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5299发布日期:2022-09-14 14:0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力码头,尤其涉及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


背景技术:

2.重力式码头是码头建筑物主要的结构型式之一,其整体性好、结构坚固耐久,维修量少,对较大的集中荷载适应性较强,重力式码头主要包括方块码头、沉箱码头、扶壁码头以及其他型式码头。其中,沉箱结构整体性好,构件受力相对扶壁结构较小,且能够很好的适应海侧轨荷载很大的情况,但其工程量相对较大,造价相对较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码头工程;扶壁码头结构整体性较沉箱码头稍差,前壁板及肋板受力较大,并且对于海侧轨荷载较大的情况,其构件受力不好,但扶壁码头工程量相对较小,造价相对较低,一般适用于中小型码头工程。
3.箱肋式重力码头在靠近岸边端的隔板间直接填充料,只能通过底板对远离岸边端的沉箱进行支撑,在结构强度上不足。同时,由于现有填充料结构的防水效果不佳,单排沉箱的防水效果和稳定性均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能保证重力码头的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效果。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第一沉箱、连接板、第二沉箱、纵隔板和混合回填料;第二沉箱和第一沉箱分别设置在底板上,第二沉箱与第一沉箱之间留有间隙,一对连接板分别连接在底板、第二沉箱与第一沉箱之间,使第二沉箱与第一沉箱之间的间隙形成顶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防水填料填充在半封闭结构内;一对纵隔板分别连接在第一沉箱远离第二沉箱的一端两侧,混合回填料填充在底板、第一沉箱和一对纵隔板构成的空间内并延伸至底板的外侧。
7.所述的一对连接板之间连接有竖隔板,竖隔板平行设置在第一沉箱与第二沉箱之间,将半封闭结构分隔成两个半封闭单元结构,两个半封闭单元结构内分别填充有防水填料。
8.连接所述的第一沉箱的半封闭单元结构内填充第二防水填料,第二防水填料为防水砂浆料。
9.连接所述的第二沉箱的半封闭单元结构内填充第一防水填料,第一防水填料为橡胶料。
10.所述的一对纵隔板之间连接有横隔板,横隔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沉箱的外壁上,将底板、第一沉箱和一对纵隔板构成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单元空间,且上下两个单元空间内均填充有混合回填料。
11.所述的一对纵隔板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一对纵隔板的底边与底板连接,
一对纵隔板的直角边与第一沉箱的两侧连接;横隔板位于纵隔板的1/2高度处。
12.所述的混合回填料包括沙土土层、筋土层和混合防水层,沙土土层、筋土层和混合防水层由下至上依次层叠填充。
13.所述的混合防水层包括铺设在筋土层上的柔性防水层以及铺设在柔性防水层上的刚性防水层。
14.位于上方的所述的单元空间内的混合回填料顶部设有顶层,顶层为钢筋混凝土料。
15.所述的第一沉箱内间隔设有若干块第一格子板,并将第一沉箱分隔成若干个单元箱体,第一格子板与连接板平行设置,每个若干个单元箱体内均填充有沙土填料;
16.所述的第二沉箱内间隔设有若干块第二格子板,并将第二沉箱分隔成若干个单元箱体,第二格子板与连接板平行设置,每个若干个单元箱体内均填充有沙土填料。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连接板,通过一对连接板及其之间的竖隔板在第一沉箱与第二沉箱之间形成工字形的隔断,不仅能保证结构强度,同时能通过竖隔板两侧填充的第一防水填料和第二防水填料形成双重防水效果,防止水向岸边渗透,保障填充土层的稳定性。
19.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纵隔板,通过一对纵隔板及其之间的横隔板增加了重力码头靠近岸边的支撑强度,并通过横隔板上方填充的混合回填料对横隔板下方填充的混合回填料均匀下压,对第一沉箱和第二沉箱提供有效的支撑力,保证了重力码头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的主视图(填充混合回填料);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的立体图(未填充混合回填料);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中半封闭单元结构的剖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中第一沉箱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00底板、200第一沉箱、201第一格子板、202沙土填料、300连接板、301竖隔板、302第一防水填料、303第二防水填料、400第二沉箱、401第二格子板、500纵隔板、501横隔板、600混合回填料、610沙土土层、620筋土层、630混合防水层、601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箱肋式的重力码头结构,包括底板100、第一沉箱200、连接板300、第二沉箱400、纵隔板500和混合回填料600;第二沉箱400和第一沉箱200分别设置在底板100上,第二沉箱400与第一沉箱200之间留有间隙,一对连接板300分别连接在底板100、第二沉箱400与第一沉箱200之间,使第二沉箱400与第一沉箱200之间的间隙形成顶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防水填料填充在半封闭结构内;一对纵隔板500分别连接在第一沉箱200远离第二沉箱400的一端两侧,混合回填料600填充在底板100、第一沉箱200和一对纵隔板500构成的空间内并延伸至底板100的外侧。通过半封闭结构内填充的防水填料能提高重力码头的防水性能,同时能在第一沉箱200与第二沉箱400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和支撑,并
通过纵隔板和混合回填料进一步提高了重力码头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技术重力码头结构稳定性和防水性能不佳的问题。
27.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一对连接板300之间连接有竖隔板301,竖隔板301平行设置在第一沉箱200与第二沉箱400之间,将半封闭结构分隔成两个半封闭单元结构,两个半封闭单元结构内分别填充有防水填料,达到双重防水的效果。竖隔板301与一对连接板300连接成工字形结构,结构稳定。
28.请参见附图3,连接所述的第一沉箱200的半封闭单元结构内填充第二防水填料303,第二防水填料303为防水砂浆料,防水砂浆料形成第一重防水效果。
29.请参见附图3,连接所述的第二沉箱400的半封闭单元结构内填充第一防水填料302,第一防水填料302为橡胶料,橡胶料形成第二重防水效果,通过双重防水有效提高了重力码头的防水性能。
30.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一对纵隔板500之间连接有横隔板501,横隔板501水平设置在第一沉箱200的外壁上,将底板100、第一沉箱200和一对纵隔板500构成的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单元空间,且上下两个单元空间内均填充有混合回填料600。横隔板501在混合回填料600的压合下对第一沉箱200提供有效的支撑。
31.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一对纵隔板500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结构;一对纵隔板500的底边与底板100连接,一对纵隔板500的直角边与第一沉箱200的两侧连接;横隔板501位于纵隔板500的1/2高度处,使第一沉箱200的一端通过一对纵隔板500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
32.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述的底板100的长度大于第一沉箱200、连接板300、第二沉箱400和纵隔板500底边的宽度总和,确保底板100对第一沉箱200、连接板300、第二沉箱4400和纵隔板500的可靠支撑。
33.请参见附图1,所述的混合回填料600包括沙土土层610、筋土层620和混合防水层630,沙土土层610、筋土层620和混合防水层630由下至上依次层叠填充。沙土土层610和筋土层620用于提供底部的结构强度,混合防水层630用于提供防水性能。
34.所述的混合防水层630包括铺设在筋土层620上的柔性防水层(图中未示出)以及铺设在柔性防水层上的刚性防水层(图中未示出)。优选的,柔性防水层可采用防水卷材,刚性防水层可采用高级脂肪酸类砂浆防水剂、水泥、砂子、细石骨料、纤维等基本材料混合而成。
35.请参见附图1,位于上方的所述的单元空间内的混合回填料600顶部设有顶层601,顶层601为钢筋混凝土料,顶层601对地面起到平衡整体、承载作用和扩散应力的作用。
36.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4,所述的第一沉箱200内间隔设有若干块第一格子板201,并将第一沉箱200分隔成若干个单元箱体,第一格子板201与连接板300平行设置,每个若干个单元箱体内均填充有沙土填料202。第一格子板20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优选为四块,通过填充沙土填料202保证了第一沉箱200的结构强度和防水性能。
37.请参见附图2,所述的第二沉箱400内间隔设有若干块第二格子板401,并将第二沉箱400分隔成若干个单元箱体,第二格子板401与连接板300平行设置,每个若干个单元箱体内均填充有沙土填料202。第二格子板40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优选为四块,通过填充沙土填料202保证了第二沉箱400的结构强度和防水性能。
38.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9.1、通过第一沉箱200与第二沉箱400之间设置的连接板300进行隔断,再在竖隔板301的左右两侧分别填充第一防水填料(橡胶料)302和第二防水填料(防水砂浆料)303,第一防水填料302为热熔之后的防水橡胶,填充到竖隔板301的左侧空隙中,冷却形成稳定的橡胶层,第二防水填料303为传统的防水砂浆混合料,填充后凝固形成另一侧的防水。
40.2、通过一对纵隔板500之间1/2高度处的横隔板501,在横隔板501下方向底部填充,先填充底板100至横隔板501之间的第一层的混合回填料600,混合回填料600顶到横隔板501底部,再填充横隔板501上方的第二层的混合回填料600,压合在横隔板501和第一层的混合回填料600上。在沙土土层610、筋土层620和混合防水层630的组合下,沙土土层610和筋土层620提供结构强度,混合防水层630提供防水性能,提供填充的同时提供防水,在双层叠加下,防水和结构效能组合效果更佳。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