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8746发布日期:2022-03-16 14:5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河流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河流生态修复主要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法。
3.中国专利cn209338144u公开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设置在河道底部的移动导向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修复剂投加机构自动沿河道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以将修复剂均匀地喷洒在河道中,有利于提高河道生态修复的效果,但是这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存在不能将河道上的塑料垃圾、水草进行清理的缺点,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第一电机、清理辊、收集齿、切割刀、支架、梳齿、收集池、修复剂储罐、第三电机、丝杆、转盘、通孔和水管,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清理辊,清理辊的外侧连接有收集齿,收集齿的端部连接有切割刀,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侧面连接有梳齿,清理辊的右侧设置有收集池,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右侧设置有修复剂储罐,修复剂储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底部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通孔,修复剂储罐的下侧设置有水管,修复剂储罐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浮块,浮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限位杆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内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块活动连接在限位孔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的一端连接有风管,风管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的表面连接有扇叶,传动杆远离扇叶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框内,连接框的内部设置有发电模块,发电模块的上侧设置有蓄电池。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滑轮。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清理辊,清理辊的外侧连接有收集齿,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滑轮,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滑轮,将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布置在需要清理的河道内,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通过皮带带动滑轮转动,从而让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在需要清理的河道表面进行移动,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带动清理辊转动,清理辊带动收集齿转动,河道表面的塑料垃圾被带在收集齿上,支架上的梳齿将收集齿上的塑料垃圾带到收集池内,垃圾漂浮物有时候会与杂草等缠在一起,切割刀就会将水草等根部进行切割,方便垃圾等进入到收集池内,完成对河道表面的垃圾的清理。通过设置清理辊可以实时对河道上的垃圾塑料及水草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便捷。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右侧设置有修复剂储罐,修复剂储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底部设置有转盘,转盘上设置有通孔,修复剂储罐的下侧设置有水管,修复剂储罐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浮块,浮块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限位杆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内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块活动连接在限位孔内,通过进料口向修复剂储罐内加入河道生态修复剂,开启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端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到转盘转动,使得河道生态修复剂搅拌均匀,河道生态修复剂通过通孔进入水管内再流入河道内,浮块可以对水管进行限位,使得水管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向外拉动限位块,限位块挤压弹簧,从而可以对限位块内的水管,松开限位块,限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对水管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向河道的不同水层的进行投放河道生态修复剂,通过河道生态修复剂中各种微生物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河道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对藻类进行抑制,从而实现河道生态修复。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上侧设置有鼓风机,鼓风机的一端连接有风管,风管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开启鼓风机,鼓风机通过风管向河道内通入氧气,可使氧气融入水体中,透气孔可以使气泡以小气泡的形式出来,增加了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河道水体的曝气复氧,促进水体中水生植物、动物的繁衍,修复水体生态,既提高了生活用水质量,又去除了对空气的危害,非常有利于河道水体的修复使用。
1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杆,传动杆的表面连接有扇叶,传动杆远离扇叶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框内,连接框的内部设置有发电模块,发电模块的上侧设置有蓄电池,在水流经过时,水流带动扇叶转动,扇叶带动传动杆转动,发电模块将传动杆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内,蓄电池将电能提供给第三电机,使得第三电机能够实时带动丝杆转动,不需要外界提供电能就可以完成对河道生态修复剂的搅拌。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清理辊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2-第一电机、3-清理辊、4-收集齿、5-切割刀、6-支架、7-梳齿、8-收集池、9-鼓风机、10-风管、11-透气孔、12-传动杆、13-扇叶、14-发电模块、15-蓄电池、16-第二电机、17-皮带、18-滑轮、19-修复剂储罐、20-第三电机、21-进料口、22-丝杆、23-转盘、24-通孔、25-水管、26-浮块、27-限位杆、28-弹簧、29-限位块、30-限位孔、31-连接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4.实施例1
25.参见图1~图3,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第一电机2、清理辊3、收集齿4、切割刀5、支架6、梳齿7、收集池8、鼓风机9、风管10、透气孔11、第二电机16、皮带17、滑轮18、修复剂储罐19、第三电机20、进料口21、丝杆22、转盘23、通孔24、水管25、浮块26、限位杆27、弹簧28和限位块29。
26.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清理辊3,清理辊3的外侧连接有收集齿4,收集齿4的端部连接有切割刀5,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支架6,支架6的侧面连接有梳齿7,清理辊3的右侧设置有收集池8,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6,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18,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皮带17连接滑轮18。
27.工作时,将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布置在需要清理的河道内,开启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输出端通过皮带17带动滑轮18转动,从而让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在需要清理的河道表面进行移动,开启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端带动清理辊3转动,清理辊3带动收集齿4转动,河道表面的塑料垃圾被带在收集齿4上,支架6上的梳齿7将收集齿4上的塑料垃圾带到收集池8内,垃圾漂浮物有时候会与杂草等缠在一起,切割刀5就会将水草等根部进行切割,方便垃圾等进入到收集池8内,完成对河道表面的垃圾的清理。通过设置清理辊3可以实时对河道上的垃圾塑料及水草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便捷。
28.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右侧设置有修复剂储罐19,修复剂储罐19的顶部设置有第三电机20,第三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22,丝杆22的底部设置有转盘23,转盘23上设置有通孔24,修复剂储罐19的下侧设置有水管25,修复剂储罐19的上侧设置有进料口21,所述水管25的外表面设置有浮块26,浮块26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杆27,限位杆27的外表面设置有弹簧28,限位杆27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块29,限位块29内设置有限位孔30,限位块29活动连接在限位孔30内。
29.通过进料口21向修复剂储罐19内加入河道生态修复剂,开启第三电机20,第三电机20输出端带动丝杆22转动,丝杆22带到转盘23转动,使得河道生态修复剂搅拌均匀,河道生态修复剂通过通孔24进入水管25内再流入河道内,浮块26可以对水管25进行限位,使得水管25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向外拉动限位块29,限位块29挤压弹簧28,从而可以对限位块29内的水管25,松开限位块29,限位块29在弹簧28的作用下对水管25进行固定,从而可以调节
水管25在河道的深浅,从而可以向河道的不同水层的进行投放河道生态修复剂,通过河道生态修复剂中各种微生物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河道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对藻类进行抑制,从而实现河道生态修复。
30.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鼓风机9,鼓风机9的一端连接有风管10,风管10的表面设置有透气孔11,开启鼓风机9,鼓风机9通过风管10向河道内通入氧气,可使氧气融入水体中,透气孔11可以使气泡以小气泡的形式出来,增加了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河道水体的曝气复氧,促进水体中水生植物、动物的繁衍,修复水体生态,既提高了生活用水质量,又去除了对空气的危害,非常有利于城市河道水体的修复使用。
31.实施例2
32.请参阅图1~图3,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清理辊3,清理辊3的外侧连接有收集齿4,收集齿4的端部连接有切割刀5,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支架6,支架6的侧面连接有梳齿7,清理辊3的右侧设置有收集池8,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上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6,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滑轮18,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皮带17连接滑轮18。
33.工作时,将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布置在需要清理的河道内,开启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输出端通过皮带17带动滑轮18转动,从而让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在需要清理的河道表面进行移动,开启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端带动清理辊3转动,清理辊3带动收集齿4转动,河道表面的塑料垃圾被带在收集齿4上,支架6上的梳齿7将收集齿4上的塑料垃圾带到收集池8内,垃圾漂浮物有时候会与杂草等缠在一起,切割刀5就会将水草等根部进行切割,方便垃圾等进入到收集池8内,完成对河道表面的垃圾的清理。通过设置清理辊3可以实时对河道上的垃圾塑料及水草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便捷。
3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杆12,传动杆12的表面连接有扇叶13,传动杆12远离扇叶13的一端设置在连接框31内,连接框31的内部设置有发电模块14,发电模块14的上侧设置有蓄电池15,在水流经过时,水流带动扇叶13转动,扇叶13带动传动杆12转动,发电模块14将传动杆12转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15内,蓄电池15将电能提供给第三电机20,使得第三电机20能够实时带动丝杆22转动,不需要外界提供电能就可以完成对河道生态修复剂的搅拌。
35.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布置在需要清理的河道内,开启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输出端通过皮带17带动滑轮18转动,从而让生态修复清洁船主体1在需要清理的河道表面进行移动,开启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端带动清理辊3转动,清理辊3带动收集齿4转动,河道表面的塑料垃圾被带在收集齿4上,支架6上的梳齿7将收集齿4上的塑料垃圾带到收集池8内,垃圾漂浮物有时候会与杂草等缠在一起,切割刀5就会将水草等根部进行切割,方便垃圾等进入到收集池8内,完成对河道表面的垃圾的清理,通过进料口21向修复剂储罐19内加入河道生态修复剂,开启第三电机20,第三电机20输出端带动丝杆22转动,丝杆22带到转盘23转动,使得河道生态修复剂搅拌均匀,河道生态修复剂通过通孔24进入水管25内再流入河道内,浮块26可以对水管25进行限位,使得水管25漂浮在水面上,通过向外拉动限位块29,限位块29挤压弹簧28,从而可以对限位块
29内的水管25,松开限位块29,限位块29在弹簧28的作用下对水管25进行固定,从而可以调节水管25在河道的深浅,从而可以向河道的不同水层的进行投放河道生态修复剂,通过河道生态修复剂中各种微生物或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河道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对藻类进行抑制,从而实现河道生态修复,开启鼓风机9,鼓风机9通过风管10向河道内通入氧气,可使氧气融入水体中,透气孔11可以使气泡以小气泡的形式出来,增加了氧气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河道水体的曝气复氧,促进水体中水生植物、动物的繁衍,修复水体生态。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