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1568发布日期:2022-08-05 20:3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工膜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涉及一种能够将开挖边坡坡基中渗流水导出,并可以有效拦截外部水源渗入坡基、并保持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保持平衡的复合生态土工膜。


背景技术:

2.工程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富水坡基或强透水段,坡基中的渗流水会不断聚集逐渐形成压力水,压力水的形成对工程建筑物有着巨大的危害。
3.常见的边坡防护结构有以压制为主的混凝土、浆砌石等硬性防护措施,也有以土工格室、三维土工网等以生态为主的柔性护坡措施。在以往的这些措施中,硬性防护措施能够有效的抵挡外源水对坡体的伤害,却极易受到结构层下压力水的顶托而损毁;常见的柔性护坡措施,虽能保证坡基压力水的渗出,却没有办法抵抗坡面水流冲击、雨水冲刷等外源水的渗入,致使坡基土体水分饱和,坡基土体在饱和水与外源水的双重作用下,坡基土体结构内部摩擦力降低、抗剪能力下降,坡体产生下滑趋势,造成结构失稳,常常会产生大面积的坍塌损毁。
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1288085.x、申请公布号为cn 112323727a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土工膜,构成该土工膜的结构为包括防渗基材,在所述防渗基材的内侧面上间隔或连续设置有支撑组件构成支撑结构,在该支撑层结构的的外部设置有具有渗水性能的土工布层。该新型土工膜的防渗基材与支撑结构和其外部设置的土工布层间形成透水通道,使得灌渠侧壁渗水透过紧贴于斜坡侧帮上的土工布进入透水通道,流入设置于沟渠底部的积水通道并排出,但对于水包含度较高的边坡来讲,其边坡中的水通过贴于斜坡侧帮上的土工布进行渗透,其很难消除地下饱和水对坡体或灌渠侧壁的破坏性压力并保证坡体的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能够将坡基内部的地下水有效排出,并保持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保持平衡的复合生态土工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为:
7.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贴附在坡基上的基材层、上撑层和设置于两者间并将其分割成若干导水孔腔的支撑机构;在所述的基材层上设置有底部为进水口、出水口伸入至所述导水孔腔中的排水管结构体。
8.构成上述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附加技术特征还包括:
9.——所述的基材层由橡塑材料构成的板膜构成;
10.——所述的基材层由所述的板膜以及贴附于其外侧面的具有透水性能的土工布层构成;
11.——构成所述板膜的两端侧为粘连连接结构;
12.——所述的上撑层由橡塑材料构成的板膜构成,或由具有透水性能的土工布层构成;
13.——所述的排水管结构体为柱管结构;
14.——所述的排水管结构体为出水口朝向侧部或底部的弯头结构;
15.——所述的排水管结构体为进水口大于所述出水口的锥状管结构;
16.——所述排水管结构体的出水口为只能出水不能进水的软体缩口结构。
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为:
18.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其特征在于:由能够贴附在坡基上的基材层、上撑层以及在所述的基材层上设置有其底部为进水口能够将所述上撑层顶起形成导水孔腔的排水管结构体构成,且该排水管结构体的出水口为朝向侧部或底部的弯头结构。
19.构成上述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中,所述的基材层由板膜或以及贴附于其外侧面的具有透水性能的土工布层构成。
2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生态土工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在构成导水孔腔的基材层上设置有底部为进水口、出水口伸入至其内部的排水管结构体,因此能够实现将坡基内部的饱和水有效排入形成生态土工膜的导水孔腔中,并由此排出,有效消除了地下饱和水对坡体或灌渠侧壁的破坏性压力并保证坡体的结构稳定;其二,由于构成生态土工膜的上撑层由橡塑材料构成的板膜构成,因此能够形成抵挡外源水对坡基的冲刷、拦截外源水下渗,可以适用于沟渠底部、垃圾场填埋等工程的底部,能够有效防止地表水的渗透,保证了地下土层或水源不被污染;当然构成生态土工膜的上撑层由具有透水性能的土工布层构成时,使得地表水也能够通过土工布层渗透到导水孔腔中,使得该复合生态土工膜在满足

外防内排’的同时,又能与坡体紧密接触依地势铺设,外层敷设植生土能够形成一个稳定的仿原自然生态系统。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构成图2或图3中排水管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包括,能够贴附在工程边坡的坡基(或沟渠的渠底)10上的由橡塑材料构成的板膜11(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板材、橡胶膜或塑料膜)形成的基材层1、上撑层6和设置于两者间并将其分割成若干导水孔腔8的由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支撑机构4;在上述的基材层上设置有底部为进水口21、出水口22伸入至上述导水孔腔8中的柱形直管排水管结构体2,其中上述进水口21开在构成基材层的板膜11上。
27.上述复合生态土工膜在使用过程中,基材层与坡基10接触,坡基中渗出的地下水
通过进水口21进入排水管结构体2中,再由其出水口22流出进入到导水孔腔8中排出。
28.在构成上述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中,
29.——构成排水管结构体的结构为进水口21大于其出水口22的锥状管结构。坡基中的渗水由即基材层的宽口处进入锥状管体中,在压力水的作用下,由出水口排出至导水空腔中;
30.——并且还可以为了防止导水空腔中的水通过出水口由排水管结构体回流至坡基中,排水管结构体的出水口为只能出水不能进水的软体缩口结构,复合生态土工膜的内外水压平衡或坡基内渗流水无压力时,排水管弹性常态闭合出口处关闭状态;
31.——如图2所示,为了解决出水口处,细颗粒土形成淤堵影响排水问题,构成排水管结构体的出水口为弯曲状(不与进水口直筒型通道)23,或朝向侧部,或朝向下,其压力水排出时,具备冲刷出水口周边淤积,实现自清洁清淤功能;
32.——为了防止所贴附的工程边坡的坡体上的砂砾通过进水口21进入锥状管结构的排水管结构体2而形成封堵现象,在上述板膜11的外侧面贴附有具有透水性能的土工布层12共同构成基材层1;即坡基渗水通过土工布层12的过滤由进水口进入排水管结构体中,由其出水口排入导水孔腔8中;
33.——由板膜11和其上、下侧面的上撑层2、土工布层12共同构成是述板膜的两端侧的粘连连接结构,即预留生态土工膜上粘接面、预留生态土工膜下粘接面解决了复合生态土工膜的搭接问题,保证了使用过程中复合生态土工膜的整体性;
34.——为了使得复合生态土工膜实现不同的功能,
35.构成该土工膜的上撑层6可以采用由橡塑材料构成的不透水板膜构成,当上撑层不透水时,可以实现防渗透功能,该复合生态土工膜能够用于沟渠底部、垃圾场填埋等工程,形成抵挡外源水对坡基的冲刷、拦截外源水下渗保证了地下土层或水源不被污染,又可以实现地下水的顺利排除的目的;
36.构成该土工膜的上撑层6还可以采用与构成基材层外侧面贴附的有具有透水性能的土工布层12相同的土工布材料时,当外源水压较大时,外源水会通过上层透水土工布,渗入导水孔腔并被排出;其中尽管会有微量的渗水会通过排水管弹性常态闭合出口22由管腔通过进水孔21、下层透水土工布12进入坡基体;在实际工程中这种量的渗入对坡基整体含水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故对边坡的稳定性无影响。
37.排水管结构体2,由排水管渐变厚壁至排水管渐变薄壁逐渐变薄,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并且能够灵活开闭口的结构体。
38.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三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示意图。构成该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包括,由能够贴附在坡基(或沟渠的渠底)10上的基材层1、上撑层6以及在基材层上设置有其底部为进水口21能够将上撑层6撑起形成导水孔腔8的排水管结构体2构成,且该排水管结构体的出水口22为朝向侧部或底部的弯头结构23。也就是将如图1所示的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第一技术方案中的由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支撑机构4去除后形成的、由排水管结构体2兼做支撑机构形成。该结构的复合生态土工膜由于省略了形成于基材层1和上撑层6间的支撑机构,因此具有其结构简单和制备工艺简单的特点。
39.在构成上述一种复合生态土工膜的结构中,其基材层11由板膜或/以及贴附于其外侧面的具有透水性能的土工布层12构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