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及相应的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49902发布日期:2022-08-06 06:4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及相应的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地下结构基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及相应的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在如地下车库这类高低跨超大基坑结构中,在需分块施工时,传统做法一般先深后浅,即先对深基坑结构进行支护开挖,完成后利用深基坑作为浅基坑结构的支护;
3.或者将高低跨基坑做成一个大基坑,落深处再设置支护结构,即按坑中坑方案进行支护。
4.但如果基坑四周只有一边存在有重要性建筑物,如地铁、铁路、重要管线及敏感性建筑物等,且是浅基坑紧邻建筑物,剩余三边基坑周边环境相对较好,传统的两种处理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为:
5.方案一:先深后浅,需要拆分成两个基坑。
6.方案二:一个基坑施工,落深处按坑中坑设计。
7.在实际应用中,在从浅基坑底部开始对深基坑开挖至其基坑底部时,此段高低跨区域基坑由于受横向推力,基坑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将无法满足要求,此时常规做法是,在此处架设斜抛撑,而这就导致基坑的结构变得复杂,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也随之增加。
8.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基坑施工更快捷高效、更经济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9.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及相应的基坑施工方法,实现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基坑施工更快捷高效、更经济。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包括邻近建/构筑物的浅基坑,以及位于所述浅基坑结构另一侧,与所述浅基坑结构联通的深基坑。
11.其中,所述浅基坑朝向所述建/构筑物的的侧墙的外侧,以及与所述深基坑接合的一侧均设有一排浅基坑围护桩;
12.所述浅基坑的底板下面,沿所述侧墙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桩基;
13.所述浅基坑的的顶板,以及所述底板朝向所述深基坑一侧的部分与所述深基坑内一体化的底板及侧墙连接。
14.优选的,每一组所述桩基均包括4根以上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工程桩。
15.优选的,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墙之间设有多道换撑。
16.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三排组桩支护结构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1、施工准备;
18.步骤2、施工所述浅基坑的两排所述浅基坑围护桩,以及所有的所述桩基;
19.步骤3、开挖所述浅基坑的土体;
20.步骤4、施作所述浅基坑的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墙;
21.步骤5、开挖所述深基坑的土体;
22.步骤6、施作所述深基坑的所述底板及侧墙。
23.优选的,在开挖所述深基坑的土体前,在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墙之间施工换撑。
24.优选的,所述浅基坑采用钻孔桩和内支撑进行支护按明挖顺作法施工。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6.本发明的应用使深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无需再单独进行围护结构,且由于浅基坑的实施,使得深基坑与重要建、构筑物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对深基坑的围护结构选型提供了便利,可以灵活选择,不需要整个大基坑支护,在重要建、构筑物边只是实施浅基坑,对变形保护也更加有利。
2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28.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一种布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第二种布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1.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
33.如图3和图4所示,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包括邻近建/构筑物的浅基坑,以及位于所述浅基坑结构另一侧,与浅基坑结构联通的深基坑。
34.其中,浅基坑朝向建/构筑物的的侧墙5的外侧,以及与深基坑接合的一侧均设有一排浅基坑围护桩1;
35.浅基坑的底板2下面,沿侧墙5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桩基3;
36.浅基坑的的顶板4,以及底板5朝向深基坑一侧的部分与深基坑内一体化的底板及侧墙6连接。
37.本发明利用浅基坑既有的两排浅基坑围护桩1,与既有的结构侧墙5、底板5及多组桩基3形成类高桩承台受力结构的l型三排桩;
38.在深基坑开挖至底部过程中,采用类高桩承台受力结构的l型三排桩承受侧向土压力,产生的弯矩由l型三排桩分担。
39.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组桩基3均包括4根以上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工程桩。
40.在某些实施例中,底板2与侧墙5之间设有多道换撑7。
41.在实际应用中,深基坑开挖至浅基坑底标高后,浅基坑处于单边受力状态,因此采用斜抛撑进行支护,确保临土面结构的安全。
42.本发明还提供应用上述三排组桩支护结构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3.步骤1、施工准备;
44.步骤2、施工浅基坑的两排浅基坑围护桩1,以及所有的桩基3;
45.步骤3、开挖浅基坑的土体;
46.步骤4、施作浅基坑的底板2、顶板4和侧墙5;
47.步骤5、开挖深基坑的土体;
48.步骤6、施作深基坑的底板及侧墙6。
49.在某些实施例中,在底板2与侧墙5之间施工换撑7。
50.在某些实施例中,浅基坑采用钻孔桩和内支撑进行支护按明挖顺作法施工。
51.在实际应用中,先对浅基坑进行正常常规围护设计,深基坑采用放坡施工,其邻近浅基坑侧,仅利用浅基坑支护进行支护,不再单独设置支护结构体系,深基坑开挖时则可以利用浅基坑结构作为重要建筑物保护屏障,浅基坑、与浅基坑预留安全实施距离的深基坑同步开挖,临近的深基坑也可以在浅基坑实施后,分段开挖,既可以有效减少对建筑物的扰动,同时也能加快大基坑的施工速度,而且仅小坑需要采用围护桩+内撑的支护结构体系,既经济又节约工期。
5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包括邻近建/构筑物的浅基坑,以及位于所述浅基坑结构另一侧,与所述浅基坑结构联通的深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坑朝向所述建/构筑物的的侧墙(5)的外侧,以及与所述深基坑接合的一侧均设有一排浅基坑围护桩(1);所述浅基坑的底板(2)下面,沿所述侧墙(5)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桩基(3);所述浅基坑的的顶板(4),以及所述底板(5)朝向所述深基坑一侧的部分与所述深基坑内一体化的底板及侧墙(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桩基(3)均包括4根以上呈矩形阵列布置的工程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与所述侧墙(5)之间设有多道换撑(7)。4.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排组桩支护结构的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施工准备;步骤2、施工所述浅基坑的两排所述浅基坑围护桩(1),以及所有的所述桩基(3);步骤3、开挖所述浅基坑的土体;步骤4、施作所述浅基坑的所述底板(2)、所述顶板(4)和所述侧墙(5);步骤5、开挖所述深基坑的土体;步骤6、施作所述深基坑的所述底板及侧墙(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挖所述深基坑的土体前,在所述底板(2)与所述侧墙(5)之间施工换撑(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基坑采用钻孔桩和内支撑进行支护按明挖顺作法施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三排组桩支护结构及相应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邻近建/构筑物的浅基坑,以及位于浅基坑结构另一侧,与浅基坑结构联通的深基坑;坑接合的一侧均设有一排浅基坑围护桩;浅基坑的底板下面,沿侧墙的长度方向设有多组桩基;浅基坑的的顶板,以及底板朝向深基坑一侧的部分与深基坑内一体化的底板及侧墙连接。施工时,首先施工浅基坑,然后利用浅基坑既有的两排浅基坑围护桩,与既有的结构侧墙、底板及多组桩基形成类高桩承台受力结构的L型三排桩,在深基坑开挖至底部过程中,采用类高桩承台受力结构的L型三排桩承受侧向土压力。本发明利用浅基坑支护作为重要建筑物保护屏障,有效减少基坑开挖对重要建、构筑物的干扰。构筑物的干扰。构筑物的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明 姜弘 林咏梅 姚坚 刘睫 梅嬿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1
技术公布日:2022/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