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5445发布日期:2022-03-09 10:3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生态改造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城市改造更新已经从拆除改为维护提升,基础设施类作为重点改造对象,需要针对既有设施提出方便可行的改造手段。针对山地城市老旧城区挡土墙的改造,在关注安全性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立面美化以及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
3.山地城市地势变化丰富,在各种建设用地以及市政设施当中广泛存在各种类型的挡土墙,雨水的汇集对挡土墙形成长时期的冲刷,危害工程安全。当前常规的处理手法是设置顶面截水沟,以疏导为主降低土壤含水量避免形成静水压力。但此种手法造成雨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无法避免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也不适用于老旧项目的海绵城市技术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能够避免传统的截水沟造成的水资源浪费,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横向集水模块、立面导流模块以及雨水利用模块。
6.横向集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挡土墙内侧上部的截水沟,以及进口设置在截水沟底部的入流管,入流管的进口处设置不锈钢滤水网,入流管管体穿过挡土墙,另一端连接在雨水利用模块内。
7.立面导流模块包括设置在雨水利用模块内,表面布满小孔的穿孔管,相邻的两个穿孔管之间通过连通管依次相连,最末端的穿孔管通过排水管接入到雨水管网中。
8.雨水利用模块包括种植结构和支撑结构,种植结构内部为生态岩棉,生态岩棉的外部设置种植土,种植土的外部包裹双层聚酯无纺布,双层聚酯无纺布的夹层内掺有草籽;支撑结构包括一端连接在种植结构上的第一镀锌角钢支架,第一镀锌角钢支架的固定连接在镀锌钢板上,镀锌钢板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在挡土墙上。
9.上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优选方式下,穿孔管设置在雨水利用模块内的生态岩棉中。
10.上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优选方式下,截水沟内部还设置高度小于截水沟深度的溢流堰,所属溢流堰将截水沟分成入流区和超标雨水溢流区两部分,入流区的底部设置不锈钢滤水网并连接入流管的进口;超标雨水溢流区的底部接入到雨水管网中。
11.上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优选方式下,雨水利用模块的中部设置用于将雨水利用模块对穿固定的锚栓。
12.上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优选方式下,所述生态岩棉的四角处通
过第二镀锌角钢支架固定连接。
1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少雨水径流对挡土墙面的冲刷,提升安全性;加强了雨水的源头消减以及净化作用,成为城市雨水安全系统的重要环节;挡土墙立面美化效果较好,以绿色设施增加城市绿量,并且本系统结构养护方便,解决了养护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15.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立面图;
16.图3是本发明纵向剖面图;
17.图4是本发明中雨水利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横向集水模块,2、立面导流模块,3、雨水利用模块,4、挡土墙,5、截水沟,6、入流管,7、不锈钢滤水网,8、穿孔管,9、连通管,10、排水管,11、生态岩棉,12、种植土,13、双层聚酯无纺布,14、第一镀锌角钢支架,15、镀锌钢板,16、膨胀螺栓,17、溢流堰,18、入流区,19、超标雨水溢流区,20、锚栓,21、第二镀锌角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横向集水模块1、立面导流模块2以及雨水利用模块3。横向集水系统1包括设置在挡土墙4内侧上部的截水沟5,以及进口设置在截水沟5底部的入流管6,入流管6的进口处设置不锈钢滤水网7,入流管6管体穿过挡土墙4,另一端连接在雨水利用模块3内。
20.如图1、图2、图3所示,立面导流模块2包括设置在雨水利用模块3内,表面布满小孔的穿孔管8,相邻的两个穿孔管8之间通过连通管9依次相连,最末端的穿孔管8通过排水管10接入到雨水管网中。
21.如图4所示,雨水利用模块3包括种植结构和支撑结构,种植结构内部为生态岩棉11,穿孔管8设置在雨水利用模块3内的生态岩棉11中,生态岩棉11的外部设置种植土12,种植土12的外部包裹双层聚酯无纺布13,双层聚酯无纺布13的夹层内掺有草籽;支撑结构包括一端连接在种植结构上的第一镀锌角钢支架14,第一镀锌角钢支架14的固定连接在镀锌钢板15上,镀锌钢板15通过膨胀螺栓16连接在挡土墙4上。雨水利用模块3的中部设置用于将雨水利用模块3对穿固定的锚栓20,并且生态岩棉11的四角处通过第二镀锌角钢支架21固定连接。
22.如图1、图3所示,截水沟5内部还设置高度小于截水沟5深度的溢流堰17,所属溢流堰17将截水沟5分成入流区18和超标雨水溢流区19两部分,入流区18的底部设置不锈钢滤水网7并连接入流管6的进口;超标雨水溢流区19的底部接入到雨水管网中。
23.本系统的横向集水模块1,主体由截水沟5及不锈钢滤水网7构成,可借助既有的挡土墙4顶部截水沟改造。间隔设置入流管18,将雨水引流至立面导流模块2中,不锈钢滤水网7可防止大颗粒物堵塞。截水沟5中设置溢流堰17及雨水管,将超标雨水导入市政雨水管网中。
24.立面导流模块2是由穿孔管8、连通管9、排水管10及相关连接件构成。穿孔管8置于雨水利用模块3中,通过连通管9将各雨水利用模块3形成串联系统,穿孔管8将雨水以滴灌
渗透形式排放到雨水利用模块3中,达到利用雨水资源的目的,雨水利用模块3中的雨水饱和后,将超标雨水通过排水管10排至雨水管网中。
25.雨水利用模块3,分为种植结构与支撑结构两个子模块。种植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生态岩棉11、种植土12、双层聚酯无纺布13,其中种植土12优选为配方土。生态岩棉11具有下雨时吸水,干旱时将其蓄存的雨水通过毛细作用释放回土壤的特点,同时可为植物根茎提供基本的生长空间;配方土选用轻质土壤,降低系统自重及工程造价。双层聚酯无纺布13内掺草籽,形成植被,也可通过扦插形成表面植被。支撑系统选择轻质角钢框架,并隐藏于模块内部,方便立面植被覆盖。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集水模块(1)、立面导流模块(2)以及雨水利用模块(3);所述横向集水系统(1)包括设置在挡土墙(4)内侧上部的截水沟(5),以及进口设置在所述截水沟(5)底部的入流管(6),所述入流管(6)的进口处设置不锈钢滤水网(7),所述入流管(6)管体穿过所述挡土墙(4),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雨水利用模块(3)内;所述立面导流模块(2)包括设置在雨水利用模块(3)内,表面布满小孔的穿孔管(8),相邻的两个穿孔管(8)之间通过连通管(9)依次相连,最末端的所述穿孔管(8)通过排水管(10)接入到雨水管网中;所述雨水利用模块(3)包括种植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种植结构内部为生态岩棉(11),所述生态岩棉(11)的外部设置种植土(12),所述种植土(12)的外部包裹双层聚酯无纺布(13),所述双层聚酯无纺布(13)的夹层内掺有草籽;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种植结构上的第一镀锌角钢支架(14),所述第一镀锌角钢支架(14)的固定连接在镀锌钢板(15)上,所述镀锌钢板(15)通过膨胀螺栓(16)连接在所述挡土墙(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8)设置在所述雨水利用模块(3)内的所述生态岩棉(11)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5)内部还设置高度小于所述截水沟(5)深度的溢流堰(17),所属溢流堰(17)将所述截水沟(5)分成入流区(18)和超标雨水溢流区(19)两部分,所述入流区(18)的底部设置不锈钢滤水网(7)并连接所述入流管(6)的进口;所述超标雨水溢流区(19)的底部接入到雨水管网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利用模块(3)的中部设置用于将所述雨水利用模块(3)对穿固定的锚栓(2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岩棉(11)的四角处通过第二镀锌角钢支架(21)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垂直挡墙的立面雨水利用系统,包括横向集水模块、立面导流模块以及雨水利用模块,横向集水系统包括截水沟,以及截水沟底部的入流管,入流管的进口处设置不锈钢滤水网,入流管管体穿过挡土墙,另一端连接在雨水利用模块内;雨水利用模块内部设置生态岩棉,生态岩棉的外部设置种植土,种植土的外部包裹双层聚酯无纺布,双层聚酯无纺布的夹层内掺有草籽;生态岩棉11具有下雨时吸水,干旱时将其蓄存的雨水通过毛细作用释放回土壤,本发明能够减少雨水径流对挡土墙面的冲刷,提升安全性;加强了雨水的源头消减以及净化作用;挡土墙立面美化效果较好,以绿色设施增加城市绿量。增加城市绿量。增加城市绿量。


技术研发人员:高淼 高增荣 万涛 马冰玉 刘馨月 曲奕蒙 焦树国 刘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六环景观(辽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5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