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05569发布日期:2022-12-10 06:1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库边坡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


背景技术:

2.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过程中,常因工程建设需求而形成岩石边坡,在完成抽水蓄能电站的主体建设后,岩石边坡要求恢复绿化,恢复绿化的工作需要在工程交付前完成。由于岩石边坡的开挖角度普遍较大,且坡面比较平整,导致泥土难以牢固的附着在边坡上,在暴雨时节容易被冲走,导致植物难以在边坡持续生长。目前是利用混凝土(混凝土内还要预置防开裂用的钢筋骨架)在坡面上浇筑出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网格形成的坑深至少要30cm,才能有效固定泥土,防止泥土被雨水冲走,但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在边坡上浇筑前需要用到大量的壳板,要将壳板先固定在边坡上构建出混凝土的浇筑形状才能浇筑,混凝土初步凝固后又要面临拆板,并且在拆板后还要持续对混凝土养护二十余天,才能投入使用,施工周期长,容易影响到工程的顺利交付。因此,亟需一种施工周期较短的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周期较短、植物易于存活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包括矩形阵列排布在边坡上的锚杆,锚杆的一端打入到边坡中,位于同一排的锚杆上架设有多个横梁,多个横梁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构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有底板,底板的外侧端向上折弯形成竖板,底板的内侧端沿边坡折弯形成封闭板,底板、竖板和边坡形成顶部开口的料槽,料槽内设有土壤。
5.前述的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中,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锚杆之间设有铁丝,铁丝的上端与上侧锚杆的根部固定,铁丝的下端与下侧锚杆的外侧端固定,铁丝穿过底板和土壤。
6.前述的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中,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用于被铁丝穿过的通孔。
7.前述的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中,所述土壤的上部设有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设有多个透水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岩石边坡上设置锚杆,在锚杆上架设横梁,在横梁上设置底板,将底板的外侧端折弯形成竖板,使底板、竖板和边坡之间形成容纳土壤的料槽,避免土壤被雨水冲走。本实用新型在岩石边坡施工现场安装形成,可在多处同时进行安装,安装速度较快,完成安装后即为成品,后期不需要拆板以及养护,极大了降低了施工周期,有效保障了工程的顺利交付。通过在上下锚杆之间设置铁丝,使下侧锚杆的外侧端被上侧锚杆的根部拉紧,避免下侧锚杆弯曲,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能够蓄集较多的土壤,使植物易于存活。通过在土壤中设置塑料薄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塑料薄膜的透水
孔可保证雨水能够顺利穿过塑料薄膜润湿土壤,从而使土壤不易失水,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依靠雨水即可保持植物存活,在极端干旱季节,也能有效的减少人工补水的频率,即降低维护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周期较短、植物易于存活和维护成本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0.图2是图1在a处的放大图。
11.图3是图1在b向的视图。
12.图4是铁丝安装时的示意图。
13.图5是铁丝安装好后的示意图。
14.附图中的标记为:1-锚杆,2-横梁,3-底板,4-竖板,5-封闭板,6-土壤,7-铁丝,8-通孔,9-塑料薄膜,10-铁棒,11-端部结。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6.实施例。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矩形阵列排布在边坡上的锚杆1,锚杆1直径25mm,所述锚杆1经防锈处理,锚杆1的打入深度20cm以上,锚杆1外露部分的长度50cm左右,锚杆1的一端打入到边坡中,位于同一排的锚杆1上架设有多个横梁2(热喷锌方管),多个横梁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构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有热喷锌材质的底板3,底板3厚度1.5mm,底板3的外侧端向上折弯形成竖板4,竖板4的高度10-20cm,,底板3的内侧端沿边坡折弯形成封闭板5,底板3、竖板4和边坡形成顶部开口的料槽,料槽内设有土壤6。
17.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锚杆1之间设有直径3mm的铁丝7,铁丝7的上端与上侧锚杆1的根部固定,铁丝7的下端与下侧锚杆1的外侧端固定,铁丝7穿过底板3和土壤6。
18.所述底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被铁丝7穿过的通孔8。
19.所述土壤6的上部设有塑料薄膜9,塑料薄膜9上设有多个透水孔。
20.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21.a、先完成锚杆1在边坡上的固定。
22.b、完成横梁2在锚杆1上的固定,横梁2与锚杆1之间防锈扎丝绑扎或螺钉固定。
23.c、完成底板3在横梁2上的固定,底板3与横梁2之间镀锌的自攻自钻螺钉固定。
24.d、铁丝7安装,如图4所示,将铁丝7的一端从上侧锚杆1的根部绕后,将铁丝7的另一端从下侧锚杆1的外侧端绕后,两端老虎钳螺旋拧绕形成端部结11,铁丝7整体变成环形;取一铁棒10中铁丝环形圈中穿过,旋转,使铁丝7扭结拉紧,移出铁棒10,下侧锚杆1的外侧端受到上侧锚杆1的根部拉紧。由于锚杆1的外侧端悬空,锚杆1的外侧端容易受力下容易向下弯曲,所以需要利用铁丝7拉住锚杆1的外侧端。如果仅仅是为了防止锚杆1的外侧端向下弯曲,实际上也可以在锚杆1的外侧端设置向下且与边坡连接的支撑杆,但边坡上还是有凹凸不平的地方,设置支撑杆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割出恰当的长度,很麻烦,而铁丝7的长度是非常容易调节的,根据实际情况剪断即可,并且即使过长,铁棒多旋转几圈也能拉
紧。
25.d、料槽内倒入大部分的土壤6后,铺上塑料薄膜9,然后再将剩余的土壤6铺在塑料薄膜9上,防止塑料薄膜9风吹飞走。铺设塑料薄膜9可以减少土壤6中的水分蒸发,使植物不易死亡,下雨天时,雨水仍可通过塑料薄膜上的透水孔润湿所有土壤,有效蓄水。
26.e、在对应种植的地方,用铲子破开塑料薄膜9后,种上植物,所述植物优选抗旱、抗涝、生命力强的品种,如爬山虎,减少后期管理成本。
27.所述竖板4用于增加料槽的深度,增加土壤6的聚集量。所述封闭板5可以用钳子扳动或锤子敲击变形,使封闭板5的顶部与边坡的凹凸不平面结合的更好,避免土壤流失,但不需要完全贴合,只要缝隙不超过1cm即可,如缝隙过大,不能通过封闭板5的变形来补偿,则需适当的填塞些石块、木块即可。
28.本实用新型在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内部已经通过评估,并已经着手实施,目前已完成锚杆1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阵列排布在边坡上的锚杆(1),锚杆(1)的一端打入到边坡中,位于同一排的锚杆(1)上架设有多个横梁(2),多个横梁(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构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有底板(3),底板(3)的外侧端向上折弯形成竖板(4),底板(3)的内侧端沿边坡折弯形成封闭板(5),底板(3)、竖板(4)和边坡形成顶部开口的料槽,料槽内设有土壤(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锚杆(1)之间设有铁丝(7),铁丝(7)的上端与上侧锚杆(1)的根部固定,铁丝(7)的下端与下侧锚杆(1)的外侧端固定,铁丝(7)穿过底板(3)和土壤(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设有多个用于被铁丝(7)穿过的通孔(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6)的上部设有塑料薄膜(9),塑料薄膜(9)上设有多个透水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石边坡绿化集土结构,包括矩形阵列排布在边坡上的锚杆(1),锚杆(1)的一端打入到边坡中,位于同一排的锚杆(1)上架设有多个横梁(2),多个横梁(2)的顶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而构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有底板(3),底板(3)的外侧端向上折弯形成竖板(4),底板(3)的内侧形成封闭板(5),底板(3)、竖板(4)和边坡形成顶部开口的料槽,料槽内设有土壤(6);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锚杆(1)之间设有铁丝(7),铁丝(7)的上端与上侧锚杆(1)的根部固定,铁丝(7)的下端与下侧锚杆(1)的外侧端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周期较短、植物易于存活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活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活和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唐骁 朱蓉轶 王佳敏 许倩倩 赵婕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9
技术公布日:2022/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