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地基处理用毛石挤密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2801发布日期:2022-11-15 22:3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弱地基处理用毛石挤密夯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软弱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弱地基处理用毛石挤密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2.软弱地基是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沉降变得足够坚固,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软弱地基常用的处理工法有: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强夯法等。
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1036956u、名称为一种素土挤密桩施工桩身回填土夯实装置,“通过车架、车轮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稳定架、滑槽、夯实机构、拉升机构和卷动机构的设置,使得该素土挤密桩施工桩身回填土夯实装置,具备既能对锤体进行限位避免夯实错位,也能根据情况对锤体进行更换的优点”,在夯实时,夯实锤和毛石碰撞会产生大量灰尘,容易污染环境,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弱地基处理用毛石挤密夯实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软弱地基处理用毛石挤密夯实装置,包括中空底板,所述中空底板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固定框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顶端与电机输出轴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外周面活动套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部设有夯实板,所述固定框内部设有限位机构;
7.所述固定框后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且所述第二水管延伸入储水箱内,所述水泵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且所述喷头与固定框内部后侧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两个边板,两个所述边板均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9.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与固定框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滑杆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移动板。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顶部设有两个固定栓,且所述连接座与夯实板通过两个固定栓相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夯实板外侧设有四个移动轮,四个所述移动轮均与中空底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底板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螺纹套,且两个第一螺纹杆一端均贯穿中空底板。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均位于中空底板底部,两个所述横板底部设有承重板。
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承重板与横板之间均设有减震组件,两个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弹簧与阻尼元件。
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承重板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多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分别贯穿两个横板。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工作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座向下移动,连接座带动夯实板向下移动,夯实板对软弱地基上的毛石进行挤密夯实,同理通过电机反转带动夯实板向上移动,同时在夯实前向储水箱内加入水,在夯实时启动水泵,水泵工作通过第二水管抽取储水箱内的水,并通过第一水管注入喷头内,喷头向下喷洒水,水吸附扬起的灰尘,同时水对夯实板进行降温,延长夯实板的使用寿命,除尘效果好,不容易污染环境,使用效果好;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与螺纹套,转动螺纹套使得螺纹套向上移动,承重板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承重板与地面接触,当夯实产生震动时,从而带动中空底板震动,减震组件起到减震效果,具体为阻尼元件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起到有效的减震效果,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后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螺纹杆与承重板装配立体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框剖视与移动板装配立体图;
25.图中:1、固定框;2、储水箱;3、第一螺纹杆;4、中空底板;5、螺纹套;6、承重板;7、限位杆;8、移动轮;9、电机;10、第一水管;11、水泵;12、横板;13、减震组件;14、第二螺纹杆;15、移动板;16、滑杆;17、连接座;18、夯实板;19、边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4,一种软弱地基处理用毛石挤密夯实装置,包括中空底板4,中空底板4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固定框1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固定框1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14,第二螺纹杆14顶端与电机9输出轴同轴传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4外周面活动套设有移动板15,移动板15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7,连接座17底部设有夯实板18,固定框1内部设有限位机构;
28.固定框1后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2,储水箱2顶端固定安装有水泵11,水泵11进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水管,且第二水管延伸入储水箱2内,水泵11出水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水管10,第一水管10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且喷头与固定框1内部后侧固定连接。
29.参照说明书附图4,限位机构包括两个边板19,两个边板19均与移动板15固定连接;
30.两个滑杆16,两个滑杆16均与固定框1固定连接,且两个滑杆16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移动板15,两个边板19与两个滑杆16配合限制移动板15转动。
31.参照说明书附图4,连接座17顶部设有两个固定栓,且连接座17与夯实板18通过两个固定栓相固定,依次转动两个固定栓使其依次移动出夯实板18内,从而解除夯实板18与连接座17之间的固定,对夯实板18进行维修更换。
32.参照说明书附图1-2,夯实板18外侧设有四个移动轮8,四个移动轮8均与中空底板4固定连接,方便中空底板4移动。
33.参照说明书附图1-3,中空底板4顶部设有两个第一螺纹杆3,两个第一螺纹杆3外周面均活动套设有螺纹套5,且两个第一螺纹杆3一端均贯穿中空底板4,方便调节承重板6的高度。
34.参照说明书附图1-3,两个第一螺纹杆3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横板12,两个横板12均位于中空底板4底部,两个横板12底部设有承重板6,承重板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承重板6与地面接触。
35.参照说明书附图2-3,两个承重板6与横板12之间均设有减震组件13,两个减震组件13均包括弹簧与阻尼元件,减震组件13起到减震效果。
36.参照说明书附图1-3,两个承重板6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四个限位杆7,多个限位杆7顶端分别贯穿两个横板12,对横板12进行限位,防止横板12震动时发生偏转。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38.在使用时启动电机9,电机9工作带动第二螺纹杆14转动,由于第二螺纹杆14与移动板15螺纹连接,两个边板19与两个滑杆16配合限制移动板15转动,故第二螺纹杆14带动移动板15向下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座17向下移动,由于连接座17与夯实板18通过两个固定栓相固定,故连接座17带动夯实板18向下移动,夯实板18对软弱地基上的毛石进行挤密夯实,同理通过电机9反转带动夯实板18向上移动,同时在夯实前向储水箱2内加入水,在夯实时启动水泵11,水泵11工作通过第二水管抽取储水箱2内的水,并通过第一水管10注入喷头内,喷头向下喷洒水,水吸附扬起的灰尘,同时水对夯实板18进行降温,延长夯实板18的使用寿命,除尘效果好,不容易污染环境,使用效果好,同时移动板15带动两个边板19分别在
两个滑杆16上移动,提高移动板15的稳定性,同时连接座17与夯实板18通过两个固定栓相固定,依次转动两个固定栓使其依次移动出夯实板18内,从而解除夯实板18与连接座17之间的固定,对夯实板18进行维修更换,通过设置四个移动轮8,方便中空底板4移动;
39.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3与螺纹套5,转动螺纹套5使得螺纹套5向上移动,承重板6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承重板6与地面接触,当夯实产生震动时,从而带动中空底板4震动,减震组件13起到减震效果,具体为阻尼元件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起到有效的减震效果,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通过设置限位杆7,对横板12进行限位,防止横板12震动时发生偏转。
40.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41.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