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8808发布日期:2023-03-24 17:3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市政给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逐步发展,人口规模急剧扩大,污水管网系统也在持续扩建,为保证污水管道能正常运行,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泵站前一检查井内和每一个街坊接户井内,需设置沉泥槽,沉泥槽利用溢流原理实现污水中固液分离,减少管道内沉淀淤泥量,保证管道内能正常输送污水。
3.但现有沉泥槽结构简单,为侧壁下部开设进水管对侧开设出水管的圆柱水泥浇铸管体。淤泥随污水进入管体后,利用溢流远离从侧壁开口流出,实现污水中淤泥的分离。
4.为保证沉泥槽正常发挥功能,需定期清疏槽内沉积的淤泥。现有沉泥槽缺乏可拆卸的清污操作口,操作难度大,部分沉积物需人工下井清掏,且沉泥池较深,人工作业存在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沉泥井清疏操作难度大,部分沉积物需人工下井清掏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包括设置于检查井下方的底槽;底槽与检查井相接处侧壁上对称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
7.底槽内槽面上设置下底座;下底座内槽面上设置拆卸槽;下底座与底槽之间夹设顶面素混凝土层;素混凝土层敞口端周缘上设置支撑台阶面;下底座敞口端支撑设置于支撑台阶面上;
8.拆卸槽敞口端周缘上对称设置多个起吊拉环;正对起吊拉环底面上设置插接条;插接条插入下底座顶面搭接凹槽内;拆卸槽横截面面积小于检查井横截面面积;
9.进水口内设置封堵气囊。
10.优选地,包括:进水管、出水管;进水管设置于进水口上;封堵气囊容纳设置于进水管内;出水管设置于出水口上。
11.优选地,搭接凹槽的中线轴线与插接条的中线轴线对齐设置;搭接凹槽横截面面积大于插接条横截面面积。
12.优选地,起吊拉环包括:吊孔、吊环和插接条;多个吊环间隔设置于拆卸槽敞口端顶面上;吊孔开设于吊环上;插接条设置于拆卸槽敞口端底面上;插接条对齐吊环、拆卸槽连接处设置。
13.优选地,搭接凹槽上开设灌注孔。
14.优选地,下底座槽内宽为76cm
×
76cm,外边宽为100cm
×
100cm,厚度为1cm。
15.优选地,拆卸槽槽内宽为70cm
×
70cm,外边宽为98cm
×
98cm,厚度为3cm。
16.优选地,下底座、拆卸槽均为热塑性树脂预制件。
17.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8.1)本技术所提供的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通过在底槽内设置素混凝土层,并在素混凝土层上设置下底座,并在下底座上插设拆卸槽,实现底槽内沉积淤泥与底槽的快速可靠分离,可通过设置于拆卸槽两端顶面上的起吊拉环将拆卸槽提起后,将拆卸沉泥槽从检查井内拉出,槽内淤泥直接装车运送至指定地点处理。,无需操作人员进入井下,提高清淤效率,避免人员下井后受各类有毒气体的侵害,完成清淤后,将拆卸槽再下降进入底槽内即可,操作简便,效率高。
19.2)本技术所提供的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槽体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建造成本低,投入少,清疏过程中不产生污水,还能保证清疏人员的作业安全,使用效果好;尤其适合于市政道路需清疏管理的1m
×ꢀ
1m方形直口污水检查井。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沉泥槽主视剖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底槽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下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拆卸槽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下底座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起吊拉环局部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例说明:
27.1、下底座;2、拆卸槽;3、搭接凹槽;4、检查井;5、起吊拉环; 51、插接条;52、吊孔;6、封堵气囊;31、灌注孔;11、进水管;12、出水管;13、底槽;8、素混凝土层;81、支撑台阶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本技术中未详述的且并不用于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均按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且多种公知常识设置方式均可实现。
31.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可拆卸污水检查井4沉泥槽,包括设置于检查井4下方的底槽13;底槽13与检查井4相接处侧壁上对称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
32.底槽13内槽面上设置下底座1;下底座1内槽面上设置拆卸槽2;下底座1与底槽13之间夹设顶面素混凝土层8;素混凝土层8敞口端周缘上设置支撑台阶面81;下底座1敞口端支撑设置于支撑台阶面81上;
33.拆卸槽2敞口端周缘上对称设置多个起吊拉环5;正对起吊拉环5底面上设置插接
条51;插接条51插入下底座1顶面搭接凹槽3内;拆卸槽2横截面面积小于检查井4横截面面积;
34.进水口内设置封堵气囊6。
35.通过在下底座1内设置下底座1为拆卸槽2提供可靠支撑,同时抬升拆卸槽2,便于从检查井4中吊装取出拆卸槽2。当需要清理拆卸槽2时,可将封堵气囊6充满气后,堵塞进水,操作人员从检查井4上下落起吊绳钩,从而实习将拆卸槽2从下底座1内吊起的操作。操作人员无需下井,避免与有毒气体接触发生危险,且起吊后,能实现对槽内淤泥的全面清理,延长沉积槽使用时间,清疏人员可在地面勾住起吊拉环5,将拆卸槽2从检查井4 内拉出,槽内淤泥直接装车运送至指定地点处理,提高清理效率。
36.优选地,包括:进水管11、出水管21;进水管11设置于进水口上;封堵气囊6容纳设置于进水管11内;出水管21设置于出水口上。按此设置便于根据需要对进水管11进行封堵的疏通。
37.优选地,搭接凹槽3的中线轴线与插接条51的中线轴线对齐设置;搭接凹槽3横截面面积大于插接条51横截面面积。按此设置能便于插接条51 对齐插入搭接凹槽3内和起吊。
38.优选地,起吊拉环5包括:吊孔52、吊环和插接条51;多个吊环间隔设置于拆卸槽2敞口端顶面上;吊孔52开设于吊环上;插接条51设置于拆卸槽2敞口端底面上;插接条51对齐吊环、拆卸槽2连接处设置。由于拆卸槽2内容纳大量淤泥,起吊时如果受力不均容易导致倾覆,按此设置能提高拆卸槽2起吊时平稳性,避免拆卸槽2在检查井4内倾覆。
39.优选地,搭接凹槽3上开设灌注孔31。通过开设灌注孔31,便于安装下底座1上,通过灌注孔31向下底座1与底槽13之间灌注素混凝土,形成可连接下底座1与底槽13的素混凝土层8。
40.优选地,下底座1槽内宽为76cm
×
76cm,外边宽为100cm
×
100cm,厚度为1cm。采用此尺寸,既能提供可靠支撑,又能避免对沉积面积的侵占。
41.优选地,拆卸槽2槽内宽为70cm
×
70cm,外边宽为98cm
×
98cm,厚度为3cm。按此设置能在起吊时保证起吊安全性。
42.优选地,下底座1、拆卸槽2均为热塑性树脂预制件;下底座1、拆卸槽2为hdpe制成。hdpe为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具有耐低温、电绝缘性等优良特质。
4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沉泥槽适用于市政道路需清疏管理的 1m
×
1m方形直口污水检查井4,该装配式污水检查井4沉泥槽包括下底座 1、拆卸槽2。
44.下底座1槽内宽为76cm
×
76cm,外边宽为100cm
×
100cm,厚度为1cm;拆卸槽2槽内宽为70cm
×
70cm,外边宽为98cm
×
98cm,厚度为3cm;下底座1、拆卸槽2采用预制结构,材质均为hd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无臭,无毒,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具有耐低温、电绝缘性等优良特质。
45.下底座1设置搭接凹槽3,搭接凹槽3中预留φ10孔洞,便于素混凝土注入下底座1与检查井4之间,可将下底座1固定;拆卸槽2设置起吊拉环5,不清疏时,插入搭接凹槽3,可将拆卸槽2固定;清疏时,进水管11内放置封堵气囊6,清疏人员可在地面勾住起吊拉环5,将拆卸槽2从检查井4内拉出,槽内淤泥直接装车运送至指定地点处理。
46.可拆卸清疏的装配式污水检查井4沉泥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建造成本低,投入少,清疏过程中不产生污水,还能保证清疏人员的作业安全,使用效果好;其适合于市政道路需清疏管理的1m
×
1m方形直口污水检查井4。
4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