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7181发布日期:2023-02-10 23:25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2.雨季及气候异常引起的城市内涝给市政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强降雨引发的河水倒灌、道路水淹、交通堵塞、桥梁建筑损毁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生命危险,因此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十分重要。
3.城市防洪排涝工程通常是将雨水通过雨水排水管网、泵闸和河湖系统收集排放,雨水排水管网有多个排水管交叉连通组成。为对雨水和污水进行分流,在雨水管与污水管的汇合处设置有雨污分流井。雨污分流井连通有路面进水管、污水管和雨水排水管网的排水管,污水管的入水口低于排水管设置。在降雨量较小的时期,雨污分流井内污水占比较大,由于污水易促进害虫鼠的繁殖。为抑制害虫鼠的繁殖和活动范围的扩散,以及减小因雨污分流井中的污水较多而流入排水管内进入河道的可能性,雨水排水管网的排水管通常设置有挡板,以阻隔害虫鼠的活动范围和防止污水流入排水管内。通常是通过对降雨量进行监测,当达到一定的降水量,再将排水管中的挡板开启以进行雨水的排放。
4.但由于城市各处地势高低不同,城市各处排水管内的雨水量不同,城市地势较低处的排水管内的雨水量通常大于地势较高处的排水管。仅通过对降雨量的监测,难以对各处的排水管内的雨水量进行判断。当城市地势较低处的排水管内的雨水量较多,而没有及时监测并排放至河道湖泊时,会引起城市地势较低处排水管内的雨水倒灌至路面,而导致对路面交通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排水管内的雨水倒灌至路面而对路面交通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包括排水管、设置于排水管内的挡水件和驱动挡水件启闭的驱动电机,所述挡水件包括挡水板和转轴,所述挡水板的形状配合排水管的截面轮廓设置,所述挡水板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挡水板,且所述转轴沿挡水板的直径延伸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排水管的管壁;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排水管外壁,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所述排水管管壁设置有控制驱动电机启闭的水位监测控制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管内的雨水量较少时,排水管的雨水量还在排水管的容量内时,此时挡水板垂直于排水管的轴线,使得挡水板对排水管内的雨水进行拦截。当降雨量较大,排水管内的水位上涨时水位监测控制件的报警水位时,水位监测控制件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挡水板随着转轴转动,使得挡水板和排水管管壁之间的间隙变大,使得雨水通过,对排水管内的雨水进行排放。当排水管内的水位下降且低于
水位监测控制件的报警水位时,水位监测控制件控制驱动电机反向转动相同的转程后关闭,使得挡水板再次对排水管内的雨水进行拦截。使得能够对城市地势较低处的排水管内的雨水量进行监测以及排放,减小因排水管内的雨水量大于排水管的容量,而没有及时排放至河道湖泊时,引起排水管内的雨水倒灌至路面,而导致对路面交通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管壁开设有转动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转动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连接于排水管管壁;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垫,两个所述第一密封垫分别位于滚动轴承的两侧,所述第一密封垫固定连接于转动孔孔壁,所述第一密封垫外套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位于排水管外侧,避免排水管内水位高涨时浸泡驱动电机,从而造成驱动电机的损坏。滚动轴承使得位于排水管外的驱动电机仍能驱动位于排水管内侧的转轴转动,且第一密封垫使得排水管内的雨水不易通过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排水管管壁的穿设处溢出。
11.可选的,所述水位监测控制件为浮球式水位开关或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所述水位监测控制件的控制端连接于驱动电机的开关电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球水位开关的浮球始终漂浮于水面,当排水管内水位上涨,浮球随水面上涨而上升,浮球驱动浮球水位开关的控制器开启驱动电机,使得驱动电机能够驱动转轴转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压传感器将其受到的水压力,到达其限定水压后,静压式液位传感器的控制端开启驱动电机。
13.可选的,所述挡水板设置有对排放的雨水进行过滤的过滤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上的过滤件对排水管内排放的雨水进行过滤,减少排水管排放的雨水中携带较多的杂质而对河道造成污染的情况。
15.可选的,所述过滤件包括两个过滤网罩,两个过滤网罩均呈中空的半球体状,两个所述过滤网罩分别设置于挡水板的两侧侧壁,两个所述过滤网罩的外侧边沿均固定连接于挡水板的外侧边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呈中空的半球体状的过滤网罩,在驱动电机驱动挡水板转动,挡水板与排水管管壁出现间隙时,两个呈中空的半球体状的过滤网罩分别位于挡水板的两侧侧壁与排水管管壁之间的间隙,且过滤网罩始终与排水管道管壁接触,使得过滤网罩对排水管排放的雨水中的杂物杂质进行拦截,以减少排水管排放的雨水中携带较多的杂质而对河道造成污染的情况。
17.可选的,所述过滤网罩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挡水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固定螺栓将过滤网罩固定连接于挡水板,使得将过滤网罩稳固连接于挡水板的同时,过滤网罩可拆卸连接于挡水板,使得在过滤网罩上附着的杂物杂质较多时,将过滤网罩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后再安装于挡水板。
19.可选的,所述排水管管壁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用于增加挡水板对排水管内雨水的拦截效果。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垂直于排水管轴线,挡水板对排水管内的雨水进行拦截时,密封件使得挡水板与排水管管壁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使得挡水板对雨水的拦截效果更好。
21.可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两个密封板,两个所述密封板均呈半圆形板状结构,两个所述密封板环绕排水管的中心轴线设置;两个所述密封板的截面轮廓均呈l形,两个所述密封板的一侧板面固定连接于排水管内壁,两个所述密封板的l形开口方向相背设置;所述挡水板的外侧边沿同时抵接于两个密封板的l形开口内壁。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板垂直于排水管轴线,挡水板对排水管内的雨水进行拦截时,挡水板的卡接环抵接于两个密封板的l形开口的内壁,以增加雨水通过挡水板和排水管管壁之间的间隙流向挡水板另一侧的流动路径,以使得雨水不易通过挡水板和排水管管壁之间的间隙流向挡水板的另一侧,增加挡水板与排水管管壁之间的密封性,使得挡水板对雨水的拦截效果更好。
23.可选的,两个所述密封板的l形开口内壁均铺设有第二密封垫。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板的l形开口内壁的第二密封垫减小挡水板的外侧边沿和密封板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增加挡水板与排水管管壁之间的密封性,提升挡水板对雨水的拦截效果。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能够对对城市地势较低处的排水管内的雨水量进行监测以及排放,减小因排水管内的雨水量大于排水管的容量,而没有及时排放至河道湖泊时,引起排水管内的雨水倒灌至路面,而导致对路面交通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27.2.过滤网罩对排水管排放的雨水中的杂物杂质进行拦截,以减少排水管排放的雨水中携带较多的杂质而对河道造成污染的情况;
28.3.挡水板外侧边沿抵接于两个密封板的l形开口的内壁,增加挡水板与排水管管壁之间的密封性,使得挡水板对排水管内雨水的拦截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挡水件、过滤件和密封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排水管;11、转动孔;12、第一密封垫;2、挡水件;21、挡水板;22、转轴;3、驱动电机;4、水位监测控制件;5、滚动轴承;6、过滤件;61、过滤网罩;7、固定螺栓;8、密封件;81、密封板;82、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参照图1和图2,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包括排水管1、设置于排水管1、设置于排水管1内的挡水件2和驱动挡水件2启闭的驱动电机3。挡水件2包括挡水板21和转轴22,挡水板21的形状配合排水管1的截面轮廓设置,挡水板21呈圆形板状结构。转轴22固定连接于挡水板21,转轴22沿挡水板21的直径延伸设置,转轴2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排水管1的管壁,转轴22的转动平面垂直于竖直方向。
36.驱动电机3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因此驱动电机3具有自锁的功能,减小驱动电机3
的输出轴因雨水作用于挡水板21的力带动转轴22转动,转动的转轴22反作用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使其转动的可能性,使得驱动电机3对转轴22的驱动更加稳定。
37.参照图2和图3,驱动电机3设置于排水管1外壁,排水管1管壁开设有转动孔11,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穿设于转动孔11内,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5转动连接于转动孔11孔壁。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滚动轴承5的内圈,滚动轴承5的外圈固定连接于转动孔11的孔壁。转动孔11内设置有两个第一密封垫12,两个第一密封垫12分别位于滚轴轴承沿转动孔11轴向的两侧,第一密封垫12固定连接于转动孔11的孔壁,两个第一密封垫12均外套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
38.驱动电机3位于排水管1外侧,避免排水管1内水位高涨时浸泡驱动电机3,从而造成驱动电机3的损坏。滚动轴承5使得位于排水管1外的驱动电机3仍能驱动位于排水管1内侧的转轴22转动,且第一密封垫12使得排水管1内的水不易通过驱动电机3输出端与排水管1管壁的穿设处溢出。
39.参照图1和图2,排水管1管壁设置有水位监测控制件4,水位监测控制件4为浮球式水位开关或静压式液位传感器。浮球水位开关的浮球始终漂浮于水面,当排水管1内水位上涨,浮球随水面上涨而上升,浮球驱动浮球水位开关的控制器开启驱动电机3,使得驱动电机3能够驱动转轴22转动。静压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压传感器将其受到的水压力,到达其限定水压后,静压式液位传感器的控制端开启驱动电机3。
40.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水位监测控制件4为浮球时水位开关,水位监测控制件4固定连接于排水管1的顶壁,水位监测控制件4的浮球位于排水管1内,水位监测控制件4的控制端穿设于排水管1的管壁,水位监测控制件4的控制端连接于驱动电机3的开关电源。
41.排水管1内的雨水量较少时,排水管1的雨水量还在排水管1的容量内时,此时挡水板21垂直于排水管1的轴线,使得挡水板21对排水管1内的雨水进行拦截。当降雨量较大,排水管1内的水位上涨时水位监测控制件4的报警水位时,水位监测控制件4控制驱动电机3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转轴22转动,挡水板21随着转轴22转动,使得挡水板21和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间隙变大,使得雨水通过,对排水管1内的雨水进行排放。
42.当排水管1内的水位下降且低于水位监测控制件4的报警水位时,水位监测控制件4控制驱动电机3反向转动相同的转程后关闭,使得挡水板21再次对排水管1内的雨水进行拦截。使得能够对对城市地势较低处的排水管1内的雨水量进行监测以及排放,减小因排水管1内的雨水量大于排水管1的容量,而没有及时排放至河道湖泊时,引起排水管1内的雨水倒灌至路面,而导致对路面交通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43.参照图1和图4,为增加挡水板21对排水管1内雨水的拦截效果,排水管1管壁设置有密封件8。密封件8包括两个密封板81,两个密封板81均呈半圆形板状结构,两个密封板81环绕排水管1的中心轴线设置,两个密封板81位于转轴22沿排水管1径向的两侧。
44.参照图1和图4,两个密封板81的截面轮廓均呈l形,两个密封板81的一侧板面均固定连接于排水管1内壁,两个密封板81的l形开口方向相背设置。挡水板21的外侧边沿同时抵接于两个密封板81的l形开口的内壁。两个密封板81的l形开口内壁均铺设有第二密封垫82。
45.挡水板21对排水管1内的雨水进行拦截时,挡水板21的外侧边沿抵接于两个密封
板81的l形开口的内壁,以增加雨水通过挡水板21和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间隙流向挡水板21另一侧的流动路径,以使得雨水不易通过挡水板21和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间隙流向挡水板21的另一侧,增加挡水板21与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密封性,使得挡水板21对雨水的拦截效果更好。
46.密封板81的l形开口内壁的第二密封垫82减小挡水板21的外侧边沿和密封板81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增加挡水板21与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密封性,提升挡水板21对雨水的拦截效果。
47.参照图1、图2和图4,为减少排水管1中雨水中携带有较多杂物杂质,而对河道造成污染的情况。挡水板21设置有过滤件6,过滤件6包括两个过滤网罩61,两个过滤网罩61均呈中空的半球体状,两个过滤网罩61的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两个过滤网罩61的半球体的半径均等于拦洪板的中心到密封板81的径向距离。
48.参照图1、图2和图4,两个过滤网罩61分别通过多个固定螺栓7固定连接于挡水板21沿排水管1轴线的两侧侧壁,多个固定螺栓7环绕挡水板21的中心间隔设置。多个固定螺栓7均穿设于过滤网罩61的外侧边沿,多个固定螺栓7同时插设并螺纹连接于挡水板21。
49.两个呈中空的半球体状的过滤网罩61,在驱动电机3驱动挡水板21转动,排水管1内的雨水通过挡水板21与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间隙流至挡水板21的另一侧时,两个呈中空的半球体状的过滤网罩61分别位于挡水板21的两侧侧壁与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间隙。且两个过滤网罩61的半球体的半径均等于拦洪板的中心到密封板81的径向距离,过滤网罩61始终与密封板81边沿接触,使得过滤网罩61能够对排水管1排放的雨水中的杂物杂质进行拦截,以减少排水管1排放的雨水中携带较多的杂质而对河道造成污染的情况。
50.多个固定螺栓7将过滤网罩61固定连接于挡水板21,将过滤网罩61稳固连接于挡水板21的同时,使得过滤网罩61可拆卸连接于挡水板21,使得在过滤网罩61上附着的杂物杂质较多时,能够通过将固定螺栓7旋出和旋入挡水板21,以将过滤网罩61拆卸下来进行清洗后再安装于挡水板21。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城市防洪排涝排水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排水管1内的雨水量较少时,排水管1的雨水量还在排水管1的容量内时,此时挡水板21垂直于排水管1的轴线,使得挡水板21对排水管1内的雨水进行拦截。当降雨量较大,排水管1内的水位上涨时水位监测控制件4的报警水位时,水位监测控制件4控制驱动电机3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转轴22转动,挡水板21随着转轴22转动,使得挡水板21和排水管1管壁之间的间隙变大,使得雨水通过,对排水管1内的雨水进行排放。
52.当排水管1内的水位下降且低于水位监测控制件4的报警水位时,水位监测控制件4控制驱动电机3反向转动相同的转程后关闭,使得挡水板21再次对排水管1内的雨水进行拦截。使得能够对对城市地势较低处的排水管1内的雨水量进行监测以及排放,减小因排水管1内的雨水量大于排水管1的容量,而没有及时排放至河道湖泊时,引起排水管1内的雨水倒灌至路面,而导致对路面交通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
53.两个过滤网罩61对排水管1排放的雨水中的杂物杂质进行拦截,以减少排水管1排放的雨水中携带较多的杂质而对河道造成污染的情况。
5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