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3018发布日期:2022-06-08 06:0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


背景技术:

2.现今,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马桶也广泛应用于各家庭及公共场所等地方。虽然现有的智能马桶的功能逐步健全,在最初设置的温水洗净功能之外,还加入了自动冲水、自动翻盖、翻圈控制、座便盖加热、温水洗净、暖风干燥、杀菌等多种功能,但细节部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智能马桶的喷水体组件的进出水管管线在随喷杆伸缩运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管与管相互缠绕,导致折管、磨管,进而影响喷水体组件正常功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包括:
5.支座,具有顶部敞口的软管容纳腔;
6.喷杆,滑动设于所述支座上;
7.换向阀,设于所述喷杆上,具有进水口、清洗出水口和自洁出水口;
8.喷嘴,设于所述喷杆前端并与所述清洗出水口相连通;
9.自洁接头,设于所述支座前端;
10.进水软管,一端与供水源接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接通;
11.自洁软管,一端与所述自洁出水口接通,另一端与所述自洁接头接通;
12.上限位套,设于所述喷杆的后端;
13.下限位套,设于所述软管容纳腔中;
14.所述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均部分置于所述软管容纳腔中;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并排穿设于所述上限位套,且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并排穿设于所述下限位套,通过所述上限位套和所述下限位套对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15.优选的,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上下并排或横向并排穿设于所述上限位套,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上下并排或横向并排穿设于所述下限位套,通过所述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对所述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上下相对位置或横向相对位置进行限位。
16.优选的,所述上限位套设有供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一软管限位孔,所述第一软管限位孔的宽度或高度小于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或者,所述上限位套设有供所述进水软管穿过的第一进水限位孔和供所述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一自洁限位孔,所述第一进水限位孔和所述第一自洁限位孔上下并排设置或横向并排设
置,并且所述第一进水限位孔与所述第一自洁限位孔不连通或通过缩口相连通;
17.所述下限位套设有供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二软管限位孔,所述第二软管限位孔的宽度或高度小于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或者,所述下限位套设有供所述进水软管穿过的第二进水限位孔和供所述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二自洁限位孔,所述第二进水限位孔和所述第二自洁限位孔上下并排设置或横向并排设置,并且所述第二进水限位孔与所述第二自洁限位孔不连通或通过缩口相连通。
18.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管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外径,且所述第一软管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或者,所述第一进水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外径,所述第一自洁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
19.所述第二软管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外径,且所述第二软管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或者,所述第二进水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自洁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
20.优选的,所述软管容纳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
21.优选的,所述上限位套与所述喷杆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上限位套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喷杆的后端;或者,所述上限位套与所述喷杆为一体式结构;
22.所述下限位套与所述支座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下限位套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软管容纳腔中;或者,或者所述下限位套与所述支座为一体式结构。
23.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喷杆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换向阀动作以对所述清洗出水口和自洁出水口切换供水,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所述导线部分置于所述软管容纳腔中,所述下限位套上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设的第一限位卡槽,所述喷杆的后端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第二限位卡槽。
24.优选的,所述导线上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卡槽中,且所述橡胶套夹设于所述下限位套与支座之间。
25.优选的,所述导线、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上下并排穿设于所述下限位套;在所述软管容纳腔中,所述自洁软管的弯弧段位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弯弧段外侧,所述进水软管的弯弧段位于所述导线的弯弧段的外侧。
26.优选的,所述软管容纳腔的顶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软管容纳腔的两侧壁,所述加强筋的后端顶部设有第一倒角。
27.优选的,所述支座还设有第二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喷杆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喷杆伸缩运动,所述支座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传动组件的传动组件容纳腔,所述传动组件容纳腔和所述软管容纳腔通过隔板相隔开,所述隔板包括纵向隔板和与所述纵向隔板顶端相连接的横向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支座的侧壁围成所述传动组件容纳腔。
28.优选的,所述横向隔板的后部顶面与所述喷杆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外径且小于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或者,所述横向隔板的后部顶面与所述喷杆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
2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同步带、从动带轮和传动齿轮,所述喷杆底
部设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主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带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与所述从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带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喷杆伸缩运动;所述传动组件容纳腔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支座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滑块上转动设有滚轮,所述同步带绕接于所述滚轮,所述滚轮能在所述第一弹性件作用下使所述同步带张紧。
30.优选的,所述软管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进水软管穿过的进水软管让位孔,所述进水软管让位孔的宽度或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外径。
31.优选的,所述进水软管让位孔对应所述进水软管的折弯处设有第二倒角。
32.优选的,所述软管容纳腔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自洁软管穿过的自洁软管让位孔,所述自洁软管让位孔的宽度或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
33.优选的,所述自洁接头为l形接头,所述支座前端的侧边开设有自洁孔,所述自洁接头的一边与所述自洁孔连接,所述自洁接头的另一边与所述自洁软管连接,且所述自洁接头与所述自洁软管连接的一边与所述支座的侧壁平行。
34.优选的,所述进水软管的进水端外接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具有与所述供水源相接通的进水口和与供气源相接通的进气口。
3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对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在随喷杆运动过程中,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在容纳腔内能够始终保持相对位置,避免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相互绕管,从而保证喷水体组件能够可靠地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37.2、本实用新型通过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对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上下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使得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在容纳腔内可始终保持上下并列排布运动,避免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在横向上相互绕管,同时,管线布局紧凑合理,可减小软管容纳腔的横向宽度,在支座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支座的体积。
38.3、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容纳腔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能够有效避免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与容纳腔的侧壁摩擦造成软管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39.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对导线进行限位,避免导线与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相互绕管,可进一步确保喷水体组件的可靠、正常运行。
40.5、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容纳腔中,所述自洁软管的弯弧段位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弯弧段外侧,所述进水软管的弯弧段位于所述导线的弯弧段的外侧,管和管之间以及管和线之间的排布更合理,运动更顺畅,彼此不影响,功能更可靠。
41.6、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容纳腔的顶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软管容纳腔的两侧壁,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确保支座的强度,避免支座因设置软管容纳腔导致强度不足的问题。
42.7、本实用新型横向隔板的后部顶面与所述喷杆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进水软管的外径且小于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或者,所述横向隔板的后部顶面与所述喷杆的底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这样设计使得喷杆伸缩过程中,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都不会被卡在横向隔板的后部顶面与所述喷杆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从而进一步确保喷水体组件的可靠、正常运行。
43.8、本实用新型的自洁接头为l形接头,自洁接头的另一边与所述自洁软管连接,且所述自洁接头与所述自洁软管连接的一边与所述支座的侧壁平行,从而使得自洁软管的连接更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4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一(图中喷杆位于缩回位置);
45.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二(图中喷杆位于缩回位置);
4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三;
4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左侧视图(图中喷杆位于缩回位置);
4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右侧视图(图中喷杆位于缩回位置);
4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仰视图(图中喷杆位于缩回位置);
50.图7是图6中沿a-a线的剖视图;
51.图8是图6中沿b-b线的剖视图;
52.图9是图6中沿c-c线的剖视图;
5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隐藏进水软管、自洁软管和导线后的剖视图(图中喷杆处于部分伸出的位置);
54.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5.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座与自洁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56.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座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57.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支座的仰视图;
58.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下限位套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59.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喷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60.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喷杆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61.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隐藏进水软管、自洁软管和导线后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62.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隐藏进水软管、自洁软管和导线后的剖视图。
63.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64.10-支座,101-软管容纳腔,102-加强筋,103-传动组件容纳腔,1041-纵向隔板,1042-横向隔板,105-进水软管让位孔,106-自洁软管让位孔,107-导线让位孔,108-自洁孔,109-滑槽,20-喷杆,201-第二限位卡槽,202-第一齿条;203-水路,204-压盖,205-进水接口,206-自洁接口,30-换向阀,301-阀体,3011-阀腔,3013-清洗出水口,3014-自洁出水口,302-定阀片,303-动阀片,304-阀芯,305-阀盖,306-第二弹性件,40-喷嘴,50-自洁接头,60-进水软管,70-自洁软管,80-上限位套,801-第一软管限位孔,90-下限位套,901-第二软管限位孔,902-第一限位卡槽,100-装饰套,110-第一电机,120-导线,1201-橡胶套,130-驱动齿轮,140-第二齿条,150-第二电机,160-主动带轮,170-同步带,180-从动带轮,190-传动齿轮,200-滑块,210-第一弹性件,220-滚轮,230-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6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
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不局限于实施例。
66.实施例一
67.请参见图1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包括:
68.支座10,支座10具有顶部敞口的软管容纳腔101;
69.喷杆20,喷杆20滑动设于支座10上且能相对支座10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滑动;
70.换向阀30,换向阀30设于喷杆20上,换向阀30具有进水口(未图示)、清洗出水口3013和自洁出水口3014;
71.喷嘴40,喷嘴40设于喷杆20前端并与清洗出水口3013相连通;
72.自洁接头50,自洁接头50设于支座10前端;
73.进水软管60,进水软管60的一端与供水源接通,进水软管60的另一端与换向阀30的进水口接通;
74.自洁软管70,自洁软管70的一端与自洁出水口3014接通,自洁软管70的另一端与自洁接头50接通;
75.上限位套80,上限位套80设于喷杆20的后端;
76.下限位套90,下限位套90设于软管容纳腔101中;
77.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均部分置于软管容纳腔101中;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并排穿设于上限位套80,且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并排穿设于下限位套90,通过上限位套80和下限位套90对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使进水软管60和所述自洁软管70在随喷杆20运动过程中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在容纳腔内能够始终保持相对位置,避免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相互绕管,从而保证喷水体组件能够可靠地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7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软管容纳腔101底部也敞口,下限位套90靠近容纳腔的前端设置;上限位套80与喷杆20为分体式结构,上限位套80可拆卸地装设于喷杆20的后端;下限位套90与支座10为分体式结构,下限位套90可拆卸地装设于软管容纳腔101中;喷杆20上套设有装饰套1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限位套与喷杆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下限位套与支座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79.请参见图16和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中,喷杆20包括喷杆主体和压盖204,喷杆主体上设有进水接口205和自洁接口206,喷杆主体的一侧之表面一体成型有对应连通进水口、自洁出水口3014和各个清洗出水口3013的水路203,水路203通过一压盖204与喷杆主体焊接密封形成。换向阀30的进水口通过水路203与进水接口205相连通,进水接口205与进水软管60的一端接通,即换向阀30的进水口通过进水接口205与进水软管60接通。换向阀30的各个清洗出水口3013通过水路203与喷嘴40相连通。换向阀30的自洁出水口3014通过水路203与自洁接口206相连通,自洁接口206与自洁软管70的一端接通,即换向阀30的自洁出水口3014通过自洁接口206与自洁软管70接通。
80.请参见图2至图4、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上下并排穿设于上限位套80,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上下并排穿设于下限位套90,通过上限位套80和下限位套90对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上下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使得进水软管60和
自洁软管70在容纳腔内可始终保持上下并列排布运动,避免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横向打架,同时,管线布局紧凑合理,可减小软管容纳腔101的横向宽度,在支座10高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减小支座10的体积。
81.请参见图2至图4、图7及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上限位套80设有供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穿过的第一软管限位孔801,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并排穿设于第一软管限位孔801中;下限位套90设有供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穿过的第二软管限位孔901,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并排穿设于第二软管限位孔901中。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软管限位孔801的宽度小于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外径之和,从而实现上限位套80对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上下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使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保持上下并排穿设于第一软管限位孔801中;第二软管限位孔901的宽度小于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外径之和,从而实现下限位套90对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上下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使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保持上下并排穿设于第一软管限位孔801中。
82.本实施例中,第一软管限位孔80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进水软管60的外径,且第一软管限位孔80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自洁软管70的外径,使上限位套80能够更好地对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进行限位,防止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相对上限位套80移动;第二软管限位孔90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进水软管60的外径,且第二软管限位孔90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自洁软管70的外径,使下限位套90能够更好地对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进行限位,防止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相对下限位套90移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水软管60的外径和自洁软管70的外径相等,第一软管限位孔801的宽度和第二软管限位孔901的宽度优选为进水软管60外径或自洁软管70外径的0.75~1倍。
83.请参见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容纳腔101的宽度w大于或等于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外径之和,能够有效避免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与容纳腔的侧壁摩擦造成软管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软管容纳腔101的宽度w是指软管容纳腔101的最小宽度。
84.请参见图1至图7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喷杆20上的第一电机110,第一电机110用于驱动换向阀30动作以对清洗出水口3013和自洁出水口3014切换供水,第一电机110通过导线120与电源(图中未示出)电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齿轮130和第二齿条140,换向阀30包括一体成型于喷杆20上且具有阀腔3011的阀体301、固定设于阀腔3011内的定阀片302、活动设于阀腔3011内的动阀片303、插入阀腔3011内并与阀腔3011的腔壁转动密封配合的阀芯304、设于喷杆20上的阀盖305和抵设于阀盖305内侧和阀芯304外侧之间的第二弹性件306,阀腔3011具有所述进水口、清洗出水口3013和自洁出水口3014,清洗出水口3013设有1个或多个,本实施例设有3个,第二弹性件306通过阀芯304对动阀片303施加弹性力以使动阀片303贴紧定阀片302,第一电机110与驱动齿轮130传动连接,驱动齿轮130通过第二齿条140与阀芯304传动连接,阀芯304与动阀片303相联动以带动动阀片303相对定阀片302转动以使进水口切换地与清洗出水口3013和自洁出水口3014相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机和第二齿条替换为手动驱动件,手动驱动件与阀芯传动连接,通过手动驱动件驱动换向阀动作以对清洗出水口和自洁出水口切换供水,具体为通过手动驱动件联动阀芯进而带动动阀片相对定阀片转动以使进水口切换地与清洗出水口和自洁出水口相连通。
85.请参见图2、图3、图7及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导线120部分置于软管容纳腔101中,下限位套90上设有供导线120穿设的第一限位卡槽902,喷杆20的后端设有供导线120穿过的第二限位卡槽201,导线120穿设于第一限位卡槽902和第二限位卡槽201中,从而对导线120与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导线120与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相互干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导线120上设有橡胶套1201,橡胶套1201与导线120相对固定,橡胶套1201穿设于第一限位卡槽902中,且橡胶套1201夹设于下限位套90与支座10之间,使得导线120可被有效固定在支座10上;导线120、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上下并排穿设于下限位套90,具体为导线120、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由上至下并排穿设于下限位套90;在软管容纳腔101中,自洁软管70的弯弧段位于进水软管60的弯弧段外侧,进水软管60的弯弧段位于导线120的弯弧段的外侧。
86.请参见图7、图10及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容纳腔101的顶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设有加强筋102,加强筋102连接于软管容纳腔101的两侧壁,加强筋102的后端顶部设有第一倒角r1,橡胶套1201夹设于下限位套90与加强筋102的后端底部之间。本实施例通过在软管容纳腔101的顶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设置加强筋102,能够加强整个支座10的强度,同时,加强筋102的后端顶部设有第一倒角r1,能够避免喷杆20伸出至最前端时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发生折管和磨损。
87.请参见图1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座10还设有第二电机150和传动组件,第二电机150通过传动组件与喷杆20传动连接以驱动喷杆20伸缩运动,支座10内设有用于容置传动组件的传动组件容纳腔103,传动组件容纳腔103的底部敞口,传动组件容纳腔103和软管容纳腔101通过隔板相隔开,隔板包括纵向隔板1041和与纵向隔板1041顶端相连接的横向隔板1042,隔板与支座10的侧壁围成传动组件容纳腔103,通过设置隔板能够避免进水软管60或自洁软管70卡入传动组件容纳腔103中;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160、同步带170、从动带轮180和传动齿轮190,喷杆20底部设有第一齿条202,第二电机150与主动带轮160传动连接,主动带轮160通过同步带170与从动带轮180传动连接,同步带170套接于主动带轮160和从动带轮180上,从动带轮180通过传动齿轮190与第一齿条202传动连接以驱动喷杆20伸缩运动;传动组件容纳腔103内设有滑槽109,滑槽109中滑动设有滑块200,滑块200与支座1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10,滑块200上转动设有滚轮220,同步带170绕接于滚轮220,滚轮220能在第一弹性件210作用下使同步带170张紧。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10具体为弹簧,第一弹性件210抵设于滑块200与下限位套90之间,下限位套90上设有用于容置第一弹性件210的安装腔(图中未标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组件也可以为齿轮组或钢带传动结构。
88.请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隔板1042的后部顶面与喷杆2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d小于进水软管60的外径,且横向隔板1042的后部顶面与喷杆2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d小于自洁软管70的外径,避免喷杆20伸缩过程中进水软管60或自洁软管70卡入横向隔板1042的后部顶面与喷杆20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而导致软管折管或影响喷杆20的正常伸缩。
89.请参见图1、图2、图5、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软管容纳腔101的右侧壁上开设有供进水软管60穿过的进水软管60让位孔105,贯穿软管容纳腔101的右侧壁,进水软管60让位孔105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进水软管60的外径,能够对进水软管60进行较好的限位;进水软管60让位孔105对应进水软管60的折弯处设有第二倒角r2,能够避免进水软管60折弯
或磨损;软管容纳腔10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供自洁软管70穿过的自洁软管70让位孔106,自洁软管70让位孔106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自洁软管70的外径,能够对自洁软管70进行较好的限位,自洁软管70的一端由自洁软管70让位孔106伸出软管容纳腔101后与支座10前端的自洁接头50连接;软管容纳腔101的侧壁上还开设有供导线120穿过的导线120让位孔107。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进水软管60让位孔105的高度为进水软管60外径的0.75~1.00倍,自洁软管70让位孔106的高度为自洁软管70外径的0.75~1.00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进水软管让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进水软管的外径,优选为自洁软管外径的0.75~1.00倍;自洁软管让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自洁软管的外径,优选为自洁软管外径的0.75~1.00倍。
90.请参见图1、图5、图6、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自洁接头50为l形接头,支座10前端的侧边开设有自洁孔108,自洁接头50的一边与自洁孔108连接,自洁接头50的另一边与自洁软管70连接,且自洁接头50与自洁软管70连接的一边与支座10的侧壁平行,从而使得自洁软管70的走线更紧凑。
91.请参见图1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水软管60的进水端外接三通接头230,三通接头230具有与供水源相接通的进液口(图中未标出)和与供气源相接通的进气口(图中未标出)。
9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上限位套设有供进水软管穿过的第一进水限位孔和供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一自洁限位孔,第一进水限位孔和第一自洁限位孔并排设置,并且第一进水限位孔与第一自洁限位孔不连通或通过缩口相连通,进水软管穿设于第一进水限位孔中,自洁软管穿设于第一自洁限位孔中;第一进水限位孔和第一自洁限位孔上下并排设置,从而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上下并排穿设于上限位套;第一进水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进水软管的外径,第一自洁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自洁软管的外径;第一进水限位孔的宽度优选为进水软管外径0.75~1倍,第一自洁限位孔的宽度优选为自洁软管外径0.75~1倍。
9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下限位套设有供进水软管穿过的第二进水限位孔和供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二自洁限位孔,第二进水限位孔和第二自洁限位孔并排设置,并且第二进水限位孔与第二自洁限位孔不连通或通过缩口相连通,进水软管穿设于第二进水限位孔中,自洁软管穿设于第二自洁限位孔中;第二进水限位孔和第二自洁限位孔上下并排设置,从而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上下并排穿设于下限位套;第二进水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进水软管的外径,第二自洁限位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自洁软管的外径;第二进水限位孔的宽度优选为进水软管外径0.75~1倍,第二自洁限位孔的宽度优选为自洁软管外径0.75~1倍。
9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横向并排穿设于所述上限位套,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横向并排穿设于下限位套,通过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对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横向相对位置进行限位。具体地,上限位套设有供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一软管限位孔,第一软管限位孔的高度小于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从而实现上限位套对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横向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保持横向并排穿设于第一软管限位孔中;下限位套设有供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二软管限位孔,第二软管限位孔的高度小于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外径之和,从而实现下限位套对进
水软管和自洁软管的横向相对位置进行限位,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保持横向并排穿设于第一软管限位孔中。
95.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限位套设有供进水软管穿过的第一进水限位孔和供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一自洁限位孔,进水软管穿设于第一进水限位孔中,自洁软管穿设于第一自洁限位孔中,第一进水限位孔和第一自洁限位孔横向并排设置,从而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横向并排穿设于上限位套,并且第一进水限位孔与第一自洁限位孔不连通或通过缩口相连通;下限位套设有供进水软管穿过的第二进水限位孔和供自洁软管穿过的第二自洁限位孔,进水软管穿设于第二进水限位孔中,自洁软管穿设于第二自洁限位孔中,第二进水限位孔和第二自洁限位孔横向并排设置,从而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横向并排穿设于下限位套,并且第二进水限位孔与第二自洁限位孔不连通或通过缩口相连通。
96.实施例二
9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98.请参见图18和图19所示,本实施例中,横向隔板1042的后部顶面与喷杆20的底面之间的间距d大于进水软管60和自洁软管70的外径之和,避免喷杆20伸缩过程中进水软管60或自洁软管70卡入横向隔板1042的后部顶面与喷杆20的底面之间的间隙中而导致软管折管或影响喷杆20的正常伸缩。
99.本实施例中,其余未述部分的结构和原理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100.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通过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对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使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在随喷杆运动过程中,进水软管和自洁软管在容纳腔内能够始终保持相对位置,避免进水软管和所述自洁软管相互绕管,从而保证喷水体组件能够可靠地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101.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紧凑型喷水体组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