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拱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5588发布日期:2022-08-24 11:1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拱坝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拱坝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拱坝结构。


背景技术:

2.拱坝是一种建筑在峡谷中的拦水坝,做成水平拱形,凸边面向上游,两端紧贴着峡谷壁。是指一种在平面上向上游弯曲,呈曲线形、能把一部分水平荷载传给两岸的挡水建筑,是一个空间壳体结构。
3.由于拱坝一直与水接触,所以在拱坝内一般安装有防渗水结构,目前,拱坝的防水结构一般采用排水观测廊道和排水管,在坝体的顶部沿竖直安装排水管,排水管的底部与排水观测廊道连通。但是,排水观测廊道地面上安装有电缆线等,如果电缆线与水接触容易发生短路,存在安全隐患,拱坝的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拱坝的防水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拱坝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拱坝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混凝土拱坝结构,包括拱坝本体、第一排水管和灌浆排水走廊,所述第一排水管预埋在拱坝本体内且底部与灌浆排水走廊连通,所述灌浆排水走廊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幕,所述排水孔幕包括若干个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沿拱坝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灌浆排水走廊的底部,所述第二排水管底部与下游的排水系统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为多孔混凝土管,所述第一排水管沿坝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拱坝本体内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管进入到灌浆排水走廊内,然后从排水孔幕排放到下游的排水系统中,有效避免水在灌浆排水走廊内堆积,提高拱坝的防水效果。
8.可选的,所述灌浆排水走廊的底壁的两端沿灌浆排水走廊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所述灌浆排水走廊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连通、另一端位于排水沟的正上方,两个排水沟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排水管吸收的水排入到集水管内,然后通过集水管排入到排水沟内,当一侧的排水构的水过多,可以通过通孔流入到另一侧的排水沟处,提高排水效果。
10.可选的,所述集水管上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呈螺旋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对进入到集水管向排水沟移动进行缓冲。
12.可选的,所述灌浆排水走廊的底壁上开设有集水坑,所述集水坑与灌浆排水走廊两侧的排水沟连通,所述排水孔幕与集水坑的底部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内的水统一进入到集水坑内,排水孔幕只需要针对集水坑内的水进行排放,并且,进入到集水坑内的水在集水坑内进行沉淀,将淤泥与水进行分离,有效避免将排水孔幕进行堵塞。
14.可选的,所述灌浆排水走廊的侧壁上沿浇灌排水走廊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电缆支架,所述电缆支架用于固定电缆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电缆线安装在电缆支架上,实现电缆线和排水沟分离,有效避免了电缆线与水接触,提高安全性。
16.可选的,所述拱坝本体的临水面设置有防渗面板,所述防渗面板向远离拱坝本体的侧壁的方向弯曲。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渗面板降低了湿润线,增加了下游坝坡的稳定性,降低渗透坡降,防止拱坝本体渗透变形。
18.可选的,所述拱坝本体的底部沿拱坝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双排帷幕灌浆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排帷幕灌浆层减少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提高拱坝本体的防水效果。
20.可选的,所述拱坝本体的底部沿拱坝本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固结灌浆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结灌浆层提高双排帷幕灌浆层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双排帷幕灌浆层出现拉裂的情况。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拱坝本体内的水通过第一排水管进入到灌浆排水走廊内,然后从排水孔幕排放到下游的排水系统中,有效避免水在灌浆排水走廊内堆积,提高拱坝的防水效果;
24.第一排水管吸收的水排入到集水管内,然后通过集水管排入到排水沟内,当一侧的排水构的水过多,可以通过通孔流入到另一侧的排水沟处,提高排水效果;
25.排水沟内的水统一进入到集水坑内,排水孔幕只需要针对集水坑内的水进行排放,并且,进入到集水坑内的水在集水坑内进行沉淀,将淤泥与水进行分离,有效避免将排水孔幕进行堵塞。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混凝土拱坝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灌浆排水走廊局部剖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集水坑的局部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拱坝本体;2、第一排水管;3、灌浆排水走廊;31、排水沟;32、通孔;4、排水孔幕;41、第二排水管;5、集水管;51、弯折部;6、集水坑;7、电缆支架;8、防渗面板;9、双排帷幕灌浆层;10、固结灌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拱坝结构。参照图1、图2,混凝土拱坝结构包括拱坝本体1、第一排水管2和灌浆排水走廊3,第一排水管2预埋在拱坝本体1内且底部与灌浆排水走廊3连通,在灌浆排水走廊3的底部安装有排水孔幕4,排水孔幕4与下游的排水系统连接,进入到灌浆排水走廊3内的水从排水孔幕4排放到下游的排水系统中。
32.参照图1、图2,第一排水管2沿拱坝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多个,第一排水管
2沿竖直方向预埋在拱坝本体1内,第一排水管2位于拱坝正常蓄水位的上方。第一排水管2采用多孔混凝土管,多孔混凝土管具有透水的功能,渗透进入到拱坝本体1内的水在拱坝本体1内移动的过程中被第一排水管2收集到第一排水管2内,并顺着第一排水管2进入到灌浆排水走廊3内。
33.参照图1、图2,灌浆排水走廊3沿拱坝本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在拱坝本体1内,灌浆排水走廊3位于拱坝本体1的原地画线以下。灌浆排水走廊3的底壁的两端沿灌浆排水走廊3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排水沟31,灌浆排水走廊3的侧壁上设置有集水管5,集水管5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2连通、另一端位于排水沟31的正上方,两个排水沟31相互靠近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孔32。当一侧的排水构的水过多,可以通过通孔32流入到另一侧的排水沟31处,提高排水沟31的排水效果。
34.参照图2,集水管5采用pvc管道,集水管5上设置有弯折部51,弯折部51呈螺旋设置,集水管5内的水经过弯折部51时顺着弯折部51螺旋下降,从而对进入到集水管5向排水沟31移动过程中进行缓冲,有效避免集水管5内的水直接下落到排水沟31内产生对排水沟31较大的冲击力。
35.参照图2、图3,灌浆排水走廊3的底壁上开设有集水坑6,集水坑6与灌浆排水走廊3两侧的排水沟31连通,集水坑6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幕4的多个第二排水管41阵列安装在集水坑6的底部且与排水孔连通。排水沟31内的水统一进入到集水坑6内,排水孔幕4只需要针对集水坑6内的水进行排放,并且,进入到集水坑6内的水在集水坑6内进行沉淀,使淤泥沉淀到集水坑6的底部,工作人员定期对集水坑6内的淤泥进行清理,有效避免将排水孔幕4进行堵塞。
36.排水孔幕4包括多根第二排水管41,第二排水管41采用混凝土管,混凝土管的上下开口且内部中空,第二排水管41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安装在集水坑6的底部并与下游的排水系统连接,第二排水管41从集水坑6的底部伸出一截。
37.被第一排水管2吸收的水下落到集水管5内,然后经过集水管5下落到排水沟31内,接着下落到集水坑6内,然后从集水坑6的底部安装的第二排水管41移动到下游的排水系统中,有效避免水在灌浆排水走廊3内堆积,提高拱坝的防水效果。
38.参照图2,灌浆排水走廊3的侧壁上沿浇灌排水走廊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多个电缆支架7,电缆支架7用于固定电缆线,电缆支架7采用合金材质制成。工作人员将电缆线安装在电缆支架7上,实现电缆线和排水沟31分离,有效避免了电缆线与水接触,提高安全性。
39.参照图1,拱坝本体1的临水面安装有防渗面板8,防渗面板8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防渗面板8向远离拱坝本体1的侧壁的方向弯曲。防渗面板8降低了拱坝本体1的湿润线,增加了下游坝坡的稳定性,降低渗透坡降,有效减少拱坝本体1的临水面的水渗透进入到拱坝本体1内,有效防止拱坝本体1渗透变形。
40.参照图1,拱坝本体1的底部沿拱坝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安装有双排帷幕灌浆层9,帷幕灌浆层在拱坝本体1底部的岩体或土层的裂痕中浇灌浆液形成,双排帷幕灌浆层9的顶部与拱坝本体1的底部一体成型,双排帷幕灌浆层9减少拱坝本体1的底部的岩体或土层内的地下水对拱坝本体1的渗透,提高拱坝本体1的防水效果。双排帷幕灌浆层9和灌浆排水走廊3协同使用,降低拱坝本体1内部的渗透水对拱坝本体1的扬压力。
41.参照图1,拱坝本体1的底部沿拱坝本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浇筑有固结灌浆层10。固
结灌浆层10采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或化学砂浆压入拱坝本体1的底部的岩体或土层内,使拱坝本体1的底部的岩体或土层的裂隙进行封闭,加强拱坝本体1底部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拱坝本体1的稳固性。
42.双排帷幕灌浆层9和固结灌浆层10依次间隔浇筑在拱坝本体1的底部,固结灌浆层10提高双排帷幕灌浆层9的稳定性,有效避免双排帷幕灌浆层9出现拉裂的情况。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