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26992发布日期:2022-11-03 00:1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滑坡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滑坡结构中,高陡土质滑坡的坡面陡峭,更容易发生失稳而造成灾害,因此,需要对这类滑坡进行工程治理。
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抗滑桩进行高陡土质滑坡的治理。采用抗滑桩防治滑坡时,抗滑桩一般设置在滑坡前缘较平坦处。但是,现有的抗滑桩成孔尺寸较大,成孔时易降低滑坡稳定性,引起滑坡滑动;另外,当高陡土质滑坡前方分布有建筑物时,由于坡面较陡,在滑坡前缘实施治理工程会存在无施工场地或施工场地狭小的问题,而无法施工抗滑桩。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由设置于滑坡坡顶的微型桩形成群组结构,对高陡土质滑坡进行加固,提高滑坡的抗滑能力。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包括若干根微型桩和连接桩顶的连系梁;其中,
7.所述微型桩呈圆柱型,桩径为50-300mm,嵌入高陡土质滑坡的坡顶,微型桩从坡顶表面竖直向下或与坡顶表面呈预设角度伸入滑坡内部,以滑面为界分为两部分,滑面以上的部分贯穿滑体,滑面以下的部分伸入滑床,依次贯穿坡顶表面、滑体、滑面直至滑床内部;桩群呈阵列式或品字形排列;
8.连系梁设置在每两根相邻的微型桩桩顶,将微型桩的顶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群组结构。
9.上述方案中,所述微型桩的桩径、桩长和配筋量,根据所设置的不同位置进行具体设定,与相应位置处的剩余下滑力相适应,以抵消相应位置处滑坡后缘部分的剩余下滑力。
10.上述方案中,所述高陡土质滑坡的坡顶指高陡土质滑坡顶部的平台。
11.上述方案中,所述配筋为钢筋笼、钢管和/或型钢。
12.上述方案中,所述连系梁,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
13.上述方案中,所述连系梁的上表面与坡顶表面齐平。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若干根微型桩和连接桩顶的连系梁;微型桩呈圆柱型,桩径为50-300mm,嵌入高陡土质滑坡的坡顶,微型桩从坡顶表面竖直向下或与坡顶表面呈预设角度伸入滑坡内部,以滑面为界分为两部分,滑面以上的部分贯穿滑体,滑面以下的部分伸入滑床,依次贯穿坡顶表面、滑体、滑
面直至滑床内部;桩群呈阵列式或品字形排列;连系梁设置在每两根相邻的微型桩桩顶,将微型桩的顶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群组结构。通过微型桩群组结构的抗弯剪能力抵抗滑坡后缘的滑坡推力,有效减小了滑坡后缘的滑坡推力,从而稳定了滑坡;同时,微型桩群组结构深入滑体与滑床内部,成为滑体和滑床的一部分,有效改良了滑带岩土性质,提高了滑坡自身的抗滑能力。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对高陡土质滑坡进行加固,达到了防治高陡土质滑坡的效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的剖面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的平面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滑体,2-滑床,3-滑面,4-微型桩,5-连系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详细阐明。以下所述示范性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在这里进行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23.本实用新型针对高陡土质滑坡,提出了一种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通过将微型柱群组结构嵌入滑坡坡顶,贯穿坡顶表面、滑体、滑面至滑床,通过微型桩的抗弯剪能力抵抗滑坡后缘的滑坡推力,有效减小滑坡后缘的滑坡推力,既能稳定滑坡,又克服了施工场地狭小的困难,且能够实现快速止滑;另外,坡顶施工的微型桩群深入滑坡及滑床内部,有效改良滑带岩土性质,提高滑坡自身的抗滑能力,从而起到防治高陡土质滑坡的效果。
24.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2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包括若干根微型桩和连接桩顶的连系梁,所述微型桩呈圆柱型,桩径为50-300mm,嵌入高陡土质滑坡的坡顶,微型桩从坡顶表面竖直向下或与坡顶表面呈预设角度伸入滑坡内部,以滑面为界分为两部分,滑面以上的部分贯穿滑体,滑面以下的部分伸入滑
床,依次贯穿坡顶表面、滑体、滑面直至滑床内部;桩群呈阵列式或品字形排列;连系梁设置在每两根相邻的微型桩桩顶,等于或高于坡顶表面,将微型桩的顶部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群组结构。
26.所述高陡土质滑坡的坡顶指高陡土质滑坡顶部的平台。呈阵列式或品字形排列的桩群,具有若干行及若干列,通常以后缘到前缘的连线方向为列方向。由于微型桩本身尺寸设计与剩余下滑力相关,而剩余下滑力在坡顶范围内是无规律变化的,因此,桩径的选择并无规律,可以根据实际状况及施工条件进行相应的选择。
27.高陡土质滑坡的滑面形状一般为圆弧状,滑坡后缘的滑面角度较大,最大处近乎直立;滑坡前缘的滑面角度相对较小,即滑面的倾斜程度自后缘至前缘逐渐平缓。在重力作用下,滑坡后缘的剩余下滑力较大,前缘的剩余下滑力较小,不同位置处具有不同的剩余下滑力。因此,在高陡土质滑坡的坡顶不同位置处,根据行、列位置,在相应位置处设置具有不同参数的微型桩,微型桩依次贯穿坡面、滑体、滑面直至滑床,分别抵消相应位置处滑坡后缘部分的剩余下滑力,从而使滑坡到达整体稳定。
28.所述微型桩的桩径、桩长和配筋量,根据所设置的不同位置进行具体设定,与相应位置处的剩余下滑力相适应,即不同位置处采用不同的桩径、桩长和配筋量参数,且参数与该处的剩余下滑力相关,以抵消相应位置处滑坡后缘部分的剩余下滑力。
29.所述配筋可采用钢筋笼、钢管和/或型钢等。
30.微型桩由内部的配筋和包裹配筋的混凝土组成,施工时,由坡顶至滑床进行钻孔,配筋伸入滑坡及滑床内部,混凝土浆液浇注并进一步入渗到滑坡及滑床内部,成型后的微型桩作为滑坡及滑床一部分,有效改良滑带岩土性质,提高滑坡自身的抗滑能力。
31.所述连系梁,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设置在每相邻两个微型桩的桩顶,包括列方向上的相邻和行方向上的相邻,用于连接微型桩。
32.所述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施工时,首先在所确定的坡顶可施工位置处,根据行、列间距及所设计的微型桩桩径、桩长、微型桩配筋量、连系梁尺寸及配筋量,在每个微型桩位置处通过钻机钻设微型桩孔,根据连系梁尺寸在坡面微型桩孔间开挖连系梁沟槽,在微型桩孔内安装微型桩配筋,并在微型桩配筋顶部、连系梁沟槽内部安装连系梁配筋,进行混凝土注浆,形成微型桩群。施工时桩和梁同时浇筑,一体成型。其中,桩和梁一般不高出坡面,梁的上表面与坡顶表面齐平。
33.本步骤中,由于在坡顶施工,坡顶不同位置处的剩余下滑力不同,所采用的微型桩桩径、桩长及配筋量都是与所在位置处的剩余下滑力相适应的,从而不会进行大孔施工,形成的桩为微型桩;由于桩径小,施工时采用钻机成孔的孔径小,对滑体扰动小,施工方便,安全度高;多根阵列式微型桩形成桩群,共同抵抗滑坡下滑力。
3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加固高陡土质滑坡的嵌顶微型桩群组结构,通过微型桩群组结构的抗弯剪能力抵抗滑坡后缘的滑坡推力,有效减小了滑坡后缘的滑坡推力,从而稳定了滑坡,有效地对高陡土质滑坡进行加固,达到了防治高陡土质滑坡的效果;同时,微型桩群组结构深入滑体与滑床内部,成为滑体和滑床的一部分,有效改良了滑带岩土性质,提高了滑坡自身的抗滑能力。
3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以上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实用新型
的具体细节。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