接而成的,所述护滩块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河岸或水流方向布置。
9.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0.(1)块体尺寸统一,可进行模块化生产;现场拼接施工铺设方便,无需水泥砂浆砌筑,施工效率高,节省工程投资;采用混凝土制造,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无需后期保护。
11.(2)护滩块体表面呈半圆弧形,外形美观;块体组合后形成半圆波浪形护滩结构可
以显著消散水流与波浪能量,有效避免滩体受到直接冲刷,促使上游来沙在护滩区域落淤,同时还可以丰富滩体附近的流场变化,为水生生物提供有利的生存环境。
12.(3)护滩块体各侧面设有凹凸结构,可将多个块体进行联锁拼接,防止块体向不同方向发生位移,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3.(4)块体留有孔洞,可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侧向连通性。中间圆形镂空部分可视具体情况选择保持透空、加入适配碎石、种植适宜的水生植物等;各角部位置的角部孔洞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持透空或插入锚定棒以进一步加固局部护滩块体。
14.综上,本实用新型在发挥传统护滩功能的同时,可为水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生境,为河岸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此外还能够根据现场的水流与地形条件、生物种群结构等对镂空部分进行灵活处理,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功能性和生态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7.图3为图1的侧视图;
18.图4为图1的主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图1所示块体形成的河道护滩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纵向凸榫;2、纵向榫槽;3、横向凸榫;4、横向榫槽;5、中部孔洞;6、角部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2.请参阅图1~图4,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包括平放的半圆柱形主体,所述主体的左端立面设有纵向凸榫1,右端立面设有与所述纵向凸榫1适配的纵向榫槽2,前侧弧面设有横向凸榫3,后侧弧面设有与所述横向凸榫3适配的横向榫槽4,在所述主体的中部和角部均设有孔洞,中部孔洞5比角部孔洞大6。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凸榫1和所述纵向榫槽2长度为所述主体长度的0.15~0.2倍,宽度为所述主体宽度的0.4~0.6倍,高度为所述主体高度的0.4~0.6倍。所述横向凸榫3和所述横向榫槽4长度为所述主体长度的0.4~0.6倍,宽度为所述主体宽度的0.1~0.15倍,高度为所述主体高度的0.2~0.3倍。所述中部孔洞5的直径为所述主体直径的0.4~0.6倍,所述角部孔洞6的直径为所述主体直径的0.1~0.15倍。
24.请参阅图5,一种采用上述护滩块体的护滩结构,该护滩结构是采用所述护滩块体拼接而成的,所述护滩块体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河岸或水流方向布置。
25.更加详细的说明如下:
26.为方便表述,定义半圆柱体两侧半圆形平面的法线方向为x方向,半圆形平面中线段所在的直线方向为y方向,半圆柱体底部矩形平面的法线方向为z方向。在x方向上两侧的半圆形平面上分别设有相同位置和尺寸的纵向凸榫1和纵向榫槽2,在y方向上两侧的半圆
弧面上也分别设有相同位置和尺寸的横向凸榫3和横向榫槽4,在半圆柱体的半圆弧面中间设有中部孔洞5,在半圆柱体的半圆弧面四个角部位置设有圆形的角部孔洞6。x方向上两侧的纵向凸榫1和纵向榫槽2,其在x方向上的长度为半圆柱体x方向上长度的0.15~0.2倍,其在y方向上宽度为半圆柱体y方向上宽度的0.4~0.6倍,其在z方向上高度为半圆柱体z方向上高度的0.4~0.6倍。y方向上两侧的横向凸榫3和横向榫槽4,其在x方向上长度为半圆柱体x方向上长度的0.4~0.6倍,其在y方向上宽度为半圆柱体y方向上宽度的0.1~0.15倍,其在z方向上高度为半圆柱体z方向上高度的0.2~0.3倍。中部孔洞5的直径为半圆柱体y方向上宽度的0.4~0.6倍,角部孔洞6的直径为半圆柱体y方向上宽度的0.1~0.15倍。
27.请参阅图5,当采用上述联锁式半圆柱形生态护滩块体形成护滩结构时,将纵向凸榫1与纵向榫槽2、横向凸榫3与横向榫槽4分别进行联锁拼接。护滩块体的x方向垂直于河岸或水流方向布置。
28.护滩块体采用混凝土制造,尺寸可根据具体施工区的水流条件及水生物种类而定。
29.在采用上述护滩块体形成护滩结构时,为充分发挥护滩块体的防护功能和生态功能,可根据不同的现场环境对中部孔洞5和角部孔洞6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中部孔洞5,在水流条件较好、鱼类等生物较为活跃的区域可以选择保持透空,从而为鱼类等多种生物提供躲藏和生活空间;在水流强度较大的重点防护区域可以选择填入级配碎石,在进一步提高抗剪强度的同时保证透水性,可为底栖生物和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此外,还可以在适当区域种植合适的亲水性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增强块体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冲性能,同时植物还可以净化水体,构造完整的河流生态体系,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对于角部孔洞6,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保持透空,以增加护滩结构整体透水性,促进水体与岸滩的能量物质交换;在局部水流较急、冲刷较强区域也可以选择插入锚固棒以进一步加固局部护滩结构。
30.上述护滩结构的施工方法为:
31.(1)滩面整平。
32.(2)由施工区角落分别向x和y两个方向铺设护滩块体,铺设时块体的x方向垂直于河岸或水流方向,y方向顺河岸或水流方向。在确保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头,保证整体强度。
33.(3)检查坡面平整度,对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局部区域进行再处理。
34.(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护滩块体中部孔洞进行处理,对于鱼类较为活跃区域直接保持透空形式,对于水流较强区域采用级配碎石进行灌填以提高稳定性,在适当区域还可以选择种植亲水性植物,具体做法是在中部孔洞内回填土壤、植物种籽和肥料的混合层,混合层厚度要均匀,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碎石,碎石高度不超过护滩块体表面。
35.(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角部孔洞进行处理,对于坡度相对较陡、水流冲刷较强区域插入锚固棒连接护滩块体和土体,增加结构稳定性,对于普通区域可直接透空处理,增加护滩结构的透水性。
36.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