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2583发布日期:2022-06-15 10:0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及灌注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


背景技术:

2.抗浮锚杆是各类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抗浮措施,现有的抗浮锚杆通常由锚头、筋体、现浇注浆锚固体等部件组成,通常为现浇形成锚固体系,其施工流程如下:
3.(1)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4.(2)锚孔定位;
5.(3)钻机成孔并旋喷扩孔;
6.(4)清孔;
7.(5)将锚杆植入孔中,并设置与锚杆并排的两个注浆管道;
8.(6)往锚孔中一次压力浇注水泥浆,边浇注边抽离其中一注浆管,使锚孔中的渗透水沿该管道流出,直至水泥浆灌满整个锚孔;
9.(7)浆体初凝后,往另一管道中进行二次压力注浆,填补一次浇注初凝后形成的空隙;
10.(8)针对二次注浆后水泥浆所产生的收缩进行补浆。
11.灌注桩是指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成孔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目前,在建筑、水利、公路等基础工程中,长螺旋成孔的灌注桩以其速度快、噪音低、不用泥浆护壁、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建筑物大多采用的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多为等截面直孔灌注桩。而桩基设计中大多又采用加大桩的直径和长度的方法来提高桩与土间的摩擦力,但是,该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桩身强度,不但成本高,而且浪费材料。
12.上述工艺虽然已有普遍使用,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3.1)锚固体为等直径,不能因地制宜发挥锚杆长度范围内较好土层的承载力,经济性较差。
14.2)在抗浮承载力要求较高时,采用水泥土固结体时,锚杆筋体与锚固体之间有锚固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1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自重张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扩大段中通过拉伸装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以实现骨架装置由收缩状态到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1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17.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导杆和支撑件;其中,第一连接杆的根数为第二连接杆根数的两倍;
18.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两根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
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导杆轴向方向上的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其中,在导杆轴向方向上的一端处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19.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拉伸装置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且中间段穿过支撑件;
20.在收缩状态时,沿导杆轴向方向上,第一连接杆组成锥形结构;在中间剖截面上,且在导杆轴向方向上的下方位置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组成w形结构。
21.上述方案中,对所述拉伸装置提供向上方向的拉力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杆置于水平位置。
2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置于水平位置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组成圆筒形结构或者长方形结构。
23.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杆置于中心位置。
24.上述方案中,沿所述导杆轴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或者/和第二限位板,其中,第一限位板设置在导杆上方位置处且与导杆垂直,第二限位板设置在导杆下方位置处且与导杆垂直,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上方位置。
2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为圆形结构或者方形结构。
2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分别为扁钢和钢筋。
27.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为拉环和吊环。
28.上述方案中,所述拉伸装置为钢丝绳。
29.一种灌注桩,采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自重张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
30.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31.1.本实用新型通过拉伸装置、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以实现骨架装置由收缩状态到展开状态,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32.2.本实用新型中在导杆轴上设置第一限位板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张开过程中,钢丝绳拉第一连接杆超过水平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样的设置第二限位板是防止导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杆在展开过程中超过水平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34.图2为图1的扩张状态示意图;
35.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36.图4为把本实用新型用于灌注桩的扩大段的应用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1-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4-第一限位板;5-螺母;6-第二限位板; 7-第二连接件;8-拉伸装置;9-导杆;10-支撑件;11-锚杆;12-连接装置;13-混凝土;14-基础;15-基础顶。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轴向”、“径向”、“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2.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2、第二连接杆3、导杆9和支撑件10;其中,第一连接杆2的根数为第二连接杆3根数的两倍;所述第二连接杆3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两根第一连接杆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连接在导杆9轴向方向上的上方位置与下方位置,其中,在导杆9轴向方向上的一端处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所述支撑件1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7;拉伸装置8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且中间段穿过支撑件10;在收缩状态时,拉伸装置8可以受向下方向的拉力,沿导杆9轴向方向上,第一连接杆2组成锥形结构;在中间剖截面上,且在导杆9轴向方向上的下方位置处,第一连接杆2与第二连接杆3组成w形结构。
43.上述方案中,对所述拉伸装置8提供向上方向的拉力可以使得第一连接杆2置于水平位置。
4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2置于水平位置时,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组成圆筒形结构或者长方形结构。
45.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杆9置于中心位置。
46.上述方案中,沿所述导杆9轴向方向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板4或者/和第二限位板6,其中,第一限位板4设置在导杆9上方位置处且与导杆9垂直,第二限位板6设置在导杆9下方位置处且与导杆9垂直,所述第一限位板4和第二限位板6均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的上方位置。
47.在导杆上设置第一限位板可以防止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张开过程中,钢丝绳拉第一连接杆超过水平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样的设置第二限位板是防止导杆下端的第一连接杆在展开过程中超过水平位置,起到限位的作用。
48.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板4和第二限位板6为圆形结构或者方形结构。
4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杆2和第二连接杆3分别为扁钢和钢筋。
50.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7分别为拉环和吊环。
51.上述方案中,所述拉伸装置8为钢丝绳。
52.一种灌注桩,采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自重张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
53.结合附图1至3所示,一种自重张开骨架装置包括吊环、钢板、钢丝绳、拉环、扁钢和钢筋,通过销轴将扁钢与钢筋连接,导杆9作为支架用来固定支撑扁钢,通过将钢丝绳设置在拉环和吊环上可以拉动扁钢的一端到水平位置,从而实现骨架装置的张开。
54.结合附图4所示,包括锚杆11、连接装置12、扩大段、混凝土13、基础14和基础顶15,本实用新型自重张开骨架装置作为灌注桩的扩大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在仅增加少量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桩身的承载力。
55.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到一些能良好发挥桩的承载力的土层中,如在粘性土、粉土、填土等土层中,通过适当增加该土层灌注桩的直径,就可以在仅增加少量混凝土用量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桩身的承载力。
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7.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