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2987发布日期:2023-01-17 18:1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防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


背景技术:

2.防水工程虽然在建筑项目的整体造价中只占到了很小的部分,但是防水对整个建筑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地下室的防水,因为其具有不可逆性,在新建项目时防水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把控非常重要。那么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因为是施工在垫层上,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垫层一般是采用100mmc15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仅仅作为操作平台去使用,后期随着建筑的不均匀沉降会垫层必然会发生断裂。故在防水界,底板部位的防水材料一般选择为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以下简称预铺卷材),此卷材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其构造为三层,高分子片材、热熔压敏胶以及耐候性涂层颗粒。其上无需打保护层,直接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与材料表面的耐候涂层物理咬合,热熔压敏胶对混凝土二次包裹,可杜绝窜水现场的发生。然而侧墙部位一般选择的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或者沥青卷材或沥青涂料复合沥青卷材的做法,这里底板和侧墙的防水接槎处理就尤为的重要。若接槎没有处理好,后期会有极大的渗漏隐患,维修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该接槎结构将防水卷材的一端甩槎至底板的挑檐顶面上,并且在挑檐的顶面上方依次铺设了防水附加层、防水卷材和侧墙防水层,采用夹心式的防水接槎方式,搭接牢靠,防水性能优异。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挑檐设置在底板的四周,所述底板的上侧设置有侧墙,包括:
5.防水卷材,铺设在所述底板的下侧,所述防水卷材的一端向上甩槎延伸至所述挑檐的顶面上形成底板甩槎卷材;
6.防水附加层,呈l形,所述防水附加层设置在所述挑檐的顶面上和所述侧墙的外侧表面上,所述防水附加层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甩槎卷材相连接;
7.侧墙防水层,设置在所述侧墙的外侧表面上,所述侧墙防水层的底端覆盖所述防水附加层并延伸至所述底板甩槎卷材的上侧。
8.可选地,所述防水附加层的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或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所述防水附加层的底端设置于所述防水卷材和所述挑檐的顶面之间。
9.可选地,还包括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依次贯穿于所述底板甩槎卷材和所述防水附加层并与所述底板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固定钉的顶帽上覆盖有丁基胶带,所述侧墙防水层与所述丁基胶带相贴合。
11.可选地,所述防水附加层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甩槎卷材对接连接,所述防水附加层和所述底板甩槎卷材通过第一底面过渡层与所述挑檐粘接。
12.可选地,所述侧墙防水层的底端通过第一顶面过渡层与所述底板甩槎卷材的上表面粘接。
13.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底面过渡层,所述第二底面过渡层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板甩槎卷材与所述挑檐的顶面之间,所述第二底面过渡层的另一端粘接于所述防水附加层的底端的上表面。
14.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顶面过渡层,所述第二顶面过渡层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甩槎卷材的上表面粘接。
15.可选地,所述侧墙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层和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设置在所述侧墙的外部,所述防水涂料层的底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顶面过渡层的端部,所述防水卷材层设置于所述防水涂料层的外侧,所述防水卷材层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顶面过渡层的上表面粘接。
16.可选地,所述第二底面过渡层和所述第二顶面过渡层的材料为双面无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18.1、该接槎结构的底板上选用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该防水卷材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其构造为三层,高分子片材、热熔压敏胶以及耐候性涂层颗粒,其结构上无需打保护层,直接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与材料表面的耐候涂层物理咬合,热熔压敏胶对混凝土二次包裹,可杜绝窜水现场的发生,但甩槎至保护墙上的部分,并没有和混凝土粘结,且部分高分子片材材质偏硬,可以直接翻转至挑檐接槎,会与挑檐不服帖,也无法粘结,采用夹心式的设计,可有效解决此问题,具体体现为两种构造:一种为侧墙采用高分子防水涂料,在挑檐处最下侧形成一道防水附加层,中间一道是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最上面一道是侧墙大面高分子防水涂料形成的侧墙防水层,三道形成夹心式的设计,其中在防水附加层未表干之前,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与挑檐上,利用高分子防水涂料高弹性、高延伸性以及高粘结性的性能,粘结与挑檐上,开口部位用固定钉辅助固定,同时高分子防水涂料对钉杆有一定的握裹力,起到密封的作用,降低窜水机率;
19.2、该接槎结构的另外一种构造,侧墙上采用了热熔沥青卷材或者热熔沥青卷材复合沥青涂料系统,底板甩槎出的防水卷材,上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顶面过渡层和第一底面过渡层,待接槎时,防水卷材通过下侧的第一底面过渡层与挑檐进行粘结,第一顶面过渡层用来粘结侧墙的侧墙防水层,上下两个过渡层选用的是双面无胎自粘沥青卷材,有优异的粘结效果,解决高分子防水卷材和热熔沥青卷材难粘结的问题;
20.3、该接槎结构的防水做法是当下最为常见的预铺反粘做法,侧墙考虑三类防水做法,接槎方式适用性广,且满足规范高分子卷材接槎时至少100mm的搭接要求;
21.4、该接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22.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3.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
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24.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图1的a处放大图。
26.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示出了图3的b处放大图。
28.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示出了图5的c处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挑檐;2、底板;3、侧墙;4、防水卷材;5、防水附加层;6、侧墙防水层;7、固定钉;8、丁基胶带;9、第一底面过渡层;10、第一顶面过渡层;11、第二底面过渡层;12、第二顶面过渡层;13、防水卷材层;14、防水涂料层;15、垫层;16、侧墙保护层;17、回填土;18、施工缝;19、止水钢板;20、保护墙。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挑檐设置在底板的四周,底板的上侧设置有侧墙,包括:
34.防水卷材,铺设在底板的下侧,防水卷材的一端向上甩槎延伸至挑檐的顶面上形成底板甩槎卷材;
35.防水附加层,呈l形,防水附加层设置在挑檐的顶面上和侧墙的外侧表面上,防水附加层的底端与底板甩槎卷材相连接;
36.侧墙防水层,设置在侧墙的外侧表面上,侧墙防水层的底端覆盖防水附加层并延伸至底板甩槎卷材的上侧。
37.具体的,该接槎结构设置在底板上,在形成接槎结构前,先将垫层采用100mmc15混凝土作为操作平台使用,保护墙设立在垫层的周边,保护墙采用砖砌结构,这样保护墙能够对底板起到模板的作用,在铺设防水卷材前,将垫层保持平整、无明水、阴角处做圆弧或坡角处理,然后在垫层上铺设防水卷材,并将防水卷材的四周甩槎至保护墙上,然后在防水卷材上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在垫层上形成有挑檐的底板,这个挑檐位于底板靠近保护墙的位置,然后继续在底板的挑檐顶部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在底板上形成侧墙,在先后浇筑形成的底板与侧墙之间形成了施工缝,为了提高施工缝的防水效果,在施工缝内预埋止水钢板,并且将止水钢板的开口朝向侧墙的外侧;在侧墙和挑檐的阴角处涂刷形成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的顶端高于施工缝的距离不小于250mm,防水附加层的底端延伸至挑檐靠近保
护墙的端部,其中防水附加层需要多遍涂刷,并且在防水附加层内设置无纺布,增加防水附加层的抗裂能力,在防水附加层表干之前,将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翻转至防水附加层上侧,还有在侧墙大面施工形成侧墙防水层,侧墙防水层的底端延伸至挑檐上表面,并与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和防水附加层的底端形成夹心式的设计,这样挑檐部位的防水接槎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证,最后在侧墙防水层的外侧施工形成保护层,保护层可以选软保护、砌保护墙、保温层以及水泥砂浆保护层等形式,在保护层外侧采用回填土进行分层夯实。
38.可选地,防水附加层的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或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防水附加层的底端设置于防水卷材和挑檐的顶面之间。
39.具体的,防水附加层根据侧墙和底板的挑檐位置所处的温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涂料,当挑檐位置的平面部位为正常温度时优选聚氨酯防水涂料,若挑檐位置的平面部位为低温温度时,优选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或在聚氨酯防水涂料中添加速干剂,缩短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干燥时间。
40.可选地,还包括固定钉,固定钉依次贯穿于底板甩槎卷材和防水附加层并与底板连接。
41.可选地,固定钉的顶帽上覆盖有丁基胶带,侧墙防水层与丁基胶带相贴合。
42.具体的,在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翻转至防水附加层的上表面,并采用固定钉进行辅助固定,待防水附加层实干后,在顶帽上部用带有无纺布的丁基胶带覆盖,这样防水附加层既能起到防水涂料的作用又能起到粘接剂的作用。
43.可选地,防水附加层的底端与底板甩槎卷材对接连接,防水附加层和底板甩槎卷材通过第一底面过渡层与挑檐粘接。
44.具体的,在另一种接槎结构中,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与防水附加层没有重合的部分,两个部分的端部在挑檐上表面处相互对接并铺贴在同一高度上,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的砂面进行铲砂处理,在甩槎部分的下侧设置第一底面过渡层,第一底面过渡层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同时第一底面过渡层还与防水附加层的下侧进行粘贴,使防水卷材和防水附加层能够牢固固定在挑檐的上表面上,并且第一底面过渡层与防水卷材的粘接的宽度不小于100mm。
45.可选地,侧墙防水层的底端通过第一顶面过渡层与底板甩槎卷材的上表面粘接。
46.具体的,在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的上侧设置第一顶面过渡层,第一顶面过渡层的宽度不小于150mm,第一顶面过渡层并没有与防水附加层的上侧实现粘贴,第一顶面过渡层只是将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与上侧的侧墙防水层进行粘贴;在采用第一底面过渡层和第一顶面过渡层的粘贴后,使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防水附加层的底端和侧墙防水层的底端固定在挑檐的上表面,再进行侧墙保护层和回填土的施工。
47.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底面过渡层,第二底面过渡层的一端设置于底板甩槎卷材与挑檐的顶面之间,第二底面过渡层的另一端粘接于防水附加层的底端的上表面。
48.具体的,在第三种接槎结构中,在挑檐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底面过渡层,第二底面过渡层形成z型,第二底面过渡层的远离侧墙的一端设置在防水卷材和挑檐的上表面之间,实现第二底面过渡层与防水卷材的粘贴,而第二底面过渡层的靠近侧墙的一端设置在防水附加层的上表面,通过第二底面过渡层将防水附加层粘贴在挑檐的上表面上,第二底面过渡层的宽度不小于250mm,且第二底面过渡层与防水卷材的粘贴的宽度不小于100mm。
49.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顶面过渡层,第二顶面过渡层的底面与底板甩槎卷材的上表面粘接。
50.具体的,在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的上表面设置了第二顶面过渡层,第二顶面过渡层与防水卷材的粘贴宽度不小于为150mm。
51.可选地,侧墙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层和防水涂料层,防水涂料层设置在侧墙的外部,防水涂料层的底端延伸至第二顶面过渡层的端部,防水卷材层设置于防水涂料层的外侧,防水卷材层的底端与第二顶面过渡层的上表面粘接。
52.具体的,在第三种接槎结构中,侧墙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层和防水涂料层两道防水层,防水涂料层设置在侧墙上且覆盖在防水附加层的外侧,防水涂料层的底端延伸至挑檐的上表面,防水涂料层的底端与第二顶面过渡层没有相互粘贴,防水涂料层的底端的下表面通过第二底面过渡层与挑檐相粘接,而防水卷材层设置在防水涂料层的外侧,防水卷材层的底端延伸至挑檐的上表面且在挑檐上铺贴的长度大于防水卷材层在挑檐上铺贴的长度,防水卷材层的底端延伸至挑檐的端部,防水卷材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二顶面过渡层与防水卷材的上表面进行粘贴,形成对防水卷材的甩槎部分保护作用;防水涂料层的底端延伸至第二底面过渡层上,并与防水附加层的底端位置保持平齐,这样对防水涂料层对搭接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
53.可选地,第二底面过渡层和第二顶面过渡层的材料为双面无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4.具体的,在第二种接槎结构和第三种接槎结构中的底面过渡层和顶面过渡层中,采用的材料均为双面无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底面过渡层和顶面过渡层需要粘贴时,撕除隔离膜就能实现粘贴,便于后续材料进行搭接。
55.实施例1
56.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挑檐的地下室底板防水接槎结构,挑檐1设置在底板2的四周,底板2的上侧设置有侧墙3,包括:
57.防水卷材4,铺设在底板2的下侧,防水卷材4的一端向上甩槎延伸至挑檐1的顶面上形成底板甩槎卷材;
58.防水附加层5,呈l形,防水附加层5设置在挑檐1的顶面上和侧墙3的外侧表面上,防水附加层5的底端与底板甩槎卷材相连接;
59.侧墙防水层6,设置在侧墙3的外侧表面上,侧墙防水层6的底端覆盖防水附加层5并延伸至底板甩槎卷材的上侧。
60.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附加层5的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或硅烷改性聚醚防水涂料,防水附加层5的底端设置于防水卷材4和挑檐1的顶面之间。
61.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钉7,固定钉7依次贯穿于底板甩槎卷材和防水附加层5并与底板2连接。
6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钉7的顶帽上覆盖有丁基胶带8,侧墙防水层6与丁基胶带8相贴合。
63.综上,第一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为:第一步,垫层15施工,选用100mmc15混凝土,表面保持平整、无明水、阴角处做圆弧或坡角处理;第二步,保护墙20施工,选用砖砌结构,设立在垫层15周边;第三步,在垫层15上空铺1.2mm防水卷材4,防水卷材4可以采用hdpe高
分子预铺防水卷材,四周甩槎至保护墙20上,甩槎的宽度为150mm,表面要进行铲砂处理,方便后续接槎;第四步,在防水卷材4上,直接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施工缝18部位预埋止水钢板19,形成具有挑檐1的底板2;第五步,在底板2四周支模板、绑扎钢筋、浇筑结构形成侧墙3;第六步,侧墙3进行防水附加层5的施工,防水附加层5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范围上侧施工至施工缝18上侧不小于250mm,下侧施工至挑檐1末端,多遍薄涂,内部设置无纺布,施工厚度为2mm;第七步,在防水附加层5表干之前,防水卷材4的甩槎部分翻转至挑檐1的上表面上,利用涂料的粘附性进行粘结,并用固定钉7辅助固定,待涂料实干之后,钉帽表面铺贴带无纺布的丁基胶带8,此时涂料起到双重防水效果,既作为防水涂料又作为粘结材料;第八步,侧墙3上大面进行侧墙防水层6的施工,侧墙防水层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侧墙防水层6下侧施工至挑檐的上表面上,并与防水卷材4的搭接宽度为100mm;第九步,侧墙3选用xps挤塑聚苯板进行保护施工,形成侧墙保护层16;第十步,采用回填土17进行分层夯实。
64.实施例2
65.如图3至图4所示,还提供第二种接槎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防水附加层5的底端与底板甩槎卷材对接连接,防水附加层5和底板甩槎卷材通过第一底面过渡层9与挑檐1粘接。
66.在本实施例中,侧墙防水层6的底端通过第一顶面过渡10层与底板甩槎卷材的上表面粘接。
67.综上,第二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为:第一步和第二步与第一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相同;第三部,在垫层15上空铺防水卷材4,防水卷材4采用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四周甩槎至保护墙上,甩槎的宽度为150mm,表面要进行铲砂处理,上下表面分别粘结一道1.2mm双面无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4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第一顶面过渡层10和第一底面过渡层9,第一顶面过渡层10的宽度为150mm,第一底面过渡层9的宽度为250mm,第一底面过渡层9需超出防水卷材4的边缘不小于100mm,此时上下表面的过渡层对防水卷材4的甩槎卷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第四步和第五步与第一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相同;第六步,将防水卷材4的甩槎部分翻转至挑檐1上表面上,撕除第一底面过渡层9的隔离膜,粘结与挑檐1上,此处第一底面过渡层9与挑檐1的宽度不小于350mm;第七步,侧墙进行防水附加层5的施工,上侧施工至施工缝以上250mm的位置,下侧施工至第一底面过渡层9的上表面上,防水附加层5与第一底面过渡层9的搭接宽度不少于100mm,材料为4厚热熔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第八步,侧墙3大面进行侧墙防水层6的施工,侧墙防水层6同样采用4厚热熔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侧墙防水层6下翻至第一顶面过渡层10上表面上,两者搭接宽度不少于100mm;第九步和第十步与第一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相同。
68.实施例3
69.如图5至图6所示,还提供第三种接槎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底面过渡11层,第二底面过渡层11的一端设置于底板甩槎卷材与挑檐1的顶面之间,第二底面过渡层11的另一端粘接于防水附加层5的底端的上表面。
7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顶面过渡层12,第二顶面过渡层12的底面与底板甩槎卷材的上表面粘接。
71.在本实施例中,侧墙防水层6包括防水卷材层13和防水涂料层14,防水涂料层14设置在侧墙3的外部,防水涂料层14的底端延伸至第二顶面过渡层12的端部,防水卷材层13设置于防水涂料层14的外侧,防水卷材层13的底端与第二顶面过渡层12的上表面粘接。
7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底面过渡层11和第二顶面过渡层12的材料为双面无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73.综上,第三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为:第一步和第二步与前两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相同;第三步,在垫层15上空铺防水卷材4,防水卷材4采用1.2mmhdpe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四周甩槎至保护墙,甩槎的宽度为150mm,表面要进行铲砂处理,上下表面粘结一道1.2mm双面无胎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防水卷材4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第二顶面过渡层12和第二底面过渡层11,第二顶面过渡层12的宽度为150mm,第二底面过渡层11的宽度为250mm,第二底面过渡层11需超出防水卷材4的边缘100mm,此时上下表面的过渡层对甩槎卷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第四步和第五步与前两种接槎结构的施工步骤相同;第六步,将防水卷材4的甩槎部分翻转至挑檐1上,通过第二底面过渡层11进行粘结,此处只有150mm宽的第二底面过渡层11粘结与挑檐1上,右侧预留出100mm宽的搭接长度;第七步,侧墙3进行防水附加层5的施工,上侧施工至施工缝18以上250mm,下侧施工至第二底面过渡层11的下侧,搭接宽度不少于100mm,防水附加层5采用2mm高粘抗滑水性沥青防水涂料;第八步,第二底面过渡层11预留的100mm宽部分,撕除隔离膜,粘结在防水附加层5的上表面上,防水附加层5可以为沥青涂料附加层,搭接宽度为100mm;第九步,侧墙大面先进行防水涂料层14的施工,防水涂料层14为2mm高粘抗滑水性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下侧施工至第二底面过渡层11表面,搭接宽度为100mm,此时防水涂料层14对第二底面过渡层11的搭接缝起到密封作用;第十步,侧墙大面再进行防水卷材层13的施工,防水卷材层13为sbs改性沥青卷材热熔施工,下侧施工至第二顶面过渡层12的上表面上,搭接宽度100mm;第十一步和第十二步与前两种接槎结构的最后两步施工步骤相同。
74.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