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44550发布日期:2022-08-16 23:04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支持和发展,目前装配式建筑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装配式建筑中,卫生间等需要降板区域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由于无法采用预制叠合梁及叠合板形式进行,从而出现预制沉箱构件。传统的预制沉箱构件由于梁的连接问题,采用与梁脱离的形式设置,其包括底板以及四周侧壁反坎,钢筋从侧壁反坎伸出锚固到四周叠合梁及柱中。目前其存在以下问题:(1)沉箱钢筋较多,同时四周均需进行弯折和伸出,增加了预制模具的复杂程度,同时现场安装时易出现钢筋碰撞问题,施工难度大,效率低。(2)沉箱与梁分开预制,在沉箱四周形成天然施工缝,施工缝主要通过叠合层混凝土及塞缝材料保证防水,存在防水隐患。(3)传统预制沉箱四周侧壁属于增加部分,管道安装时需要考虑预留空间,从而减少了卫生间利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以解决现有沉箱预制件存在施工效率低、存在防水隐患和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包括预制沉箱底板、预制次梁、预制主梁、挤压套筒和吊钉,所述预制主梁的数量为2个,所述预制次梁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预制主梁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的两侧,2个所述预制次梁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的两端,2个所述预制主梁和2个所述预制次梁首尾连接以形成口字形结构,2个所述预制主梁、2个所述预制次梁和所述预制沉箱底板一体浇注成型,2个所述预制主梁、2个所述预制次梁和所述预制沉箱底板形成凹槽结构,所述预制次梁中埋置有梁主筋,所述梁主筋的两端贯穿出所述预制次梁的两端,且所述梁主筋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挤压套筒,所述预制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键槽。
5.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次梁上间隔埋置有多个第一钢筋箍,所述第一钢筋箍部分露出于所述预制次梁的顶部;所述预制主梁上间隔埋置有多个第二钢筋箍,所述第二钢筋箍部分露出于所述预制主梁的顶部。
6.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次梁的顶面和所述预制主梁的顶面均为粗糙面,粗糙度为4mm。
7.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次梁中埋置有吊钉。
8.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沉箱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管道安装的预留止水节。
9.本带梁预制沉箱构件采用了预制沉箱底板与预制次梁、预制主梁一同预制的形式,减少了传统预制沉箱构件锚固钢筋多,生产吊装易出现碰撞等问题;消除了卫生间原有施工缝,有利于防水;采用预制次梁和预制主梁代替原预制沉箱侧壁,保证了卫生间利用空间。同时梁主筋连接采用挤压套筒形式,能满足规范受力要求,现场施工方便,解决了梁与
沉箱一体预制的连接问题,在预制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键槽,进一步保障混凝土结合面连接受力。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该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具有安装方便、防水性好和连接稳固的优点。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包括预制沉箱底板1、预制次梁4、预制主梁3、挤压套筒9和吊钉5,所述预制主梁3的数量为2个,所述预制次梁4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预制主梁3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1的两侧,2个所述预制次梁4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1的两端,2个所述预制主梁3和2个所述预制次梁4首尾连接以形成口字形结构,2个所述预制主梁3、2个所述预制次梁4和所述预制沉箱底板1一体浇注成型,2个所述预制主梁3、2个所述预制次梁4和所述预制沉箱底板1形成凹槽结构,所述预制次梁4中埋置有梁主筋8,所述梁主筋8的两端贯穿出所述预制次梁4的两端,且所述梁主筋8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挤压套筒9,所述预制次梁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键槽10。
15.所述预制次梁4上间隔埋置有多个第一钢筋箍7,所述第一钢筋箍7部分露出于所述预制次梁4的顶部;所述预制主梁3上间隔埋置有多个第二钢筋箍6,所述第二钢筋箍6部分露出于所述预制主梁3的顶部。
16.所述第一钢筋箍7和所述第二钢筋箍6用于提高预制次梁4和预制主梁3与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17.所述预制次梁4的顶面和所述预制主梁3的顶面均为粗糙面,粗糙度为4mm,保证叠合层受力。
18.所述预制次梁4中埋置有吊钉5,用于所述带梁预制沉箱构件的转运吊装。
19.所述预制沉箱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管道安装的预留止水节2。
20.本带梁预制沉箱构件采用了预制沉箱底板1与预制次梁4、预制主梁3一同预制的形式,减少了传统预制沉箱构件锚固钢筋多,生产吊装易出现碰撞等问题;消除了卫生间原有施工缝,有利于防水;采用预制次梁4和预制主梁3代替原预制沉箱侧壁,保证了卫生间利用空间。同时梁主筋8连接采用挤压套筒9形式,能满足规范受力要求,现场施工方便,解决了梁与沉箱一体预制的连接问题,在预制次梁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键槽10,进一步保障
混凝土结合面连接受力。
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沉箱底板、预制次梁、预制主梁、挤压套筒和吊钉,所述预制主梁的数量为2个,所述预制次梁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预制主梁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的两侧,2个所述预制次梁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的两端,2个所述预制主梁和2个所述预制次梁首尾连接以形成口字形结构,2个所述预制主梁、2个所述预制次梁和所述预制沉箱底板一体浇注成型,2个所述预制主梁、2个所述预制次梁和所述预制沉箱底板形成凹槽结构,所述预制次梁中埋置有梁主筋,所述梁主筋的两端贯穿出所述预制次梁的两端,且所述梁主筋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挤压套筒,所述预制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键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次梁上间隔埋置有多个第一钢筋箍,所述第一钢筋箍部分露出于所述预制次梁的顶部;所述预制主梁上间隔埋置有多个第二钢筋箍,所述第二钢筋箍部分露出于所述预制主梁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次梁的顶面和所述预制主梁的顶面均为粗糙面,粗糙度为4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次梁中埋置有吊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上设置有用于管道安装的预留止水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梁预制沉箱构件,包括预制沉箱底板、预制次梁、预制主梁、挤压套筒和吊钉,所述预制主梁的数量为2个,所述预制次梁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预制主梁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的两侧,2个所述预制次梁位于所述预制沉箱底板的两端,2个所述预制主梁和2个所述预制次梁首尾连接以形成口字形结构,2个所述预制主梁、2个所述预制次梁和所述预制沉箱底板一体浇注成型,所述预制次梁中埋置有梁主筋,所述梁主筋的两端贯穿出所述预制次梁的两端,且所述梁主筋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挤压套筒,所述预制次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部键槽。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沉箱预制件存在施工效率低、存在防水隐患和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存在防水隐患和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存在防水隐患和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生 颜新星 王欢 曾继发 潘建明 练水泉 陈振盛 黄炳森 陈海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筠诚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7
技术公布日:2022/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