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00363发布日期:2022-10-14 18:3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部分建筑工程边坡较大,坡底距离基础筏板边缘较小,而电梯井设置于基础筏板的边缘处,贴近基础筏板基坑的边坡,电梯井部位基础底标高比原有坡底标高低数米,如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继续放坡开挖电梯井基坑则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如果在电梯井基坑处砌筑基础侧壁防水导墙,则该防水导墙需砌筑高数米,需增设圈梁与构造柱,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影响施工工期,且导墙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倒塌,由于基坑支护体系距离筏板边缘尺寸较小,涉及有限空间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施工难度。
3.因此,亟需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避免在工程基坑坑底开挖电梯井基坑成本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保证电梯井基坑支护的防水效果。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s1、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以钢板桩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
8.s2、根据所述电梯井设计位置开挖电梯井基坑;
9.s3、在所述钢板桩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
10.s4、在所述第一找平层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粘贴防水卷材。
11.作为优选,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2.s11、确定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和所述电梯井基坑的轮廓线;
13.s12、在所述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外施作所述钢板桩,所述电梯井基坑的轮廓线与所述基础筏板基坑的边坡之间均设置所述钢板桩。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找平层包括:
15.木方,其设置于所述钢板桩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
16.模板,其设置于所述木方远离所述钢板桩的侧面上,所述木方用于调整所述模板距离所述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的距离。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找平层还包括多个射钉,所述木方与所述钢板桩之间、所述模板与所述木方之间以及所述模板与所述钢板桩之间均通过所述射钉固连,各所述射钉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射钉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射钉列组。
18.作为优选,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9.s41、在所述模板朝向所述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间隔贴附多个粘接垫片,各所述粘接垫片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粘接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粘接列组;
20.s42、所述防水卷材粘贴于所述粘接垫片上。
21.作为优选,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m、在所述基础筏板基坑底部施作混凝土垫层。
22.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射钉的距离不大于400mm,位于所述钢板桩底端的所述射钉距离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所述钢板桩顶端的所述射钉距离所述钢板桩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
23.作为优选,相邻两个所述粘接垫片的距离不大于400mm,位于所述模板底端的所述粘接垫片距离所述混凝土垫层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所述模板顶端的所述粘接垫片距离所述钢板桩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
24.作为优选,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步骤n、在所述电梯井基坑支护与所述基础筏板基坑的防水导墙之间施作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找平层与所述防水导墙。
25.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26.砌体,其连接所述木方和所述防水导墙;
27.第二找平层,所述砌体表面涂抹砂浆形成所述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二找平层连接所述模板与所述防水导墙。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9.本发明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使用钢板桩作为电梯井基坑支护,避免了在基础筏板基坑底部放坡开挖电梯井基坑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在电梯井基坑开挖完成后,在钢板桩朝向电梯井基坑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并在第一找平层上粘贴防水卷材,保证电梯井基坑支护的防水效果,解决了在电梯井基坑与电梯井基坑支护的边坡之间砌筑防水导墙成本高、难度大且易倒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础筏板基坑开挖电梯井基坑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板桩上施作第一找平层后的基础筏板基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3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与防水导墙之间施作连接结构后的基础筏板基坑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35.图6是图5中b-b处的剖视图;
36.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与防水导墙之间施作连接结构后的基础筏板基坑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37.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38.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找平层上粘贴粘接垫片后的基础筏板基坑部分结构示意图;
39.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卷材粘贴后的基础筏板基坑部分结构示意图。
40.图中:
41.1、钢板桩;
42.2、第一找平层;21、木方;22、模板;23、射钉;
43.3、粘接垫片;
44.4、防水卷材;
45.10、基础筏板基坑;101、电梯井基坑;102、边坡;
46.20、混凝土垫层;
47.30、防水导墙;
48.40、连接结构;401、砌体;402、第二找平层。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5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1.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3.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4.s1、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在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以钢板桩1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
55.s2、根据电梯井设计位置开挖电梯井基坑101;
56.s3、在钢板桩1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2;
57.s4、在第一找平层2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粘贴防水卷材4。
58.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基坑施工方法,使用钢板桩1作为电梯井基坑支护,避免了在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边缘放坡开挖电梯井基坑101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在电梯井基坑101开挖完成后,在钢板桩1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施作第一找平层2,并在第一找平层2上粘贴防水卷材4,解决了在电梯井基坑101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边坡102之间砌筑防水导墙30成本高、难度大且易倒塌的问题。
59.可选地,如图1所示,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0.s11、确定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和电梯井基坑101的轮廓线;
61.s12、在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外施作钢板桩1,电梯井基坑101的轮廓线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边坡102之间均设置钢板桩1,以保证电梯井基坑101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边坡102之间均有钢板桩1作为支护。
62.可选地,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m、在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施作混凝土垫层20。基础筏板基坑10底部施作混凝土垫层20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施工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63.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找平层2包括木方21和模板22。木方21固设于钢板桩1上。木方21设置于钢板桩1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模板22设置于木方21远离钢板桩1的侧面上,木方21用于调整模板22距离基础筏板设计位置的边线的距离。由于钢板桩1表面存在凹凸结构,为了便于在钢板桩1表面粘贴防水卷材4,需要在钢板桩1表面进行找平,模板22即是起到在钢板桩1表面进行找平的作用,木方21起到调节模板22与基础筏板边线距离的作用,由于钢板桩1施作时难以保证位置精确,为了避免钢板桩1伸入基础筏板边线内影响后续基础筏板的浇筑,因此在钢板桩1施作时会与基础筏板的边线留出一定的距离,通过设置木方21调整模板22与基础筏板边线的距离,使模板22能够紧贴基础筏板的边线,又不会伸入基础筏板的边线内。模板22与钢板桩1之间通过木方21支撑,因此木方21的数量需要保证基础筏板浇筑时模板22不会因混凝土对模板22的侧压力而发生变形。
64.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找平层2还包括多个射钉23,木方21与钢板桩1之间、模板22与木方21之间以及模板22与钢板桩1之间均通过射钉23固连。各射钉23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射钉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射钉列组,通过射钉23稳固连接木方21与钢板桩1以及模板22与钢板桩1,以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模板22和木方21脱落。射钉23的长度根据木方21和模板22的厚度选定,具体地,射钉23的长度需大于木方21与模板22的长度之和,以使射钉23单独穿过模板22或依次穿过模板22和木方21后能够继续穿过钢板桩1,以将模板22和木方21固定于钢板桩1上。
65.可选地,相邻两个射钉23的距离不大于400mm,以保证模板22和木方21牢固固定于钢板桩1上,位于钢板桩1底端的射钉23距离混凝土垫层20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钢板桩1顶端的射钉23距离钢板桩1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避免后续基础筏板浇筑过程中模板22的边缘发生翘边。
66.可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步骤s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67.s41、在模板22朝向电梯井基坑101的立面上间隔贴附多个粘接垫片3,各粘接垫片3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多行相互平行的粘接行组,在竖直方向上形成多列相互平行的粘接列组,在贴附粘接垫片3前,需要先将钢板桩1表面清理干净,以保证粘接垫片3紧密贴附于钢板桩1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粘接垫片3为双面丁基胶带;
68.s42、防水卷材4粘贴于粘接垫片3上,通过粘接垫片3粘接防水卷材4和钢板桩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防水卷材4为hdpe预铺反粘防水卷材。
69.可选地,相邻两个粘接垫片3的距离不大于400mm,以保证防水卷材4与模板22之间粘接牢固,位于模板22底端的粘接垫片3距离混凝土垫层20的距离不大于100mm,位于模板22顶端的粘接垫片3距离钢板桩1顶端端面的距离不大于100mm,以避免钢板桩1顶端和钢板桩1靠近混凝土垫层20处的防水卷材4出现空鼓而影响防水效果。
70.可选地,如图6-8所示,步骤s3和步骤s4之间还包括:步骤n、在电梯井基坑支护与基础筏板基坑10的防水导墙30之间施作连接结构40,连接结构40连接第一找平层2与防水导墙30。以钢板桩1施作电梯井基坑支护时存在钢板桩1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因此在电梯井基坑支护施作时,电梯井基坑支护与基础筏板的防水导墙30之间预留预设距离,通过在电梯井基坑支护与基础筏板的防水导墙30之间预留预设距离,并在第一找平层2与防水导墙30之间施作连接结构40,从而准确连接防水导墙30于钢板桩1,避免钢板桩1与防水导墙30之间出现缝隙影响防水效果。
71.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8所示,连接结构40包括砌体401和第二找平层402。砌体401连接木方21和防水导墙30。砌体401表面涂抹砂浆形成第二找平层402,第二找平层402连接模板22与防水导墙30。
7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