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818982发布日期:2023-01-04 04:41阅读:55来源:国知局
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边坡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2.边坡滑坡问题一直以来在公路建设中屡见不鲜。在山区软岩和松散体边坡中,在自然坡条件下,由于风化、雨水软化及软岩、松散体本身的结构特征,容易产生滑坡。边坡加固通常是在边坡开挖的断壁处向下灌注形成多个防滑桩,防滑桩穿过滑坡体深入到滑床内,从而支挡滑坡体向下滑动的力。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软岩和松散堆积体形成的边坡处,仅通过防滑桩的阻挡依然容易出现滚石或者从防滑桩的间隙形成滑坡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减少滚石或者从防滑桩的间隙形成滑坡的可能,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边坡切坡处的防滑墙板,所述防滑墙板上设置有防滑桩,所述防滑桩位于防滑墙板远离边坡的一侧,多个所述防滑桩连接在防滑墙板上,所述防滑墙板的高度小于边坡切坡的深度,所述边坡上铺设有防滑网,所述防滑网与防滑墙板连接,所述防滑网上设置有用于预先防止边坡滑坡的防滑件,所述防滑墙板上设置有用于拉持防滑墙板的拉锚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防滑网铺设在边坡上,以防止边坡滚石,并通过防滑件将边坡预先进行临时的稳固,减少在后续的施工中,边坡产生滑坡的可能;再浇筑防滑墙板,并在防滑墙板处设置防滑桩,并通过拉锚组件对防滑墙板进行进一步的稳固,提高防滑墙板的支撑能力,防滑墙板将边坡进行阻挡,从而无需将防滑桩设置得过于密集,减少滚石或者从防滑桩的间隙形成滑坡的可能。
7.可选的,所述防滑件包括设置在防滑网上的锚钉,所述锚钉穿过防滑网插接在边坡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钉插入到边坡内,使得边坡连接成整体,对边坡起到了临时的支撑作用,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边坡产生滑坡的可能。
9.可选的,所述防滑墙板上预筑成型有连接槽,所述防滑桩上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连接槽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形成防滑桩的同时将固定块浇筑在连接槽内,从而实现了防滑墙板与防滑桩的连接,减少了后续继续向下开挖后防滑墙板与防滑桩分离的可能。
11.可选的,所述拉锚组件包括连接钢板和拉索,所述连接钢板设置在防滑墙板上,所述拉索的一端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滑动穿设在连接钢板上,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设有螺母,
所述螺母与连接杆钢板抵接,所述拉索远离螺杆的一端设置有索头,所述索头设置在边坡的内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边坡上钻孔,将拉索放置到边坡内,再灌注混凝土,将拉索上的索头固定在边坡内,将拉索外端的螺杆穿过防滑墙板上的连接钢板,并通过螺母固定形成预拉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防滑板的阻挡支撑能力,减少边坡的下滑。
13.可选的,所述索头上设置有索套,所述索套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锚固杆,所述锚固杆靠近拉索的一端铰接在索套上,所述锚固杆的铰接轴线垂直于索套的长度方向,所述索套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锚固杆转动的调节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索头放置到边坡内部后,通过调节件转动锚固杆,将锚固杆张开,使得锚固杆与孔壁抵接,在未浇筑混凝土之前节课形成预拉力,从而便于将拉索拉直固定,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从而提高了拉索的稳固程度。
15.可选的,所述调节件包括滑动设置在索套内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锚固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块远离滑块的端部与锚固杆的侧边抵接,所述限位块远离滑块的端部到索套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锚固杆的铰接轴线到索套中心轴线的距离,所述拉索内滑动设置拉绳,所述拉绳与滑块连接,所述拉绳滑动穿设到螺杆外,所述索套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与索套锁定的自锁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绳,拉绳带动滑块滑动,滑块带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将锚固杆推出,从而实现了锚固杆深入到边坡后的张开,并通过自锁件自锁,从而有利于对索头的提前紧固,并提升稳固程度。
17.可选的,所述自锁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块上的两个第一齿轮,所述索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两齿条,两所述齿条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连接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滑块的滑动方向,所述滑块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拉绳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位于两个第一齿轮之间,两所述第一齿轮中心轴线到第二齿轮中心轴线的距离之和大于两个第一齿轮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连接块朝向靠近第一齿轮滑动的弹性件,当所述连接块与滑槽远离拉索的一端抵接时,所述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绳,拉绳带动连接块滑动,使得连接块上的第二齿轮分别与两第一齿轮脱离,继续拉动拉绳时,拉绳通过连接块带动滑块滑动,从而实现了对锚固杆的展开;在锚固杆展开后,放开拉绳,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连接块朝向第一齿轮滑动,使得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侧的齿条啮合,从而实现了对滑块的自锁,避免了滑块向下滑动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对索头的稳固。
18.可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设置在滑块上的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滑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端壁抵接,另一端与连接块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松拉绳后,弹簧驱使连接块朝向第一齿轮移动,使得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啮合,从而以便于实现对滑块的自锁。
2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方法,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方法,使用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
加固结构,还包括;s1:根据施工图纸,测量标记边坡切坡的边线,s2:在边坡切坡的边线向上铺设防滑网,并在防滑网上插接锚钉,锚钉在边坡切坡的边线上均布设置,形成暂时防滑支撑;s2:沿边坡切坡的边线开挖沟槽,并在沟槽中浇筑形成防滑墙板;s3:防滑墙板形成后,第一次开挖边坡,边坡的开挖深度小于防滑墙板的高度,形成临时道路平台;s4:在防滑墙板的侧边开挖设计桩孔,并在桩孔内浇筑形成防滑桩;s5:继续向下开挖边坡形成路基。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在边坡上铺设防滑网后,开挖沟槽,并在沟槽内形成防滑墙板,预先形成的防滑墙板对边坡进行初步的防护,再形成临时道路平台,并在临时道路平台上开孔,浇筑形成防滑桩,从而避免了在形成防滑桩时边坡滑坡的可能;同时相对于直接在未开挖的边坡上钻孔形成防滑桩,先设置防滑墙板后先开挖形成了临时道路平台,从而便于对防滑桩的开孔和浇筑,减小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22.可选的,所述沟槽深度为边坡切坡深度的一半。
23.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先将防滑网铺设在边坡上,以防止边坡滚石,并通过防滑件将边坡预先进行临时的稳固,减少在后续的施工中,边坡产生滑坡的可能;再浇筑防滑墙板,并在防滑墙板处设置防滑桩,并通过拉锚组件对防滑墙板进行进一步的稳固,提高防滑墙板的支撑能力,防滑墙板将边坡进行阻挡,从而无需将防滑桩设置得过于密集,减少滚石或者从防滑桩的间隙形成滑坡的可能;2.拉动拉绳,拉绳带动滑块滑动,滑块带动限位块移动,限位块将锚固杆推出,从而实现了锚固杆深入到边坡后的张开,并通过自锁件自锁,从而有利于对索头的提前紧固,并提升稳固程度;预先在边坡上铺设防滑网后,开挖沟槽,并在沟槽内形成防滑墙板,预先形成的防滑墙板对边坡进行初步的防护,再形成临时道路平台,并在临时道路平台上开孔,浇筑形成防滑桩,从而避免了在形成防滑桩时边坡滑坡的可能;同时相对于直接在未开挖的边坡上钻孔形成防滑桩,先设置防滑墙板后先开挖形成了临时道路平台,从而便于对防滑桩的开孔和浇筑,减小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滑墙板预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形成临时道路平台后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拉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索靠近连接钢板一端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索头和索套的剖视图。
25.其中:1、防滑墙板;2、防滑桩;3、防滑网;4、锚钉;5、连接槽;6、固定块;7、连接钢板;8、拉索;81、缠绕管;82、钢丝绳;9、螺杆;10、螺母;11、索头;12、索套;13、锚固杆;14、滑
块;15、限位块;16、拉绳;17、第一齿轮;18、齿条;19、连接块;20、滑槽;21、第二齿轮;22、弹簧;23、沟槽;24、临时道路平台;25、放置槽;26、调节槽;2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6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参照图1、图2和图3,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浇筑在边坡切坡处的防滑墙板1,防滑墙板1上连接有防滑桩2,防滑桩2位于防滑墙板1远离边坡的一侧,多个防滑桩2均连接在防滑墙板1上,防滑墙板1的高度小于边坡切坡的深度;边坡上铺设有防滑网3,防滑网3为混凝土浇筑形成的网格,施工的后期在网格内填充植物,以进一步的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减少边坡的滑坡;防滑网3与防滑墙板1浇筑连接在一起,防滑网3上设置有用于预先防止边坡滑坡的防滑件,防滑墙板1上设置有用于拉持防滑墙板1的拉锚组件。
28.参照图1、图2和图3,防滑件包括插接在防滑网3上的锚钉4,锚钉4穿过防滑网3插接在边坡内,越靠近防滑墙板1,锚钉4的长度越长。锚钉4插入到边坡内,使得边坡连接成整体,对边坡起到了临时的支撑作用,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边坡产生滑坡的可能。防滑墙板1上预筑成型有连接槽5,防滑桩2上浇筑有固定块6,固定块6内填充有与防滑桩2的钢筋笼连接的钢筋,固定块6浇筑在连接槽5中,使得固定块6与防滑墙板1连接,并对防滑墙板1起到支撑作用。
29.参照图3和图4,拉锚组件包括连接钢板7和拉索8,连接钢板7固定嵌设在防滑墙板1上,拉索8的一端焊接固定有螺杆9,螺杆9滑动穿设在连接钢板7上,螺杆9上螺纹套设有螺母10,螺母10与连接杆钢板抵接,拉索8远离螺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索套12,索套12上固定连接有索头11,索头11放置在边坡的内部。
30.在边坡上钻孔,将拉索8放置到边坡内,再灌注混凝土,将拉索8上的索头11固定在边坡内,将拉索8外端的螺杆9穿过防滑墙板1上的连接钢板7,并通过螺母10固定形成预拉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防滑板的阻挡支撑能力,减少边坡的下滑。
31.参照图5和图6,索套12的外周壁上连接有多个锚固杆13,锚固杆13靠近拉索8的一端铰接在索套12上,锚固杆13的铰接轴线垂直于索套12的长度方向,锚固杆13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用于驱使锚固杆13朝向靠近索套12内转动的扭簧(图中未画出),以便于减少在放置索头11时锚固杆13自动张开卡住的可能,以便于对索头11的下放。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为两个锚固杆13,两个锚固杆13对称设置在索套12的外周壁上,索套1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放置槽25,锚固杆13位于放置槽25内;索套12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锚固杆13转动的调节件。
32.参照图5和图6,索套12内开设有调节槽26,放置槽25与调节槽26连通,调节件包括滑动连接在索套12内的滑块14,滑块14滑动连接在调节槽26内,滑块14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索套12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块1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与锚固杆13一一对应设置,限位块15远离滑块14的端部与锚固杆13的侧边抵接,限位块15远离滑块14的端
部到索套12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锚固杆13的铰接轴线到索套12中心轴线的距离。
33.参照图4和图5,拉索8包括缠绕管81和多根钢丝绳82,缠绕管81为钢卷缠绕形成的可弯曲管路,多根钢丝绳82周向绕卷在缠绕管81的周壁上。拉索8内滑动连接拉绳16,拉绳16位于缠绕管81内沿缠绕管81滑动,拉绳16与滑块14连接,拉绳16滑动穿设到螺杆9外,拉绳16同样为钢丝绳,拉绳16位于螺杆9外的端部焊接固定的拉环27,索套12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14与索套12锁定的自锁件。
34.当索头11放置到边坡内部后,拉动拉绳16,拉绳16带动滑块14滑动,滑块14带动限位块15移动,限位块15将锚固杆13推出,从而实现了锚固杆13深入到边坡后的张开,并通过自锁件自锁,使得锚固杆13与孔壁抵接,在未浇筑混凝土之前节课形成预拉力,从而便于将拉索8拉直固定,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从而提高了拉索8的稳固程度。
35.参照图5和图6,自锁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滑块14上的两个第一齿轮17,两个第一齿轮17对称设置在滑块14上,第一齿轮17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索套12的中心轴线,索套12内的调节槽26侧壁上固定有两齿条18,两齿条18分别位于调节槽26的两侧壁上,滑块14位于两齿条18之间,两齿条18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7啮合;滑块14上开设有滑槽20,滑块14上连接有连接块19,连接块19滑动连接在滑槽20内,连接块19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滑块14的滑动方向,拉绳16贯穿滑块14固定连接在连接块19上。连接块19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21,第二齿轮2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一齿轮17的转动轴线,第二齿轮21位于两个第一齿轮17之间,两个第一齿轮17中心轴线到第二齿轮21中心轴线的距离之和大于两个第一齿轮17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滑块14上设置有用于驱使连接块19朝向靠近第一齿轮17滑动的弹性件。
36.参照图5和图6,当连接块19与滑槽20远离拉索8的一端抵接时,第二齿轮21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7啮合,当第二齿轮21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7啮合时,第二齿轮21的中心轴线分别到两个第一齿轮17的中心轴线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弹性件包括放置在滑块14内的弹簧22,弹簧22位于滑槽20内,弹簧22的一端与滑槽20远离第一齿轮17的端壁抵接,另一端与连接块19抵接。
37.拉动拉绳16,拉绳16带动连接块19滑动,使得连接块19上的第二齿轮21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7脱离,继续拉动拉绳16时,拉绳16通过连接块19带动滑块14滑动,从而实现了对锚固杆13的展开;在锚固杆13展开后,放开拉绳16,在弹簧22的作用下使得连接块19朝向第一齿轮17滑动,第二齿轮21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17啮合,两个第一齿轮17分别与两侧的齿条18啮合,阻止了锚固杆13推动限位块15的向下滑动收回,从而实现了对锚固杆13的自锁,从而有利于对索头11的稳固。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先将防滑网3铺设在边坡上,以防止边坡滚石,并通过防滑件将边坡预先进行临时的稳固,减少在后续的施工中,边坡产生滑坡的可能;再浇筑防滑墙板1,并在防滑墙板1处设置防滑桩2,并通过拉锚组件对防滑墙板1进行进一步的稳固,提高防滑墙板1的支撑能力,防滑墙板1将边坡进行阻挡,从而无需将防滑桩2设置得过于密集,减少滚石或者从防滑桩2的间隙形成滑坡的可能。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方法,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方法,使用针对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加固结构,还包括;
s1:根据施工图纸,测量标记边坡切坡的边线,s2:在边坡切坡的边线向上铺设防滑网3,并在防滑网3上插接锚钉4,锚钉4在边坡切坡的边线上均布设置,形成暂时防滑支撑;s2:沿边坡切坡的边线开挖沟槽23,沟槽23深度为边坡切坡深度的一半,并在沟槽23中浇筑形成防滑墙板1;s3:防滑墙板1形成后,第一次开挖边坡,边坡的开挖深度小于防滑墙板1的高度,形成临时道路平台24,在防滑墙板1和边坡上开设锚固孔,将索头11放置到锚固孔内锚固,连接钢板7预筑在防滑墙板1上,通过螺母10将拉索8固定,并浇筑混凝土固定;s4:在防滑墙板1的侧边开挖设计桩孔,并在桩孔内浇筑形成防滑桩2;s5:继续向下开挖边坡形成路基。
40.预先在边坡上铺设防滑网3后,开挖沟槽23,并在沟槽23内形成防滑墙板1,预先形成的防滑墙板1对边坡进行初步的防护,再形成临时道路平台24,并在临时道路平台24上开孔,浇筑形成防滑桩2,从而避免了在形成防滑桩2时边坡滑坡的可能。软岩和松散堆积体边坡直接开挖容易形成滑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直接在未开挖的边坡上钻孔,再浇筑形成防滑桩2,在容易滑坡的边坡上直接钻孔较为困难;而在本技术中,通过先设置防滑墙板1后先开挖形成了临时道路平台24,再在临时道路平台24上钻孔浇筑形成防滑桩2,以便于对防滑桩2的开孔和浇筑,减小施工的难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