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6219发布日期:2022-09-02 23:3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顶板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顶板的排水能力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因为塑料排水板成本低、易于安装的优点,人们大多使用塑料排水板作为顶板排水层;
3.然而,塑料排水板的承载力与排水能力有限,当遭遇大量降雨时,由于降水量过大,塑料排水板的排水速度不足,导致其本身承受不住压力,致使其内部堵塞甚至断裂,排水的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使顶板在遇到大量降雨时能快速排出地表水,减少排水层压力,避免积水。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层,所述排水层设于顶板的上方,所述排水层包括盲沟、渗排水管和次级渗排水管,所述盲沟沿顶板的低水位汇流处设置,所述渗排水管设于盲沟内且沿盲沟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次级渗排水管通过盲沟与渗排水管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盲沟由两列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砖墙和排水层的下表面共同形成,所述渗排水管设于两列所述砖墙的中央位置,至少两个的次级渗排水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盲沟外部的两侧。
8.进一步的,两侧所述砖墙的间距为350mm,两侧所述砖墙的宽度均为120mm,所述渗排水管的管口宽度为150mm,所述次级渗排水管的管口宽度为100mm。
9.进一步的,多条所述盲沟以横纵交错方式设置,且互相平行的相邻盲沟之间的间距相等。
10.进一步的,多条所述次级渗排水管按井格状铺设在由多条所述盲沟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次级渗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相邻两个盲沟内的渗排水管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的空缺处铺设有级配碎石且排水层的上水平面保持平整。
12.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还包括侧排口,两个以上的所述侧排口沿两侧所述砖墙的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侧排口的口部包覆有无纱布。
13.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侧排口的间距为2m,所述侧排口的孔径大小为50mm。
14.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的上方覆盖有无纱布,所述无纱布上铺设有土壤层。
15.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与排水层间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有中间垫层和防水层。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层,所述排水层设于顶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包括盲沟、渗排水管和次级渗排水管,所述盲沟沿顶板的低水位汇流处设置,所述渗排水管设于盲沟内且沿盲沟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次级渗排水管通
过盲沟与渗排水管连通,与盲沟内的渗排水管连成整体,形成快速排水系统,同时提高了渗排水管的承载能力,使顶板在遇到大量降雨时地表水能快速排出,避免积水。
附图说明
18.图1所示为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的部分侧面的剖视图;
19.图2所示为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的部分斜面视图。
20.标号说明:
21.1、渗排水管;2、砖墙;3、侧排口;4、次级渗排水管;5、排水层;6、土壤层;7、防水层;8、中间垫层;9、无纱布;10、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3.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层,所述排水层设于顶板的上方,所述排水层包括盲沟、渗排水管和次级渗排水管,所述盲沟沿顶板的低水位汇流处设置,所述渗排水管设于盲沟内且沿盲沟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次级渗排水管通过盲沟与渗排水管连通。
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层,所述排水层设于顶板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层包括盲沟、渗排水管和次级渗排水管,所述盲沟沿顶板的低水位汇流处设置,所述渗排水管设于盲沟内且沿盲沟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次级渗排水管通过盲沟与渗排水管连通,与盲沟内的渗排水管连成整体,形成快速排水系统,同时提高了渗排水管的承载能力,使顶板在遇到大量降雨时地表水能快速排出,避免积水。
26.进一步的,所述盲沟由两列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砖墙和排水层的下表面共同形成,所述渗排水管设于两列所述砖墙的中央位置,至少两个的次级渗排水管均匀分布在所述盲沟外部的两侧。
27.从上述描述可知,渗排水管设于中央位置且次级渗排水管均匀分布在盲沟两侧有利于渗排水管的均匀排水,防止由于一侧水流量过大产生较大压强从而破坏排水系统的平衡。
28.进一步的,两侧所述砖墙的间距为350mm,两侧所述砖墙的宽度均为120mm,所述渗排水管的管口宽度为150mm,所述次级渗排水管的管口宽度为100mm。
29.从上述描述可知,各个参数的选取利于提升排水效率。
30.进一步的,多条所述盲沟以横纵交错方式设置,且互相平行的相邻盲沟之间的间距相等。
31.从上述描述可知,均匀设置多条盲沟,利于排水速度的提高。
32.进一步的,多条所述次级渗排水管按井格状铺设在由多条所述盲沟围成的区域内,所述次级渗排水管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相邻两个盲沟内的渗排水管连通。
33.从上述描述可知,均匀设置多条次级渗排水管,利于排水速度的提高。
34.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的空缺处铺设有级配碎石且排水层的上水平面保持平整。
35.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还包括侧排口,两个以上的所述侧排口沿两侧所述砖墙的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侧排口的口部包覆有无纱布。
36.从上述描述可知,侧排口用于将排水层中多余的水引入盲沟中进行排放。
37.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侧排口的间距为2m,所述侧排口的孔径大小为50mm。
38.从上述描述可知,参数的选取利于提升排水能力。
39.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的上方覆盖有无纱布,所述无纱布上铺设有土壤层。
40.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与排水层间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有中间垫层和防水层。
41.从上述描述可知,中间垫层和防水层的设置利于整体结构强度的提高同时也能防止积水直接接触到顶板。
42.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4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板快速排水结构,包括排水层5、土壤层6、防水层7、中间垫层8、无纱布9和顶板10;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10为建筑物的顶板,如房屋的屋顶或地下室的天花板。
45.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排水层5包括盲沟、渗排水管1、侧排口3和次级渗排水管4,所述盲沟由两列并排且间隔设置的砖墙2和排水层5的下表面共同形成,所述渗排水管1设于两列所述砖墙2的中央位置且沿盲沟延伸方向设置,盲沟外部的两侧均匀的分布有至少两个的次级渗排水管4,两侧所述砖墙2到渗排水管4的距离等同且次级渗排水管4均匀分布设置,使得渗排水管4两侧的排水量相同,防止由于渗排水管1一侧水流量过大产生较大压强从而破坏排水系统的平衡;
46.在本实施例中,渗排水管1和次级渗排水4管均为pvc穿孔排水管,积水可直接从水管的表面渗入管中;
47.在本实施例中,两侧所述砖墙2的间距为350mm,两侧所述砖墙2的宽度均为120mm,所述渗排水管1的管口宽度为150mm,所述次级渗排水管4的管口宽度为100mm。
48.在本实施例中,六条所述盲沟以横纵交错方式设置,且互相平行的相邻盲沟之间的间距相等,构成一个田字结构的封闭平面,相邻盲沟的间距为18m,在田字型封闭平面内的每一口字型封闭平面内,四条所述次级渗排水管4按井格状铺设,且互相平行的次级渗排水管4之间的间距相等,相邻次级渗排水管4的间距为6m,所述次级渗排水管4的两端分别与位于相邻两个盲沟内的渗排水管1连通,利用多个封闭区域处理排水问题,可以提高排水层5的承载能力和排水速度,在遭遇大型降水时,将积水均匀分布在各个区域内,便于快速排出积水。
4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排水层5中铺设有级配碎石,所述盲沟内部的级配碎石的厚度为300mm,所述盲沟外部的级配碎石的厚度为150mm,两个以上所述侧排口3沿两侧所述砖墙2的延伸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侧排口3的口部包覆有无纱布,所述侧排口3用于将排水层5中未被次级渗排水管4吸收的渗透在级配碎石中的多余积水引入盲沟中进行排放,级配碎石的铺设用于夯实排水层5,提高排水层5的结构强度;
50.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侧排口3的间距为2m,所述侧排口3的孔径大小为50mm。
5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排水层5的上方覆盖有无纱布9,所述无纱布9上铺设有土壤层6,土壤层6与无纱布9的设置利于使得表面的积水能快速渗入排水层5,便于排
水层5进行排水工作。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纱布9的型号为聚乳酸无纺布。
5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顶板10与排水层5间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有中间垫层8和防水层7,所述中间垫层8和防水层7的设置利于整体结构强度的提高,同时也能防止积水直接接触到顶板10。
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层7的材料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中间垫层8为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