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2698发布日期:2022-04-09 10:4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供水泵是水泵的一种,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生活用水,废水等。具有高效节能、结构紧凑、整体便拆密封,维修方便、管道式安装、安装空间小的特点。
3.目前,大多数供水泵不具备流量控制的功能,在供水泵流量较大时,水流产生的冲量较大,会对管道造成严重损害,亟需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包括分流器和外管,分流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板,外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板,外管和分流器之间通过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相互固定,分流器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将外管内侧端部导入流量管中的锁扣,流量管的下方中部安装有分流管,分流管上安装有控制分流管开关的开关阀。
6.优选的,分流管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转动座,转动座在分流管内上下对称分布,转动座上设置有锁扣。
7.优选的,锁扣的中部与转动座的端部转动连接,锁扣靠近分流器中心的一侧端部与锁扣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锁扣弹簧的另一端与分流器的内壁固定连接。
8.优选的,分流器的两侧端部与内连接板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内连接板与外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以此将外管固定在分流器的左右两侧内。
9.优选的,外管的内侧端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且其端部水平插入至流量管的左右两侧,且通过密封圈与流量管密封连接。
10.优选的,流量管的下方中部与分流管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互联通,分流管的另一端通向外界,且分流管左侧下方安装有开关阀。
11.优选的,开关阀包括升降块、密封块和升降机构,开关阀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块,升降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块,密封块与开关阀内管密封连接。
12.优选的,升降块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部与开关阀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升降块的下方中部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的固定结构,将分流器和两侧外管进行稳定固定,防止其在运转时发生松动,通过锁扣的
结构,使外管插入分流器后限制在其中部滑动,方便将外管内侧插入至流量管中,通过开关阀的结构使得在监测到流量管内水流流速过大时,将分流管进行打开,将流量管内的部分水流通过分流管进行分流,减小外管中水流流速,防止水流流速过快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管端部结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图。
17.图中:分流器1、内连接板11、锁扣2、锁扣弹簧21、外管3、密封圈31、外连接板32、流量管4、分流管41、开关阀5、升降块51、密封块52、升降机构53。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包括分流器1和外管3,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板11。
20.外管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板32,外管3和分流器1之间通过内连接板11和外连接板32相互固定。
21.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将外管3内侧端部导入流量管 4中的锁扣2。
22.流量管4的下方中部安装有分流管41,分流管41上安装有控制分流管41开关的开关阀5。
23.分流管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转动座,转动座在分流管1内上下对称分布,转动座上设置有锁扣2。
24.锁扣2的中部与转动座的端部转动连接,锁扣2靠近分流器1中心的一侧端部与锁扣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锁扣弹簧21的另一端与分流器 1的内壁固定连接。
25.分流器1的两侧端部与内连接板11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内连接板 11与外连接板32通过螺栓固定,以此将外管3固定在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内。
26.外管3的内侧端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1,且其端部水平插入至流量管4的左右两侧,且通过密封圈31与流量管4密封连接。
27.流量管4的下方中部与分流管41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互联通,分流管41的另一端通向外界,且分流管41左侧下方安装有开关阀5。
28.开关阀5包括升降块51、密封块52和升降机构53,开关阀5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块51,升降块5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块52,密封块52与开关阀5内管密封连接。
29.升降块51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3,升降机构53的底部与开关阀5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升降块51的下方中部固定连接。
30.工作原理:将分流器1水平放置,并将两侧外管3移动至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且使其对齐。
31.将外管3的内侧端部水平插入至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直至其端部与锁扣2的内侧内壁接触。
32.在锁扣弹簧21的弹力作用下,锁扣2在初始状态下呈开口向外的倾斜状。
33.继续向内滑动外管3,使其将锁扣2的内侧端部向外挤压,直至使锁扣2转动至水平。
34.此时,由于锁扣2的限位作用使两侧的外管3限制在分流器1的中心,使其可以水平插入至流量管4中。
35.通过外管3内端的密封圈31,使其与流量管4进行密封,且利用螺栓将内连接板11和外连接板32进行固定。
36.即将此时的两侧外管3与分流器1之间进行位置固定,防止在运转过程中发生松动。
37.通过两侧外管3导流,使水水平通过流量管4,在流量管4水压较大时。
38.通过升降机构53带动升降块51向下滑动,即密封块52向下移动,将分流管41的右侧打开。
39.使得流量管4内的水流可以向分流管41内导入,以此减小水压并对流量过大的水流进行限制。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包括分流器(1)和外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板(11),所述外管(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板(32),外管(3)和分流器(1)之间通过内连接板(11)和外连接板(32)相互固定,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将外管(3)内侧端部导入流量管(4)中的锁扣(2),流量管(4)的下方中部安装有分流管(41),分流管(41)上安装有控制分流管(41)开关的开关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转动座,转动座在分流器(1)内上下对称分布,转动座上设置有锁扣(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2)的中部与转动座的端部转动连接,锁扣(2)靠近分流器(1)中心的一侧端部与锁扣弹簧(21)的一端固定连接,锁扣弹簧(21)的另一端与分流器(1)的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的两侧端部与内连接板(11)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内连接板(11)与外连接板(32)通过螺栓固定,以此将外管(3)固定在分流器(1)的左右两侧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3)的内侧端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1),且其端部水平插入至流量管(4)的左右两侧,且通过密封圈(31)与流量管(4)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管(4)的下方中部与分流管(41)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两者相互联通,分流管(41)的另一端通向外界,且分流管(41)左侧下方安装有开关阀(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阀(5)包括升降块(51)、密封块(52)和升降机构(53),开关阀(5)的中部竖直滑动连接有升降块(51),升降块(5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块(52),密封块(52)与开关阀(5)内管密封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51)的下方中部设置有升降机构(53),升降机构(53)的底部与开关阀(5)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与升降块(51)的下方中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供水泵无负压智能流量控制系统,包括分流器和外管,分流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内连接板,外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连接板,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连接板和外连接板的固定结构,将分流器和两侧外管进行稳定固定,防止其在运转时发生松动,通过锁扣的结构,使外管插入分流器后限制在其中部滑动,方便将外管内侧插入至流量管中,通过开关阀的结构使得在监测到流量管内水流流速过大时,将分流管进行打开,将流量管内的部分水流通过分流管进行分流,减小外管中水流流速,防止水流流速过快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防止水流流速过快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防止水流流速过快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宁水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5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