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82811发布日期:2023-03-08 06:4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挡墙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溢洪道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
3.溢洪道挡墙在施工时需要先搭建模板,根据挡墙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对应的多个模板相互拼接形成空腔,接着向空腔内注入混凝土;为减少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涨模和跑浆的问题发生,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加固。目前采用的加固方式则是在木模板上用木方支撑条进行竖向支撑,防止模板变形,再用钢结构对木方进行横向加固,加固用的对拉体系一般使用普通对拉螺杆和蝴蝶扣对拉。在安装对拉螺杆时,需要将对拉螺杆依次穿设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然后将两个蝴蝶扣分别套设在对拉螺杆的两端并与两个相对设置的模板抵接。
4.对于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挡墙尺寸规格大,使得搭建的模板尺寸规格大,此时则需要多个对拉螺杆和蝴蝶扣对大尺寸的模板进行加固;工人在施工时,需要先在模板上打多个孔,然后将多个对拉螺杆依次穿设对应的两个模板的孔中,并扣上蝴蝶扣。此过程操作繁复,使得挡墙成型的效率低;同时挡墙浇筑成型后,挡墙上会留有对拉螺杆穿设形成的穿孔,进而影响挡墙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挡墙成型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模板和两个第二模板,两个所述第二模板分别位于第一模板的两侧,且两个第一模板分别抵扣在所述第二模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模板上均活动设置有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模板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连接板驱使所述第一模板密封抵紧在所述第二模板上的紧固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连接板与第一模板连接,接着将两个第二模板放置在两个第一模板之间,并使得两个第二模板分别垂直抵靠在第一模板的两侧;然后启动紧固机构,紧固机构通过连接板驱使两个第一模板抵紧在第二模板的两侧,使得两个第一模板和两个第二模板围合形成空腔。由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为密封抵紧,尽可能减少浆液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处溢出。上述结构设计的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通过紧固机构和连接板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模板的快速无损坏的拼装搭建,有效提高挡墙成型的效率。
8.可选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两个挂板、驱使两个所述挂板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
运动的驱动组件和用于将两个所述挂板锁止固定的锁止组件,两个所述挂板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连接板挂接,所述驱动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挂板之间,所述锁止组件位于所述挂板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使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密封抵紧时,先将两个挂板分别挂接在两个第一模板的连接板上,然后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使两个挂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两个挂板通过两个连接板带动两个第一模板均密封抵紧在第二模板的两侧;随后启动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可对两个挂板进行锁止固定,使得两个挂板之间的距离恒定,进而使得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紧密抵接。
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齿条、位于两个所述齿条之间的齿轮和驱使所述齿轮转动的驱动件,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两个所述挂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固接,且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并与所述齿轮啮合适配,所述挂板上开设有供另一个所述挂板上的所述齿条滑移插接的插接口。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驱使两个挂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时,只需要通过驱动件驱使齿轮转动,齿轮驱使两个齿条在插接口中朝相反方向滑移,两个齿条带动两个挂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快速调节两个挂板之间的距离的目的,达到快速拼装搭建模板的效果,提高了挡墙成型的效率。
12.可选的,所述挂板上开设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齿条的滑移方向垂直,所述腰型槽与所述插接口连通设置,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沿所述腰型槽长度方向滑移设置的卡接块、用于驱使所述卡接块自动卡接在所述齿条的齿槽中的弹性件和用于驱使所述卡接块朝远离所述齿条方向运动的动力件,所述卡接块活动设置在所述腰型槽与所述插接口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齿轮时,先通过动力件驱使卡接块在腰型槽内朝远离齿条方向运动,使得卡接块不对齿条的滑移产生阻碍,齿轮可顺利驱使齿条在插接口内快速滑移;当完成对两个挂板之间的距离调整后,启动弹性件,弹性件驱使卡接块朝靠近齿条方向运动并插接在齿条的齿槽中,从而限制了齿条的滑移,使得两个挂板之间的距离恒定,进而使得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紧密抵接。
14.可选的,所述第一模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模板上,所述连接板的长度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模板沿两个所述第二模板分布方向上的宽度尺寸。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板上,一方面节省了工人在搭建模板时搬运安装连接板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挡墙成型的效率;另一方面连接板在转动杆的连接作用下不会朝地面方向滑移,使得连接板可对第一模板的指定位置进行稳定加固;此外连接板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板上,且连接板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一模板沿两个第二模板分布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使得连接板可倾斜固定在第一模板上,在保障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密封抵紧的目的下可减少连接板的使用量,具有节省材料的效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挡墙成型的效率。
16.可选的,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模板的一端上铰接有铰接杆,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铰接杆铰接在所述转动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模板上开设有用于收纳所述连接板的安置槽,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安置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通过铰接杆铰接在转动杆的端部,使得当不需要使用第一模板时,可将连接板转动至与安置槽平行的位置,同时驱使铰接杆带动连接板绕转动杆的一端朝安置槽内转动,使得连接板被收纳至安置槽中,从而便于对第一模板的搬运和存储。
18.可选的,所述第一模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第二模板的两侧固接有与所述燕尾槽卡接适配的卡接条,所述第一模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二模板连接处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模板在卡接条和燕尾槽的共同作用下被快速挂接在第一模板上,使得无需扶持即可完成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稳定连接,有助于工人快速完成模板的拼装加固。密封机构可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处的间隙进行密封,有效避免浆液溢出。
20.可选的,所述第一模板上于所述燕尾槽处贯穿开设有密封孔,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卡嵌设置在所述密封孔内的气囊和用于驱使所述气囊紧密贴合抵紧在所述卡接条上的抵推组件,所述抵推组件位于所述连接板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安装在密封孔内,当需要对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拼接处的间隙进行密封时,启动抵推组件,抵推组件对气囊产生挤压,使得气囊被紧密贴合抵紧在卡接条上,从而快速完成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拼接处的密封处理。
22.可选的,所述气囊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模板远离所述第二模板一侧的挤压囊、与所述卡接条贴合抵紧的密封囊和用于将所述挤压囊与所述密封囊连通的连通囊,所述抵推组件包括活动挤压所述挤压囊的压板和推动所述压板抵紧在所述挤压囊上的抵紧杆,所述抵紧杆沿所述连接板长度方向滑移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使抵紧杆在连接板上滑移,使得抵紧杆带动压板运动至密封孔处,抵紧杆推动压板朝挤压囊方向运动,压板将挤压囊内的气体通过连通囊挤压至密封囊内,密封囊膨胀,膨胀后的密封囊可紧密抵紧在卡接条上,由于密封囊具有柔性,可与卡接条完全贴合,从而使得膨胀后的密封囊可对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拼接处进行更好的密封处理。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s1,模板拼装,将两个第一模板和两个第二模板拼装,形成空腔;s2,模板锁止,将连接板抵接在第一模板上,将两个挂板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上的连接板挂接,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使两个挂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第一模板分别抵紧在第二模板的两侧,最后使用锁止组件对两个挂板进行锁止固定;s3,泥浆浇筑,向空腔内注入混合拌和后的混凝土泥浆,使得泥浆填满空腔;s4,墙体养护,待混凝土泥浆固化后拆除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并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连接板与第一模板连接,接着将两个第二模板放置在两个第一模板之间,并使得两个第二模板分别垂直抵靠在第一模板的两侧;然后将两个挂板分别挂接在两个第一模板的连接板上,并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使两个挂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两个挂板通过两个连接板带动两个第一模板均密封抵紧在第二模板的
两侧;随后启动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可对两个挂板进行锁止固定,使得两个挂板之间的距离恒定,进而使得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紧密抵接。完成对模板的拼装搭建后,向空腔内注入混合拌和后的混凝土泥浆,使得泥浆填满空腔;静置三到五天,待混凝土泥浆固化后,依次拆除挂板、第二模板和第一模板;最后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紧固机构通过连接板驱使两个第一模板抵紧在第二模板的两侧,使得两个第一模板和两个第二模板围合形成空腔,通过紧固机构和连接板的共同作用实现对模板的快速无损坏的拼装搭建,有效提高挡墙成型的效率;2.连接板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板上,节省了工人在搭建模板时搬运安装连接板的时间,有助于提高挡墙成型的效率;3.连接板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板上,且连接板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一模板沿两个第二模板分布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使得连接板可倾斜固定在第一模板上,在保障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密封抵紧的目的下可减少连接板的使用量,具有节省材料的效果,同时也进一步提高挡墙成型的效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板、转动杆、铰接杆和抵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挂板、驱动组件和锁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挂板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驱动组件。
33.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连接板;4、挂板;5、驱动组件;51、齿条;52、齿轮;53、驱动件;6、锁止组件;61、卡接块;62、弹性件;63、动力件;7、插接口;8、腰型槽;9、转动杆;10、铰接杆;11、安置槽;12、燕尾槽;13、卡接条;14、密封孔;15、气囊;151、挤压囊;152、密封囊;153、连通囊;16、抵推组件;161、压板;162、抵紧杆;17、螺纹座;18、锁止块;19、锁止杆;20、楔形块;2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
38.参照图1和图2,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包括两个第一模板1和两个第二模板2,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均有钢材质制成;两个第一模板1与两个第二模板2等高设置,两个第二模板2分别位于第一模板1的两侧,且两个第一模板1分别抵扣在第二模板2的两侧,两个第一模板1和两个第二模板2共同围合形成空腔。
39.参照图2和图3,为实现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的快速连接,第一模板1的两侧均开设有燕尾槽12,燕尾槽12位于两个第一模板1相互靠近的端面上,且燕尾槽12的长度方向与
第一模板1的高度方向一致,燕尾槽12的两端均为开口设置。第二模板2的两侧均一体成型设置有与燕尾槽12卡接适配的卡接条13,卡接条13的长度尺寸与第二模板2的高度尺寸相同。第二模板2在卡接条13和燕尾槽12的共同作用下快速地与第一模板1实现拼装连接。
40.参照图1和图3,第一模板1上设置有用于对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连接处的间隙进行密封的密封机构。两个第一模板1相背离的侧面上均活动设置有连接板3,一个第一模板1对应的连接板3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模板1对应两个连接板3。两个第二模板2相背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通过连接板3驱使第一模板1密封抵紧在第二模板2上的紧固机构,相应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第二模板2对应的紧固机构数量也为两个。
41.在进行模板的拼装搭建时,先通过卡接条13与燕尾槽12的连接作用将两个第一模板1与两个第二模板2进行拼装;然后将连接板3摆放至其两端均伸出第一模板1两侧的位置处;最后启动紧固机构,紧固机构通过连接板3驱使第一模板1抵紧在第二模板2上,同时密封机构可对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连接处的间隙进行密封,有效阻碍泥浆的溢出,同时也便于工人快速且无损坏地完成对模板的拼装搭建。
42.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待混凝土泥浆固化后,需要将模板拆下,拆下的模板可被重复回收利用,故为便于后续对模板的快速搭建,参照图2和图4,第一模板1上开设有用于收纳连接板3的安置槽11,安置槽1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模板1的高度方向一致。第一模板1上于安置槽1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垂直第一模板1设置;转动杆9远离第一模板1的一端上铰接有铰接杆10,连接板3通过铰接杆10铰接在转动杆9的端部,连接板3通过转动杆9转动连接在第一模板1上。连接板3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一模板1沿两个第二模板2分布方向上的宽度尺寸。
43.当不需要使用第一模板1时,可转动连接板3至与安置槽11平行的位置,然后驱使铰接杆10带动连接板3绕转动杆9的一端朝安置槽11内转动,使得连接板3被收纳至安置槽11中,从而便于对第一模板1的搬运和存储。
44.为实现快速且无损坏地完成对模板的拼接与组装,参照图5和图6,紧固机构包括两个挂板4、驱使两个挂板4朝相互靠近/远离的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5和用于将两个挂板4锁止固定的锁止组件6;两个挂板4相互背离的一端呈弯曲的勾状,两个挂板4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1上对应的两个连接板3的端部挂接。为实现挂板4与连接板3的稳定挂接,连接板3上贯穿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1,定位孔21内插拔设置有楔形块20。当挂板4挂接在连接板3上后,将楔形块20插入到定位孔21中,此时使得楔形块20与挂板4的侧边抵接,限制挂板4从连接板3上滑脱。
45.参照图5和图6,驱动组件5位于两个挂板4之间,驱动组件5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齿条51、位于两个齿条51之间的齿轮52和驱使齿轮52转动的驱动件53。两个挂板4之间套设有安装筒,齿轮52和齿条51均位于安装筒内;齿轮5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筒中,齿轮52与转轴同轴固接,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筒中, 且转轴的一端穿设安装筒并延伸至安装筒外侧。驱动件53设置为横杆,转轴位于安装筒外侧的一端上沿转轴径向方向贯穿开设有穿孔,横杆滑移插接在穿孔中,通过横杆可快速驱使转轴带动齿轮52转动。两个齿条51分别啮合设置于齿轮52的两侧,且两个齿条51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挂板4相互靠近的端部焊接固定,齿条51的长度方向与挂板4的长度方向一致。挂板4相互靠近的端面上开设有供另一个挂板
4上的齿条51滑移插接的插接口7。
46.参照图5和图7,锁止组件6位于紧固机构中的其中一个挂板4上,挂板4上开设有腰型槽8,腰型槽8的长度方向与齿条51的滑移方向垂直,腰型槽8与插接口7连通设置。锁止组件6包括沿腰型槽8长度方向滑移设置的卡接块61、用于驱使卡接块61自动卡接在齿条51的齿槽中的弹性件62和用于驱使卡接块61朝远离齿条51方向运动的动力件63;腰型槽8的槽宽尺寸与卡接块61的宽度尺寸相同,卡接块61活动设置在腰型槽8与插接口7之间;弹性件62设置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腰型槽8的槽内壁固接、另一端与卡接块61固接,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动力件63设置为动力杆,动力杆垂直固接在卡接块61上,动力杆远离卡接块61的一端穿设腰型槽8位于挂板4外侧。
47.在驱使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密封抵紧时,先将连接板3转出安置槽11,使得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模板1的两侧,再将两个挂板4分别挂接在两个第一模板1的连接板3上;然后通过动力杆驱使卡接块61在腰型槽8内朝远离齿条51方向运动,使得卡接块61不对齿条51的滑移产生阻碍;接着通过横杆驱使齿轮52转动,齿轮52驱使两个齿条51在插接口7中朝相反方向滑移,两个齿条51带动两个挂板4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相互靠近的两个挂板4带动两个第一模板1抵紧在第二模板2的两侧;最后松开动力杆,弹簧驱使卡接块61朝靠近齿条51方向运动并插接在齿条51的齿槽中,从而限制了齿条51的滑移,使得两个挂板4之间的距离恒定,进而使得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紧密抵接。
48.为进一步提高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拼接处的密封性,参照图3和图4,第一模板1上于燕尾槽12处贯穿开设有密封孔14,密封孔14的横截面呈工字型,密封机构包括卡嵌设置在密封孔14内的气囊15和用于驱使气囊15紧密贴合抵紧在卡接条13上的抵推组件16;气囊15由橡胶材质制成,气囊15内填充有气体,气囊15包括位于第一模板1远离第二模板2一侧的挤压囊151、与卡接条13贴合抵紧的密封囊152和用于将挤压囊151与密封囊152连通的连通囊153;连通囊153粘接固定在密封孔14的内壁上,挤压囊151内的气体可通过连通囊153进入密封囊152中。
49.参照图3和图4,抵推组件16位于连接板3上,连接板3的一侧开设有滑道,滑道的长度方向与连接板3的长度方向一致。连接板3上沿其长度方滑移设置有两个带有螺纹通孔的螺纹座17,螺纹座17与滑道滑移连接,螺纹座17上的螺纹通孔开设方向与螺纹座17的滑移方向垂直。抵推组件16包括活动挤压挤压囊151的压板161和推动压板161抵紧在挤压囊151上的抵紧杆162,抵紧杆162周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抵紧螺纹穿设螺纹座17上的螺纹通孔设置。压板161转动连接在抵紧杆162靠近第一模板1的一端上,抵紧杆162远离第一模板1的一端上设置有手轮。
50.参照图3和图4,螺纹座17的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锁止块18,锁止块18上穿设有锁止杆19,锁止杆19具体为锁止螺钉;锁止螺钉的一端转动穿设锁止块18并伸入到滑道中,滑道中滑移卡接有与锁止螺钉螺纹适配的六角螺母。
51.在对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连接处进行密封时,先驱使螺纹座17带动抵紧杆162和压板161运动至密封孔14处,接着将压板161转动至与密封孔14对齐的位置,同时转动抵紧杆162,抵紧杆162在螺纹座17的驱使下推动压板161朝密封孔14内运动,压板161对挤压囊151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囊151中的气体通过连通囊153进入到密封囊152内。密封囊152膨胀,膨胀后的密封囊152可紧密抵紧在卡接条13上,由于密封囊152具有柔性,可与卡接条13
完全贴合,从而使得膨胀后的密封囊152可对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拼接处进行更好的密封处理。最后使用锁止杆19将锁止块18锁止固定在连接板3上。
5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模板的拼装搭建时,先将连接板3转出安置槽11,使得连接板3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模板1的两侧,再将两个挂板4分别挂接在两个第一模板1的连接板3上,并使用楔形块20将挂板4锁止在连接板3上;然后通过动力杆驱使卡接块61在腰型槽8内朝远离齿条51方向运动,同时通过横杆驱使齿轮52转动,齿轮52驱使两个齿条51在插接口7中朝相反方向滑移,两个齿条51带动两个挂板4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相互靠近的两个挂板4带动两个第一模板1抵紧在第二模板2的两侧;再松开动力杆,弹簧驱使卡接块61朝靠近齿条51方向运动并插接在齿条51的齿槽中;接着驱使螺纹座17带动抵紧杆162和压板161运动至密封孔14处,将压板161转动至与密封孔14对齐的位置,同时转动抵紧杆162,抵紧杆162在螺纹座17的驱使下推动压板161朝密封孔14内运动,压板161对挤压囊151进行挤压,使得挤压囊151中的气体通过连通囊153进入到密封囊152内。密封囊152膨胀并与卡接条13完全贴合,从而使得膨胀后的密封囊152可对第一模板1与第二模板2拼接处进行更好的密封处理。最后使用锁止杆19将锁止块18锁止固定在连接板3上,即可完成模板的快速拼装与搭建。
5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
54.参照图8,该一种溢洪道挡墙成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模板拼装,将两个第一模板1和两个第二模板2拼装,形成空腔;s2,模板锁止,将连接板3抵接在第一模板1上,将两个挂板4分别与两个第一模板1上的连接板3挂接,启动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驱使两个挂板4朝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使得两个第一模板1分别抵紧在第二模板2的两侧,最后使用锁止组件6对两个挂板4进行锁止固定;s3,泥浆浇筑,向空腔内注入混合拌和后的混凝土泥浆,使得泥浆填满空腔;s4,墙体养护,待混凝土泥浆固化后拆除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并对墙体进行防水处理。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