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生态护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6283发布日期:2021-12-22 23:4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生态护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拼接式生态护坡装置。


背景技术:

2.生态护坡是一种治理斜坡水土流失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并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削弱溅蚀、控制土粒流失;能够改善环境功能,能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保障行车安全,是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3.现有的生态护坡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将整个装置均匀埋进土壤里,无法保证一段时间使用后不会产生脱落的现象,同时安装拆卸的工作量较大,生长在在生态坡上端的植被无法充分吸收水源,长时间的无灌溉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植被死亡,影响斜坡的水土治理。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生态护坡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式生态护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生态护坡装置,包括生态斜坡,所述生态斜坡上设置有护坡框,且护坡框的边缘处开设有安装槽,并且安装槽上设置有卡装孔,所述护坡框内设置有集水斜坡,且集水斜坡上连接有集水槽,并且集水槽的上端安装有防脏网,所述集水槽的侧边安装有导流管,且导流管上连接有太阳能供能机构,所述护坡框的边缘处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下侧设置有安装螺纹座,并且安装螺纹座上连接有稳定插杆。
6.优选的,所述护坡框设为正方形结构,且安装槽分布在护坡框的相邻两边上,并且卡装孔位于安装槽的中心处。
7.优选的,所述集水斜坡与集水槽为一体化设计,且集水槽的下凹处与导流管的底端贴合连接。
8.优选的,所述防脏网与集水槽为卡合连接,且防脏网设为十字交叉的金属网格,并且单个网格的尺寸设为0.1

0.5cm。
9.优选的,所述太阳能供能机构包括太阳能板、转换设备、微型泵和连接管道,且太阳能板上连接有转换设备,所述转换设备上安装有微型泵,并且微型泵的侧边连接有连接管道。
10.优选的,所述转换设备与微型泵为电性连接,且微型泵与连接管道为一体化设计,并且连接管道与导流管相互连通。
11.优选的,安装板分布在护坡框的相邻两边上,且安装板与安装螺纹座为一体化设计,并且安装螺纹座与稳定插杆为螺纹连接,稳定插杆远离安装螺纹座的一端设为圆锥形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拼接式生态护坡装置,
13.1、安装槽中心处设置的卡装孔,可以对重叠安装的护坡框进行限位,进而能够将护坡框上的稳定插杆稳定插进生态斜坡上,并将两个护坡框稳定的嵌进生态斜坡内,保证护坡框不会因为一点的松动导致整个松脱;
14.2、导流管贴合在集水槽的下凹处,可以在下雨时将集水槽的下凹处积累水源,并在缺水时配合导流管将水流向植被处运输,进而对植被进行灌溉处理,保证植被的长时间生存,增加斜坡的生态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坡框安装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坡框上防脏网安装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得到护坡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坡框仰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供能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生态斜坡;2、护坡框;3、安装槽;4、卡装孔;5、集水斜坡;6、防脏网;7、集水槽;8、太阳能供能机构;81、太阳能板;82、转换设备;83、微型泵;84、连接管道;9、安装板;10、安装螺纹座;11、稳定插杆;12、导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3.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生态护坡装置,包括生态斜坡1,生态斜坡1上设置有护坡框2,且护坡框2的边缘处开设有安装槽3,并且安装槽3上设置有卡装孔4,护坡框2设为正方形结构,且安装槽3分布在护坡框2的相邻两边上,并且卡装孔4位于安装槽3的中心处,安装槽3中心处设置的卡装孔4,可以对重叠安装的护坡框2进行限位,进而能够将护坡框2上的稳定插杆11稳定插进生态斜坡1上;
24.将两个护坡框2稳定的嵌进生态斜坡1内,保证护坡框2不会因为一点的松动导致整个松脱,增加装置的稳定使用,护坡框2内设置有集水斜坡5,且集水斜坡5上连接有集水槽7,集水斜坡5与集水槽7为一体化设计,且集水槽7的下凹处与导流管12的底端贴合连接,在下雨时将集水槽7的下凹处积累水源,在植被缺水时配合导流管12将水流向植被处运输,进而对植被进行灌溉处理,保证植被的长时间生存,增加斜坡的生态防护效果,并且集水槽7的上端安装有防脏网6,能够实现落叶和污垢进行隔绝;
25.防脏网6与集水槽7为卡合连接,且防脏网6设为十字交叉的金属网格,并且单个网格的尺寸设为0.1

0.5cm,保证集水槽7内的水源更加干净,集水槽7的侧边安装有导流管12,且导流管12上连接有太阳能供能机构8,太阳能供能机构8包括太阳能板81、转换设备82、微型泵83和连接管道84,且太阳能板81上连接有转换设备82,转换设备82上安装有微型泵83,并且微型泵83的侧边连接有连接管道84,转换设备82与微型泵83为电性连接,通过转换设备82将太阳能板81收集的太阳能进行转换处理,且微型泵83与连接管道84为一体化设
计,通过微型泵83将水流吸出集水槽7,实现植被的灌溉,并且连接管道84与导流管12相互连通,方便水流的便捷导流;
26.护坡框2的边缘处安装有安装板9,且安装板9的下侧设置有安装螺纹座10,并且安装螺纹座10上连接有稳定插杆11,安装板9分布在护坡框2的相邻两边上,且安装板9与安装螺纹座10为一体化设计,可以稳定完成护坡框2的堆叠安装工作,并且安装螺纹座10与稳定插杆11为螺纹连接,可以在运输时大程度的防止稳定插杆11受到损伤,并增加稳定插杆11的运输便捷性;
27.稳定插杆11远离安装螺纹座10的一端设为圆锥形结构,圆锥形结构能够更好的与生态斜坡1进行啮合,保证生态斜坡1的防护,且稳定插杆11与卡装孔4为卡合连接,稳定插杆11与卡装孔4的卡合,可以将相邻堆叠的护坡框2进行有效的安装处理。
28.工作原理:首先将护坡框2、防脏网6和稳定插杆11尽数运输至生态斜坡处,然后将稳定插杆11拧装在安装螺纹座10上,然后使用皮锤敲打安装板9将稳定插杆11敲进生态斜坡1内,此时再次取出另一个护坡框2,并将护坡框2上的稳定插杆11插在卡装孔4内,在稳定插杆11向下时安装板9嵌入安装槽3内,同时稳定插杆11再次插进生态斜坡1内,根据生态斜坡1的规格逐一将护坡框2进行安装,然后将防脏网6置于集水槽7上完成卡合;
29.使用时护坡框2处于裸露的状态下,在护坡框2内侧置入植被,并在下雨时将雨水收集在集水槽7内,随后防脏网6对雨水内的污渍进行防护,在不下雨时太阳较大时,可以在太阳的作用下完成太阳能供能机构8内太阳能板81的充能,随后转换设备82将太阳能转化成为电能,同时对微型泵83进行供能,此时微型泵83使连接管道84将导流管12贴合的水源向护坡框2的内侧传递,并对植被进行供能,并完成整个装置的使用。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