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桩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9419发布日期:2022-12-02 22:4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桩端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桩制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桩端板。


背景技术:

2.预制混凝土桩广泛的应用在建筑施工以及水利支护的领域,一般的预制混凝土桩的两端都会设置端板,端板的作用有三个:一是防止在打桩的时候桩锤直接作用到混凝土的桩体上;二是便于通过焊接端板连接上下节桩体;三是在制备桩的时候通过端板对钢筋笼的预应力钢筋进行连接以及张拉,从而形成预应力。
3.目前的端板上都设置有穿筋孔用于钢筋的连接和张拉,穿筋孔包括张拉孔、过筋槽以及锁筋孔,张拉孔与锁筋孔之间通过过筋槽连接,张拉孔用于张拉预应力,锁筋孔用于固定钢筋笼的预应力钢筋。参照图1,目前方桩端板上的穿筋孔都是首尾相接的排列方式,且各个穿筋槽都是平行于各自对应的端板的侧边,这样的方式在穿筋的时候,也就是将钢筋笼的预应力钢筋从张拉孔中卡入到锁紧孔的时候,需要逐根的将预应力钢筋从张拉孔中掰进锁筋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将钢筋笼的预应力钢筋卡入到方桩端板的锁筋孔中,提供一种方桩端板。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方桩端板,包括端板本体,在端板本体的中心设置有贯通端板本体的中心孔洞,在所述的端板本体上设置有多个穿筋孔,所述的穿筋孔包括张拉孔、过筋槽以及锁筋孔,张拉孔与锁筋孔之间通过过筋槽连接,所述的张拉孔、锁筋孔以及过筋槽均为贯通端板本体两侧端面设置,各个穿筋孔的过筋槽为相互平行设置,且过筋槽与端板本体的其中一个侧边平行设置。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穿筋孔的过筋槽全部设置成相互平行的,并且与端板本体的侧边平行,这样的方式便于采用工具批量的将预应力钢筋从张拉孔中经过筋槽卡入到锁筋孔内,降低了钢筋穿筋的难度,减少了工人的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
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端板本体上的穿筋孔在端板本体的横向中心线以及纵向中心线上均为对称设置。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穿筋孔在端板本体的横向中心线以及纵向中心线都对称设置,保证了钢筋笼在桩体内的位置分布合理,从而保证了桩体的结构强度。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距离端板本体中心点最远的锁筋孔在横向上与相邻的锁筋孔的距离和在纵向上与相邻锁筋孔的距离相同。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钢筋笼的预应力钢筋在水平和竖向两个方向相同,保证了制备的方桩的抗弯性能在两个方向也一样。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端板本体与桩体接触的一侧端面上还设置有张拉孔凸起以及锁筋孔凸起,所述的张拉孔贯通所述的张拉孔凸起,所述的锁筋孔贯通所
述的锁筋孔凸起。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张拉孔以及锁紧孔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起,能够增大张拉孔以及锁筋孔处的强度,通过单独在端板受力的部分增加厚度,能够有效地减少端板整体厚度,从而降低板端重量,不仅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的张拉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张拉孔的内壁设置螺纹,通过螺纹可以将端板与张拉板连接进行张拉。
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的端板本体远离桩体一侧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堆焊倒角。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端板本体远离桩体一侧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堆焊倒角,在需要接桩的时候,两个桩体上的端板相互连接时,可以在堆焊倒角处进行焊接,焊接的填料会落入到堆焊倒角内。
1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8.1、将穿筋孔的过筋槽全部设置成相互平行的,并且与端板本体的侧边平行,这样的方式便于采用工具批量的将预应力钢筋从张拉孔中经过筋槽卡入到锁筋孔内,降低了钢筋穿筋的难度,减少了工人的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
19.2、端板本体上的穿筋孔在端板本体的横向中心线以及纵向中心线上均为对称设置,保证了钢筋笼在桩体内的位置分布合理,从而保证了桩体的结构强度;距离端板本体中心点最远的锁筋孔在横向上与相邻的锁筋孔的距离和在纵向上与相邻锁筋孔的距离相同,保证了制备的方桩的抗弯性能在两个方向也一样。
20.3、在张拉孔以及锁紧孔对应的位置设置凸起,能够增大张拉孔以及锁筋孔处的强度,通过单独在端板受力的部分增加厚度,能够有效地减少端板整体厚度,从而降低板端重量,不仅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21.图1是现有技术中方桩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方桩端板的主视结构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方桩端板的立体结构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体现方桩端板背面结构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方桩端板的侧视结构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端板本体;2、穿筋孔;3、中心孔洞;4、堆焊倒角;5、锁筋孔凸起;6、张拉孔凸起;7、螺纹;21、过筋槽;22、张拉孔;23、锁筋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2-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如图2到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方桩端板,包括端板本体1,端板本体1位方形结构,在端板本体1的中心设置有贯通端板本体1的中心孔洞3,在端板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穿筋孔2。每个穿筋孔2包括张拉孔22、过筋槽21以及锁筋孔23,张拉孔22与锁筋孔23之间通过
过筋槽21连接,张拉孔22、锁筋孔23以及过筋槽21均为贯通端板本体1两侧端面设置,张拉孔22的内壁设置有螺纹7,通过螺纹可以将张拉孔22张拉板连接,用于进行张拉。锁筋孔23用于与钢筋笼的预应力钢筋连接,锁筋孔23为阶梯孔,用于卡住预应力钢筋的墩头。过筋槽21用于将预应力钢筋从张拉孔22中移动到锁筋孔23中。
30.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端板本体1上设置有12个穿筋孔2,方形结构的端板本体1的四个角处各分布有3个穿筋孔2,每个穿筋孔2的过筋槽21都是平行设置的,且过筋槽21是与端板本体1的侧边平行。每个穿筋孔2的锁筋孔23都是设置在远离端板本体1中心点的一侧。距离端板本体1中心点最远的锁筋孔23在横向上与相邻的锁筋孔23的距离和在纵向上与相邻锁筋孔23的距离相同。距离端板本体1中心点最远的锁筋孔23的中心在横向上与相邻锁筋孔23中心的连线与过筋槽21的方向垂直。端板本体1上的穿筋孔21在端板本体1的横向中心线以及纵向中心线上均为对称设置。
31.在端板本体1远离桩体一侧端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堆焊倒角4,在需要接桩的时候,两个桩体上的端板相互连接时,可以在堆焊倒角处进行焊接,焊接的填料会落入到堆焊倒角内。
32.本实施例的方桩端板在进行穿筋的时候,通过将钢筋笼的预应力钢筋穿入张拉孔22中,然后通过工具将预应力钢筋沿着过筋槽21卡入到锁筋孔23中。
33.实施例2:
34.本实施例其余都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方桩端板的成本,将端板本体1整体变薄,这样能够节省端板的材料,经过分析,端板本体1受力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张拉孔22和锁筋孔23处。
35.本实施例中,在端板本体1与桩体接触的一侧端面,也就是端板本体1的背面上还设置有张拉孔凸起6以及锁筋孔凸起5,张拉孔22贯通张拉孔凸起6,锁筋孔23贯通所述的锁筋孔凸起5。张拉孔凸起6以及锁筋孔凸起5是通过冲压形成的,这样通过张拉孔凸起6以及锁筋孔凸起5对端板本体1受力部分进行局部的增厚处理,能够降低整个端板本体1的厚度,从而节约了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