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及排污方法

文档序号:33709190发布日期:2023-03-31 22:5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及排污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下水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及排污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车间管道众多,其中有好多疏水管道,在其管道低点一般设置疏水排污阀,正常使用情况下,有源源不断的疏水从疏水阀流出,对于非回收利用的疏水,一般直接通过疏水阀排入污水管网。就我国气候条件来讲,在冬季机组停运或者疏水排污管道内水量居多,带温度下降后容易导致管道结冰,从而影响管道的正常排污;夏季机组停运时,管道的疏水容易滋生蚊虫,从而影响车间空气环境。对于家庭环境而言,由于空间狭小,地漏下水装置的影响更不能忽视,正常使用时应能保证顺畅下水,长时间不用时应保证污水管道和室内环境良好隔离,且不会滋生蚊虫,以免管道内的蚊虫不会窜入室内。
3.根据现有工业生产或者家用地漏的特点,一般采用水封或者机械密封。对于水封厂房内或者室内空间完全依靠水体隔离。当长时间闲置时,地漏内的存水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接触,污水滋生的蚊虫直接进入室内或者厂房;或者由于长时间闲置,地漏系统内的水蒸发殆尽,地漏失去密封作用;以上两种现象均对厂房或者室内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4.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单独的水封或机械密封地漏系统闲置时失去密封作用,容易导致滋生蚊虫而影响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单独的水封或机械密封地漏系统闲置时失去密封作用,容易导致滋生蚊虫而影响室内环境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通过跷板动态平衡的方式进行自密封,避免滋生蚊虫而影响环境。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包括:
8.导流筒,用于接收、过滤污水。
9.盖体,设置在导流筒的顶面,与导流筒的顶面活动连接。
10.隔板,设置在导流筒的内部空腔中,其顶面与盖体的底面接触,其上部开设有下水窗,下部开设有连通孔。
11.底板,其表面与导流筒的底面固接,隔板的底面与底板的表面固接,隔板用于将导流筒的内部空腔分割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排污时,下水窗用于将进入导流筒的污水引入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通过跷板动态平衡的方式从连通孔将污水排出至污水管网。未排污时,通过跷板动态平衡导流筒,将第二空腔与污水管网隔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当需要排出污水时,经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导流筒的第二空腔,被隔板的下水窗引入至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通过跷板动平衡的方式将污水排出至污水管网。当无需排出污水时,通过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通过跷板动平衡的方式密封导流筒,形成自密封,以防止与污水管道接触后滋生蚊虫而影响环境,最
终达到无论有没有疏水均能起到下水、切割作用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的目的。
13.进一步优选为,导流筒包括:
14.筒体,其顶面与盖体的底面活动连接。
15.排水孔,开设在筒体的侧壁上,用于将污水导出至污水管网。
16.密封板,设置在筒体的内侧壁上,与底板滑动连接,用于遮挡排水孔,以阻止污水管网的臭味进入第二空腔,或用于通过滑动打开排水孔以排出污水。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无污水排出时,密封板通过滑动遮挡排水孔,防止污水管网的臭味顺着第二空腔与室内环境接触滋生蚊虫而影响环境,实现密封筒体的作用。当排出污水时,密封板通过滑动打来排水孔,保证顺畅排出污水的目的。
18.进一步优选为,第一空腔内分别设置有:
19.密封组件,密封组件位于第一空腔的下部,与筒体的内壁固接,用于密封第一空腔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当进入第一空腔的污水溢出密封组件时,密封组件用于通过打破密封将污水排出至第二空腔。
20.跷板组件,其一端与密封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隔板并位于第二空腔内,并与隔板转动连接,当密封组件排出污水至第二空腔时,用于通过受到污水的浮力在第二空腔内转动,平衡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污水的流量。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第二空腔的污水从密封组件进入跷板组件,跷板组件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通过动态跷板平衡的作用将污水从第一空腔排至第二空腔,实现了动态定量排出污水的目的。
22.进一步优选为,跷板组件包括:
23.平衡件,设置在隔板中,与隔板的内壁转动连接。
24.横杆,其一端位于第一空腔中,另一端穿过平衡件,位于第二空腔中,平衡件用于通过转动平衡横杆两端的重量。
25.跷杆,其一端与横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密封组件连接,用于带动密封组件上下运动,以打破密封排出污水或密封密封组件。
26.浮杆,其一端与横杆的另一端连接,位于第二空腔,用于在污水的浮力的作用在推动横杆逆时针转动。
27.浮球,内嵌于密封板中,与浮杆的另一端固接,其外壁与密封板的内壁适配,用于将受到的浮力传递给浮杆。
2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空腔内的污水量逐渐增多时,浮球就会接触污水,浮球受到污水浮力的作用后向上运动,并推动浮杆上上运动,浮杆推动横杆以平衡件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当第二空腔内的污水量减少时,浮力逐渐减少,浮球由于自重会向下运动,并带动浮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横杆进行顺时针转动,以此可使平衡件在隔板中往复转动。当横杆处于水平时,说明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内的污水相同或均无污水,以此可实现跷板式排出污水的目的。
29.进一步优化为,密封组件包括:
30.漏水板,位于第一空腔中,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上,与内壁适配。
31.密封桶,其顶面与漏水板的底面连接,用于盛放污水。
32.漏水杆,设置在密封桶的内部,其一端与跷杆连接。
33.托盘,与密封桶的底面固接,漏水杆的另一端与托盘的底面固接,漏水杆用于在密封桶内污水的重力作用下拉动跷板朝向底板方向运动,以使密封桶排出污水。
34.漏水挂钩,固定于漏水板的底面上。
35.托盘挂钩,设置在托盘上,与托盘的上表面固接。
36.伸缩件,其一端与漏水挂钩连接,另一端与托盘挂钩连接,用于通过拉伸跟随密封桶排出污水,或用于通过收缩跟随密封桶恢复至与漏水板接。
3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筒体内无污水时,跷板组件处于水平状态,密封桶与漏水板接触,用于将第一密封腔分割不相通的两部分,进而阻止第二空腔的气味从第一空腔倒流。当污水从第二空腔进入第一空腔后,流经漏水板并进入密封桶,随着密封桶内水位的上升,污水量增加,在密封桶的重力和污水的重量下,密封桶逐渐离开漏水板并朝向底板运动,同时密封桶带动弹簧伸长,污水溢出密封桶后自动流经在底板上。
38.进一步优化为,第二空腔分别设置有:
39.过滤组件,位于第二空腔的上部,与筒体的内壁适配,用于过滤进入筒体的污水。
40.挡水组件,位于过滤组件的下方,与过滤组件之间存在距离,并与筒体的内壁适配,用于阻挡经过滤后的污水继续进入第二空腔,以使污水顺着隔板进入第一空腔。
4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筒体的污水首先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堵塞性杂质,将杂质阻挡在过滤组件上,以防止堵塞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挡水组件,挡水组件将污水挡流至隔板,然后进入第二空腔。
42.进一步优化为,过滤组件包括:
43.滤板,其一侧壁与筒体的内壁适配,另一侧壁与隔板的侧壁适配,用于过滤进入筒体的污水。
44.第一支撑,固定于在筒体的内壁上,其表面与滤板的底面抵接,用于限定滤板在第二空腔的位置。
4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滤板稳固地连接在筒体上。
46.进一步优化为,挡水组件包括:
47.挡板,设置在第一支撑的下方,与第一支撑之间存在距离,其一侧壁与筒体的内壁适配,另一侧壁与隔板的侧壁适配,用于将经过滤的污水阻挡至隔板,以使污水被隔板引入至第一空腔。
48.第二支撑,与筒体的内壁固接,其表面与挡板的底面抵接,用于限定挡板的位置。
4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挡板稳固地连接在筒体上。
5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的排污方法,包括:
51.s901污水进入筒体的第二空腔。
52.s902过滤组件过滤污水,得到滤后污水。
53.s903挡水组件将滤后污水挡流至隔板。
54.s904隔板将滤后污水引入第一空腔。
55.s905滤后污水进入密封组件。
56.s906密封组件通过跷板动态平衡的公式将滤后污水从第一空腔导入至第二空腔,并接触浮球。
57.s907浮球受到滤后污水的浮力后,带动密封板,打开排水孔,以排出滤后污水。
5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过滤组件将污水先进性过滤,除去堵塞性杂质,然后由挡水组件将污水挡流至隔板,通过隔板引入至第二空腔,通过跷板组件的跷板作用将污水排出筒体,当无污水时起到自密封的作用。
59.进一步优化为,动态平衡的公式为:
60.g1+g2+f-g3≥4kx。
61.其中,g1为密封组件中密封桶的重量,g2为进入密封桶的污水的重量,g3为跷板组件中浮球的重量,f为浮球所受的浮力,kx为密封组件中弹簧的拉力。
6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g1+g2+f-g3》4kx时,跷板组件继续逆时针旋转,下水量增大,g1+g2+f-g3=4kx时,说明筒体排出的污水量与进入筒体的污水量相等,进入正常排水阶段。
附图说明
63.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4.图2为本实施例中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5.图3为本实施例中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66.图4为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7.图5为本实施例的排污方法流程框图。
68.附图标记:1-导流筒;11-筒体;12-密封板;13-排水孔;2-挡水组件;21-挡板;22-第二支撑;3-过滤组件;31-滤板;32-第一支撑;4-盖体;5-隔板;51-下水窗;52-连通孔;6-跷板组件;61-横杆;62-跷杆;63-浮杆;64-平衡件;65-浮球;7-密封组件;70-第三支撑;71-漏水板;72-漏水挂钩;73-伸缩件;74-托盘挂钩;75-托盘;76-漏水杆;77-密封桶;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69.根据现有工业生产或者家用地漏的特点,一般采用水封或者机械密封。对于水封厂房内或者室内空间完全依靠水体隔离。当长时间闲置时,地漏内的存水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接触,污水滋生的蚊虫直接进入室内或者厂房;或者由于长时间闲置,地漏系统内的水蒸发殆尽,地漏失去密封作用;以上两种现象均对厂房或者室内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70.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单独的水封或机械密封地漏系统闲置时失去密封作用,容易导致滋生蚊虫而影响室内环境。
7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行了以下设计与构想:
72.正常运行工况下,疏水管道上阀门包括下水地漏均正常工作;当机组停运时尤其是机组停机大修,停运时间较长,提供一种单筒自卸防堵防臭防蚊虫滋生装置,首先下水经过该装置时能自动开启下水通道,依据水重及自密封能力自动调节下水阀门开启,随后随着水量增多调节各机构进入正常下水状态,最后下水结束时对系统进行封堵同时切割下水管道与外部环境。最终达到无论有没有疏水均能起到下水、切割作用,以便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73.以下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74.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75.导流筒1,用于接收、过滤污水。具体是,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筒1的顶部成半开状态,
一半被封闭,另一半敞开并用于接入污水。
76.盖体4,设置在导流筒1的顶面,与导流筒1的顶面活动连接,遮盖在导流筒1上,对导流筒1的一半顶面进行封闭,以使污水仅从导流筒1的敞开部分进入导流筒1。
77.隔板5,设置在导流筒1的内部空腔中,其顶面与盖体4的底面接触,其上部开设有下水窗51,下部开设有连通孔52。污水从下水窗51进入后流入导流筒1的左侧,再从导流筒1左侧底部经过连通孔52进入右侧。
78.底板8,其表面与导流筒1的底面固接,隔板5的底面与底板8的表面固接,隔板5用于将导流筒1的内部空腔分割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位于隔板5的左侧,第二空腔位于隔板5的右侧,排污时,下水窗51用于将进入导流筒1的污水引入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通过跷板动态平衡的方式从连通孔52将污水排出至污水管网,以此在隔板5的左右两侧形成连通器,并依照连通器的原理在污水动态平衡的状态下逐渐排出导流筒1。未排污时,通过跷板动态平衡导流筒1,将第二空腔与污水管网隔开。
79.当需要排出污水时,经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导流筒1的第二空腔,被隔板5的下水窗51引入至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通过跷板动平衡的方式将污水排出至污水管网。当无需排出污水时,通过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通过跷板动平衡的方式密封导流筒1,形成自密封,以防止与污水管道接触后滋生蚊虫而影响环境。最终达到无论有没有疏水均能起到下水、切割作用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的目的。
80.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筒1包括:
81.筒体11,其顶面与盖体4的底面活动连接,具体是:盖体4遮盖可以与隔板5的顶面转动连接,当无污水时,通过旋转盖体4遮挡筒体11敞开的部分,以阻止环境中的灰尘或杂质沉积在筒体11上而影响筒体11的再次使用效果。在具体实施中,盖体4可以是伸缩型的盖体4,当需要排出污水时,将盖体4收回至筒体11封闭部位,当无需排出污水时,可以伸出盖体4遮挡筒体11的敞开部位。
82.排水孔13,开设在筒体11的侧壁上,用于将污水导出至污水管网。具体是,排水孔13的形状可以是框型、蜂窝型、米字型中任意一种,图1和图3中的排水孔13均为框型。
83.密封板12,设置在筒体11的内侧壁上,其顶面呈扇形,纵切面成l型,其外壁与筒体11的内壁接触,与底板8滑动连接,在浮球65上下运动时带动密封板12上下运动,以使密封板12用于遮挡排水孔13,以阻止污水管网的臭味进入第二空腔,或用于通过滑动打开排水孔13以排出污水。
84.当无污水排出时,密封板12通过滑动遮挡排水孔13,防止污水管网的臭味顺着第二空腔与室内环境接触滋生蚊虫而影响环境,实现密封筒体11的作用。当排出污水时,密封板12通过滑动打来排水孔13,保证顺畅排出污水的目的。
8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空腔内分别设置有:
86.密封组件7,密封组件7位于第一空腔的下部,与筒体11的内壁固接,用于密封第一空腔与底板8之间的空间,当进入第一空腔的污水溢出密封组件7时,密封组件7用于通过打破密封将污水排出至第二空腔。
87.跷板组件6,其一端与密封组件7连接,另一端穿过隔板5并位于第二空腔内,并与隔板5转动连接,当密封组件7排出污水至第二空腔时,用于通过受到污水的浮力在第二空腔内转动,平衡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的污水的流量。
88.进入第二空腔的污水从密封组件7进入跷板组件6,跷板组件6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通过动态跷板平衡的作用将污水从第一空腔排至第二空腔,实现了动态定量排出污水的目的。
89.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跷板组件6包括:
90.平衡件64,设置在隔板5中,其平面侧壁与下水窗51的内壁接触,中心轴与下水窗51转动连接,与隔板5的内壁转动连接。在具体实施中,平衡件64呈珠子状,横杆61,其一端位于第一空腔中,另一端穿过平衡件64,位于第二空腔中,平衡件64用于通过转动平衡横杆61两端的重量。
91.跷杆62,其一端与横杆6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密封组件7连接,用于带动密封组件7上下运动,以此与横杆61形成跷板式结构,以打破密封排出污水或密封密封组件7。
92.浮杆63,其一端与横杆61的另一端连接,位于第二空腔,用于在污水的浮力的作用在推动横杆61逆时针转动。
93.浮球65,内嵌于密封板12中,与浮杆63的另一端固接,其外壁与密封板12的内壁适配,用于将受到的浮力传递给浮杆63。在具体实施中,浮球65为空心球,容易受到污水的浮力而向上运动,并带动密封板12打开排水孔13,以此快速排出污水,提高跷板组件6的灵敏度,进而提高排污效率。
94.筒体11内未进入污水时,横杆61处于水平状态,浮杆63和跷杆62在横杆61的两侧处于平生状态,浮球65的中部内嵌于密封板12中,密封板12遮挡住排水孔13,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处于无污水平衡状态。
95.污水进入后逐渐流入第二空腔,并当第二空腔内的污水量逐渐增多时,浮球65就会接触污水,浮球65受到污水浮力的作用后向上运动,并推动浮杆63上上运动,浮杆63推动横杆61以平衡件64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当第二空腔内的污水量减少时,浮力逐渐减少,浮球65由于自重会向下运动,并带动浮杆63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横杆61进行顺时针转动,以此可使平衡件64在隔板5中往复转动。当横杆61处于水平时,说明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内的污水相同或均无污水,以此可实现跷板式排出污水的目的。
96.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密封组件7包括:
97.漏水板71,位于第一空腔中,设置在筒体11的内壁上,与内壁适配。密封桶77,其顶面与漏水板71的底面连接,用于盛放污水。漏水板71的几何中心出开设有漏水孔,污水从漏水孔进入密封桶77,并逐渐充满密封桶77。
98.第三支撑70,固接在筒体11的内壁上,位于漏水板71的底部,与漏水板71的底面抵接,用于支撑限定漏水板71在第一空腔和筒体11的内壁上的位置,以使漏水板71与筒体11的连接更稳固。
99.漏水杆76,设置在密封桶77的内部,其一端与跷杆62连接。
100.托盘75,与密封桶77的底面同轴固接,漏水杆76的另一端与托盘75的底面固接,漏水杆76用于在密封桶77内污水的重力作用下拉动跷板朝向底板8方向运动,以使密封桶77排出污水。
101.漏水挂钩72,固定于漏水板71的底面上。
102.托盘挂钩74,设置在托盘75上,与托盘75的上表面固接。托盘75的直径大于密封桶77的直径,以使托盘挂钩74能够完全固定在托盘75上。伸缩件73,其一端与漏水挂钩72连
接,另一端与托盘挂钩74连接,用于通过拉伸跟随密封桶77排出污水,或用于通过收缩跟随密封桶77恢复至与漏水板71接。托盘挂钩74的数量与漏水挂钩72、伸缩件73的数量相同,以使伸缩件73能够与托盘挂钩74、漏水挂钩72连接在一起。
103.当筒体11内无污水时,跷板组件6处于水平状态,密封桶77与漏水板71接触,用于将第一密封腔分割不相通的两部分,进而阻止第二空腔的气味从第一空腔倒流。当污水从第二空腔进入第一空腔后,流经漏水板71并进入密封桶77,随着密封桶77内水位的上升,污水量增加,在密封桶77的重力和污水的重量下,密封桶77逐渐离开漏水板71并朝向底板8运动,同时密封桶77带动弹簧伸长,污水溢出密封桶77后自动流经在底板8上。
10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空腔分别设置有:
105.过滤组件3,位于第二空腔的上部,与筒体11的内壁适配,用于过滤进入筒体11的污水。
106.挡水组件2,位于过滤组件3的下方,与过滤组件3之间存在距离,并与筒体11的内壁适配,用于阻挡经过滤后的污水继续进入第二空腔,以使污水顺着隔板5进入第一空腔。
107.进入筒体11的污水首先经过过滤组件3过滤堵塞性杂质,将杂质阻挡在过滤组件3上,以防止堵塞第一空腔或第二空腔。过滤后的污水进入挡水组件2,挡水组件2将污水挡流至隔板5,然后进入第二空腔。
10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组件3包括:
109.滤板31,其一侧壁与筒体11的内壁适配,另一侧壁与隔板5的侧壁适配,用于过滤进入筒体11的污水。滤板31呈筛网状,以此可以阻挡堵塞性杂质进入第二空腔。
110.第一支撑32,固定于在筒体11的内壁上,其表面与滤板31的底面抵接,用于限定滤板31在第二空腔的位置。第一支撑32可选用支撑块,支撑块可以焊接在筒体11的内壁上,可以将滤板31稳固地连接在筒体11上。
11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挡水组件2包括:
112.挡板21,设置在第一支撑32的下方,与第一支撑32之间存在距离,其一侧壁与筒体11的内壁适配,另一侧壁与隔板5的侧壁适配,用于将经过滤的污水阻挡至隔板5,以使污水被隔板5引入至第一空腔。在具体实施中,挡板21的表面与下水窗51的底面同平面,以此可以将污水全部挡流至下水窗51。
113.第二支撑22,与筒体11的内壁固接,其表面与挡板21的底面抵接,用于限定挡板21的位置,可以将挡板21稳固地连接在筒体11上。
114.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密封下水排污装置的排污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115.s901污水进入筒体11的左侧第二空腔后流经过滤组件3;
116.s902过滤组件3将堵塞性杂质阻挡在滤板31上,以此过滤污水,得到滤后污水,滤后污水从滤板31流至挡水组件2。
117.s903挡水组件2的挡板21将滤后污水挡流至隔板5的下水窗51。
118.s904隔板5将滤后污水引入第一空腔。具体是:滤后污水将从下水窗51流入第一空腔。
119.s905滤后污水进入密封组件7。具体是:滤后污水流经漏水板71,再送漏水板71的漏水孔进入密封桶77。
120.s906随着密封桶77内污水量的逐渐增加,密封桶77逐渐离开漏水板71而失去密封
的作用,当污水溢出密封桶77后流经在底板8上,并逐渐通过连通孔52进入第二空腔,当第二空腔内的水位上升并与浮球65接触,此时整个密封组件7通过跷板动态平衡作用将滤后污水从第一空腔导入至第二空腔,并接触浮球65。
121.s907浮球65受到滤后污水的浮力后,带动密封板12离开排水孔13,打开排水孔13,以排出滤后污水。
1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通过过滤组件3将污水先进性过滤,除去堵塞性杂质,然后由挡水组件2将污水挡流至隔板5,通过隔板5引入至第二空腔,通过跷板组件6的跷板作用将污水排出筒体11,当无污水时起到自密封的作用。
12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动态平衡公式为:
124.g1+g2+f-g3≥4kx。
125.其中,g1为密封组件7中密封桶77的重量,g2为进入密封桶77的污水的重量,g3为跷板组件6中浮球65的重量,f为浮球65所受的浮力,kx为密封组件7中弹簧的拉力。当g1+g2+f-g3》4kx时,跷板组件6继续逆时针旋转,下水量增大,g1+g2+f-g3=4kx时,说明筒体11排出的污水量与进入筒体11的污水量相等,进入正常排水阶段。
126.请结合图1-图5,排污过程具体如下描述:
127.污水首先流经第二空腔的过滤组件3时,被滤板31将其中夹杂堵塞性杂质阻挡在滤板31上,得到滤后污水,滤后污水流经挡水组件2时,被挡板21挡流至隔板5的下水窗51,并顺着下水窗51的引流进入第一空腔,并通过漏水板71进入密封桶77,随着污水量的增加,滤后污水逐渐充满密封桶77并从密封桶77溢出,此时密封桶77开始向下运动,离开漏水板71,进而失去密封的作用,同时滤后污水流经底板8并从连通孔52进入第二空腔。随着第二空腔内污水量的增加,浮球65与污水接触并受到污水的浮力作用向上运动,以此推动浮杆63向上运动,进而推动横杆61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密封板12运动逐渐打开排水孔13将滤后污水排出至污水管网。随着污水量的继续增加,当g1+g2+f-g3》4kx时,跷板组件6继续逆时针旋转,排出的污水量增大。当g1+g2+f-g3=4kx时,说明筒体11排出的污水量与进入筒体11的污水量相等,进入正常排水阶段。
12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