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160424发布日期:2022-08-17 07:4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防水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地下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地下建筑学正在形成,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地下建筑发展历史和发展方向,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规划,各类地下建筑的规划设计,以及与地下建筑有关的环境、生理、心理和技术等问题。地下建筑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密闭性(见地下建筑传热),以及综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地下建筑处在一定厚度的岩层或土层中,可免遭或减少核武器、常规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破坏,同时也能较有效地抵御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地下建筑的密闭环境和周围存在着的比较稳定的温度场,对于创造恒温或超净的生产环境和在低温或高温状态下贮存物资,防止污染,特别是对于节约能源,都是有利的。在城市中有计划地建造地下建筑,对节省城市用地,降低建筑密度,改善城市交通,扩大绿地面积,减轻城市污染,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地下建筑也有缺点,如建筑成本高,施工复杂等。
3.地下建筑的施工建造主要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为了确保地下建筑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进行防水施工时的操作步骤以及防水卷材和材料十分重要,传统的做法大都是刷好几遍的防水涂层,覆盖防水卷材就可了事完工了,在后续出现漏水现象时,采用堵漏剂进行封堵即可,不单单降低地下建筑的品质与质量,也导致后期需要一直使用堵漏剂进行封堵,无法彻底解决漏水现象,十分的不便,基于此,我们提供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在进行防水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地下建筑的地面和墙面进行检测作业,确保地下建筑的地面和墙面不存在凹凸不平和缝隙,并用清水清洗掉地下建筑地面表面和墙面表面的浮尘,同时控制地下建筑地面和墙面的含水率在28-40%;
7.s2:配制聚氨酯防水涂料,通过滚刷蘸取聚氨酯防水涂料,均匀的涂刷在地下建筑的地面表面处以及墙面表面处,反复涂刷三遍均匀后,铺设聚酯纤维无纺布在地下建筑的地面表面处以及墙面表面处,且保证聚酯纤维无纺布形成的折痕位于在地面和墙面连接处;
8.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在地下建筑的底面处铺设一层细沙层,并在细沙层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层,并采用厚度为2-3毫米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拼接覆盖整个细石混凝土层;
9.s4:在地下建筑的墙面处,同时覆盖一层细沙层,细沙通过环保粘接剂粘在墙面处,同样在细沙层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层,并采用厚度为2毫米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拼接覆盖整个细石混凝土层;
10.s5:在步骤s3和步骤s4的基础上,在两个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的表面均要铺设软基缓冲层和混凝土回填层,进行3-5天的养护即可。
11.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地下建筑地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误差小于千分之一,地下建筑墙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误差小于千分之二。
12.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当地下建筑的地面和墙面存在凹凸不平和缝隙时,需要使用到聚氯酯混合料以及堵漏剂进行修补,修补后产生的补丁的平面度误差小于百分之一,其中:堵漏剂由由硫铝水泥、石英砂、氯化钙、滑石粉、硬脂酸锌、硅钛粉末、六偏磷酸钠和木质纤维粉制备而成。
13.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聚氨酯防水形成的防水层厚度大于2.5毫米,且聚氨酯防水层的水平面用料为0.8~1.0kg/m2,垂直面用料为0.5~0.6kg/m2。
14.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为聚苯乙烯泡沫板和高强度石膏薄板复合而成的防水板材,聚苯乙烯泡沫板和高强度石膏薄板的厚度比为3:4。
15.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2中,配制聚氨酯防水涂料,需要额外添加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疏水性聚氨酯灌浆液,其中疏水性聚氨酯灌浆液由多异氰酸酯、疏水性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溶剂、促凝剂、活性剂、催化剂、增塑剂、扩链剂制备而成。
16.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4中,地下建筑墙面的阴角和阳角处,需要安装有防水密封膏线作为过渡连接。
17.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3和步骤s4中,控制细沙层在1.5-2毫米之间。
18.在上述的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中,所述步骤s5中,养护的具体内容如下:通过雾化器喷洒雾状水进行养护,并始终保持地下建筑墙面和地面的表面潮湿度在35-40%,每天养护3-5次,养护3-5天,优选为3天。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的优点为:本发明严格要求地下建筑的地面与墙面的施工要求,同时使得细沙以及聚酯纤维无纺布形成一道隔离保护层,能够有效的保证聚氨酯防水层的耐久性,且通过细沙层、细石混凝土层、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形成二道防水保护层,在施工完成后无需再刷防水涂层,使得地下建筑具有良好防水效果,并且能够长期有效的防水,从根本上解决防水难题。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本发明一种地下建筑防水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s1:在进行防水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地下建筑的地面和墙面进行检测作业,确保地下建筑的地面和墙面不存在凹凸不平和缝隙,并用清水清洗掉地下建筑地面表面和墙面表面的浮尘,同时控制地下建筑地面和墙面的含水率在28-40%;
24.其中:地下建筑地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误差小于千分之一,地下建筑墙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误差小于千分之二;
25.此外,当地下建筑的地面和墙面存在凹凸不平和缝隙时,需要使用到聚氯酯混合料以及堵漏剂进行修补,修补后产生的补丁的平面度误差小于百分之一,其中:堵漏剂由由硫铝水泥、石英砂、氯化钙、滑石粉、硬脂酸锌、硅钛粉末、六偏磷酸钠和木质纤维粉制备而成。
26.s2:配制聚氨酯防水涂料,通过滚刷蘸取聚氨酯防水涂料,均匀的涂刷在地下建筑的地面表面处以及墙面表面处,反复涂刷三遍均匀后,铺设聚酯纤维无纺布在地下建筑的地面表面处以及墙面表面处,且保证聚酯纤维无纺布形成的折痕位于在地面和墙面连接处;
27.其中,在配制聚氨酯防水涂料时,需要额外添加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疏水性聚氨酯灌浆液,疏水性聚氨酯灌浆液由多异氰酸酯、疏水性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溶剂、促凝剂、活性剂、催化剂、增塑剂、扩链剂制备而成;
28.在步骤s2进行时,聚氨酯防水层的水平面用料为0.8~1.0kg/m2,垂直面用料为0.5~0.6kg/m2,保证聚氨酯防水形成的防水层厚度大于2.5毫米;
29.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在地下建筑的底面处铺设一层细沙层,并在细沙层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层,并采用厚度为2-3毫米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拼接覆盖整个细石混凝土层;
30.在实际操作时,控制细沙层在1.5-2毫米之间;
31.s4:在地下建筑的墙面处,同时覆盖一层细沙层,细沙通过环保粘接剂粘在墙面处,同样在细沙层的表面铺设一层细石混凝土层,并采用厚度为2毫米的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拼接覆盖整个细石混凝土层;
32.在实际操作时,控制细沙层在1.5-2毫米之间;
33.其中: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为聚苯乙烯泡沫板和高强度石膏薄板复合而成的防水板材,聚苯乙烯泡沫板和高强度石膏薄板的厚度比为3:4;
34.步骤s4在进行过程中,地下建筑墙面的阴角和阳角处,需要安装有防水密封膏线作为过渡连接;
35.s5:在步骤s3和步骤s4的基础上,在两个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的表面均要铺设软基缓冲层和混凝土回填层,进行3-5天的养护即可。
36.养护的具体内容如下:通过雾化器喷洒雾状水进行养护,并始终保持地下建筑墙面和地面的表面潮湿度在35-40%,每天养护3-5次,养护3-5天,优选为3天。
37.本发明严格要求地下建筑的地面与墙面的施工要求,同时使得细沙以及聚酯纤维无纺布形成一道隔离保护层,能够有效的保证聚氨酯防水层的耐久性,且通过细沙层、细石混凝土层、聚苯乙烯泡沫板
·
高强度石膏薄板形成二道防水保护层,在施工完成后无需再
刷防水涂层,使得地下建筑具有良好防水效果,并且能够长期有效的防水,从根本上解决防水难题。
38.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