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1138发布日期:2023-03-04 00:2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2.淤泥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灵敏度高的细粒土,目前常用的该类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有抛石挤淤、清淤换填等。石材资源贫乏区域抛石挤淤原材料难以获得且成本较高,清淤换填存在施工周期较长,淤泥存放污染环境等问题。常规的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普适性较差,造价成本过高、处理后的地基整体性不足,有很大的提升改造空间。因此,新型高效、造价合理、工法简单、环境友好的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亟待工程技术邻域研究人员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该地基处理结构普适性强,造价合理、处理后的地基整体性好,工法简单、环境友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其与常规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相比,改善了处理后地基的受力整体性,提升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普适性,特别有助于石材贫乏区域淤泥软土地基处理。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5.提供一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主要包括基底筋网、排淤体、反滤层、垫层、防渗土工布及回填体,先敷设所述基底筋网,然后从淤泥软土地基一侧全断面抛石构筑所述排淤体,最后从下而上依次施工所述反滤层、所述垫层、所述防渗土工布及所述回填体。
6.如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所述基底筋网由高强合金、钢筋、高强塑料或高强织物加工而成,并由多个矩形网格构成。
7.如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所述矩形网格的尺寸为20
×
20cm。
8.如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所述垫层的材料为粗型级配砂砾或粗型级配碎石,铺筑厚度在50~80cm之间。
9.如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所述回填体的材料为透水性好的天然砂砾、级配砂砾、矿渣。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后的整体性强度,且结构简单、经济节约;
12.2、本实用新型结构用于淤泥类软土地基处理,提升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普适性,特别有助于石材贫乏地区淤泥软土地基处理;
13.3、本实用新型结构为淤泥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14.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基底筋网;2、排淤体;3、反滤层;4、垫层;5、防渗土工布;6、回填体。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8.参看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主要包括基底筋网1、排淤体2、反滤层3、垫层4、防渗土工布5及回填体6,先敷设基底筋网1,然后从淤泥软土地基一侧全断面抛石构筑排淤体2,最后从下而上依次施工反滤层3、垫层4、防渗土工布5及回填体6。
19.较佳实施例中,基底筋网1由高强合金、钢筋、高强塑料或高强织物加工而成,并由多个矩形网格构成,矩形网格的尺寸优选为20
×
20cm。
20.垫层4的材料为粗型级配砂砾或粗型级配碎石,铺筑厚度在50~80cm之间,回填体6的材料为透水性好的筑路材料,比如天然砂砾、级配砂砾、矿渣等。本实施例中,垫层4的材料为粗型级配碎石,铺筑厚度为60cm,回填体6的材料为天然砂砾。
21.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后的整体性强度,且结构简单、经济节约;用于淤泥类软土地基处理,提升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普适性,特别有助于石材贫乏地区淤泥软土地基处理;为淤泥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基底筋网、排淤体、反滤层、垫层、防渗土工布及回填体,先敷设所述基底筋网,然后从淤泥软土地基一侧全断面抛石构筑所述排淤体,最后从下而上依次施工所述反滤层、所述垫层、所述防渗土工布及所述回填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筋网由高强合金、钢筋、高强塑料或高强织物加工而成,并由多个矩形网格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网格的尺寸为20
×
20cm。4.如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的材料为粗型级配砂砾或粗型级配碎石,铺筑厚度在50~80cm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体的材料为透水性好的天然砂砾、级配砂砾、矿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结构,主要包括基底筋网、排淤体、反滤层、垫层、防渗土工布及回填体,先敷设所述基底筋网,然后从淤泥软土地基一侧全断面抛石构筑所述排淤体,最后从下而上依次施工所述反滤层、所述垫层、所述防渗土工布及所述回填体。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后的整体性强度,且结构简单、经济节约;用于淤泥类软土地基处理,提升了淤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普适性,特别有助于石材贫乏地区淤泥软土地基处理;为淤泥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用价值。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田鹏江 魏晋 蒋春海 李晓梅 李黎 刘娜 张军香 田旺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3/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