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模块化建设的雨水花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4898发布日期:2023-03-17 20:51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模块化建设的雨水花园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雨水利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模块化建设的雨水花园。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3.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中较为典型的产物,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然后在浅凹绿地内设置集水井并种植植被,集水井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使之补给景观用水等,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4.当前,雨水花园建设面临很多问题,例如,流入集水井的水体夹杂大量植物落叶,大量落叶沉积在集水井底部,导致雨水再利用困难。且在清理集水井内的落叶时,需作业人员进入集水井内部进行清理,集水井内异味大、空间小,不仅清理难度大,而且容易对作业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清理堆积在集水井内的落叶,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模块化建设的雨水花园。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模块化建设的雨水花园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模块化建设的雨水花园,包括种植区和设置在种植区内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用于提拉过滤机构的提拉机构。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集水井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位于过滤网的中部。
8.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包括固定框和设置在固定框四周的滤网,所述过滤筒搭接在固定框上。
9.进一步地,所述提拉机构包括多组提拉组件,多组提拉组件圆周均布在集水井的内侧壁上,所述提拉组件包括滑块和用于驱使滑块朝靠近或远离集水井轴线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滑块位于固定框的上方,所述滑块与固定框之间设置有传动构件;当所述滑块朝靠近集水井轴线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固定框下移;当所述滑块朝远离集水井轴线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固定框上移。
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滑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固定框铰接,所述滤网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集水井的上端设置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侧壁呈上宽下窄状设置,所述导流环的下端开口大于过滤筒的外径,所述导流环下端开口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
于过滤网内。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抽水泵和洒水器,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集水井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段通过管道与洒水器连通。
13.进一步地,还包括抽泥泵,所述抽泥泵布置在集水井底部,所述抽泥泵用于将淤积在集水井的淤泥抽走。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滤网和过滤筒将雨水中携带的树叶等垃圾滤除,使得集水井内不会堆积垃圾,当需清理过垃圾时,只需利用提拉机构将固定框提起,工作人员即可在地面将过滤筒从集水井内取出,显著降低了清理难度,且工作人员无需进入集水井内,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2.本技术中,当利用提拉组件提拉固定框时,滤网的形状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使得粘附在滤网上的树叶等垃圾会自动掉落至过滤筒内,使得树叶等垃圾清理更加彻底,显著提高了清理效率;3.本技术通过设置导流环,使得进入集水井的雨水均会流经过滤网和过滤筒,从而使得雨水过滤更加彻底;4.本技术中,抽水泵能够将积蓄在集水井内的雨水抽出并输送至洒水器以浇灌植被,实现了雨水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5.本技术中,抽泥泵能够将淤泥在集水井内的淤泥及时抽走,一方面使得洒水器不会被堵住,另一方面确保集水井保持良好的蓄水能力。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1、种植区;2、集水井;3、洒水器;4、盖板;5、过滤网;51、固定框;52、滤网;6、过滤筒;7、提拉组件;71、滑块;72、驱动件;73、传动构件;731、第一连杆;732、第二连杆;8、支撑杆;9、导流环。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模块化建设的雨水花园,包括种植区1、集水井2、抽水泵(图中未示出)、抽泥泵(图中未示出)以及洒水器3。其中,种植区1用于种植植被,集水井2设置在种植区1内,种植区1低于集水井2的顶端设置,集水井2的上端侧部镂空设置,使得地面上多余的雨水能够顺利的流入集水井2内。抽水泵和洒水器3均安装在种植区1内,抽水泵的进水端通过管道与集水井2的侧壁连通,且该连通位置距离集水井2的井底0.3m~0.5m,抽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道与洒水器3连通,洒水器3可设置多个,洒水器3用于喷射水体以浇灌植被。抽泥泵安装在集水井2底部,抽泥泵的输出端连通有管道,该管道用于将淤积在集水井2底部的淤泥输送至指定的排泥点。
19.集水井2的顶部设置有盖板4,盖板4可开合设置。集水井2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和提拉机构,过滤机构用于滤除雨水中携带的垃圾,提拉机构用于提拉过滤机构,使得工作人员
在地面即可清理被滤除的垃圾。
20.本实施例中,过滤机构包括设置在集水井2内的过滤网5和过滤筒6,过滤网5包括固定框51和滤网52,滤网52包裹在固定框51四周并与固定框51固定连接。过滤筒6设置在固定框51内并与固定框5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过滤筒6的上端向外弯折形成折边,过滤筒6穿过固定框51并与固定框51滑动插接配合,过滤筒6的折边搭接在固定框51上。
21.为使得雨水过滤更加彻底,在集水井2的上端还设置有导流环9,导流环9的侧壁呈上宽下窄状设置,导流环9的下端开口大于过滤筒6的外径,导流环9下端开口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位于过滤网5内。通过设置导流环9,使得流入集水井2的雨水均会流经过滤网5和过滤筒6,从而雨水过滤更加彻底。
22.提拉机构包括多组提拉组件7,本实施中,提拉组件7设置有四组,四组提拉组件7以集水井2的轴线为中心圆周分布在集水井2的内侧壁上。提拉组件7包括滑块71、用于驱使滑块71朝靠近或远离集水井2轴线的方向移动的驱动件72、以及设置在滑块71与固定框51之间的传动构件73。滑块71位于固定框51上方,当滑块71在驱动件72作用下朝靠近集水井2轴线的方向移动时,固定框51在传动构件73的作用下下移;当滑块71在驱动件72的作用下朝远离集水井2轴线的方向移动时,固定框51在传动构件73的作用下上移。
23.本实施例中,驱动件72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体安装在集水井2上部的内侧壁上,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块71固定连接,液压缸水平设置。为使滑块71移动更加平稳同时减小液压缸负载,在集水井2的内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与液压杆的活塞杆平行,滑块71滑动套接在支撑杆8上,且支撑杆8不位于过滤筒6竖直方向的移动轨迹上。
24.传动构件73包括第一连杆731和第二连杆732,第一连杆731的一端与滑块71铰接,第一连杆7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732铰接,第二连杆732远离第一连杆731的一端与固定框51铰接,第一连杆731与第二连杆732的转动平面均竖直设置。滤网52与第二连杆732固定连接,滤网52的径向长度与第二连杆732的长度匹配。
25.起初时,滑块71位于支撑杆8远离集水井2侧壁的一端,滤网52张开且向下倾斜设置,对雨水起过滤作用的同时,使得树叶等垃圾不易粘附在滤网52上,且使得被滤下的垃圾自动滑落至过滤筒6内。
26.当需清理被滤下的垃圾时,利用液压缸驱使滑块71朝靠近集水井2侧壁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二连杆732水平,此过程中滤网52会不断变形并抖动,从而将粘附在滤网52上的垃圾抖落至过滤筒6内,且此过程中固定框51带动过滤筒6上移至靠近集水井2的开口位置,工作人员只需将盖板4打开,即可在地面将过滤筒6从固定框51取下,操作简单高效,不仅显著降低了清理难度,而且提高了清理效果。且工作人员无需进入集水井2内,工作环境相对干净健康,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内的身心健康。
2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