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34385发布日期:2022-12-28 10: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桥梁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日趋成熟和多样。目前,桩基施工中多使用钻孔灌注桩的方法;在钻孔内灌注混凝土时,往往由钻孔底部开始灌注,灌注过程中,泥浆等杂质随钻孔内混凝土的增多而逐步上移并排出,当灌注到钻孔顶部时,混凝土中混合有泥浆进而影响桩基混凝土的质量,为了保证桩基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桩基顶部进行混凝土超灌,超灌的部分桩基称为桩头,超灌的过程中泥浆等杂质继续上移,使得泥浆等杂质位于桩头上部并排出;待桩头凝固后,将桩头破除。
3.为及时了解桩头部位的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深度,提高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效率,有必要发明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探测桩头部位的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深度,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包括沿竖向放置的外管,外管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内管,内管的下侧设置有取样机构,所述外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7.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内管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和固定设置于外管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i,半球形壳体i的外表面转动贴合于半球形壳体ii的内表面;内管的顶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柄。
8.进一步地,所述外管的顶端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限位立杆;两个限位立杆之间设置有倒u形的提柄,且提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立杆的顶端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半球形壳体i与半球形壳体ii呈相向设置,且转动柄贴合于右侧的限位立杆。
10.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双排滚珠轴承,且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分别位于外管内腔的顶端部、底端部。
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柄呈l形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靠,在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通过深入不同高度的混凝土内部进行取样检测的方式实现了对桩头部位的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高度进行探测的目的;且取样检测完成后,混凝土自行流动补足取样后的缺口,不会影响混凝土凝固或再次进行超灌作业;进一步地,安全性高,省时省工,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操作便捷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同时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限位立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外管,2-内管,3-轴承,4-提柄,5-刻度线,6-半球形壳体i,7-半球形壳体ii,8-转动柄,9-限位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沿竖向放置的外管1,外管1的内部通过轴承3转动连接有内管2,内管2的下侧设置有取样机构,所述外管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5;
17.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内管2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6和固定设置于外管1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i7,半球形壳体i6的外表面转动贴合于半球形壳体ii7的内表面;内管2的顶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柄8。
1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打开和闭合操作能够对桩头内部未干的混凝土进行取样,便于作业人员检测混凝土的质量;通过转动柄8的转动能够控制半球形壳体i6的打开与闭合,使得在取样过程中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能够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混凝土的密闭腔,便于作业人员进行操控取样,且操作过程简单便捷;刻度线5能够对本探测装置的下降深度进行监测。
19.在钻孔灌注桩时,桩基部位超灌完成后,在混凝土还未凝固时,通过手持提柄4将本装置竖直下放,同时观察刻度线5的读数,使得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位于预设桩基顶部标高的位置,停止下放;然后将转动柄8转动180
°
,打开半球形壳体i6,接着混凝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动至半球形壳体i6的内腔,然后将转动柄8反向转动180
°
,使得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形成容纳混凝土的密闭腔,接着保持转动柄8不动的同时拉动提柄4将本探测装置上拉,直至本探测装置完全脱离钻孔,然后将转动柄8转动180
°
,打开半球形壳体i6,作业人员检测半球形壳体i6内的混凝土是否夹杂有泥浆等杂质,若混凝土内未夹杂有泥浆等杂质,则说明桩基顶部已没有泥浆等杂质,混凝土质量合格,混凝土超灌完成;若混凝土内夹杂有泥浆,则混凝土质量不合格,继续对桩基进行混凝土超灌,超灌暂停后,再次下放本探测装置进行探测,直至取样的混凝土质量合格,则混凝土超灌完成;由此完成了桩头部位的混凝土质量检测,在此过程中,每次下放本探测装置时都需要读取刻度线5读数,同时记录混凝土的下放深度。
20.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外管1的顶端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限位立杆9;两个限位立杆9之间设置有倒u形的提柄4,且提柄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立杆9的顶端部固定连接。
21.限位立杆9的结构设计能够对转动柄8的转动幅度进行限制,避免转动柄8过度转动导致取样失败,增加了结构可靠性;提柄4的结构设计实现了本探测装置的下放与提升。
22.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呈相向设置,且转动柄8贴合于右侧的限位立杆9。
23.当转动柄8贴合于右侧的限位立杆9时,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正好形成一个密闭腔,避免混凝土外漏;当转动柄8贴合于左侧的限位杆9时,半球形壳体i6的外表面
正好贴合于半球形壳体ii7的内表面,便于混凝土进入半球形壳体i6的内腔,进一步增加了结构可靠性。
24.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轴承3为双排滚珠轴承,且轴承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3分别位于外管1内腔的顶端部、底端部。
25.轴承3的结构设计能够减小外管1与内管2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转动柄8带动半球形壳体i6转动的过程省时省力,增加了操作便捷性。
26.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转动柄8呈l形设置。
27.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外管1、内管2均是由钢管制成的;所述刻度线5包括短刻度线和长刻度线,其中每5cm设置一个短刻度线,每10cm设置一个长刻度线。外管1与轴承3的外圈、内管2与轴承3的内圈均通过点焊固定。
28.所述限位立杆9的外侧壁上开设有与转动柄8卡接的凹槽;凹槽的结构设计保证了转动柄8能够完全转动180
°
,避免出现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密闭不严导致混凝土漏出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向放置的外管(1),外管(1)的内部通过轴承(3)转动连接有内管(2),内管(2)的下侧设置有取样机构,所述外管(1)的外侧壁设置有刻度线(5);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内管(2)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6)和固定设置于外管(1)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i(7),半球形壳体i(6)的外表面转动贴合于半球形壳体ii(7)的内表面;内管(2)的顶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的顶端面固定设置有两个左右分布的限位立杆(9);两个限位立杆(9)之间设置有倒u形的提柄(4),且提柄(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立杆(9)的顶端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壳体i(6)与半球形壳体ii(7)呈相向设置,且转动柄(8)贴合于右侧的限位立杆(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为双排滚珠轴承,且轴承(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3)分别位于外管(1)内腔的顶端部、底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柄(8)呈l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实现了探测桩头部位的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深度的目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桩头用混凝土探测装置,包括沿竖向放置的外管,外管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内管,内管的下侧设置有取样机构,所述外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内管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和固定设置于外管底端部的半球形壳体II,半球形壳体I的外表面转动贴合于半球形壳体II的内表面;内管的顶端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柄。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桩头部位的混凝土质量和混凝土高度进行探测的目的;进一步地,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操作便捷的优点,尤其适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适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适用于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灌注施工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冯鹏飞 高晓雷 杨峰 刘继龙 刘保庆 吴庆猛 卢杨 赵国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